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专题  >  专题稿件
千年国宝的守望者——记宁波保国寺古建筑博物馆馆长余如龙
稿源: 中国宁波网  | 2011-11-22 13:40:16
余如龙(右一)带头开展植树育林活动
对新购消防设备进行现场操作
保国寺千年雄姿

  中国宁波网讯(记者陈章升)余如龙,今年57岁,是宁波保国寺古建筑博物馆的馆长、党支部书记。二十多年前,他从部队复员参加工作之后,便与保国寺结下了一生的缘分。长期以来,余如龙以保国寺为“家”,为了保国寺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发展付出了无数心血。如今,在他和同事们的共同努力下,保国寺旧貌换新颜,在“千年大庆”即将到来之前焕发出勃勃生机。

  保国寺位于宁波北郊,坐落于江北灵山山坳,是国务院公布的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宁波历史文化名城代表性文化遗存、“海上丝绸之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核心载体。十多年前,保国寺曾被来访考察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员和专家直接评价为:“这就是世界文化遗产”。“当时,有一位专家在细致察看了对后世营造法式形成具有深远影响的大殿建筑后,发出了‘宁波人很有创造力’的由衷赞叹。”余如龙回忆说。

  同事眼中的余如龙:爱岗敬业、甘于奉献,以馆为“家”。

  在余如龙看来,保国寺不仅是甬城营造匠师的智慧结晶,更是祖先留下的珍贵文化遗存,为了保护好它,自己付出任何辛劳都是值得的。“余馆外出办事时,经常会提醒我们‘屋里’(宁波话意思为家)要管牢!”保国寺古建筑博物馆工作人员应娜说,在同事们的眼中,余如龙和蔼可亲、平易近人,尤其是工作上兢兢业业、甘于奉献,令人印象深刻。“余馆在工作上对自己高要求,在生活上对自己始终坚持低标准,不搞特殊,不分职务,着装简朴,吃住行与普通员工没什么两样,只是工作责任担的更多、更重些。”

  二十多年来,每逢旅游黄金周和节假日期间,余如龙始终坚持上岗一线,奉行自己能做的事绝不委托外单位的信条。自己动手做展览、搭布景、育苗木,用最少的钱办最多的事。“在大家记忆中,余馆一直都很敬业,很少有休息天。周末时,在馆中总能看见他。”曾在保国寺古建筑博物馆工作过的徐学敏说。

  保国寺地处偏僻山岙,管辖面积大,基础条件差,工作环境艰苦。发展之初,古建筑群年久失修,处处存在安全隐患。“原先通往山上的道路比较崎岖,都是砂石路,宁波话叫机耕路(音译),路况不好!”在当时的余如龙看来,为加强文物保护,发展保国寺文博事业就必须整修道路。“景区内山势陡峭、山石坚硬,这给道路施工带来了很大困难。”余如龙说,为了加快工程进度,当时保国寺员工们都参加到繁重的体力劳动中。“一块一块的山石被铺平,一米一米的道路在延伸,手上不知磨出多少血泡,脚上不知磨穿多少双鞋。”经过两年多的辛苦努力,他们终于用石块铺成了一条盘山公路,解决了保国寺文博事业发展初期的首要难题。“从砂石路到块石路,在这过程中大家虽然付出了无数艰辛,但看到上山路况条件改善了,感觉很值得!”余如龙乐呵呵地说。

  维修道路,这是余如龙带领员工们保护修缮保国寺过程中诸多感人场景中的一幕。记者了解到,为了节省经费开支,当时他还带领所有员工深入一线,对景区的消防蓄水设施等进行了修建和改造,有人形象地称呼他们为“千年国宝的守望者”。“保国寺原先是个文保所,一开始工作人员少,经费不足,大家面临的困难有很多!”余如龙感慨道,在保国寺工作一定要有责任感,要用心,尤其是要把心静下来。作为领导,在工作中一定要带头做,为员工树立榜样,这样才能把工作做好。

系列四:宁波“疏堵结合”规范网吧经营 全市将推广网吧分级管理    2011-11-07
系列二:今后五年宁波将打造一批展示宁波形象的标志性文化设施    2011-11-03
系列一:“六大战略”推进宁波文化繁荣发展    2011-11-02
中国宁波网今日推出“宁波文化新干线”系列报道    2011-11-02

[1]  [2]  下一页  尾页
【编辑:张赛霞】

千年国宝的守望者——记宁波保国寺古建筑博物馆馆长余如龙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11-11-22 13:40:16

余如龙(右一)带头开展植树育林活动
对新购消防设备进行现场操作
保国寺千年雄姿

  中国宁波网讯(记者陈章升)余如龙,今年57岁,是宁波保国寺古建筑博物馆的馆长、党支部书记。二十多年前,他从部队复员参加工作之后,便与保国寺结下了一生的缘分。长期以来,余如龙以保国寺为“家”,为了保国寺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发展付出了无数心血。如今,在他和同事们的共同努力下,保国寺旧貌换新颜,在“千年大庆”即将到来之前焕发出勃勃生机。

  保国寺位于宁波北郊,坐落于江北灵山山坳,是国务院公布的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宁波历史文化名城代表性文化遗存、“海上丝绸之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核心载体。十多年前,保国寺曾被来访考察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员和专家直接评价为:“这就是世界文化遗产”。“当时,有一位专家在细致察看了对后世营造法式形成具有深远影响的大殿建筑后,发出了‘宁波人很有创造力’的由衷赞叹。”余如龙回忆说。

  同事眼中的余如龙:爱岗敬业、甘于奉献,以馆为“家”。

  在余如龙看来,保国寺不仅是甬城营造匠师的智慧结晶,更是祖先留下的珍贵文化遗存,为了保护好它,自己付出任何辛劳都是值得的。“余馆外出办事时,经常会提醒我们‘屋里’(宁波话意思为家)要管牢!”保国寺古建筑博物馆工作人员应娜说,在同事们的眼中,余如龙和蔼可亲、平易近人,尤其是工作上兢兢业业、甘于奉献,令人印象深刻。“余馆在工作上对自己高要求,在生活上对自己始终坚持低标准,不搞特殊,不分职务,着装简朴,吃住行与普通员工没什么两样,只是工作责任担的更多、更重些。”

  二十多年来,每逢旅游黄金周和节假日期间,余如龙始终坚持上岗一线,奉行自己能做的事绝不委托外单位的信条。自己动手做展览、搭布景、育苗木,用最少的钱办最多的事。“在大家记忆中,余馆一直都很敬业,很少有休息天。周末时,在馆中总能看见他。”曾在保国寺古建筑博物馆工作过的徐学敏说。

  保国寺地处偏僻山岙,管辖面积大,基础条件差,工作环境艰苦。发展之初,古建筑群年久失修,处处存在安全隐患。“原先通往山上的道路比较崎岖,都是砂石路,宁波话叫机耕路(音译),路况不好!”在当时的余如龙看来,为加强文物保护,发展保国寺文博事业就必须整修道路。“景区内山势陡峭、山石坚硬,这给道路施工带来了很大困难。”余如龙说,为了加快工程进度,当时保国寺员工们都参加到繁重的体力劳动中。“一块一块的山石被铺平,一米一米的道路在延伸,手上不知磨出多少血泡,脚上不知磨穿多少双鞋。”经过两年多的辛苦努力,他们终于用石块铺成了一条盘山公路,解决了保国寺文博事业发展初期的首要难题。“从砂石路到块石路,在这过程中大家虽然付出了无数艰辛,但看到上山路况条件改善了,感觉很值得!”余如龙乐呵呵地说。

  维修道路,这是余如龙带领员工们保护修缮保国寺过程中诸多感人场景中的一幕。记者了解到,为了节省经费开支,当时他还带领所有员工深入一线,对景区的消防蓄水设施等进行了修建和改造,有人形象地称呼他们为“千年国宝的守望者”。“保国寺原先是个文保所,一开始工作人员少,经费不足,大家面临的困难有很多!”余如龙感慨道,在保国寺工作一定要有责任感,要用心,尤其是要把心静下来。作为领导,在工作中一定要带头做,为员工树立榜样,这样才能把工作做好。

系列四:宁波“疏堵结合”规范网吧经营 全市将推广网吧分级管理    2011-11-07
系列二:今后五年宁波将打造一批展示宁波形象的标志性文化设施    2011-11-03
系列一:“六大战略”推进宁波文化繁荣发展    2011-11-02
中国宁波网今日推出“宁波文化新干线”系列报道    2011-11-02

[1]  [2]  下一页  尾页

编辑: 张赛霞

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