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在东京千鸟渊,游船荡漾在樱花飘零的河面上。樱花飘零,会给震后日本带来更多的遐想。新华社发
昨日出版的《人民日报》9版刊登了菅直人的感谢信
新华社发
◆内政:大多数日本国民看在抗震救灾的份上,认为政府领导层不能有大变动,但从长远看,菅直人内阁很可能熬不过这一届。
◆外交:东亚地区会出现相对平静的局面,总体上呈现出一种可持续一段时期的战略间歇期。但日本改变的是外交态势,而不是外交立场和外交原则。
◆民心:日本民众原来非常崇拜“科学”,把“科学”看得至高无上。这次地震可能撼动这种心理。日本盲目发展核电站、盲目填海造田,实际上并不科学。
这是南方日报记者持续采访南北4位学者却迟迟难以下笔的访谈。因为日本大地震和核危机的新闻每天都在刷新,地震一个月,灾难尚无完全解决的迹象。
但一系列问题在持续采访日本问题专家的讨论中渐渐清晰起来———
大地震给日本散乱多元的政局将带来哪些变化?
经历一场大地震,从数十年来的“称赞日本”到地震后期的“神话破灭”,中国人的日本观经历了怎样的深层嬗变?
多信奉“人生无常”的日本国民,心态发生了哪些细微变化?日本经济能尽快重生、复兴吗?
……
日本即将迎来一年一度樱花观赏好时节,看着枝头怒放的樱花,不少日本人内心也许会追问:日本,将何去何从?
■访谈嘉宾
◎刘江永日本问题专家,清华大学当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院长
◎周永生日本问题专家,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教授
◎武心波日本问题专家,上海外国语大学东亚研究中心主任
◎肖刚日本问题专家,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教授
解读感谢信
史无前例的不仅是天灾,更重要的是“人祸”
南方日报:日本首相菅直人对此次灾难多次使用“史无前例”的概念,包括刊登在世界多国媒体上的感谢信的第一句话,也是如此。现在地震已过去一个月,您怎么解读菅直人眼中的“史无前例”?
刘江永:这次地震是9级,是日本有地震记录以来震级最高的;海啸对日本造成的人员伤亡也是最大的;核泄漏危机到现在也没有彻底解决,再加上人心恐慌,导致出现一种复合型的灾难。但如果说这是“史上最大危机”,评价范围应该不包括政治危机,比如战争、军国主义作孽,险些造成整个日本民族毁灭的危机。就日本历史来讲,从自然灾害的层面来理解可能比较符合菅直人的原意。
周永生:除此之外,我认为这次地震带来的不确定性也是“史无前例”,对日本和世界造成比较大的危害。核辐射已对亚洲其他国家产生了影响,像中国的蔬菜、江苏的水源都检测出了碘—131。核辐射既然已影响了中国,其影响半径还将扩大,将对整个环太平洋地区的生态和海产品造成影响,像香港就已经有100多家日本料理店关门,这一点日本短期内是难以解决的。
肖刚:如果说大地震和随后引发的大海啸是天灾,而核灾难就是不折不扣的人祸了。这个人祸早在这个核电站修建起来的那一天就已注定,只是没有人愿意去正视它,或者没有人意识到它。核事故受害最严重的,就是生活在周边的日本最普通的老百姓,又有谁来为他们承担更多呢?
观察菅内阁
“倒菅”风愈演愈烈,在野党也左右为难
南方日报:地震刚开始时执政党与在野党协同作战的格局看上去已不存在了,“团结期”一旦结束,菅直人还能执政多久?
武心波:眼看一场政治地震即将发生,自然界却抢先上演了一场让世界震惊的日本岛大劫难,这场大地震,迫使日本相互攻防的朝野政党不得不偃旗息鼓,转而表示要齐心协力共同抗灾。但这场世纪强震是否能最终拯救“命悬一线”的菅直人的命运,就要看菅直人在领导日本应对这场危机的表现,尤其是对核泄漏问题的处理,现在看来,外界普遍对菅直人表示失望,日本整个灾害救助不是很得力,非常缓慢,长时间缺乏有力的应对措施。
周永生:我对菅直人内阁的前景也不看好。地震发生后,尽管他的民意支持率有所上升,但并未增长多少,反对的呼声却一直很强烈,现在是愈演愈烈。只不过大多数日本国民看在抗震救灾的份上,认为政府领导层不能有大变动,但从长远看,菅直人内阁很有可能熬不过这一届。
南方日报:如果他下台,日本散乱多元的政治格局会有何变化?
武心波:我认为会组建联合政府,很有可能出现超党派政党大联合的局面。
刘江永: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说在野党也面临困局:如果不趁机把菅直人内阁搞垮,就错过了最好时机;如果一起执政,在野党的地位就没有了,也成为参政党;如果与之对抗,进行大选,现在有些灾区灾民的户口、驾照、图章都没有了,没有选民依据。目前大选很难操作,涉及到几十万选民和地区议会选举的问题。所以现在搞政治是不得人心的,也不一定对在野党有利。
体会国民心态
“无常观”思维让日本人感到前所未有的“无力”
南方日报:据日本媒体报道,出于对核事故处理长期化的担心,日本民众对政府的不满上升,无力感、悲观主义情绪盛行,东京甚至也出现抢购食品饮用水现象。您认为这场灾难对日本国民心理会产生哪些影响?
肖刚:“无常观”思维这次让日本人更加感到前所未有的“无力”,人心思走,旅日外国人也纷纷回国。这次灾难地震、海啸、核危机三位一体,让日本这样一个对陆地地震应对水平世界第一的多地震国家,也束手无策。日本人再次感到了生命的“无常”和现实的无奈,感受到人在大自然面前的渺小。更重要的是,日本的灾后重建工作,公共设施一般由国家承担,但是受灾老百姓的损失得靠“自己的力量”来解决,这样的思维在日本占主导地位,面对彻底摧毁的民宅、失去家人的痛苦、重建的遥遥无期,可以想象灾民对未来的担忧。
周永生:地震对日本国民心理的冲击太大了。日本民众原来非常崇拜科学,把“科学”看得至高无上。这次日本地震可能撼动这种心理。日本盲目发展核电站、盲目填海造田,实际上并不科学,海啸后相当于大半个东京的国土沉没,这能不能说是大自然对于大规模填海造田的报复呢?这对于日本国民盲目崇拜“科学”的心理是一个打击。
刘江永:这种“无力”是复合型灾难中的一个环节。灾民会想,自己的老家还能不能回去,什么时候能回去住,这种不安全感,对未来的无助和无奈,都会非常强烈地反映出来。这个时候对日本民众来说,心理疏导非常重要。
反思日本观
从数十年来的“称赞日本”到地震后期的“神话破灭”
南方日报:地震刚开始时,日本民众表现出来的高素质让全世界为之瞩目,中国媒体也发回大量报道“称赞日本”。当灾难过去一个月之后,也有人包括日本媒体开始反思:并不存在什么“日本神话”。
刘江永:日本人对地震有心理承受力,这是训练出来的,他们平时在防灾训练上做得很多。我在日本时也遇到过地震,基本上五六级左右的地震,日本人在家里该干什么就干什么。但面对海啸和核污染危机,他们心里是害怕的。所以日本也有抢购现象,有些地方矿泉水都抢得差不多了。不光中国抢盐,日本也抢,没有所谓的“日本神话”。
现在,大家可能都能比较理性地看待这个问题,那就是各个国家整体动员能力不一样。在中国,中央的号召力和国民动员能力很强,大家齐心协力来做,灾民救助和灾后重建都很快。而且在中国有些事情灵活度比较大,马上就能行动。而日本虽则井然有序,有些时候还是比较迟缓的。什么都按制度按规定来办,制度规定了的就执行,没规定的就不执行。
周永生:日本的确有很多地方值得中国学习,但中国人过去对日本好的一面的认识太多了,对日本的不足认识很不够。例如,日本人就盲目崇拜“科学”,这一点值得批评。盲目崇拜科学其实就是崇拜人类自己,就会为所欲为,没有太多的道德约束。日本人大规模地填海造田,寸土必争,但是一次大地震就让400平方公里国土沉没海底,日本的地图要重绘。在尊重科学的同时,也应当大力提倡人文精神和人文道德,这对我们中国也有警示作用。
肖刚:的确,人类相信科学是正确的思维导向,但是完全相信自己的科学观本身也是一种迷信,对“科学”的迷信比唯心主义的迷信还要可怕!一切人类的活动,都应该对大自然有强烈的敬畏感,不能在地球上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不能只考虑人类本身的幸福生活,而对地球予取予求。
中日关系走向
“援助外交”不会根本改善两国关系
南方日报:日本此次地震,中国、俄罗斯还有韩国等周边国家都伸出了援助之手,地震爆发前的外交执拗也暂时得以停止。但是这一段时间,日本的一些动作包括官方审定的新教科书中继续强调日本对争议岛屿的主权等,让人侧目。
周永生:日本地震后,中国开展的援助外交,的确对缓和中日关系有一定帮助。但应当看到,日本右翼势力却想方设法从中作梗,制造矛盾,比如出台《中国军力报告》,向春晓油气田派出驱逐舰等,都是典型的表现。在日本核灾难已经扩散且仍未有解决办法的情况下,此举实在是有点过分。
我认为,对于改善中日关系,日本现有的领导人还缺乏大国眼界和情商,原有的思维特别顽固。
肖刚:日本大地震所带来的国际关系互动是明显的。地震初期,中国和俄罗斯等国以自己真诚的援助,赢得了日本政府和社会的广泛好评,但是我们不能因此就认为,从此日本和中国的关系就会发生根本的改观。从大地震后日本的外交博弈中我们可以看到,日本以美日同盟为基轴的外交导向并没有发生变化。相反,日本政府现在是利用大地震来巩固和美国的同盟关系。
武心波:我倒是认为日美同盟关系可能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即美国对日本的借力可能会因日本心有余而力不足遭到一定程度的削弱,美国会寻找新的支点,以确保自己在东亚的存在和在东亚的权威地位不受挑战。中国与俄罗斯会因为日本咄咄逼人外交的暂时收敛而缓和对日关系。日本对中国的依赖会加深,需要借助中国经济实力来尽快实现灾后经济恢复。东亚地区会出现相对平静的局面,总体上呈现出一种可持续一段时期的战略间歇期。但日本改变的是外交态势,而不是外交立场和外交原则。
考量改革动力
地震很可能成为引发日本全面改革的催化剂
南方日报:昨日,菅直人在感谢信中表示:“日本必能重生、复兴、更加繁荣昌盛”。不少人认为,日本经历了“失去的20年”,地震过后日本国内一些有识之士在反思改革的动力问题,经济评论家大前研一提出道州制改革问题,希望打破过度的中央集权,让各地像中国的上海、大连一样有自己独特的政策吸引全世界的人才、资金和企业,对此,您们是如何观察的?
刘江永:类似的思路鸠山内阁时期就提出来过,只是具体做法直到今天仍不突出。日本曾经给冲绳特别待遇,可以办特区招商引资,但因为冲绳是美军基地,而且形势比较紧张,没人往那儿投资,所以没办法落实。但我认为,大灾之后的日本,经济和政策方面会出现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
周永生:道州制改革实际上是强调地方分权。这次地震中,日本官僚在救助中表现出的是墨守成规,缺乏大手段、大气魄,以致核泄漏的应对力度和手段大大不足。本来民间有很高的救助积极性,但是官方却对救援设置了种种限制,很多物质堆积在东京,一线灾民吃不饱、穿不暖,现在还有10多万人呆在难民集中点,这与官僚体制中的低效率很有关系,很有积极性的民间组
南方日报访谈:史无前例 震殇日本何去何从
稿源: 南方日报 2011-06-02 18:46:46
昨日在东京千鸟渊,游船荡漾在樱花飘零的河面上。樱花飘零,会给震后日本带来更多的遐想。新华社发
昨日出版的《人民日报》9版刊登了菅直人的感谢信
新华社发
◆内政:大多数日本国民看在抗震救灾的份上,认为政府领导层不能有大变动,但从长远看,菅直人内阁很可能熬不过这一届。
◆外交:东亚地区会出现相对平静的局面,总体上呈现出一种可持续一段时期的战略间歇期。但日本改变的是外交态势,而不是外交立场和外交原则。
◆民心:日本民众原来非常崇拜“科学”,把“科学”看得至高无上。这次地震可能撼动这种心理。日本盲目发展核电站、盲目填海造田,实际上并不科学。
这是南方日报记者持续采访南北4位学者却迟迟难以下笔的访谈。因为日本大地震和核危机的新闻每天都在刷新,地震一个月,灾难尚无完全解决的迹象。
但一系列问题在持续采访日本问题专家的讨论中渐渐清晰起来———
大地震给日本散乱多元的政局将带来哪些变化?
经历一场大地震,从数十年来的“称赞日本”到地震后期的“神话破灭”,中国人的日本观经历了怎样的深层嬗变?
多信奉“人生无常”的日本国民,心态发生了哪些细微变化?日本经济能尽快重生、复兴吗?
……
日本即将迎来一年一度樱花观赏好时节,看着枝头怒放的樱花,不少日本人内心也许会追问:日本,将何去何从?
■访谈嘉宾
◎刘江永日本问题专家,清华大学当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院长
◎周永生日本问题专家,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教授
◎武心波日本问题专家,上海外国语大学东亚研究中心主任
◎肖刚日本问题专家,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教授
解读感谢信
史无前例的不仅是天灾,更重要的是“人祸”
南方日报:日本首相菅直人对此次灾难多次使用“史无前例”的概念,包括刊登在世界多国媒体上的感谢信的第一句话,也是如此。现在地震已过去一个月,您怎么解读菅直人眼中的“史无前例”?
刘江永:这次地震是9级,是日本有地震记录以来震级最高的;海啸对日本造成的人员伤亡也是最大的;核泄漏危机到现在也没有彻底解决,再加上人心恐慌,导致出现一种复合型的灾难。但如果说这是“史上最大危机”,评价范围应该不包括政治危机,比如战争、军国主义作孽,险些造成整个日本民族毁灭的危机。就日本历史来讲,从自然灾害的层面来理解可能比较符合菅直人的原意。
周永生:除此之外,我认为这次地震带来的不确定性也是“史无前例”,对日本和世界造成比较大的危害。核辐射已对亚洲其他国家产生了影响,像中国的蔬菜、江苏的水源都检测出了碘—131。核辐射既然已影响了中国,其影响半径还将扩大,将对整个环太平洋地区的生态和海产品造成影响,像香港就已经有100多家日本料理店关门,这一点日本短期内是难以解决的。
肖刚:如果说大地震和随后引发的大海啸是天灾,而核灾难就是不折不扣的人祸了。这个人祸早在这个核电站修建起来的那一天就已注定,只是没有人愿意去正视它,或者没有人意识到它。核事故受害最严重的,就是生活在周边的日本最普通的老百姓,又有谁来为他们承担更多呢?
观察菅内阁
“倒菅”风愈演愈烈,在野党也左右为难
南方日报:地震刚开始时执政党与在野党协同作战的格局看上去已不存在了,“团结期”一旦结束,菅直人还能执政多久?
武心波:眼看一场政治地震即将发生,自然界却抢先上演了一场让世界震惊的日本岛大劫难,这场大地震,迫使日本相互攻防的朝野政党不得不偃旗息鼓,转而表示要齐心协力共同抗灾。但这场世纪强震是否能最终拯救“命悬一线”的菅直人的命运,就要看菅直人在领导日本应对这场危机的表现,尤其是对核泄漏问题的处理,现在看来,外界普遍对菅直人表示失望,日本整个灾害救助不是很得力,非常缓慢,长时间缺乏有力的应对措施。
周永生:我对菅直人内阁的前景也不看好。地震发生后,尽管他的民意支持率有所上升,但并未增长多少,反对的呼声却一直很强烈,现在是愈演愈烈。只不过大多数日本国民看在抗震救灾的份上,认为政府领导层不能有大变动,但从长远看,菅直人内阁很有可能熬不过这一届。
南方日报:如果他下台,日本散乱多元的政治格局会有何变化?
武心波:我认为会组建联合政府,很有可能出现超党派政党大联合的局面。
刘江永: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说在野党也面临困局:如果不趁机把菅直人内阁搞垮,就错过了最好时机;如果一起执政,在野党的地位就没有了,也成为参政党;如果与之对抗,进行大选,现在有些灾区灾民的户口、驾照、图章都没有了,没有选民依据。目前大选很难操作,涉及到几十万选民和地区议会选举的问题。所以现在搞政治是不得人心的,也不一定对在野党有利。
体会国民心态
“无常观”思维让日本人感到前所未有的“无力”
南方日报:据日本媒体报道,出于对核事故处理长期化的担心,日本民众对政府的不满上升,无力感、悲观主义情绪盛行,东京甚至也出现抢购食品饮用水现象。您认为这场灾难对日本国民心理会产生哪些影响?
肖刚:“无常观”思维这次让日本人更加感到前所未有的“无力”,人心思走,旅日外国人也纷纷回国。这次灾难地震、海啸、核危机三位一体,让日本这样一个对陆地地震应对水平世界第一的多地震国家,也束手无策。日本人再次感到了生命的“无常”和现实的无奈,感受到人在大自然面前的渺小。更重要的是,日本的灾后重建工作,公共设施一般由国家承担,但是受灾老百姓的损失得靠“自己的力量”来解决,这样的思维在日本占主导地位,面对彻底摧毁的民宅、失去家人的痛苦、重建的遥遥无期,可以想象灾民对未来的担忧。
周永生:地震对日本国民心理的冲击太大了。日本民众原来非常崇拜科学,把“科学”看得至高无上。这次日本地震可能撼动这种心理。日本盲目发展核电站、盲目填海造田,实际上并不科学,海啸后相当于大半个东京的国土沉没,这能不能说是大自然对于大规模填海造田的报复呢?这对于日本国民盲目崇拜“科学”的心理是一个打击。
刘江永:这种“无力”是复合型灾难中的一个环节。灾民会想,自己的老家还能不能回去,什么时候能回去住,这种不安全感,对未来的无助和无奈,都会非常强烈地反映出来。这个时候对日本民众来说,心理疏导非常重要。
反思日本观
从数十年来的“称赞日本”到地震后期的“神话破灭”
南方日报:地震刚开始时,日本民众表现出来的高素质让全世界为之瞩目,中国媒体也发回大量报道“称赞日本”。当灾难过去一个月之后,也有人包括日本媒体开始反思:并不存在什么“日本神话”。
刘江永:日本人对地震有心理承受力,这是训练出来的,他们平时在防灾训练上做得很多。我在日本时也遇到过地震,基本上五六级左右的地震,日本人在家里该干什么就干什么。但面对海啸和核污染危机,他们心里是害怕的。所以日本也有抢购现象,有些地方矿泉水都抢得差不多了。不光中国抢盐,日本也抢,没有所谓的“日本神话”。
现在,大家可能都能比较理性地看待这个问题,那就是各个国家整体动员能力不一样。在中国,中央的号召力和国民动员能力很强,大家齐心协力来做,灾民救助和灾后重建都很快。而且在中国有些事情灵活度比较大,马上就能行动。而日本虽则井然有序,有些时候还是比较迟缓的。什么都按制度按规定来办,制度规定了的就执行,没规定的就不执行。
周永生:日本的确有很多地方值得中国学习,但中国人过去对日本好的一面的认识太多了,对日本的不足认识很不够。例如,日本人就盲目崇拜“科学”,这一点值得批评。盲目崇拜科学其实就是崇拜人类自己,就会为所欲为,没有太多的道德约束。日本人大规模地填海造田,寸土必争,但是一次大地震就让400平方公里国土沉没海底,日本的地图要重绘。在尊重科学的同时,也应当大力提倡人文精神和人文道德,这对我们中国也有警示作用。
肖刚:的确,人类相信科学是正确的思维导向,但是完全相信自己的科学观本身也是一种迷信,对“科学”的迷信比唯心主义的迷信还要可怕!一切人类的活动,都应该对大自然有强烈的敬畏感,不能在地球上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不能只考虑人类本身的幸福生活,而对地球予取予求。
中日关系走向
“援助外交”不会根本改善两国关系
南方日报:日本此次地震,中国、俄罗斯还有韩国等周边国家都伸出了援助之手,地震爆发前的外交执拗也暂时得以停止。但是这一段时间,日本的一些动作包括官方审定的新教科书中继续强调日本对争议岛屿的主权等,让人侧目。
周永生:日本地震后,中国开展的援助外交,的确对缓和中日关系有一定帮助。但应当看到,日本右翼势力却想方设法从中作梗,制造矛盾,比如出台《中国军力报告》,向春晓油气田派出驱逐舰等,都是典型的表现。在日本核灾难已经扩散且仍未有解决办法的情况下,此举实在是有点过分。
我认为,对于改善中日关系,日本现有的领导人还缺乏大国眼界和情商,原有的思维特别顽固。
肖刚:日本大地震所带来的国际关系互动是明显的。地震初期,中国和俄罗斯等国以自己真诚的援助,赢得了日本政府和社会的广泛好评,但是我们不能因此就认为,从此日本和中国的关系就会发生根本的改观。从大地震后日本的外交博弈中我们可以看到,日本以美日同盟为基轴的外交导向并没有发生变化。相反,日本政府现在是利用大地震来巩固和美国的同盟关系。
武心波:我倒是认为日美同盟关系可能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即美国对日本的借力可能会因日本心有余而力不足遭到一定程度的削弱,美国会寻找新的支点,以确保自己在东亚的存在和在东亚的权威地位不受挑战。中国与俄罗斯会因为日本咄咄逼人外交的暂时收敛而缓和对日关系。日本对中国的依赖会加深,需要借助中国经济实力来尽快实现灾后经济恢复。东亚地区会出现相对平静的局面,总体上呈现出一种可持续一段时期的战略间歇期。但日本改变的是外交态势,而不是外交立场和外交原则。
考量改革动力
地震很可能成为引发日本全面改革的催化剂
南方日报:昨日,菅直人在感谢信中表示:“日本必能重生、复兴、更加繁荣昌盛”。不少人认为,日本经历了“失去的20年”,地震过后日本国内一些有识之士在反思改革的动力问题,经济评论家大前研一提出道州制改革问题,希望打破过度的中央集权,让各地像中国的上海、大连一样有自己独特的政策吸引全世界的人才、资金和企业,对此,您们是如何观察的?
刘江永:类似的思路鸠山内阁时期就提出来过,只是具体做法直到今天仍不突出。日本曾经给冲绳特别待遇,可以办特区招商引资,但因为冲绳是美军基地,而且形势比较紧张,没人往那儿投资,所以没办法落实。但我认为,大灾之后的日本,经济和政策方面会出现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
周永生:道州制改革实际上是强调地方分权。这次地震中,日本官僚在救助中表现出的是墨守成规,缺乏大手段、大气魄,以致核泄漏的应对力度和手段大大不足。本来民间有很高的救助积极性,但是官方却对救援设置了种种限制,很多物质堆积在东京,一线灾民吃不饱、穿不暖,现在还有10多万人呆在难民集中点,这与官僚体制中的低效率很有关系,很有积极性的民间组
编辑: 范敬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