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佛山两岁女童小悦悦被两辆车3次碾轧,众多路人见死不救,唯有拾荒阿姨陈贤妹伸出援手,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正在持续发酵。10月18日,广东省委副书记朱明国前往医院看望小悦悦时,专门要求有关部门围绕“小悦悦事件”,召开座谈会谴责见死不救行为。
在倡导建设和谐社会的光天化日下,出现如此见死不救的事件,从中所暴露出来的社会的冷漠和无情,不仅仅让人震惊和寒心,更让人感觉沉重和恐惧。如果这种社会现象继续放大、蔓延和发展下去,必将与和谐社会的建设目标背道而驰。广东省举一反三,针对这一事件组织官方座谈会,谴责见死不救的行为和现象,是非常必要和及时的。但是,事实上就这样的恶性事件而言,不仅仅应该有谴责,更应该有深刻的反思,从“为什么会这样”的反思中寻求答案和破解问题之道;而且这种谴责和反思,不应止于广东一隅一域,而应该是全社会的。
我们应该认识到,作为我们这样一个有着礼仪之邦称号的文明古国,并非从来就是这样冷漠的。“人之初,性本善”,“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和“滴水之恩,涌泉相报”,以及“乐善好施,助人为乐”,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绵延数千年,深深根植于国人血脉的传统理念。上个世纪60年代,我们还有雷锋这样的精神榜样或者说偶像,激励着我们人心向善。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倡导社会道德伦理方面,我们社会既有着历史的深厚积淀,也有肥沃的环境土壤。但是,仅仅经过数十年,在经济社会取得令人瞩目成就的同时,我们社会的精神道德层面却变得让人如此陌生。显然仅有谴责是不够的,而反思更需要有面对现实的勇气,摒弃高调甚至唱赞歌,积极面对道德滑坡的现实问题。因为我们必须承认,谴责是简单的,而反思却是不容易的。
如果仅仅从浅表性的认识来看,反思社会道德滑坡的主要原因,主要的无非是两个方面。一是官德堕落。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大背景下,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负面效应,越发在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反映出来,而相应的改革措施却没有及时跟进。这其中表现最为突出的是严重的腐败现象,已经在恶化社会风气方面起到了破坏作用。我们必须承认,官员所应体现的道德水准,应该成为社会和公众的表率,起到风向标和标杆的作用,引领社会道德的提升。但是,现实已经不是正效应而是负面影响。大量的腐败现象,不仅在感情上恶化了党群干群关系,更损坏了官员的公信和社会的诚信,使社会道德面临空前的危机。这是导致社会道德滑坡的总根源。“官德隆,民德昌,国家兴;官德毁,民德降,国家衰。”这是执政者需要特别警醒的,在这个问题的认识上,不能再忸忸怩怩,而要有“知耻近乎勇”的认知。二是法律误导。发生在南京的彭宇案,判决结果令人错愕。近年来老人跌倒乏人扶的现象频繁地发生,虽不敢说均是这个案件负面影响的结果,但可以肯定这个案例加剧了这种现象的蔓延,这应该是客观的。发生在广东的见死不救现象,就很难说不是这种现象蔓延的恶果。法律应该促进人类社会向善,而不是以“莫须有”的结论,使公众迷失行为的方向。因为人是经济动物,在“吃一堑,长一智”这种心有余悸的心理影响下,会作出利己的选择,虽然这种选择可能会违背道德。如何从法律的层面,对这个问题进行拨乱反正,是个非常紧迫和现实的问题。
俗话说,“种豆得豆,种瓜得瓜”,我们不能指望播下太多并不道德的种子,却要收获更多合乎道德的成果。只有从这样的定位去反思和思考,并切实采取有效措施,重树官德和社会诚信,谴责和反思才有好的效果。
逗号:见死不救要谴责更要反思
稿源: 四川新闻网 2011-10-19 16:22:25
广东佛山两岁女童小悦悦被两辆车3次碾轧,众多路人见死不救,唯有拾荒阿姨陈贤妹伸出援手,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正在持续发酵。10月18日,广东省委副书记朱明国前往医院看望小悦悦时,专门要求有关部门围绕“小悦悦事件”,召开座谈会谴责见死不救行为。
在倡导建设和谐社会的光天化日下,出现如此见死不救的事件,从中所暴露出来的社会的冷漠和无情,不仅仅让人震惊和寒心,更让人感觉沉重和恐惧。如果这种社会现象继续放大、蔓延和发展下去,必将与和谐社会的建设目标背道而驰。广东省举一反三,针对这一事件组织官方座谈会,谴责见死不救的行为和现象,是非常必要和及时的。但是,事实上就这样的恶性事件而言,不仅仅应该有谴责,更应该有深刻的反思,从“为什么会这样”的反思中寻求答案和破解问题之道;而且这种谴责和反思,不应止于广东一隅一域,而应该是全社会的。
我们应该认识到,作为我们这样一个有着礼仪之邦称号的文明古国,并非从来就是这样冷漠的。“人之初,性本善”,“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和“滴水之恩,涌泉相报”,以及“乐善好施,助人为乐”,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绵延数千年,深深根植于国人血脉的传统理念。上个世纪60年代,我们还有雷锋这样的精神榜样或者说偶像,激励着我们人心向善。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倡导社会道德伦理方面,我们社会既有着历史的深厚积淀,也有肥沃的环境土壤。但是,仅仅经过数十年,在经济社会取得令人瞩目成就的同时,我们社会的精神道德层面却变得让人如此陌生。显然仅有谴责是不够的,而反思更需要有面对现实的勇气,摒弃高调甚至唱赞歌,积极面对道德滑坡的现实问题。因为我们必须承认,谴责是简单的,而反思却是不容易的。
如果仅仅从浅表性的认识来看,反思社会道德滑坡的主要原因,主要的无非是两个方面。一是官德堕落。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大背景下,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负面效应,越发在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反映出来,而相应的改革措施却没有及时跟进。这其中表现最为突出的是严重的腐败现象,已经在恶化社会风气方面起到了破坏作用。我们必须承认,官员所应体现的道德水准,应该成为社会和公众的表率,起到风向标和标杆的作用,引领社会道德的提升。但是,现实已经不是正效应而是负面影响。大量的腐败现象,不仅在感情上恶化了党群干群关系,更损坏了官员的公信和社会的诚信,使社会道德面临空前的危机。这是导致社会道德滑坡的总根源。“官德隆,民德昌,国家兴;官德毁,民德降,国家衰。”这是执政者需要特别警醒的,在这个问题的认识上,不能再忸忸怩怩,而要有“知耻近乎勇”的认知。二是法律误导。发生在南京的彭宇案,判决结果令人错愕。近年来老人跌倒乏人扶的现象频繁地发生,虽不敢说均是这个案件负面影响的结果,但可以肯定这个案例加剧了这种现象的蔓延,这应该是客观的。发生在广东的见死不救现象,就很难说不是这种现象蔓延的恶果。法律应该促进人类社会向善,而不是以“莫须有”的结论,使公众迷失行为的方向。因为人是经济动物,在“吃一堑,长一智”这种心有余悸的心理影响下,会作出利己的选择,虽然这种选择可能会违背道德。如何从法律的层面,对这个问题进行拨乱反正,是个非常紧迫和现实的问题。
俗话说,“种豆得豆,种瓜得瓜”,我们不能指望播下太多并不道德的种子,却要收获更多合乎道德的成果。只有从这样的定位去反思和思考,并切实采取有效措施,重树官德和社会诚信,谴责和反思才有好的效果。
编辑: 郭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