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专题  >  专题稿件
郑晓亮:追求公平正义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稿源: 人民网  | 2011-10-11 15:46:53

  随着改革开放步入深水区,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正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改革开放不仅触及了人们的灵魂,而且是触及了人们的利益。这种利益的触及不仅体现在经济领域,而且触及政治、文化、社会各大领域,每个领域都体现着深刻的革命,无所不包,无处不在,从单位到家庭,触及到每个社会细胞,这是中国共产党执政以来前所未有的社会大变革。这种变革本身也是中国社会的又一大变迁,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又一大转折。

  9月26日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确定10月召开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的主题就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这次会议对文化发展的重大意义进行了深刻的阐述,指出了文化发展关系到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关系到综合国力竞争,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关系到各族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关系到如何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会议指出,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改革开放。

  在这里,我们再一次看到了中国共产党关于文化发展的一贯思想、一贯主张、一贯政策、一贯原则,同时,也看到了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的继承与创新,还看到了改革应当全面体现中国共产党的宗旨,这个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文化宗旨是宣传马克思主义文化,发动、教育全党全国人民懂得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什么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在此期间,党提出文化发展“两为”方针,让各族人民懂得马克思主义的宗旨目标就是消灭剥削制度,解放天下受苦人,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使人民当家作主,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在这个理论指导下,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通过阶级斗争的方式,历经28年的艰苦奋斗和战火硝烟,夺取了中国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政权,开创了中华民族史上的新纪元,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角度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马克思主义的公平正义性质。

  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党的文化宗旨依然是宣传马克思主义文化,目的是巩固人民民主政权,保障人民江山永不变色。在此期间,党提出文化发展“双百”方针,让各族人民懂得新中国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目标是发展经济,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巩固社会主义上层建筑,提高人民群众物质水平,繁荣人民精神生活。虽然在指导思想上犯有“左”的错误,但党的文化宗旨没有改变,依然是马克思主义文化占主要地位,经过29年的曲折历程,积累了一大批具有经典意义的马克思主义文化作品,成为几代人的学习榜样与奋斗旗帜,从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角度充分反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马克思主义的公平正义性质。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马克思主义文化在世界多元文化冲击下,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中国共产党人沉着冷静,清醒面对,闯过一个又一个风险难关,始终没有动摇马克思主义旗帜,即使在国际社会主义处于低潮之际,以及国内少数地方存在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的排挤与诋毁,但总体上依然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先进文化不动摇,从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角度再度展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马克思主义的公平正义性质。

  2010年7月23日,胡锦涛在第22次政治局学习会议上提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要求,可以看做是党在改革开放时期主张的“两大”方针。这种思想在党的十二大会议报告提出的“高度文明”和十三大报告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等多次会议文献中得以体现,所以可以说“两大”方针贯穿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始终。今年,胡锦涛在“七一”讲话中针对新形势下的中国文化发展重申了这个思想,即“继续大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坚定不移地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大家知道,“文明是指人类所创造的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也指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表现出来的状态。是人类审美观念和文化现象的传承、发展、糅合和分化过程中所产生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的总称。”人类历史特别是近现代以来,马克思主义文明作为一面鲜红的伟大旗帜,世界马克思主义者高举着,中国共产党人高举着,人类进步事业的人们高举着。从人类发展的是非曲折、正确与否、文明高低来认识,公平正义是马克思主义核心价值的重要内容。

  第一,马克思主义依然是当今社会先进文明的代表,依然以其先进的文化思想、文化理念、文化立场、文化体系为共产党人所认可,为人民大众所接受,有中国共产党深厚的理论基础、实践基础、科学基础和群众基础。

  第二,马克思主义依然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改革的指导思想,依然以其先进的政治思想、政治理论、政治主张、政治立场为共产党人所认可,为人民大众所接受,有中国共产党深刻的阶级基础、历史基础、社会基础和执政基础。

  第三,马克思主义依然是中国共产党引领中国的伟大旗帜,依然以其先进的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科学理论、科学思想为共产党人所认可,为人民大众所接受,有中国共产党深层的科学意识、科学思维、科学道路和科学方法。

  第四,正义性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本质特征。从马克思主义诞生之日起,人类正义的事业得到新的发现和提升。正义的方向、事业、思想、意识等,都得到新的内涵、新的阐释、新的理念、新的要素。人类发展历史从此发生新的变化。

  第五,实现公平正义是马克思主义核心价值的重要内容。从马克思主义诞生之日起,人类价值的取向得到新的认识和提高。价值的内涵、标准、认识、取向等,都发生了变化。人类价值观由于对价值认识的改变而随之转变。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成为共产党人的重要价值观,得到绝大多数人的认同,所以,成为正义事业的价值观的代表。

  第六,正义性是马克思主义人生观的本质特征。从马克思主义诞生之日起,人生观的认识得到新的发展和升华。为正义为人民利益而奋斗,成为共产党人人生观的座右铭。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理想信念的宗旨与目标。无论从哪个角度认识,马克思主义人生观都伟大高尚、无私奉献的典范。

  当今公平正义的集中体现就是马克思主义文化,不仅包括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本身,也包括吸收人类先进文化遗产和先进科学技术,首先体现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的马克思主义立场与原则的最基本的标准。文化体制改革、文化产业改革,无论是什么形式的改革,都不能改变马克思主义核心价值观所追求的公平正义性质。

  在我国,公平正义体现是多方面的。推动社会健康持续科学发展,推动人民生活质量提高,推动人民群众精神愉快、品德高尚、意识文明、理念科学,推动中华民族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提升,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大发展大繁荣,都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反映着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体现着公平正义事业的时代主流。

  因此,公平正义不仅是中国共产党人坚持的马克思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也是人类进步发展的正确方向。中国共产党主张的建立和谐社会、建立和谐世界就是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的最新发展和时代贡献。

  我们进行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改革,都必须以人民群众能否接受是否认可为成功与否的标准。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的发展不仅是解决文化过度消费财政问题,而且要解决文化机制落后问题,更要解决人的精神产品对人的生存与发展的推动力问题,即精神世界健康发展的问题。人民利益在思想文化的体制、机制上能否得到最大保障问题,以保证马克思主义正义事业沿着健康持续科学道路平稳发展,坚持马克思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平正义性质得到最佳体现。

  我们期待着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的召开,以看到党是如何保障公平正义的马克思主义文化得到充分的坚持与弘扬,看到马克思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平正义性质,看到中国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如何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看到改革成果如何由人民共享,看到文化改革如何体现富民强国战略,看到文化领域的改革如何与经济、政治、社会其他领域的改革健康协调发展,以新的成绩迎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的胜利召开。

  (作者系中共吉林省委党史研究室研究员)

【编辑:郭静】

郑晓亮:追求公平正义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稿源: 人民网 2011-10-11 15:46:53

  随着改革开放步入深水区,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正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改革开放不仅触及了人们的灵魂,而且是触及了人们的利益。这种利益的触及不仅体现在经济领域,而且触及政治、文化、社会各大领域,每个领域都体现着深刻的革命,无所不包,无处不在,从单位到家庭,触及到每个社会细胞,这是中国共产党执政以来前所未有的社会大变革。这种变革本身也是中国社会的又一大变迁,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又一大转折。

  9月26日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确定10月召开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的主题就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这次会议对文化发展的重大意义进行了深刻的阐述,指出了文化发展关系到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关系到综合国力竞争,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关系到各族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关系到如何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会议指出,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改革开放。

  在这里,我们再一次看到了中国共产党关于文化发展的一贯思想、一贯主张、一贯政策、一贯原则,同时,也看到了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的继承与创新,还看到了改革应当全面体现中国共产党的宗旨,这个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文化宗旨是宣传马克思主义文化,发动、教育全党全国人民懂得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什么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在此期间,党提出文化发展“两为”方针,让各族人民懂得马克思主义的宗旨目标就是消灭剥削制度,解放天下受苦人,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使人民当家作主,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在这个理论指导下,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通过阶级斗争的方式,历经28年的艰苦奋斗和战火硝烟,夺取了中国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政权,开创了中华民族史上的新纪元,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角度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马克思主义的公平正义性质。

  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党的文化宗旨依然是宣传马克思主义文化,目的是巩固人民民主政权,保障人民江山永不变色。在此期间,党提出文化发展“双百”方针,让各族人民懂得新中国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目标是发展经济,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巩固社会主义上层建筑,提高人民群众物质水平,繁荣人民精神生活。虽然在指导思想上犯有“左”的错误,但党的文化宗旨没有改变,依然是马克思主义文化占主要地位,经过29年的曲折历程,积累了一大批具有经典意义的马克思主义文化作品,成为几代人的学习榜样与奋斗旗帜,从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角度充分反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马克思主义的公平正义性质。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马克思主义文化在世界多元文化冲击下,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中国共产党人沉着冷静,清醒面对,闯过一个又一个风险难关,始终没有动摇马克思主义旗帜,即使在国际社会主义处于低潮之际,以及国内少数地方存在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的排挤与诋毁,但总体上依然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先进文化不动摇,从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角度再度展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马克思主义的公平正义性质。

  2010年7月23日,胡锦涛在第22次政治局学习会议上提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要求,可以看做是党在改革开放时期主张的“两大”方针。这种思想在党的十二大会议报告提出的“高度文明”和十三大报告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等多次会议文献中得以体现,所以可以说“两大”方针贯穿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始终。今年,胡锦涛在“七一”讲话中针对新形势下的中国文化发展重申了这个思想,即“继续大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坚定不移地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大家知道,“文明是指人类所创造的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也指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表现出来的状态。是人类审美观念和文化现象的传承、发展、糅合和分化过程中所产生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的总称。”人类历史特别是近现代以来,马克思主义文明作为一面鲜红的伟大旗帜,世界马克思主义者高举着,中国共产党人高举着,人类进步事业的人们高举着。从人类发展的是非曲折、正确与否、文明高低来认识,公平正义是马克思主义核心价值的重要内容。

  第一,马克思主义依然是当今社会先进文明的代表,依然以其先进的文化思想、文化理念、文化立场、文化体系为共产党人所认可,为人民大众所接受,有中国共产党深厚的理论基础、实践基础、科学基础和群众基础。

  第二,马克思主义依然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改革的指导思想,依然以其先进的政治思想、政治理论、政治主张、政治立场为共产党人所认可,为人民大众所接受,有中国共产党深刻的阶级基础、历史基础、社会基础和执政基础。

  第三,马克思主义依然是中国共产党引领中国的伟大旗帜,依然以其先进的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科学理论、科学思想为共产党人所认可,为人民大众所接受,有中国共产党深层的科学意识、科学思维、科学道路和科学方法。

  第四,正义性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本质特征。从马克思主义诞生之日起,人类正义的事业得到新的发现和提升。正义的方向、事业、思想、意识等,都得到新的内涵、新的阐释、新的理念、新的要素。人类发展历史从此发生新的变化。

  第五,实现公平正义是马克思主义核心价值的重要内容。从马克思主义诞生之日起,人类价值的取向得到新的认识和提高。价值的内涵、标准、认识、取向等,都发生了变化。人类价值观由于对价值认识的改变而随之转变。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成为共产党人的重要价值观,得到绝大多数人的认同,所以,成为正义事业的价值观的代表。

  第六,正义性是马克思主义人生观的本质特征。从马克思主义诞生之日起,人生观的认识得到新的发展和升华。为正义为人民利益而奋斗,成为共产党人人生观的座右铭。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理想信念的宗旨与目标。无论从哪个角度认识,马克思主义人生观都伟大高尚、无私奉献的典范。

  当今公平正义的集中体现就是马克思主义文化,不仅包括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本身,也包括吸收人类先进文化遗产和先进科学技术,首先体现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的马克思主义立场与原则的最基本的标准。文化体制改革、文化产业改革,无论是什么形式的改革,都不能改变马克思主义核心价值观所追求的公平正义性质。

  在我国,公平正义体现是多方面的。推动社会健康持续科学发展,推动人民生活质量提高,推动人民群众精神愉快、品德高尚、意识文明、理念科学,推动中华民族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提升,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大发展大繁荣,都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反映着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体现着公平正义事业的时代主流。

  因此,公平正义不仅是中国共产党人坚持的马克思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也是人类进步发展的正确方向。中国共产党主张的建立和谐社会、建立和谐世界就是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的最新发展和时代贡献。

  我们进行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改革,都必须以人民群众能否接受是否认可为成功与否的标准。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的发展不仅是解决文化过度消费财政问题,而且要解决文化机制落后问题,更要解决人的精神产品对人的生存与发展的推动力问题,即精神世界健康发展的问题。人民利益在思想文化的体制、机制上能否得到最大保障问题,以保证马克思主义正义事业沿着健康持续科学道路平稳发展,坚持马克思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平正义性质得到最佳体现。

  我们期待着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的召开,以看到党是如何保障公平正义的马克思主义文化得到充分的坚持与弘扬,看到马克思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平正义性质,看到中国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如何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看到改革成果如何由人民共享,看到文化改革如何体现富民强国战略,看到文化领域的改革如何与经济、政治、社会其他领域的改革健康协调发展,以新的成绩迎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的胜利召开。

  (作者系中共吉林省委党史研究室研究员)

编辑: 郭静

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