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专题  >  专题稿件
乳业标准之争隐含中国乳业在十字路口的挣扎
稿源: 红网  | 2011-06-23 10:42:26

  日前,乳品安全国家标准降低引起了业内人士的争论。广州奶协会长称标准降低是从国情出发的说法站不住脚,而是照顾了乳企低价收购奶源占有市场。内蒙古奶协秘书长称乳业标准的降低不会损害民众健康,而是从国情出发保护奶农。(《人民日报》6月22日)

  又是“国情”,又是“奶农”,某些利益集团代言人的脸皮厚重得令人啧啧称奇。“国情”也好,“奶农”也罢,显然都不过是可耻的遮羞布和挡箭牌,其极力掩饰和维护的无非是行业利益凌驾公共利益、企业发展盖过民众健康的黑色业态。

  众所周知,中国乳制品行业已经死过一次了。三聚氰胺事件之后,全社会以极大的勇气和宽容,尝试重新接纳国产乳制品。但凡一个有道德耻感的国产乳制品企业,都应拿出足够的诚意,去回应来自全社会的善意和期许。这本是一场站在崭新起点上的重新出发,但揆诸现实,我们却尖锐地发现,一切似乎都在原地踏步,甚至是令人难以理喻的倒退。

  以乳品安全国家标准的降低为标志,我们依稀看到,无论是政府有关职能部门,还是国产乳制品企业,抑或是那些与相关企业暗通款曲的奶业协会,都呈现一幅首鼠两端的尊容。当真应了坊间那句戏谑之言,“从哪个地方跌倒,就从哪个地方趴着。”曾经的灾难性丑闻,连绵起伏的滔滔民意,都不免跌落“神马都是浮云”的虚幻之境。

  内蒙古奶业协会秘书长那达木德口出惊耸之言,声称若执行更高标准,“七成奶农将杀牛”。这与其说是出于“保护奶农”的脉脉温情,倒不如说是血淋淋地逼迫全民就范,赤裸裸地为乳制品企业的“血酬”辩护。其中所表现出来的对于公众健康的蔑视、对于既得利益的戮力维护,到了令人难以容忍的地步。

  按照中国最新奶业安全标准,蛋白质含量由原标准中的每100克含2.95克,下降到了2.8克,远低于发达国家3.0克以上的标准;而每毫升牛奶中的菌落总数标准却由原来的50万上升到了200万,比美国、欧盟10万的标准高出20倍。对此,那达木德秘书长大言不惭,声言“无损民众健康”。由此高论出发,不仅我们“国情”特殊,国人的体格也格外特殊,摄入的营养远比欧美人少,承受病菌的能力却比欧美人强大20倍,中国人活脱脱一个个都是金刚不坏之身。

  到底拿什么拯救那些旁若无人的无耻之辈?中国人的生命健康难道就这么无足轻重?一个无良无德无责任无担当的产业,难道真的值得“国标”去保驾护航?一个曾经经历巨大丑闻却仍不肯反省的产业,一个动辄打出“民族大义”的虎皮谋求苟安现状的产业,我不知道它到底有什么值得期待的前途。

  素有“中国乳业第一大炮”之称的王丁棉对于那达木德的驳斥,从正反两方面让我们了解了更多真实。双方的口水大战,其实不仅仅是立场之争,它反映和表明的更是中国乳业在十字路口的挣扎。是苟且于鼠目寸光的眼前利益,还是开拓中国乳业的远大前程,相关人士和方面的角力正在进行。而在此间,相关政府部门和企业在一线之间的抉择,将决定中国乳业的殊途——到底是被国民唾弃还是赢得敬意?

【编辑:宁丁】

乳业标准之争隐含中国乳业在十字路口的挣扎

稿源: 红网 2011-06-23 10:42:26

  日前,乳品安全国家标准降低引起了业内人士的争论。广州奶协会长称标准降低是从国情出发的说法站不住脚,而是照顾了乳企低价收购奶源占有市场。内蒙古奶协秘书长称乳业标准的降低不会损害民众健康,而是从国情出发保护奶农。(《人民日报》6月22日)

  又是“国情”,又是“奶农”,某些利益集团代言人的脸皮厚重得令人啧啧称奇。“国情”也好,“奶农”也罢,显然都不过是可耻的遮羞布和挡箭牌,其极力掩饰和维护的无非是行业利益凌驾公共利益、企业发展盖过民众健康的黑色业态。

  众所周知,中国乳制品行业已经死过一次了。三聚氰胺事件之后,全社会以极大的勇气和宽容,尝试重新接纳国产乳制品。但凡一个有道德耻感的国产乳制品企业,都应拿出足够的诚意,去回应来自全社会的善意和期许。这本是一场站在崭新起点上的重新出发,但揆诸现实,我们却尖锐地发现,一切似乎都在原地踏步,甚至是令人难以理喻的倒退。

  以乳品安全国家标准的降低为标志,我们依稀看到,无论是政府有关职能部门,还是国产乳制品企业,抑或是那些与相关企业暗通款曲的奶业协会,都呈现一幅首鼠两端的尊容。当真应了坊间那句戏谑之言,“从哪个地方跌倒,就从哪个地方趴着。”曾经的灾难性丑闻,连绵起伏的滔滔民意,都不免跌落“神马都是浮云”的虚幻之境。

  内蒙古奶业协会秘书长那达木德口出惊耸之言,声称若执行更高标准,“七成奶农将杀牛”。这与其说是出于“保护奶农”的脉脉温情,倒不如说是血淋淋地逼迫全民就范,赤裸裸地为乳制品企业的“血酬”辩护。其中所表现出来的对于公众健康的蔑视、对于既得利益的戮力维护,到了令人难以容忍的地步。

  按照中国最新奶业安全标准,蛋白质含量由原标准中的每100克含2.95克,下降到了2.8克,远低于发达国家3.0克以上的标准;而每毫升牛奶中的菌落总数标准却由原来的50万上升到了200万,比美国、欧盟10万的标准高出20倍。对此,那达木德秘书长大言不惭,声言“无损民众健康”。由此高论出发,不仅我们“国情”特殊,国人的体格也格外特殊,摄入的营养远比欧美人少,承受病菌的能力却比欧美人强大20倍,中国人活脱脱一个个都是金刚不坏之身。

  到底拿什么拯救那些旁若无人的无耻之辈?中国人的生命健康难道就这么无足轻重?一个无良无德无责任无担当的产业,难道真的值得“国标”去保驾护航?一个曾经经历巨大丑闻却仍不肯反省的产业,一个动辄打出“民族大义”的虎皮谋求苟安现状的产业,我不知道它到底有什么值得期待的前途。

  素有“中国乳业第一大炮”之称的王丁棉对于那达木德的驳斥,从正反两方面让我们了解了更多真实。双方的口水大战,其实不仅仅是立场之争,它反映和表明的更是中国乳业在十字路口的挣扎。是苟且于鼠目寸光的眼前利益,还是开拓中国乳业的远大前程,相关人士和方面的角力正在进行。而在此间,相关政府部门和企业在一线之间的抉择,将决定中国乳业的殊途——到底是被国民唾弃还是赢得敬意?

编辑: 宁丁

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