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海平调,又称“宁海本地班”,在宁海北部亦称“调腔”,是浙东富有特色的地方戏曲剧种之一,主要流行在宁海、宁波、台州、舟山一带。
宁海平调唱腔、表演非常有地方特色。唱腔以曲牌体为主,多为阴、阳两声结合。一般老生发音较高亢、洪亮,多用鼻音;小生较挺拔、有力,多用假嗓;净角较粗犷、雄壮,声带振幅大。演员一人前台唱,后场众人帮唱,遇到较长拖腔时,往往会根据字韵,将句末一字割裂开来,按其音韵行腔。白口以宁海官话为准,声音洪亮,听起来很动听。
表演以耍牙绝活最精彩,口含四颗、八颗甚至十颗野猪獠牙,在口内,时而快速弹吐,时而刺进鼻孔,时而上下左右歙动,或有两颗刺出鼻孔,尤其是有两颗牙始终藏于口内,仍要唱、做、念、打,这一绝技称为“绝活”,可与四川变脸媲美。此技相传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为老艺人杨先达(艺名红毛老生)所擅长。另外有些表演技巧如老艺人刘乾木(小丑)的“雀步”,葛时烟(小生)的“抱瓶滑雪” “一马双鞍” “买菜吐红”等,均有较高难度,也是宁海平调一大演技特色。
角色行当分“三花” “五白” “六旦”即大花二花小花;老生、正生、副末、小生、外末;正旦、老旦、小旦、彩旦、刀马旦、闺门旦。旧时还有“上四柱”和“下四柱”之分。“上四柱”为小生、花旦、正生、大花;“下四柱”为小丑、二丑、正旦、外末。一个演员往往兼演多种行当,如艺人周明礼、邬学熊,既能演旦、生、末,又能演净、丑、外。
乐器伴奏主要分为唱功、做功和吹打三大类。唱功和吹打又分为“大鼓”和“小鼓” “大吹”和“小吹”几种。大锣、大鼓、大钹、大喇叭、小锣“四大一小”为主,另有单皮鼓和唢呐。打击乐器在唱腔的伴奏较有规律,节奏平缓,适于小生、花旦的演唱。同一节奏如用大锣、大钹,则较粗犷、豪放。唢呐是惟一管乐器,专设“正吹”与“副吹”,既用以表现较为准确的音阶,又要为名曲牌之间的连接起引导作用,更为演员上、下场、大幅度动作和更换地位等渲染气氛。
宁海平调的起源有几说,一说源于新昌调腔的“山坑班”。所谓“山坑”,因为宁海有许多的山坑,与新昌山坑相似,但又很奇特。天台山、四明山蜿蜒伸入宁海境内,形成了四大干山,四大溪流。山山坑坑是宁海最具典型、最富魅力的景观,溪响松声,溪唱松吼,天籁喁喁。加上宁海邑人的个性太独特,故有宁海平调棱角分明、不同凡响、几近绝唱的那种禀性。一说来自宁波昆剧的“甬昆班”。就其剧目与曲牌与新昌调腔较接近,演唱风格较细腻、平柔,其小丑的道白不用绍兴方言而用苏白,均有昆曲的韵味。据一些老艺人回忆,自晚清起,不少艺人来自宁波的甬昆班,(既唱昆曲又唱调腔的班社),它是明末清初浙东流行的一支调腔。清中叶后,受昆曲影响,自成一家。“平调”这一称谓,显然受调腔、昆曲、曲牌的影响,又受本县的地理环境和独特的邑人个性诸因素而产生的。
宁海平调在辛亥革命后一度盛行。仅宁海一县,就有邬聚元、宁舞台、王聚文、杨聚文、严聚文、杨聚丰、中山舞台等十多个班社,在岔路、历洋、梅枝田、沙柳、璜溪口等地分别办过科班,招收艺徒。20世纪30年代初期,这一剧种曾流入上海。1932年起趋向衰落,至建国前夕,几已湮没。
1956年,三门县有关部门把流散在宁海的十余名平调艺人组织起来,成立半专业性的演出队。该队于1957年赴杭州演出传统剧目《金莲斩蛟》(《小金钱》的一折),受到好评。1960年初,正式成立宁海县平调剧团,并着手发掘、整理一批传统剧目和现代戏。1966年后剧团解散,1978年恢复建制。1982年宁海县成立平调整理研究小组,系统地对这一剧种进行艺术改革和剧目整理。宁海平调传统剧目,今存者主要有“前十八本”和“后十八本”,共三十六本,另有一些昆曲、乱弹剧目。
建国以来,宁海平调剧团还移植上演过《三月三》《芦荡火种》《琼花》等现代戏,创作和改编《银瓶仙子》《王锡桐》《为奴隶的母亲》等二十多部剧目,其中神话剧《银瓶仙子》(又名《仙露》),表演上吸收传统剧《金莲斩蛟》中“耍牙” “抱瓶滑雪”等较有特色技艺。
珍稀剧种宁海平调,是宁海县优秀文化艺术遗产,它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1999年10月参加文化部在湖南长沙举办的“映山红”全国戏曲会演中,荣获表、导演等11项大奖。2004年7月,宁海平调《银瓶仙露》又应邀赴杭州参加了中国第七届艺术节展演,受到了好评。如今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指引下,古老的宁海平调像花朵一样定会绽放得更加鲜艳夺目,广大人民群众定会更加喜爱。
珍稀的宁海平调
稿源: 中国宁波网综合 2011-05-09 15:04:33
宁海平调,又称“宁海本地班”,在宁海北部亦称“调腔”,是浙东富有特色的地方戏曲剧种之一,主要流行在宁海、宁波、台州、舟山一带。
宁海平调唱腔、表演非常有地方特色。唱腔以曲牌体为主,多为阴、阳两声结合。一般老生发音较高亢、洪亮,多用鼻音;小生较挺拔、有力,多用假嗓;净角较粗犷、雄壮,声带振幅大。演员一人前台唱,后场众人帮唱,遇到较长拖腔时,往往会根据字韵,将句末一字割裂开来,按其音韵行腔。白口以宁海官话为准,声音洪亮,听起来很动听。
表演以耍牙绝活最精彩,口含四颗、八颗甚至十颗野猪獠牙,在口内,时而快速弹吐,时而刺进鼻孔,时而上下左右歙动,或有两颗刺出鼻孔,尤其是有两颗牙始终藏于口内,仍要唱、做、念、打,这一绝技称为“绝活”,可与四川变脸媲美。此技相传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为老艺人杨先达(艺名红毛老生)所擅长。另外有些表演技巧如老艺人刘乾木(小丑)的“雀步”,葛时烟(小生)的“抱瓶滑雪” “一马双鞍” “买菜吐红”等,均有较高难度,也是宁海平调一大演技特色。
角色行当分“三花” “五白” “六旦”即大花二花小花;老生、正生、副末、小生、外末;正旦、老旦、小旦、彩旦、刀马旦、闺门旦。旧时还有“上四柱”和“下四柱”之分。“上四柱”为小生、花旦、正生、大花;“下四柱”为小丑、二丑、正旦、外末。一个演员往往兼演多种行当,如艺人周明礼、邬学熊,既能演旦、生、末,又能演净、丑、外。
乐器伴奏主要分为唱功、做功和吹打三大类。唱功和吹打又分为“大鼓”和“小鼓” “大吹”和“小吹”几种。大锣、大鼓、大钹、大喇叭、小锣“四大一小”为主,另有单皮鼓和唢呐。打击乐器在唱腔的伴奏较有规律,节奏平缓,适于小生、花旦的演唱。同一节奏如用大锣、大钹,则较粗犷、豪放。唢呐是惟一管乐器,专设“正吹”与“副吹”,既用以表现较为准确的音阶,又要为名曲牌之间的连接起引导作用,更为演员上、下场、大幅度动作和更换地位等渲染气氛。
宁海平调的起源有几说,一说源于新昌调腔的“山坑班”。所谓“山坑”,因为宁海有许多的山坑,与新昌山坑相似,但又很奇特。天台山、四明山蜿蜒伸入宁海境内,形成了四大干山,四大溪流。山山坑坑是宁海最具典型、最富魅力的景观,溪响松声,溪唱松吼,天籁喁喁。加上宁海邑人的个性太独特,故有宁海平调棱角分明、不同凡响、几近绝唱的那种禀性。一说来自宁波昆剧的“甬昆班”。就其剧目与曲牌与新昌调腔较接近,演唱风格较细腻、平柔,其小丑的道白不用绍兴方言而用苏白,均有昆曲的韵味。据一些老艺人回忆,自晚清起,不少艺人来自宁波的甬昆班,(既唱昆曲又唱调腔的班社),它是明末清初浙东流行的一支调腔。清中叶后,受昆曲影响,自成一家。“平调”这一称谓,显然受调腔、昆曲、曲牌的影响,又受本县的地理环境和独特的邑人个性诸因素而产生的。
宁海平调在辛亥革命后一度盛行。仅宁海一县,就有邬聚元、宁舞台、王聚文、杨聚文、严聚文、杨聚丰、中山舞台等十多个班社,在岔路、历洋、梅枝田、沙柳、璜溪口等地分别办过科班,招收艺徒。20世纪30年代初期,这一剧种曾流入上海。1932年起趋向衰落,至建国前夕,几已湮没。
1956年,三门县有关部门把流散在宁海的十余名平调艺人组织起来,成立半专业性的演出队。该队于1957年赴杭州演出传统剧目《金莲斩蛟》(《小金钱》的一折),受到好评。1960年初,正式成立宁海县平调剧团,并着手发掘、整理一批传统剧目和现代戏。1966年后剧团解散,1978年恢复建制。1982年宁海县成立平调整理研究小组,系统地对这一剧种进行艺术改革和剧目整理。宁海平调传统剧目,今存者主要有“前十八本”和“后十八本”,共三十六本,另有一些昆曲、乱弹剧目。
建国以来,宁海平调剧团还移植上演过《三月三》《芦荡火种》《琼花》等现代戏,创作和改编《银瓶仙子》《王锡桐》《为奴隶的母亲》等二十多部剧目,其中神话剧《银瓶仙子》(又名《仙露》),表演上吸收传统剧《金莲斩蛟》中“耍牙” “抱瓶滑雪”等较有特色技艺。
珍稀剧种宁海平调,是宁海县优秀文化艺术遗产,它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1999年10月参加文化部在湖南长沙举办的“映山红”全国戏曲会演中,荣获表、导演等11项大奖。2004年7月,宁海平调《银瓶仙露》又应邀赴杭州参加了中国第七届艺术节展演,受到了好评。如今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指引下,古老的宁海平调像花朵一样定会绽放得更加鲜艳夺目,广大人民群众定会更加喜爱。
编辑: 赖小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