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首页 | 国内 | 国际 | 社会 | 财经 | 娱乐 | 体育 | 专题 | 宁波新闻 | 宁网播报员 | 第一现场 | 对话
  [加入收藏夹] 新闻热线: 13777110707 QQ报料: 1234567 邮箱 news@cnnb.com.cn
新闻中心专题汇总首页 | 宁波动态 | 国内聚焦 | 国际纵横 | 社会热点 | 文化教育 | 科技财经 | 体坛风云 | 综艺娱乐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专题 > 专题稿件 正文
 
 
我们该怎样反思“张尚武现象”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11年07月27日 09:11
关注百姓 关爱生活  中国宁波网新闻热线:13777110707  重要报料本网付酬 浙江网通热线支持

  昨日,陈光标聘请张尚武做健身指导,并表示为张尚武开出月薪过万,还要把他培养成复合型人才。

  对陈光标此举及动机,无须说三道四或妄加推断。因为,尊重和体现捐赠人的意愿,受捐人给捐赠人体现特殊慈善念头的机会,都是现代慈善事业之基。人们更关心的是,以后,该如何减少“张尚武现象”?

  为什么说“减少”而不说“避免”?这是因为,“张尚武现象”以后还会有。在体育界,在任何领域或任何一个国家,类似冠军或英雄的落魄个案,都不可能完全避免。其中,的确有体制原因,也有个人原因。“举国体制”使张尚武们只会体育技能而缺乏文化和生活技能,以至于造成悲剧的说法,并不能令人信服——随手举个反证:“文革”期间,成千上万的孩子甚少读书,就作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了,在农村,他们的劳动强度和生活艰苦程度都不亚于“张尚武”,而他们并没有自暴自弃,其中许多人在恢复高考之时虽已二三十岁,从26个字母开始学英语,却也最终成为真正的知识分子,成为各条战线上改革开放的先锋和脊梁。

  这样说,不是为现行的体育体制解脱。对我国体育体制弊病的讨论已有许多了,的确问题多多。如,将金牌当成终极目标,却忽视了运动员文化和德育的培养和教育。虽然也出了不少冠军,却并不一定能让他们成为健康、健全、全面发展的人。

  只从社会和别人身上寻找“不幸”的原因,不是一种负责任的态度。现在,有一种现象比较普遍,成功了把成绩归于自己,失败了把责任归于社会。这缺乏自省,也割裂了个人与社会之间的联系,看问题难免片面极端而至缪误。

  此外,也需要社会各界对体育运动认识的提升。比如说,什么时候我们认为姚明、李娜不再“代表中国”了,或中国也不需要他们代表了,我们欣赏他们,更多的是因为他们玩得“好看”和“出色”,体育便有可能回归其强身健体的本性,相关的体制也会更趋于合理合情。 顾德宁

稿源: 新华报业网  编辑: 刘夏妍
[ 我要投搞 | 进入论坛 | 发给好友 | 打印该页 | 后退 | 关闭窗口 ] 
最新专题
挪威首都发生爆炸枪击案
味千拉面深陷骨汤门
《变形金刚3》震撼上映
达芬奇天价家具涉嫌造假
热点排行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函[2001]82号  国家广电总局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 1104076  浙ICP备05019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