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专题  >  专题稿件
莫以慈善之名行商业之事
稿源: 经济参考报  | 2011-11-10 09:07:31

  据新华社报道,因“善款放贷”等问题公信力受损的河南省宋庆龄基金会,近日因在郑州建设包括一座大型宋庆龄石雕像在内的河南宋基会青少年儿童活动中心项目,再次引发社会关注。据了解,该项目是河南宋基会“自筹”4亿元建设的。业内人士认为,一个公益机构能完成高达4亿元的投资项目,而且还是由其“自筹资金”完成,这在国内实属罕见。

  网民认为,借名人造势以扩大城市影响力并不鲜见,但一个公益组织花费如此巨资打造石雕像确有不当之处“郭美美事件”出现以后,中国慈善的公信力本已受到严重质疑,此次建宋庆龄石雕像无疑是雪上加霜。建设宋庆龄石雕像的钱来自何处?慈善机构为何能够染指商业?……河南宋基会有必要对此类问题给出一个交代。

  城市创意败笔

  中国江苏网网民“胡小武”认为,宋庆龄籍贯海南文昌,生于上海,后期主要生活在北京和上海,北京上海都有宋庆龄故居。今天“河南省宋庆龄基金会”以慈善款建了这座24.15米的宋庆龄雕像,这种不伦不类的张冠李戴型“文化混搭”和戏说历史,让德高望重的宋庆龄先生及其后人“情何以堪”?何况宋庆龄生前从来都是低调、节俭、不张扬的性格呢!这种做法不光破坏了历史文脉,也降低了美学品味。类似的所谓创新,与折腾何异,简直就是“建构性破坏”。

  也有网民认为,在城市竞争日趋激烈的时期,城市如何彰显特色,塑造个性,打造独特形象,是一个需要创新、创造、创意的工程。但如果舍本逐末,不惜张冠李戴、滥竽充数地进行城市营销设计,只会落下笑柄,走向点亮城市形象的反面。

  慈善之钱“变了味”

  有网民指出,河南宋庆龄基金会,建起一座足有24米高的巨型雕塑。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是在打造具有地标意义的平台,实则是使慈善基金变了性质,把救济弱势群体的钱用于其它用途。

  商都网网民“李宏剑”说,慈善事业面对的是两个群体的人群,一是通过政策走向富裕的群体,一是依然挣扎在贫困线上的群体。用富裕群体的钱改变贫困群体的落后状况是慈善的根本目的,但是,用募捐来的钱用于投资,恐怕将会使慈善性质趋于不伦不类的状况,产生饱受争议的情况,落入是是非非的地步。

  “李宏剑”还认为,凡是投资,都是风险。假如投资失败,谁又能承担这种风险的责任?因为慈善的钱不仅具有良心上的责任,还有道德上的拷问。

  慈善精神遭蹂躏

  署名“李迅雷”的微博用户点评说,河南宋基会正建的24米高老年妇女像,公众以为是宋庆龄,但该会工作人员称是黄河女儿。郑州黄河女儿这般年纪,让兰州的黄河母亲如何相认?若认国母为黄河女儿,那么珠江是否会起诉?其实,建楼就直说,搞商业不道德,中国慈善业真要做大,诚信于民是关键。

  河南评论网网民“耿银平”说,看看河南宋基金会“公司的投资领域涉及证券、房地产开发、融资担保、小额贷款等行业。”公益性组织竟成了圈钱、经商组织,很富有,“河南宋基会的资产在全国2000多家基金会中名列第一”,但创富行为和慈善精神形成极大反差,“公益支出前 十 名 的 榜 单 却 没 有 河 南 宋 基会”。整个就是“慈善吝啬鬼”,这就是一个标准的“郭美美第二”。所不同的是,郭美美的行为或许还出于无知,而河南宋基金却是有意为之,这更是一种“慈善愚蠢”,是对慈善精神更疯狂的蹂躏。(记者 陈伟 整理)

【编辑:陈燕】

莫以慈善之名行商业之事

稿源: 经济参考报 2011-11-10 09:07:31

  据新华社报道,因“善款放贷”等问题公信力受损的河南省宋庆龄基金会,近日因在郑州建设包括一座大型宋庆龄石雕像在内的河南宋基会青少年儿童活动中心项目,再次引发社会关注。据了解,该项目是河南宋基会“自筹”4亿元建设的。业内人士认为,一个公益机构能完成高达4亿元的投资项目,而且还是由其“自筹资金”完成,这在国内实属罕见。

  网民认为,借名人造势以扩大城市影响力并不鲜见,但一个公益组织花费如此巨资打造石雕像确有不当之处“郭美美事件”出现以后,中国慈善的公信力本已受到严重质疑,此次建宋庆龄石雕像无疑是雪上加霜。建设宋庆龄石雕像的钱来自何处?慈善机构为何能够染指商业?……河南宋基会有必要对此类问题给出一个交代。

  城市创意败笔

  中国江苏网网民“胡小武”认为,宋庆龄籍贯海南文昌,生于上海,后期主要生活在北京和上海,北京上海都有宋庆龄故居。今天“河南省宋庆龄基金会”以慈善款建了这座24.15米的宋庆龄雕像,这种不伦不类的张冠李戴型“文化混搭”和戏说历史,让德高望重的宋庆龄先生及其后人“情何以堪”?何况宋庆龄生前从来都是低调、节俭、不张扬的性格呢!这种做法不光破坏了历史文脉,也降低了美学品味。类似的所谓创新,与折腾何异,简直就是“建构性破坏”。

  也有网民认为,在城市竞争日趋激烈的时期,城市如何彰显特色,塑造个性,打造独特形象,是一个需要创新、创造、创意的工程。但如果舍本逐末,不惜张冠李戴、滥竽充数地进行城市营销设计,只会落下笑柄,走向点亮城市形象的反面。

  慈善之钱“变了味”

  有网民指出,河南宋庆龄基金会,建起一座足有24米高的巨型雕塑。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是在打造具有地标意义的平台,实则是使慈善基金变了性质,把救济弱势群体的钱用于其它用途。

  商都网网民“李宏剑”说,慈善事业面对的是两个群体的人群,一是通过政策走向富裕的群体,一是依然挣扎在贫困线上的群体。用富裕群体的钱改变贫困群体的落后状况是慈善的根本目的,但是,用募捐来的钱用于投资,恐怕将会使慈善性质趋于不伦不类的状况,产生饱受争议的情况,落入是是非非的地步。

  “李宏剑”还认为,凡是投资,都是风险。假如投资失败,谁又能承担这种风险的责任?因为慈善的钱不仅具有良心上的责任,还有道德上的拷问。

  慈善精神遭蹂躏

  署名“李迅雷”的微博用户点评说,河南宋基会正建的24米高老年妇女像,公众以为是宋庆龄,但该会工作人员称是黄河女儿。郑州黄河女儿这般年纪,让兰州的黄河母亲如何相认?若认国母为黄河女儿,那么珠江是否会起诉?其实,建楼就直说,搞商业不道德,中国慈善业真要做大,诚信于民是关键。

  河南评论网网民“耿银平”说,看看河南宋基金会“公司的投资领域涉及证券、房地产开发、融资担保、小额贷款等行业。”公益性组织竟成了圈钱、经商组织,很富有,“河南宋基会的资产在全国2000多家基金会中名列第一”,但创富行为和慈善精神形成极大反差,“公益支出前 十 名 的 榜 单 却 没 有 河 南 宋 基会”。整个就是“慈善吝啬鬼”,这就是一个标准的“郭美美第二”。所不同的是,郭美美的行为或许还出于无知,而河南宋基金却是有意为之,这更是一种“慈善愚蠢”,是对慈善精神更疯狂的蹂躏。(记者 陈伟 整理)

编辑: 陈燕

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