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专题  >  专题稿件
《青春之歌》激励我成长
稿源: 中国宁波网  | 2011-05-13 13:36:03

  作者:郭丰均

  在我的人生阅读史中,著名女作家杨沫及其代表作《青春之歌》可谓是我的N个“第一”:第一部阅读的长篇小说,小说的主人翁“林道静”是第一个从小说里“认识”且熟稔于心的人物形象,杨沫是第一个通过其作品熟悉并喜欢上的中国作家,《青春之歌》是第一部影响和改变我人生走向的文学作品……

  将近30年的时空飞越,几乎与共和国的改革开放同期,我在宁波中学临近初三毕业,在中考前的一个星期,放假回家待考的我放下教科书,却捧起了从学校图书室借来的长篇小说《青春之歌》,从早到晚,手不释卷,一页页,一行行,一句句,一字字,生怕漏掉任何一个细节。聪慧、美丽、善良而又倔强的林道静就这样走进我的脑海,成为我的人生记忆。她的一头飘逸秀发,她的黑亮大眼睛,她浑身洋溢着的青春气息,以及她身上特有一股叛逆与决不向命运低头的坚强,无不深深地感染着我,让年少的我整天处于一种因小说情节与内容营造的浓郁氛围中,时刻感应到我内心的兴奋与冲动,这种长久不衰的兴奋与冲动最终使我对文学产生无限向往。事实上,从读完这部长篇小说那刻起,我的全部心思已从满脑子的数理化转移到了对文学的喜爱和追求中,文字的魅力远胜于那些毫无动感的数理化公式。在接下来的日子里,重文轻理的倾向日益加重,高中两年严重的文理偏科,导致的最终结果是我高考中的“名落孙山”。几乎近在咫尺的大学校园与我擦肩而过,没能走进大学校门成了我的终生遗憾。

  八十年代初期,正逢共和国敞开国门试水改革开放,机遇纷呈,而我却依然晃荡着林道静的影子,执着地追寻着我的瑰丽文学梦。落榜的我,回到生我养我的乡村,不管是看牛放鸭行走在乡间的阡陌田野,还是到县城做泥工木工甚或在街头摆摊,手中还是放不下或借或买的文学书籍。一方面,杨沫在《青春之歌》里营造的一方文学浪漫天地,让我无时无刻不在心驰神往。另一方面,小说中林道静那种近乎完美的人物形象成为我现实生活中追寻的目标。爱情、事业,前途、命运,现实、理想,等等,它们像一张纵横交错的生活大网,在阳光下熠熠闪光,没有理由不让我去思考,去选择,去为之奋斗。天真的我,认定文学是我毕生的追求,以至几十年来我一直挣扎在生活的清贫之中,饱受过多少冷眼,经历过多少浮沉,跋涉过多少坎坷,品尝过多少辛酸。没有人会知道,我走过的这段漫漫人生之路,有孤独,有痛苦;有欢欣,有泪水;有寂寞,有掌声……

  有读者这样评价杨沫的《青春之歌》:“事实上,那个时代离我们并不遥远,依稀地,身上似乎还留有那个时代的伤痛。”是的,至少我身上还留有,像林道静那样具有一种天生的反叛,像林道静那样倔强而执著。依然记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那段“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的名言,而我要说,不后悔那个正值花样年华的我,在没日没夜的捧读名著中,让我漂泊人生的竹筏一头沉下去了,另一头却浮了上来。此后三十年间,我读中国“四大名著”,读《林海雪源》,读《聊斋志异》,读《第二次握手》,读小仲马的《茶花女》,读许许多多中外著名的文学作品,一边读,一边悟,一边校正自己的人生之路。近三十年的风风雨雨,我庆幸有像杨沫这样的作家们的指引,有《青春之歌》这样的文学作品的熏陶,有林道静这样的文学人物的招手,始终不为窗外的霓虹灯诱惑,坚持读书和业余写作,坚守一方圣洁的精神家园,一路风雨一路歌,靠着一枝笔,用知识改变了命运,用文学谱写了辉煌。

  十八岁,我高中毕业;二十四岁,我被乡村小学聘为代课教师;六年后到师范学校脱产进修三年,终圆我的教师梦;毕业后到广州一家教育类杂志社做编辑和记者工作;三十八岁,通过自学考试取得新闻学大专学历;因为爱好写作,从二○○三年起,就离开讲台,借调到党政机关从事新闻采访和文字编辑工作;二十多年来,我的近千篇文学和新闻作品在全国各地报刊发表,许多作品入选各种书编,还屡屡获奖……作为一个农家子弟,没有任何背景的我,就这样凭借文学和文字,一步一步走出乡村,一步一步走进城市,一步一步把我引领到一个又一个的人生高度。

  当我坐在电脑桌前敲下这些讲述我读书的心路历程时,我的那些乡村伙伴,他们此刻或许在太阳底下,忙碌着他们的一日三餐;又或者,他们远离家门,在别人的城市下,匆匆地行走,碌碌地奔忙,为清贫的农家,为自己的孩子积蓄财富力量。与他们相比,也许我是幸运的,毕竟文学带给我的,不仅仅是我们之间不同的命运与归宿,还有我们的下一代,他们的出生和成长的环境,决定了他们已不在同一起跑线。当然,我不是以己为喜,以人为忧,至少我觉得一本好书的影响,是可以穿越时空,改变的不仅仅是现实,还有我们的未来;也不仅仅是我个人的今天和明天,还有我家人和家庭的今天和明天。

  三十年前,我读杨沫,她用优美的文字告诉我一个鲜活的林道静,以及那个离我半个世纪之遥的世纪风云。《青春之歌》也浑似我的“青春之歌”,尽管我所处的时代已不是林道静的那个时代,我也深知我不可能像她那样站在时代的风口浪尖去捕击风流,但倔强叛逆的林道静一样对我充满着魅力,她人性的魅力让我奋起,不向命运低头,誓与命运抗争。今天,当我在网上冲浪,用手机浏览新闻,用QQ与陌生人交流,用“伊妹儿”发送邮件,在享受高科技带来的便捷与惬意的生活时,我会不时地回望来路,那条曾经看似铺满鲜花其实是荆棘满布的文学之路,有一个乡村少年,他是怎样执着地曲折前行,怎样在阅读和写作中砥励人生,一步一个脚印,最终拓开一方新天地,热爱并拥抱了这个阳光明媚的世界!

【编辑:赖小惠】

《青春之歌》激励我成长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11-05-13 13:36:03

  作者:郭丰均

  在我的人生阅读史中,著名女作家杨沫及其代表作《青春之歌》可谓是我的N个“第一”:第一部阅读的长篇小说,小说的主人翁“林道静”是第一个从小说里“认识”且熟稔于心的人物形象,杨沫是第一个通过其作品熟悉并喜欢上的中国作家,《青春之歌》是第一部影响和改变我人生走向的文学作品……

  将近30年的时空飞越,几乎与共和国的改革开放同期,我在宁波中学临近初三毕业,在中考前的一个星期,放假回家待考的我放下教科书,却捧起了从学校图书室借来的长篇小说《青春之歌》,从早到晚,手不释卷,一页页,一行行,一句句,一字字,生怕漏掉任何一个细节。聪慧、美丽、善良而又倔强的林道静就这样走进我的脑海,成为我的人生记忆。她的一头飘逸秀发,她的黑亮大眼睛,她浑身洋溢着的青春气息,以及她身上特有一股叛逆与决不向命运低头的坚强,无不深深地感染着我,让年少的我整天处于一种因小说情节与内容营造的浓郁氛围中,时刻感应到我内心的兴奋与冲动,这种长久不衰的兴奋与冲动最终使我对文学产生无限向往。事实上,从读完这部长篇小说那刻起,我的全部心思已从满脑子的数理化转移到了对文学的喜爱和追求中,文字的魅力远胜于那些毫无动感的数理化公式。在接下来的日子里,重文轻理的倾向日益加重,高中两年严重的文理偏科,导致的最终结果是我高考中的“名落孙山”。几乎近在咫尺的大学校园与我擦肩而过,没能走进大学校门成了我的终生遗憾。

  八十年代初期,正逢共和国敞开国门试水改革开放,机遇纷呈,而我却依然晃荡着林道静的影子,执着地追寻着我的瑰丽文学梦。落榜的我,回到生我养我的乡村,不管是看牛放鸭行走在乡间的阡陌田野,还是到县城做泥工木工甚或在街头摆摊,手中还是放不下或借或买的文学书籍。一方面,杨沫在《青春之歌》里营造的一方文学浪漫天地,让我无时无刻不在心驰神往。另一方面,小说中林道静那种近乎完美的人物形象成为我现实生活中追寻的目标。爱情、事业,前途、命运,现实、理想,等等,它们像一张纵横交错的生活大网,在阳光下熠熠闪光,没有理由不让我去思考,去选择,去为之奋斗。天真的我,认定文学是我毕生的追求,以至几十年来我一直挣扎在生活的清贫之中,饱受过多少冷眼,经历过多少浮沉,跋涉过多少坎坷,品尝过多少辛酸。没有人会知道,我走过的这段漫漫人生之路,有孤独,有痛苦;有欢欣,有泪水;有寂寞,有掌声……

  有读者这样评价杨沫的《青春之歌》:“事实上,那个时代离我们并不遥远,依稀地,身上似乎还留有那个时代的伤痛。”是的,至少我身上还留有,像林道静那样具有一种天生的反叛,像林道静那样倔强而执著。依然记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那段“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的名言,而我要说,不后悔那个正值花样年华的我,在没日没夜的捧读名著中,让我漂泊人生的竹筏一头沉下去了,另一头却浮了上来。此后三十年间,我读中国“四大名著”,读《林海雪源》,读《聊斋志异》,读《第二次握手》,读小仲马的《茶花女》,读许许多多中外著名的文学作品,一边读,一边悟,一边校正自己的人生之路。近三十年的风风雨雨,我庆幸有像杨沫这样的作家们的指引,有《青春之歌》这样的文学作品的熏陶,有林道静这样的文学人物的招手,始终不为窗外的霓虹灯诱惑,坚持读书和业余写作,坚守一方圣洁的精神家园,一路风雨一路歌,靠着一枝笔,用知识改变了命运,用文学谱写了辉煌。

  十八岁,我高中毕业;二十四岁,我被乡村小学聘为代课教师;六年后到师范学校脱产进修三年,终圆我的教师梦;毕业后到广州一家教育类杂志社做编辑和记者工作;三十八岁,通过自学考试取得新闻学大专学历;因为爱好写作,从二○○三年起,就离开讲台,借调到党政机关从事新闻采访和文字编辑工作;二十多年来,我的近千篇文学和新闻作品在全国各地报刊发表,许多作品入选各种书编,还屡屡获奖……作为一个农家子弟,没有任何背景的我,就这样凭借文学和文字,一步一步走出乡村,一步一步走进城市,一步一步把我引领到一个又一个的人生高度。

  当我坐在电脑桌前敲下这些讲述我读书的心路历程时,我的那些乡村伙伴,他们此刻或许在太阳底下,忙碌着他们的一日三餐;又或者,他们远离家门,在别人的城市下,匆匆地行走,碌碌地奔忙,为清贫的农家,为自己的孩子积蓄财富力量。与他们相比,也许我是幸运的,毕竟文学带给我的,不仅仅是我们之间不同的命运与归宿,还有我们的下一代,他们的出生和成长的环境,决定了他们已不在同一起跑线。当然,我不是以己为喜,以人为忧,至少我觉得一本好书的影响,是可以穿越时空,改变的不仅仅是现实,还有我们的未来;也不仅仅是我个人的今天和明天,还有我家人和家庭的今天和明天。

  三十年前,我读杨沫,她用优美的文字告诉我一个鲜活的林道静,以及那个离我半个世纪之遥的世纪风云。《青春之歌》也浑似我的“青春之歌”,尽管我所处的时代已不是林道静的那个时代,我也深知我不可能像她那样站在时代的风口浪尖去捕击风流,但倔强叛逆的林道静一样对我充满着魅力,她人性的魅力让我奋起,不向命运低头,誓与命运抗争。今天,当我在网上冲浪,用手机浏览新闻,用QQ与陌生人交流,用“伊妹儿”发送邮件,在享受高科技带来的便捷与惬意的生活时,我会不时地回望来路,那条曾经看似铺满鲜花其实是荆棘满布的文学之路,有一个乡村少年,他是怎样执着地曲折前行,怎样在阅读和写作中砥励人生,一步一个脚印,最终拓开一方新天地,热爱并拥抱了这个阳光明媚的世界!

编辑: 赖小惠

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