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专题  >  专题稿件
乳业新国标之争到底在争什么?
稿源: 光明日报  | 2011-07-12 08:48:21

  生乳标准不等于乳制品标准

  “许多人混淆了原料标准和产品标准两个概念。”西部乳业发展协作会秘书长、西安市乳业协会秘书长王伟民表示:“新国标是由70多个专家经过充分调研、慎重考虑、严密论证而最终制定出的,是规范乳制品行业发展、保护消费者食品安全和维护数百万奶农利益均衡协调的产物。”

  “目前的新国标之争更多地源于公众因误解而产生的恐慌。”科普作家方舟子认为,不应夸大巴氏奶和常温奶的区别而妖魔化常温奶,也不能因为生乳标准的下降就危言耸听,误导和吓唬消费者,“让多少人以为那200万细菌是要活活喝下去呢!”

  “生乳作为原料乳,消费者不会直接饮用,生产企业使用其生产产品时要经过杀菌等工艺,达到乳制品产品国家标准规定后方可上市销售。”孟瑾表示。

  内蒙古奶业协会理事、内蒙古大学生命科学院生物系教授薛孝先指出:“细菌总数所对应的是生乳,并不是消费者购买的乳制品成品。国内乳制品在生产过程中,原奶都是经过超高温灭菌,不存在原奶直接入口的问题,最终制成的奶制品也完全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薛孝先也认为,无须担心蛋白质含量下降会影响到牛奶的营养价值,喝牛奶不是为了补充蛋白质,而主要是为了补充B族维生素和钙等无机质。

  方舟子表示,蛋白质是一种必需营养素,我们每天都必需补充它。一个体重60公斤的人一天需要的优质蛋白质为48克,人们可以从食物中获得,一个鸡蛋就含有大约6克优质蛋白质。与此相比,牛奶少掉的那0.15%的蛋白质是可以忽略的。

  许多企业已执行更高标准

  对于王丁棉抨击新国标全球最差的言论,一位乳业内部人士表示十分不解:“日本的国家标准是生乳中的菌落总数低于400万个/毫升,菲律宾没有国家标准。而且日本国家标准虽然是菌落总数低于400万个/毫升,但企业的标准都很严格,收奶时的标准是1万个/毫升左右。”

  “国标是一回事,我们企业自己怎么做是另外一回事。”记者在采访时发现,许多企业表示其实对新国标并不在乎,新国标制定的只是行业“最低标准”,是一个奶源收购合格的“入门门槛”,企业都有自己的严格标准,甚至比发达国家乳品企业的还严格。

  据资料显示,三元绿荷奶牛养殖中心2007年牛奶总细菌数就已经控制在10万个/毫升以下,福建长富2010年全年奶源细菌数的平均数仅为7.95万个/毫升,这远高于200万个/毫升的国家标准。上海奶业协会副秘书长曹明是表示,如今上海地区生乳平均细菌数为每毫升5.6万个,不少地区乳企执行的标准甚至都不逊色于海外乳业标准。

  东方艾格农业咨询公司乳业资深专家陈莲芳介绍,乳企在收购奶源时大多会分等级采购,不同的蛋白质含量和卫生指标,按不同价格收购;收购回来后,也按所生产产品需求来分配,比如若是按新国标收来的奶源,只能做常温奶、冷饮等产品,而蛋白质高、细菌总数低的优质奶源则用之做高端奶如酸奶、奶酪等。

【编辑:沈严】

乳业新国标之争到底在争什么?

稿源: 光明日报 2011-07-12 08:48:21

  生乳标准不等于乳制品标准

  “许多人混淆了原料标准和产品标准两个概念。”西部乳业发展协作会秘书长、西安市乳业协会秘书长王伟民表示:“新国标是由70多个专家经过充分调研、慎重考虑、严密论证而最终制定出的,是规范乳制品行业发展、保护消费者食品安全和维护数百万奶农利益均衡协调的产物。”

  “目前的新国标之争更多地源于公众因误解而产生的恐慌。”科普作家方舟子认为,不应夸大巴氏奶和常温奶的区别而妖魔化常温奶,也不能因为生乳标准的下降就危言耸听,误导和吓唬消费者,“让多少人以为那200万细菌是要活活喝下去呢!”

  “生乳作为原料乳,消费者不会直接饮用,生产企业使用其生产产品时要经过杀菌等工艺,达到乳制品产品国家标准规定后方可上市销售。”孟瑾表示。

  内蒙古奶业协会理事、内蒙古大学生命科学院生物系教授薛孝先指出:“细菌总数所对应的是生乳,并不是消费者购买的乳制品成品。国内乳制品在生产过程中,原奶都是经过超高温灭菌,不存在原奶直接入口的问题,最终制成的奶制品也完全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薛孝先也认为,无须担心蛋白质含量下降会影响到牛奶的营养价值,喝牛奶不是为了补充蛋白质,而主要是为了补充B族维生素和钙等无机质。

  方舟子表示,蛋白质是一种必需营养素,我们每天都必需补充它。一个体重60公斤的人一天需要的优质蛋白质为48克,人们可以从食物中获得,一个鸡蛋就含有大约6克优质蛋白质。与此相比,牛奶少掉的那0.15%的蛋白质是可以忽略的。

  许多企业已执行更高标准

  对于王丁棉抨击新国标全球最差的言论,一位乳业内部人士表示十分不解:“日本的国家标准是生乳中的菌落总数低于400万个/毫升,菲律宾没有国家标准。而且日本国家标准虽然是菌落总数低于400万个/毫升,但企业的标准都很严格,收奶时的标准是1万个/毫升左右。”

  “国标是一回事,我们企业自己怎么做是另外一回事。”记者在采访时发现,许多企业表示其实对新国标并不在乎,新国标制定的只是行业“最低标准”,是一个奶源收购合格的“入门门槛”,企业都有自己的严格标准,甚至比发达国家乳品企业的还严格。

  据资料显示,三元绿荷奶牛养殖中心2007年牛奶总细菌数就已经控制在10万个/毫升以下,福建长富2010年全年奶源细菌数的平均数仅为7.95万个/毫升,这远高于200万个/毫升的国家标准。上海奶业协会副秘书长曹明是表示,如今上海地区生乳平均细菌数为每毫升5.6万个,不少地区乳企执行的标准甚至都不逊色于海外乳业标准。

  东方艾格农业咨询公司乳业资深专家陈莲芳介绍,乳企在收购奶源时大多会分等级采购,不同的蛋白质含量和卫生指标,按不同价格收购;收购回来后,也按所生产产品需求来分配,比如若是按新国标收来的奶源,只能做常温奶、冷饮等产品,而蛋白质高、细菌总数低的优质奶源则用之做高端奶如酸奶、奶酪等。

编辑: 沈严

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