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专题  >  专题稿件
欧债危机逼出比利时新政府
稿源: 人民网-《人民日报》  | 2011-11-28 09:55:13

  参与比利时联邦新政府筹建谈判的6个政党代表11月26日就比利时政府2012年预算最终达成协议,这使得筹建联邦新政府道路上的最后一道障碍得以清除。分析认为,组建新政府工作已完成了99%,难产500多天的比利时新政府由此也呼之欲出。比利时国王阿尔贝二世当天对各党派就预算案达成一致表示欢迎,并要求迪鲁伯迅速组建新政府。

  谈判代表在当天会后发布的一份声明说:“谈判协调人迪鲁伯(法语社会党主席)与各政党代表就组建新政府达成的协议具有里程碑意义。”根据协议,比利时2012年财政赤字应控制在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8%,到2015年实现财政收支平衡。新政府组建之后将实施长期的社会和经济制度改革;支持通过高储蓄、低税收控制赤字;提高退休年龄;减少对长期失业人群的救济金发放;新增设企业股票市场交易税和高收入群体缴纳“国家团结税”。对现行的医疗保险和指数化工资制度维持不变。

  愈演愈烈的欧债危机推动比利时各党派就预算达成妥协,加速了联邦政府的组建。25日,标准普尔公司将比利时的长期主权信用评级由“AA+”下调至“AA”,评级展望为负面。标准普尔指出,比利时政府净债务到年底将达到国内生产总值的93%,而这一比例有可能进一步上升至100%。此外,受欧债危机和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影响,出口占国内生产总值80%的比利时经济可能因外部需求萎缩而放缓。24日,国际投资者大量抛售比利时政府债券,10年期国债收益率达到5.61%;2年期国债收益率达到5.07%,为11年以来最高水平。

  对此,比利时看守内阁首相莱特姆警告说,如果各党派不能在28日星期一股市开市之前达成协议,比利时金融市场将会一败涂地。此外,欧盟委员会近日也发出警告称,如果比利时不能顺利成立新政府,并在12月15日以前向欧盟递交2012年国家预算,欧盟将对其处以7亿欧元的处罚。

  比利时各政党都十分清楚,没有政府,比利时抵御金融市场动荡的能力将严重受限。年底将至,只有早日组成新政府,比利时才可能尽快制定2012年财政预算案,也才能尽快恢复国外投资者的信心。

  有分析认为,在欧债危机巨大压力下,希腊、意大利等一些欧盟国家政府出现更迭。相反,比利时复杂的政党纷争却出现暂时的和解,说明在欧债危机的“寒冬里”只有“抱团取暖”才是明智之举。

  (本报布鲁塞尔11月27日电)

【编辑:陈燕】

欧债危机逼出比利时新政府

稿源: 人民网-《人民日报》 2011-11-28 09:55:13

  参与比利时联邦新政府筹建谈判的6个政党代表11月26日就比利时政府2012年预算最终达成协议,这使得筹建联邦新政府道路上的最后一道障碍得以清除。分析认为,组建新政府工作已完成了99%,难产500多天的比利时新政府由此也呼之欲出。比利时国王阿尔贝二世当天对各党派就预算案达成一致表示欢迎,并要求迪鲁伯迅速组建新政府。

  谈判代表在当天会后发布的一份声明说:“谈判协调人迪鲁伯(法语社会党主席)与各政党代表就组建新政府达成的协议具有里程碑意义。”根据协议,比利时2012年财政赤字应控制在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8%,到2015年实现财政收支平衡。新政府组建之后将实施长期的社会和经济制度改革;支持通过高储蓄、低税收控制赤字;提高退休年龄;减少对长期失业人群的救济金发放;新增设企业股票市场交易税和高收入群体缴纳“国家团结税”。对现行的医疗保险和指数化工资制度维持不变。

  愈演愈烈的欧债危机推动比利时各党派就预算达成妥协,加速了联邦政府的组建。25日,标准普尔公司将比利时的长期主权信用评级由“AA+”下调至“AA”,评级展望为负面。标准普尔指出,比利时政府净债务到年底将达到国内生产总值的93%,而这一比例有可能进一步上升至100%。此外,受欧债危机和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影响,出口占国内生产总值80%的比利时经济可能因外部需求萎缩而放缓。24日,国际投资者大量抛售比利时政府债券,10年期国债收益率达到5.61%;2年期国债收益率达到5.07%,为11年以来最高水平。

  对此,比利时看守内阁首相莱特姆警告说,如果各党派不能在28日星期一股市开市之前达成协议,比利时金融市场将会一败涂地。此外,欧盟委员会近日也发出警告称,如果比利时不能顺利成立新政府,并在12月15日以前向欧盟递交2012年国家预算,欧盟将对其处以7亿欧元的处罚。

  比利时各政党都十分清楚,没有政府,比利时抵御金融市场动荡的能力将严重受限。年底将至,只有早日组成新政府,比利时才可能尽快制定2012年财政预算案,也才能尽快恢复国外投资者的信心。

  有分析认为,在欧债危机巨大压力下,希腊、意大利等一些欧盟国家政府出现更迭。相反,比利时复杂的政党纷争却出现暂时的和解,说明在欧债危机的“寒冬里”只有“抱团取暖”才是明智之举。

  (本报布鲁塞尔11月27日电)

编辑: 陈燕

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