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电视台摄像记者吕建福,3年来利用私人时间在河南各处拍摄了数千张公车私用、违规驾驶与停放的照片、视频上传网上,为公车私用套上“紧箍咒”。央视《今日说法》栏目10月22日播出《让公车不再“私奔”》,以下为节目实录:
“专拍哥”趴在路上 公车私用四处躲藏
央视《今日说法》报道:吕建福,一名省台摄像记者,3年来,这个记者利用私人时间,在河南各处拍摄了数千张公车私用、违规驾驶与停放的照片、视频上传网上,为公车私用套上“紧箍咒”。
俺是老吕
吕建福,是河南电视台的一名摄像记者,2007年,老吕彻底走上“职业化”道路——他胯下骑一小摩托;掌中一索尼摄像机,始终保持镜头盖打开状态;肩背一黑包,重达30斤,包内装有带子10来盘、电池3块、奥林巴斯照相机1个、IBM笔记本1台;兜里还揣着3G网卡,保证随拍随传。
3年来,老吕这个记者利用私人时间,在河南各处拍摄了数千张公车私用、违规驾驶与停放的照片——景区里的市委市政府专用车、饭馆旁的医疗车、公园里的税务车,还有放学时候亮着警灯接孩子的警车,然后把视频放到互联网上去,因此被处理的公务员就有几十个。
在他的镜头下,那些特权车司机的嘴脸毫发毕现。有人“先自报单位,再问你单位”,有人直接就骂“滚你×蛋”,有人会“直接打人”,有时候镜头里的画面会剧烈抖动,这说明那哥们儿“冲过来动手了”。
3年中,吕建福的足迹踏遍了小半个河南——郑州、周口、信阳、驻马店……根据不完全统计,他拍摄的“特权车”视频,在网上的点击率已经突破了200万次。
“公车私用”有何变化
话说金碑银碑不如老百姓的口碑,老吕就相信老百姓的口碑最重要,老百姓的评价积少成多就会形成一种巨大的力量,让有些部门有些人不得不改掉自己身上这样、那样的问题。
2010年年7月底,河南省公安厅发布消息,即日起在全省范围内取消公安车牌号段“豫O”,郑州市政府也在同一时间做出决定,取消政府专用车牌号段“豫AAA”。而更多变化还在持续发生:罚款的修改权限被收到了省公安厅;公车私用的特权车,将实行“直接扣牌制”;郑州市管城区区长助理的公务车,因为违规驾驶被查没……
很多媒体都将这些改变,视为吕建福成功问政政府的“里程碑式进步”,交警圈里也流传起了“百姓有事找交警,交警有事找吕哥”的口头禅,率性的网民给吕建福安上了“纯爷们儿”的称号。更让大家意外的是,他居然收到了一张市文明办送上的胸卡,上面印有“市民文明寻访图案宣传部副部长”字样。
老吕的“保护伞”
特权车车牌的乱发、执法车涂改自己的号牌、不是警察的人上路“执法”、人大的车挂假号牌,这些事情可都是违法的行为,可是老吕一个人扛着一台摄像机就把这些事情曝光,这些部门要么就是权力机构要么就是执法部门,老吕作为一个公民的行为,可能也会有人觉得老吕是多管闲事,这该怎么评价?
接受央视《今日说法》栏目采访的国家行政学院的杨伟东认为,这是一个公民承担起自己的义务,也是公民行使的一项权利,《宪法》赋予公民的监督权利,我国《宪法》有专门的明确规定,公民可以对任何国家机关或者国家工作人员提出批评建议的权利,同时对他们的违法失职行为可以申诉、控告和检举。这里暴露出一个问题,老吕拍摄的这些公权私用、执法者公然违法等一系列事件当中,有关部门并没有建立起有效的制约机制,出现了问题也没有采取及时的纠正措施。
这就是吕建福,他的博客上的签名是这样:我是一头不知疲惫的驴,为了一个目标,一直在行走。
男子专门拍摄公车私用现象上传网络
稿源: 央视《今日说法》 2010-10-23 16:11:00
河南电视台摄像记者吕建福,3年来利用私人时间在河南各处拍摄了数千张公车私用、违规驾驶与停放的照片、视频上传网上,为公车私用套上“紧箍咒”。央视《今日说法》栏目10月22日播出《让公车不再“私奔”》,以下为节目实录:
“专拍哥”趴在路上 公车私用四处躲藏
央视《今日说法》报道:吕建福,一名省台摄像记者,3年来,这个记者利用私人时间,在河南各处拍摄了数千张公车私用、违规驾驶与停放的照片、视频上传网上,为公车私用套上“紧箍咒”。
俺是老吕
吕建福,是河南电视台的一名摄像记者,2007年,老吕彻底走上“职业化”道路——他胯下骑一小摩托;掌中一索尼摄像机,始终保持镜头盖打开状态;肩背一黑包,重达30斤,包内装有带子10来盘、电池3块、奥林巴斯照相机1个、IBM笔记本1台;兜里还揣着3G网卡,保证随拍随传。
3年来,老吕这个记者利用私人时间,在河南各处拍摄了数千张公车私用、违规驾驶与停放的照片——景区里的市委市政府专用车、饭馆旁的医疗车、公园里的税务车,还有放学时候亮着警灯接孩子的警车,然后把视频放到互联网上去,因此被处理的公务员就有几十个。
在他的镜头下,那些特权车司机的嘴脸毫发毕现。有人“先自报单位,再问你单位”,有人直接就骂“滚你×蛋”,有人会“直接打人”,有时候镜头里的画面会剧烈抖动,这说明那哥们儿“冲过来动手了”。
3年中,吕建福的足迹踏遍了小半个河南——郑州、周口、信阳、驻马店……根据不完全统计,他拍摄的“特权车”视频,在网上的点击率已经突破了200万次。
“公车私用”有何变化
话说金碑银碑不如老百姓的口碑,老吕就相信老百姓的口碑最重要,老百姓的评价积少成多就会形成一种巨大的力量,让有些部门有些人不得不改掉自己身上这样、那样的问题。
2010年年7月底,河南省公安厅发布消息,即日起在全省范围内取消公安车牌号段“豫O”,郑州市政府也在同一时间做出决定,取消政府专用车牌号段“豫AAA”。而更多变化还在持续发生:罚款的修改权限被收到了省公安厅;公车私用的特权车,将实行“直接扣牌制”;郑州市管城区区长助理的公务车,因为违规驾驶被查没……
很多媒体都将这些改变,视为吕建福成功问政政府的“里程碑式进步”,交警圈里也流传起了“百姓有事找交警,交警有事找吕哥”的口头禅,率性的网民给吕建福安上了“纯爷们儿”的称号。更让大家意外的是,他居然收到了一张市文明办送上的胸卡,上面印有“市民文明寻访图案宣传部副部长”字样。
老吕的“保护伞”
特权车车牌的乱发、执法车涂改自己的号牌、不是警察的人上路“执法”、人大的车挂假号牌,这些事情可都是违法的行为,可是老吕一个人扛着一台摄像机就把这些事情曝光,这些部门要么就是权力机构要么就是执法部门,老吕作为一个公民的行为,可能也会有人觉得老吕是多管闲事,这该怎么评价?
接受央视《今日说法》栏目采访的国家行政学院的杨伟东认为,这是一个公民承担起自己的义务,也是公民行使的一项权利,《宪法》赋予公民的监督权利,我国《宪法》有专门的明确规定,公民可以对任何国家机关或者国家工作人员提出批评建议的权利,同时对他们的违法失职行为可以申诉、控告和检举。这里暴露出一个问题,老吕拍摄的这些公权私用、执法者公然违法等一系列事件当中,有关部门并没有建立起有效的制约机制,出现了问题也没有采取及时的纠正措施。
这就是吕建福,他的博客上的签名是这样:我是一头不知疲惫的驴,为了一个目标,一直在行走。
编辑: 吕机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