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专题  >  专题稿件
中国首个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今日发射(图)
稿源: 中国新闻网  | 2011-09-29 08:23:53

  9月28日13时,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长征二F运载火箭组合体开始加注。图为消防应急人员在发射平台值班。中新社发 秦宪安 摄

  中新网9月29日电 综合报道,中国首个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今日将择机发射,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首次空间交会对接任务正式开始实施。据悉,“天宫一号”将分别与随后发射的“神舟八号”、“神舟九号”、“神舟十号”飞船对接,从而建立第一个中国空间实验室。

  9月28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宣布,天宫一号/神舟八号交会对接任务总指挥部第三次会议研究决定,“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瞄准9月29日21时16分至21时31分窗口前沿发射。

  按照计划,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首次交会对接任务,将首先发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之后发射“神舟八号”飞船,实施无人自动交会对接试验。“天宫一号”飞行的主要任务是,为实施航天器空间交会对接飞行试验、突破和掌握交会对接技术提供交会对接目标,初步建立长期无人在轨运行、短期有人照料的载人空间试验平台,为空间站研制积累经验,进行空间科学实验、航天医学实验和空间技术试验。

  发射前各项准备就绪 升空后肉眼可见

  9月20日上午,“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组合体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垂直总装测试厂房顺利转运至发射塔,进行发射前测试。9月25日下午,“天宫一号”飞行任务进行了全区联合演练。结果表明,各系统组织指挥顺畅,技术状态正确,参试设备工作正常,具备发射条件。28日,“天宫一号”实施运载火箭推进剂加注。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武平称,执行“天宫一号”飞行任务的航天员、空间应用、运载火箭、发射场、测控通信和空间实验系统已完成综合演练。发射前的各项准备已基本就绪。

  “天宫一号”飞行的主要任务是,为实施空间交会对接试验提供目标飞行器;初步建立长期无人在轨运行、短期有人照料的载人空间试验平台等。“天宫一号”发射升空后进入高度约为350公里的近圆轨道。“神八”发射前,“天宫一号”降轨至高度约343公里的近圆轨道,等待交会对接。“神八”入轨后两天内,完成与“天宫一号”首次交会对接形成组合体。组合体飞行约12天,择机第二次交会对接。组合体运行结束后,飞船于一天内返回。

  有消息称,早在今年6月底,“天宫一号”和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等飞行产品就陆续进场,按飞行任务测试发射流程,相继开展总装测试等准备工作。因“实践十一号04星”8月发射失利,“天宫一号”原定的发射计划作出调整。9月初,故障原因查明,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现已采取相应改进措施。

  据运载火箭系统总设计师荆木春介绍,根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实施空间交会对接任务需要,运载火箭系统在此前成功发射“神一”至“神七”飞船的长征二号F火箭基础上,进行了170余项技术改进,其中应用新技术20余项。

  北京天文馆馆长朱进称,“天宫一号”飞行1至2天后,轨道有了固定的位置和一定的高度,在北京的公众也可进行观测。“据我判断,人们用肉眼就能看到,样子就是亮点,应该和星星差不多,届时我们会发布一些大概方位之类的信息给大家。”

  据悉,“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寿命末期,将主动离轨,陨落在指定海域。

  将连接三艘神舟飞船

  “天宫一号”是中国首个空间实验室的名称,它将分别与随后发射的“神舟八号”、“神舟九号”、“神舟十号”飞船对接,从而建立第一个中国空间实验室。

  谈及“天宫一号”命名由来,有航天专家介绍,在中国,“天宫”有“天上宫殿”之意,以此希望中国航天员能舒舒服服地住在里面。

  据介绍,“天宫一号”为全新研制的载人飞行器,全长10.4米,最大直径3.35米,起飞质量约8.5吨,设计在轨寿命2年。“天宫一号”由实验舱和资源舱构成,实验舱有效使用空间约15立方米,可满足3名航天员在舱内工作和生活需要。资源舱为空间飞行提供动力和能源。发射“天宫一号”的长征二号FT1火箭是在原长征二号F火箭基础上改进研制,取消逃逸系统,采用新型整流罩,改进了助推器结构,提高了运载能力。长征二号FT1火箭全长52米,起飞质量493吨,运载能力为8.6吨。

  据悉,此次“天宫一号”将搭载300面国际宇航联合会(IAF)会旗,而在今年即将发射的“神舟八号”飞船上,中德将联合开展空间生命科学实验。

  如果“天宫一号”发射成功,将标志着中国已经拥有建设初步空间站,即短期无人照料的空间站的能力。据介绍,“天宫一号”成功发射后,中国还将连续发射“神八”、“神九”、“神十”飞船与“天宫一号”交会对接,从而建立第一个中国空间实验室,2015年前,再陆续发射“天宫二号”、“天宫三号”两个空间实验室。按照规划,中国真正意义上的载人空间站将在2020年前后建成。

[1]  [2]  下一页  尾页
【编辑:郭静】

中国首个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今日发射(图)

稿源: 中国新闻网 2011-09-29 08:23:53

  9月28日13时,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长征二F运载火箭组合体开始加注。图为消防应急人员在发射平台值班。中新社发 秦宪安 摄

  中新网9月29日电 综合报道,中国首个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今日将择机发射,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首次空间交会对接任务正式开始实施。据悉,“天宫一号”将分别与随后发射的“神舟八号”、“神舟九号”、“神舟十号”飞船对接,从而建立第一个中国空间实验室。

  9月28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宣布,天宫一号/神舟八号交会对接任务总指挥部第三次会议研究决定,“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瞄准9月29日21时16分至21时31分窗口前沿发射。

  按照计划,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首次交会对接任务,将首先发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之后发射“神舟八号”飞船,实施无人自动交会对接试验。“天宫一号”飞行的主要任务是,为实施航天器空间交会对接飞行试验、突破和掌握交会对接技术提供交会对接目标,初步建立长期无人在轨运行、短期有人照料的载人空间试验平台,为空间站研制积累经验,进行空间科学实验、航天医学实验和空间技术试验。

  发射前各项准备就绪 升空后肉眼可见

  9月20日上午,“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组合体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垂直总装测试厂房顺利转运至发射塔,进行发射前测试。9月25日下午,“天宫一号”飞行任务进行了全区联合演练。结果表明,各系统组织指挥顺畅,技术状态正确,参试设备工作正常,具备发射条件。28日,“天宫一号”实施运载火箭推进剂加注。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武平称,执行“天宫一号”飞行任务的航天员、空间应用、运载火箭、发射场、测控通信和空间实验系统已完成综合演练。发射前的各项准备已基本就绪。

  “天宫一号”飞行的主要任务是,为实施空间交会对接试验提供目标飞行器;初步建立长期无人在轨运行、短期有人照料的载人空间试验平台等。“天宫一号”发射升空后进入高度约为350公里的近圆轨道。“神八”发射前,“天宫一号”降轨至高度约343公里的近圆轨道,等待交会对接。“神八”入轨后两天内,完成与“天宫一号”首次交会对接形成组合体。组合体飞行约12天,择机第二次交会对接。组合体运行结束后,飞船于一天内返回。

  有消息称,早在今年6月底,“天宫一号”和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等飞行产品就陆续进场,按飞行任务测试发射流程,相继开展总装测试等准备工作。因“实践十一号04星”8月发射失利,“天宫一号”原定的发射计划作出调整。9月初,故障原因查明,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现已采取相应改进措施。

  据运载火箭系统总设计师荆木春介绍,根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实施空间交会对接任务需要,运载火箭系统在此前成功发射“神一”至“神七”飞船的长征二号F火箭基础上,进行了170余项技术改进,其中应用新技术20余项。

  北京天文馆馆长朱进称,“天宫一号”飞行1至2天后,轨道有了固定的位置和一定的高度,在北京的公众也可进行观测。“据我判断,人们用肉眼就能看到,样子就是亮点,应该和星星差不多,届时我们会发布一些大概方位之类的信息给大家。”

  据悉,“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寿命末期,将主动离轨,陨落在指定海域。

  将连接三艘神舟飞船

  “天宫一号”是中国首个空间实验室的名称,它将分别与随后发射的“神舟八号”、“神舟九号”、“神舟十号”飞船对接,从而建立第一个中国空间实验室。

  谈及“天宫一号”命名由来,有航天专家介绍,在中国,“天宫”有“天上宫殿”之意,以此希望中国航天员能舒舒服服地住在里面。

  据介绍,“天宫一号”为全新研制的载人飞行器,全长10.4米,最大直径3.35米,起飞质量约8.5吨,设计在轨寿命2年。“天宫一号”由实验舱和资源舱构成,实验舱有效使用空间约15立方米,可满足3名航天员在舱内工作和生活需要。资源舱为空间飞行提供动力和能源。发射“天宫一号”的长征二号FT1火箭是在原长征二号F火箭基础上改进研制,取消逃逸系统,采用新型整流罩,改进了助推器结构,提高了运载能力。长征二号FT1火箭全长52米,起飞质量493吨,运载能力为8.6吨。

  据悉,此次“天宫一号”将搭载300面国际宇航联合会(IAF)会旗,而在今年即将发射的“神舟八号”飞船上,中德将联合开展空间生命科学实验。

  如果“天宫一号”发射成功,将标志着中国已经拥有建设初步空间站,即短期无人照料的空间站的能力。据介绍,“天宫一号”成功发射后,中国还将连续发射“神八”、“神九”、“神十”飞船与“天宫一号”交会对接,从而建立第一个中国空间实验室,2015年前,再陆续发射“天宫二号”、“天宫三号”两个空间实验室。按照规划,中国真正意义上的载人空间站将在2020年前后建成。

[1]  [2]  下一页  尾页

编辑: 郭静

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