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首页 | 国内 | 国际 | 社会 | 财经 | 娱乐 | 体育 | 专题 | 宁波新闻 | 宁网播报员 | 第一现场 | 对话
  [加入收藏夹] 新闻热线: 13777110707 QQ报料: 1234567 邮箱 news@cnnb.com.cn
新闻中心专题汇总首页 | 宁波动态 | 国内聚焦 | 国际纵横 | 社会热点 | 文化教育 | 科技财经 | 体坛风云 | 综艺娱乐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专题 > 专题稿件 正文
 
 
“宋代磁盘”的易碎与“故宫体制”的坚实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11年08月01日 16:35
关注百姓 关爱生活  中国宁波网新闻热线:13777110707  重要报料本网付酬 浙江网通热线支持

  故宫博物院今日证实,国家一级文物宋代哥窑代表作品青釉葵瓣口盘发生文物损坏事件,现初步判断为科研人员操作失误所致。据悉,相关责任人处理意见已经形成,不过调查报告还未正式上报文化部和国家文物局。(7月31日中国新闻网)

  又要感谢“网友曝”。若不是这位叫做“龙灿”的网友在微博上发布了这样一则令人心碎的消息,恐怕我们都不知道国家文物放在故宫博物院之中并不安全的现实。不安全的方式有两种,一是防不了业余盗贼,二是防不了操作失误。更让要气愤的是,在不安全之外,还有不透明、不公开及捂盖子行为。

  这样一个价值连城的文物,从7月4日损坏到现在,故宫博物院既没有向社会公开相关信息、承认错误,也没有正式上报文化部与国家文物局。显然,故宫,仍然是一座宫,确切的说,是一座封闭化的与现代政治完全相悖的宫城。习惯上,我们叫它“紫禁城”。这座故城的坚实,以及宋代磁器的易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紫禁城”三个字中,有个“禁”字。看上去,很是威严。在旧社会,这里既是皇族休息的地方,也是文武百官办公的地方,还是全国政令发出的地方。现在,这里仍有傲慢,仍有偏见——它的管理模式仍然停留于100年之前的水平上,享用着公共财政的补贴,享用着“紫禁城”的傲慢态度。虽然溥仪同学在1924年就彻底走出了故宫,但故宫大家庭式的管理模式却一直沿用到现在。这里发生的新闻,外人不知道,上级不知道,除了神奇的“网友曝”,阳光很难照进坚实无比的故宫红墙。

  最近的故宫,丑闻缠身。被盗、错别字、私人会所,加上之前的星巴克咖啡入主和一碗面条20元事件,故宫可谓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鸭梨”。应该说,一个丑闻不断事业单位,必然在运行制度上存在着严重的弊病。这种弊病,必然随时公民意识的增加与社会的发展进步暴露出来。故宫,不可能像以前的皇宫那样继续封闭了。故宫要做的,就是像所有行政事业单位一样,为打造阳光政府而做出努力。

  一个小小的磁盘,虽然易碎,但它和故宫里的其他文物一起,维系着13亿中国人的精神家园。这个小小的磁盘,是中华民族是共有财产。它维护,至少有纳税人的供养。那么,故宫中的所有文物的相关讯息,关系着公共利益,这就决定了故宫面对这样的损坏事件,必须对整个社会、对全体公众开诚布公。既要如实上报给上级主管单位,也应该告诉全体纳税人,而不能抱着之前的傲慢封锁信息,更不能捂盖子。

  故宫已经不再是皇宫。它是一个具有公共财政供给的,寄托着全国人民怀旧情节和古典精神的博物院。再确切一点,故宫是一个现代政治语境下的公共机构,它的一举一动,都应该晒在阳光之下。无论是《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还是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都有“要让人民看到政府花的每一分钱”的精神。现在的政府机构以及事业单位更不能成为宫,成为宫也要成为符合现代政府文明的白金汉宫、白宫或克里姆林宫,而不能成为明清时代的紫禁城。

  这里的“紫禁城”,不单单是指故宫;这里的不公开,也不单单是指打碎了这件磁器。而是包括所有犯了错误、急于封锁消息、忙着否认、寻找借口、寻找临时工的所有行政事业单位及那些被公众习惯了的丑闻。

稿源: 国际在线专稿  编辑: 陈燕
[ 我要投搞 | 进入论坛 | 发给好友 | 打印该页 | 后退 | 关闭窗口 ] 
最新专题
挪威首都发生爆炸枪击案
味千拉面深陷骨汤门
《变形金刚3》震撼上映
达芬奇天价家具涉嫌造假
热点排行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函[2001]82号  国家广电总局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 1104076  浙ICP备05019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