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10月15日电 物质生活日渐丰裕的中国百姓,正享受越来越五彩缤纷的文化生活。一场影响深远、波及整个文化领域的深刻变革在中国展开,取得了丰硕成果,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新路。
作为文化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中国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积极推进,国有文化单位市场主体缺失的状况得到明显改善。民营演艺业快速发展,全国已有民营文艺院团7000多家,远远超过2000多家国有院团的总量。
同时,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力度不断加大,越来越多的文化企业通过开展银企合作、融资担保、上市融资等方式实现要素集聚。目前,全国共有26家文化企业上市,融资规模不断扩大,逐步成长为A股市场的一个新兴板块。
2003年以前,中国电影产量一直徘徊在100部以下,国内票房不足10亿元;2010年,国产电影产量则达到526部,票房超过100亿元,连续第六年保持30%以上增长。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三大电影生产国和第一大电视剧生产国。
中国文化产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断上升,日益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根据国家统计局9月16日发布的报告,2010年中国文化及相关产业法人单位增加值达11052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2.75%。2004年至2008年间,文化产业法人单位增加值年均增长23.3%,高于同期GDP年均增速近5%。
近年来,中国各地各有关部门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和便利性的原则要求,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以公共财政为支撑、以基层特别是农村为重点,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
从国家级、省级美术馆全部向公众免费开放,到在农村家门口享受免费的电影大餐,从社区的文化活动到大剧院上演的芭蕾舞,从旅游文化节到群众周末大舞台,各地纷纷打出文化民生品牌,公共文化的阳光遍洒中华大地。
“十一五”期间,各级财政对文化的投入大幅度增加,从2006年的685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1528亿元,年均增长22.2%。在加大投入的同时,文化投入结构也逐步改善,文化事业费进一步向西部地区、向基层倾斜,如2010年西部地区文化事业费达到85.78亿元,占全国的26.6%,比2007年提高了5.1个百分点。
改革创新新举措和人民群众新期待为中国文艺事业繁荣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中国文艺各个门类百花齐放、异彩纷呈。文学、戏剧、电影、电视、音乐、舞蹈、美术、摄影、书法、曲艺、杂技……各个领域的文艺工作者自觉投身生活实践,用自己熟悉和擅长的文艺形式,努力生产出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
面向世界,中国文化释放出更多的魅力——从《风中少林》《云南映象》等赴海外演出大受欢迎到在全球建立300多所孔子学院,从中法文化年期间埃菲尔铁塔披上“中国红”,到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亦真亦幻的中国水墨,中国正以更加自信的姿态向世界展示一个文明、开放、包容的文化中国新形象。
今年3月,中国制定的“十二五”规划将“传承创新 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单独设为一篇,对“十二五”时期中国文化发展作出了总体部署,提出了“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增强中华文化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提升国家软实力”的目标。
金秋十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研究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问题,审议《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稿。这将是新形势下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指导性文件,是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行动纲领。
中国文化改革亮点频现成果丰硕
稿源: 新华网 2011-10-20 11:32:34
新华网北京10月15日电 物质生活日渐丰裕的中国百姓,正享受越来越五彩缤纷的文化生活。一场影响深远、波及整个文化领域的深刻变革在中国展开,取得了丰硕成果,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新路。
作为文化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中国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积极推进,国有文化单位市场主体缺失的状况得到明显改善。民营演艺业快速发展,全国已有民营文艺院团7000多家,远远超过2000多家国有院团的总量。
同时,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力度不断加大,越来越多的文化企业通过开展银企合作、融资担保、上市融资等方式实现要素集聚。目前,全国共有26家文化企业上市,融资规模不断扩大,逐步成长为A股市场的一个新兴板块。
2003年以前,中国电影产量一直徘徊在100部以下,国内票房不足10亿元;2010年,国产电影产量则达到526部,票房超过100亿元,连续第六年保持30%以上增长。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三大电影生产国和第一大电视剧生产国。
中国文化产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断上升,日益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根据国家统计局9月16日发布的报告,2010年中国文化及相关产业法人单位增加值达11052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2.75%。2004年至2008年间,文化产业法人单位增加值年均增长23.3%,高于同期GDP年均增速近5%。
近年来,中国各地各有关部门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和便利性的原则要求,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以公共财政为支撑、以基层特别是农村为重点,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
从国家级、省级美术馆全部向公众免费开放,到在农村家门口享受免费的电影大餐,从社区的文化活动到大剧院上演的芭蕾舞,从旅游文化节到群众周末大舞台,各地纷纷打出文化民生品牌,公共文化的阳光遍洒中华大地。
“十一五”期间,各级财政对文化的投入大幅度增加,从2006年的685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1528亿元,年均增长22.2%。在加大投入的同时,文化投入结构也逐步改善,文化事业费进一步向西部地区、向基层倾斜,如2010年西部地区文化事业费达到85.78亿元,占全国的26.6%,比2007年提高了5.1个百分点。
改革创新新举措和人民群众新期待为中国文艺事业繁荣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中国文艺各个门类百花齐放、异彩纷呈。文学、戏剧、电影、电视、音乐、舞蹈、美术、摄影、书法、曲艺、杂技……各个领域的文艺工作者自觉投身生活实践,用自己熟悉和擅长的文艺形式,努力生产出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
面向世界,中国文化释放出更多的魅力——从《风中少林》《云南映象》等赴海外演出大受欢迎到在全球建立300多所孔子学院,从中法文化年期间埃菲尔铁塔披上“中国红”,到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亦真亦幻的中国水墨,中国正以更加自信的姿态向世界展示一个文明、开放、包容的文化中国新形象。
今年3月,中国制定的“十二五”规划将“传承创新 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单独设为一篇,对“十二五”时期中国文化发展作出了总体部署,提出了“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增强中华文化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提升国家软实力”的目标。
金秋十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研究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问题,审议《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稿。这将是新形势下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指导性文件,是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行动纲领。
编辑: 郭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