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专题  >  专题稿件
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重访兰考追忆焦裕禄
稿源: 新华网  | 2011-05-09 13:47:39

  每年5月14日,河南省兰考县焦裕禄墓园都汇聚着来自四面八方的人们。大家怀着一个共同心愿:再看看党和人民的好干部焦裕禄。

  这一天是焦裕禄逝世纪念日。

  在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之际,焦裕禄这个响亮的名字,穿越近半个世纪的时空,引发着人们强烈的内心共鸣。

  没有他,就没有兰考的今天——兰考人心中永远的“老焦”

  头发向后梳着,更显出面庞的清瘦;脸上挂着微笑,目光深邃;褐色旧毛衣的下摆插在裤腰里,外衣披在肩上;双手叉腰,双腿微曲。

  这张焦裕禄的著名照片后来被塑成铜像,矗立在今日兰考县城的十字街头。

  在豫东小城兰考,焦裕禄已成为一个标志。塑像、纪念馆、被称为“焦桐”的由他当年亲手植下的泡桐树等等,都成为当地的重要地标。

  今年74岁的雷中江老人,是兰考县坝头乡敬老院的管理人员。焦裕禄任兰考县委书记期间,雷中江是坝头雷辛庄大队会计。那时还年轻的他,也和全县人民一样,在焦裕禄的带领下,勇斗兰考“三害”。

  站在敬老院里的一处简朴的焦裕禄事迹展览室外,老人回忆起当年在兰考火车站偶遇焦裕禄时的情形:“他穿得很朴素,也没官架子,不说也没人认得他,那样子比老百姓还老百姓。”

  老人情不自禁地做着焦裕禄当年对大家讲话时的手势,不时用黑粗的手擦着眼角,有些哽咽:“想起那个场面,很难忘。像我们这些人,提起他就要掉泪啊!”

  “为啥掉泪,他那个吃苦耐劳的劲头,那种实干精神,那种对群众的感情都是实实在在的。”

  每次到兰考县城,老人都会“抱着一颗怀念之心”拜谒焦裕禄陵墓。

  47年来,人们对焦裕禄的怀念一直没有停止。像雷中江一样,所有亲历者谈到焦裕禄的故事,仍会哽咽流泪。

  焦裕禄纪念园里,松柏苍翠、柳丝低垂,2米多高的汉白玉纪念碑庄严肃穆。据管理处工作人员介绍,每年从全国各地甚至国外来焦园参观的有近40万人次,这两年更是突破了百万人次。每到新麦收获时,就有农民从家里带来新蒸的白面馒头,摆在焦裕禄墓前;而当地一些上了年纪的人提起焦裕禄,依然亲切地称之为“老焦”。

  兰考县葡萄架乡农民王洪伟说:“群众无论是过上了好日子,还是有了困难,都会想起老焦。在兰考人心目中,老焦没有死。”

  而在年轻一代人眼中,焦裕禄堪称传奇人物。在不止一次地听母亲李三妮回忆她10来岁那年亲眼见过“穿得破破烂烂”的焦书记的情景后,韩村20岁的农民李彦鹏说:“焦裕禄是我的偶像。没有他,就没有兰考的今天。”

  作为新中国60多年历史上“最著名的县委书记”,焦裕禄在兰考只工作了一年零四个月就病逝在工作岗位上,却给当地人民留下了无尽的思念。他将共产党人的本色诠释得淋漓尽致。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编辑:范敬英】

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重访兰考追忆焦裕禄

稿源: 新华网 2011-05-09 13:47:39

  每年5月14日,河南省兰考县焦裕禄墓园都汇聚着来自四面八方的人们。大家怀着一个共同心愿:再看看党和人民的好干部焦裕禄。

  这一天是焦裕禄逝世纪念日。

  在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之际,焦裕禄这个响亮的名字,穿越近半个世纪的时空,引发着人们强烈的内心共鸣。

  没有他,就没有兰考的今天——兰考人心中永远的“老焦”

  头发向后梳着,更显出面庞的清瘦;脸上挂着微笑,目光深邃;褐色旧毛衣的下摆插在裤腰里,外衣披在肩上;双手叉腰,双腿微曲。

  这张焦裕禄的著名照片后来被塑成铜像,矗立在今日兰考县城的十字街头。

  在豫东小城兰考,焦裕禄已成为一个标志。塑像、纪念馆、被称为“焦桐”的由他当年亲手植下的泡桐树等等,都成为当地的重要地标。

  今年74岁的雷中江老人,是兰考县坝头乡敬老院的管理人员。焦裕禄任兰考县委书记期间,雷中江是坝头雷辛庄大队会计。那时还年轻的他,也和全县人民一样,在焦裕禄的带领下,勇斗兰考“三害”。

  站在敬老院里的一处简朴的焦裕禄事迹展览室外,老人回忆起当年在兰考火车站偶遇焦裕禄时的情形:“他穿得很朴素,也没官架子,不说也没人认得他,那样子比老百姓还老百姓。”

  老人情不自禁地做着焦裕禄当年对大家讲话时的手势,不时用黑粗的手擦着眼角,有些哽咽:“想起那个场面,很难忘。像我们这些人,提起他就要掉泪啊!”

  “为啥掉泪,他那个吃苦耐劳的劲头,那种实干精神,那种对群众的感情都是实实在在的。”

  每次到兰考县城,老人都会“抱着一颗怀念之心”拜谒焦裕禄陵墓。

  47年来,人们对焦裕禄的怀念一直没有停止。像雷中江一样,所有亲历者谈到焦裕禄的故事,仍会哽咽流泪。

  焦裕禄纪念园里,松柏苍翠、柳丝低垂,2米多高的汉白玉纪念碑庄严肃穆。据管理处工作人员介绍,每年从全国各地甚至国外来焦园参观的有近40万人次,这两年更是突破了百万人次。每到新麦收获时,就有农民从家里带来新蒸的白面馒头,摆在焦裕禄墓前;而当地一些上了年纪的人提起焦裕禄,依然亲切地称之为“老焦”。

  兰考县葡萄架乡农民王洪伟说:“群众无论是过上了好日子,还是有了困难,都会想起老焦。在兰考人心目中,老焦没有死。”

  而在年轻一代人眼中,焦裕禄堪称传奇人物。在不止一次地听母亲李三妮回忆她10来岁那年亲眼见过“穿得破破烂烂”的焦书记的情景后,韩村20岁的农民李彦鹏说:“焦裕禄是我的偶像。没有他,就没有兰考的今天。”

  作为新中国60多年历史上“最著名的县委书记”,焦裕禄在兰考只工作了一年零四个月就病逝在工作岗位上,却给当地人民留下了无尽的思念。他将共产党人的本色诠释得淋漓尽致。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编辑: 范敬英

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