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中国杭州西湖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新闻发布会在杭州召开,刚参加完第35届世界遗产大会的杭州代表团部分成员与到场媒体分享申遗成功后的喜悦。
就在此前巴黎举行的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中国“杭州西湖文化景观”全票通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杭州西湖由此迎来了“后世遗时代”。
一处湖泊类世界文化遗产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申遗成功,西湖成为中国第41项世界遗产,第29项世界文化遗产,也是继庐山和五台山后第3个获批“文化景观类”世界遗产的中国项目。
“一处世界文化遗产能够获得如此多国家代表团的高度评价和一致认可是极其罕见的。杭州全票通过申遗不仅是西湖的骄傲、杭州的骄傲,也是中国的骄傲。”作为西湖申遗整个过程参与者和见证者的杭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杭州西湖申遗领导小组组长王国平动情地说。
杭州已有5000年的建城史,有2000多年西湖发展史,杭州倚湖而兴、因湖而名、以湖为魂。西湖的普世价值已深刻地体现在杭州城市的发展长河之中,充分体现在杭州文脉的发展嬗变之中。突出西湖普遍价值的承载要素共有六项:西湖自然山水、“三面云山一面城”的城湖空间特征、“两堤三岛”景观格局、“西湖十景”题名景观、西湖文化史迹和西湖特色植物。
作为目前中国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世界遗产中唯一一处湖泊类文化遗产,也是现今《世界遗产名录》中少数几个湖泊类文化遗产之一,西湖文化景观显出独一无二的“东方文化名湖”的特征:它秉承“天人合一”的哲理,在深厚的中国古典文学、绘画美学、造园艺术和技巧传统背景下,持续性创造“中国山水美学”景观设计最经典作品,展现了东方景观设计自南宋以来讲求“诗情画意”的艺术风格。
一场持续的生态保卫战
中国申遗代表团副团长、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童明康说,西湖申遗的成功经验非常值得借鉴,因为西湖申遗过程体现的是保护原则,把申遗过程当做保护过程,而且保护得非常成功。
“保护西湖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只有逗号,没有句号。”王国平说,杭州将以此为新的起点,继续秉承保护第一、应保尽保的理念,为民族和人类保管好西湖这一世界文化遗产,为子孙后代留下这笔宝贵财富。
杭州市政府承诺,申遗成功后的西湖将坚持“六个不”:“还湖于民”目标不改变、门票不涨价、博物馆不收费、土地不出让、文物不破坏、公共资源不侵占。西湖也因此成为国内41个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名单中唯一实行门票免费的景区。
进入“后世遗时代”的西湖,面临新的考题。杭州潘天寿环境艺术设计研究院院长朱仁民说,成功申遗的西湖必将更受世界瞩目。而如何在文明共享与资源保护间找到平衡,在笑迎天下客的同时保证西湖可持续发展,将是比申遗更艰难的一道考题。
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博士、注册城市规划师郑卫也提出进入“世遗时代”的西湖所面临的保护和发展的挑战:随着更多游客慕名而至,如何应对骤增的交通压力?如何提高西湖文化遗产的管理能力?如何实现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业发展的双赢?
杭州市委副书记、西湖申遗领导小组副组长叶明说,申遗成功不只是荣誉,更是责任。“我们将严格按照世界遗产保护的要求,自觉遵守世界遗产保护公约,制定执行《杭州西湖文化景观保护管理条例》,组织实施《杭州西湖文化景观保护管理规划》,坚定不移地贯彻已经被实践充分证明行之有效的一系列保护原则。”
在发布会上,杭州市副市长张建庭介绍了杭州市在保护西湖文化景观遗产将做五方面的工作:一、加强游客的管理;二、对现有的少量不协调建筑将进行整改;三、对现有景观,特别是西湖十景的检测、记录、存档;四、整改东部天际线的建筑,对南北线建筑高度进行控制以不影响西湖景观;五、今后对西湖的变化不能影响景观,建设规划条例将严格执行。
西湖申遗成功,为杭州人圆了一个世纪之梦。接下来的这份“后世遗时代”的考题杭州西湖会如何用行动回答,我们拭目以待。 (通讯员鲍丰彩 王 思 本报记者 叶 辉)
西湖申遗成功 考验才刚刚开始
稿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2011-06-29 11:01:00
6月27日,中国杭州西湖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新闻发布会在杭州召开,刚参加完第35届世界遗产大会的杭州代表团部分成员与到场媒体分享申遗成功后的喜悦。
就在此前巴黎举行的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中国“杭州西湖文化景观”全票通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杭州西湖由此迎来了“后世遗时代”。
一处湖泊类世界文化遗产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申遗成功,西湖成为中国第41项世界遗产,第29项世界文化遗产,也是继庐山和五台山后第3个获批“文化景观类”世界遗产的中国项目。
“一处世界文化遗产能够获得如此多国家代表团的高度评价和一致认可是极其罕见的。杭州全票通过申遗不仅是西湖的骄傲、杭州的骄傲,也是中国的骄傲。”作为西湖申遗整个过程参与者和见证者的杭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杭州西湖申遗领导小组组长王国平动情地说。
杭州已有5000年的建城史,有2000多年西湖发展史,杭州倚湖而兴、因湖而名、以湖为魂。西湖的普世价值已深刻地体现在杭州城市的发展长河之中,充分体现在杭州文脉的发展嬗变之中。突出西湖普遍价值的承载要素共有六项:西湖自然山水、“三面云山一面城”的城湖空间特征、“两堤三岛”景观格局、“西湖十景”题名景观、西湖文化史迹和西湖特色植物。
作为目前中国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世界遗产中唯一一处湖泊类文化遗产,也是现今《世界遗产名录》中少数几个湖泊类文化遗产之一,西湖文化景观显出独一无二的“东方文化名湖”的特征:它秉承“天人合一”的哲理,在深厚的中国古典文学、绘画美学、造园艺术和技巧传统背景下,持续性创造“中国山水美学”景观设计最经典作品,展现了东方景观设计自南宋以来讲求“诗情画意”的艺术风格。
一场持续的生态保卫战
中国申遗代表团副团长、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童明康说,西湖申遗的成功经验非常值得借鉴,因为西湖申遗过程体现的是保护原则,把申遗过程当做保护过程,而且保护得非常成功。
“保护西湖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只有逗号,没有句号。”王国平说,杭州将以此为新的起点,继续秉承保护第一、应保尽保的理念,为民族和人类保管好西湖这一世界文化遗产,为子孙后代留下这笔宝贵财富。
杭州市政府承诺,申遗成功后的西湖将坚持“六个不”:“还湖于民”目标不改变、门票不涨价、博物馆不收费、土地不出让、文物不破坏、公共资源不侵占。西湖也因此成为国内41个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名单中唯一实行门票免费的景区。
进入“后世遗时代”的西湖,面临新的考题。杭州潘天寿环境艺术设计研究院院长朱仁民说,成功申遗的西湖必将更受世界瞩目。而如何在文明共享与资源保护间找到平衡,在笑迎天下客的同时保证西湖可持续发展,将是比申遗更艰难的一道考题。
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博士、注册城市规划师郑卫也提出进入“世遗时代”的西湖所面临的保护和发展的挑战:随着更多游客慕名而至,如何应对骤增的交通压力?如何提高西湖文化遗产的管理能力?如何实现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业发展的双赢?
杭州市委副书记、西湖申遗领导小组副组长叶明说,申遗成功不只是荣誉,更是责任。“我们将严格按照世界遗产保护的要求,自觉遵守世界遗产保护公约,制定执行《杭州西湖文化景观保护管理条例》,组织实施《杭州西湖文化景观保护管理规划》,坚定不移地贯彻已经被实践充分证明行之有效的一系列保护原则。”
在发布会上,杭州市副市长张建庭介绍了杭州市在保护西湖文化景观遗产将做五方面的工作:一、加强游客的管理;二、对现有的少量不协调建筑将进行整改;三、对现有景观,特别是西湖十景的检测、记录、存档;四、整改东部天际线的建筑,对南北线建筑高度进行控制以不影响西湖景观;五、今后对西湖的变化不能影响景观,建设规划条例将严格执行。
西湖申遗成功,为杭州人圆了一个世纪之梦。接下来的这份“后世遗时代”的考题杭州西湖会如何用行动回答,我们拭目以待。 (通讯员鲍丰彩 王 思 本报记者 叶 辉)
编辑: 宁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