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专题  >  专题稿件
“十一五”三个显著特征
稿源: 人民网  | 2010-10-18 10:21:40

“十一五”发展规划重点工程武钢一号7.63米焦炉

“十一五”全国财政收入增长图

“十一五”中央财政教育支出增长图

  我们即将告别“十一五”,迈进“十二五”的门槛。

  刚刚过去的5年,我们遭受并抵御了国际金融风暴的严峻挑战,经历了汶川地震、玉树地震、舟曲山洪泥石流以及南方雨雪冰冻、干旱、洪涝等重大自然灾害,成功举办了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等国际盛事,隆重纪念了新中国成立60周年和改革开放30周年……

  波谲云诡,跌宕起伏,艰苦卓绝,而又成就斐然,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十一五”都将是令人难以忘怀的5年。它为即将到来的“十二五”乃至今后更长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

  憧憬

  2005年10月,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简称《建议》)。根据执政党的这一建议,2006年3月召开的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表决批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简称《规划纲要》)。

  “十一五”规划,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编制的第一个五年规划,也是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后编制的第一个五年规划。

  由于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承前启后的关键期,“十一五”规划自然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规划的编制阶段,即吸引了公众的热情参与。据新华社报道,仅环境规划就有412万人建言献策。规划正式出台后,人们更是对其给以高度评价并寄予厚望。

  作为中央指导经济社会发展的路线图,“十一五”首次以“规划”取代沿用了半个世纪的“计划”二字,凸显政府更加注重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规划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突出以人为本、统筹协调的主线。“立足科学发展,着力自主创新,完善体制机制,促进社会和谐”——中央《建议》中提出的这24个字,可谓“十一五”规划的精髓所在。

  显然,“十一五”规划充分顾及了中国经济社会进入“黄金发展期”和“矛盾凸显期”的双重现实,着眼于解决经济增长方式粗放、资源环境消耗过大、城乡和地区发展不平衡、社会贫富分化等攸关根本的难点问题,被认为是一次规划制定理念的重大调整和历史跨越。

  纵览“十一五”规划《建议》及《规划纲要》,新理念、新概念、新提法触目可及,学者和媒体纷纷解读其中的“关键词”——产业结构调整、自主创新、区域协调、“两型”社会、循环经济、新农村建设、深化改革等等,引发舆论热议。

  “中国号”巨轮,就这样在人们满含憧憬的注视下,沿着“十一五”规划的航道起航。

  历程

  “十一五”规划确定的经济发展主要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5%,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同时,更加强调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将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和降低消耗作为重要前提,首次明确提出了单位GDP能耗要比“十五”期末降低20%等约束性指标。

  除经济指标外,“十一五”主要目标中还有更多涉及人民生活、群众利益、人的全面发展等领域的内容,包括教育、就业、社会保障等若干方面。这正体现了科学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

  但在5年实践过程中,上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实现难度远远超出预想。这里有两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就是国际经济形势的风云突变和各种罕见自然灾害的接踵而至。

  “十一五”开局头两年,中国经济承袭此前连续3年两位数增长的态势,继续保持高速增长,2006年、2007年增速都超过11%,2007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基调由上一年的“双稳健”调整为“一稳一紧”。

  然而,情势瞬息万变。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使世界经济特别是发达国家经济出现明显下滑,中国经济也受到严重冲击。而汶川地震等特大灾害的发生,更使中国经济面临的形势雪上加霜。

  在此情况下,中央政府果断决策、积极部署,一年之内将宏观调控的方向由“双防”(防过热、防通胀)调整为“一保一控”(保增长、控物价),进而又细化调整为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相应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也分别由“稳健”、“从紧”调整为“积极”、“适度宽松”。按照这样的政策取向,4万亿元投资计划、十大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等诸多具体措施密集推出。

  事实证明,中央的及时、妥善应对,产生了力挽狂澜的效果。种种数据表明,中国不仅将超额实现“十一五”规划确定的GDP和人均GDP增长目标,而且已成为推动世界经济恢复增长的首要力量。

  启示

  回首5年非凡之路,科学发展、以人为本、坚持改革是“十一五”期间的三个显著特征,也是我们应当从中汲取的三条主要经验。

  一、科学发展

  如前所述,作为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之后的第一个5年发展蓝图,“十一五”规划实际上是对科学发展观的一次贯彻、践行和检验。

  在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十一五”规划深刻认识到以往那种重速度、轻质量,重经济、轻社会的发展方式的不可持续性,在确立规划目标时更偏重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也更偏重人文和社会领域的发展。一方面,这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必然的内生要求;而另一方面,国际金融危机又从外部强化了这种转变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形成了一种倒逼机制。

  毋庸讳言,中国经济之所以一度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压之下“很受伤”,很大程度上就是由于30年来,我们的经济增长模式是一种以生产要素低成本为依托、以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为主体的出口导向型经济。“调结构”正是对科学发展观具体而微的落实与诠释。

  值得欣慰的是,以危机为契机,“十一五”后半期以来,我们在产业结构上,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培育和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国家已确定了7个重点加快推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区域经济结构上,加快推进产业梯度转移,大手笔重构经济版图(接连有10余个区域发展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目前已经取得初步成效,为中国经济下一步的健康、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同时也要看到,仍有一些地方为片面追求“保增长”的即期效应,容忍甚至鼓励一些技术水平低、资源消耗高、环境污染重的落后项目上马。这是“唯GDP”思想的延续,与科学发展的要求背道而驰。对于此种饮鸩止渴的做法,务须严加警惕和遏制。

  二、以人为本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贯彻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关注民生作为“十一五”规划的一大亮点,在规划公布之初即广获好评。

  “十一五”期间的民生投入以及各种惠民政策的数量、频率远超以往:

  教育方面,国家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在城乡全面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颁布实施……

  医疗卫生方面,历经3年酝酿、争论的“新医改”方案公布实施,基本医疗保险已覆盖全国城乡12亿以上的人口;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筹备就绪……

  住房保障方面,针对部分城市房价过高、增长过快的情况,中央出台被称为“史上最严厉”的楼市调控政策,并正式启动保障性安居工程……

  居民收入方面,2006年~200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速均高于“十一五”规划提出的年均增长5%的目标……

  不因困难而轻慢民生,越是困难越重视民生。应该说,“十一五”在极其特殊、复杂的条件下,仍然较好地践行了中央宣示的“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执政理念。

  三、深化改革

  “十一五”规划将“深化体制改革”专列一章,要求“以转变政府职能和深化企业、财税、金融等改革为重点,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有利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机制”。

  毫无疑问,中国改革经过30多年探索,已经进入“深水区”。同样毫无疑问,人们是带着对改革进一步有所突破的殷切期望迎来“十一五”的。

  5年来,围绕着“十一五”规划确定的改革重点,中央和地方都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诸如:国务院机构的“大部制”改革、深圳的“行政权三分制”改革、一些省市的户籍制度改革,等等。为鼓励更多的改革突破,迄今为止,国务院已批准在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等地设立8个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其中大部分是在“十一五”期间批准设立的。

  “十一五”期间,恰逢改革开放30周年和深圳等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中央分别于2008年和今年举行了高规格的纪念活动,重申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方针和经济市场化、政治民主化的改革总方向,消弭了近几年坊间对于改革的一些误解或分歧,重新凝聚起全民的改革共识。

  坦率地说,由于应对危机等特殊情势的需要,“十一五”时期的改革进展总体上并不尽如人意,某些方面甚至有所停滞和退步。但是,改革是实现科学发展、永续发展的必由路径。中国经济要想真正转变发展方式,关键就在于不断推进和深化改革,彻底打破阻碍转型的体制性障碍。特别是要在继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加快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否则,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也会得而复失,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就不可能实现。

  从胡锦涛同志、温家宝同志最近在纪念深圳特区成立30周年等场合发表的重要讲话中,可以看到中央决策层对于这一问题的高屋建瓴的认识。

  “十一五”的日历只剩下最后几十页,这薄薄的几十页翻过去后,将积淀成一部厚重的史册。“十一五”赠予“十二五”的,不止是一个从危机的泥淖中脱身而出、重新踏上平稳增长之途的中国经济,还有一笔更加弥足珍贵的,由理念、智慧、经验和信心组成的无形财富。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即将召开,新的5年发展路线图正在绘制中。站在“十二五”的门槛上,我们期盼着一个蕴藏更多生机与活力的5年。(车海刚)

【编辑:徐挺】

“十一五”三个显著特征

稿源: 人民网 2010-10-18 10:21:40

“十一五”发展规划重点工程武钢一号7.63米焦炉

“十一五”全国财政收入增长图

“十一五”中央财政教育支出增长图

  我们即将告别“十一五”,迈进“十二五”的门槛。

  刚刚过去的5年,我们遭受并抵御了国际金融风暴的严峻挑战,经历了汶川地震、玉树地震、舟曲山洪泥石流以及南方雨雪冰冻、干旱、洪涝等重大自然灾害,成功举办了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等国际盛事,隆重纪念了新中国成立60周年和改革开放30周年……

  波谲云诡,跌宕起伏,艰苦卓绝,而又成就斐然,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十一五”都将是令人难以忘怀的5年。它为即将到来的“十二五”乃至今后更长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

  憧憬

  2005年10月,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简称《建议》)。根据执政党的这一建议,2006年3月召开的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表决批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简称《规划纲要》)。

  “十一五”规划,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编制的第一个五年规划,也是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后编制的第一个五年规划。

  由于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承前启后的关键期,“十一五”规划自然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规划的编制阶段,即吸引了公众的热情参与。据新华社报道,仅环境规划就有412万人建言献策。规划正式出台后,人们更是对其给以高度评价并寄予厚望。

  作为中央指导经济社会发展的路线图,“十一五”首次以“规划”取代沿用了半个世纪的“计划”二字,凸显政府更加注重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规划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突出以人为本、统筹协调的主线。“立足科学发展,着力自主创新,完善体制机制,促进社会和谐”——中央《建议》中提出的这24个字,可谓“十一五”规划的精髓所在。

  显然,“十一五”规划充分顾及了中国经济社会进入“黄金发展期”和“矛盾凸显期”的双重现实,着眼于解决经济增长方式粗放、资源环境消耗过大、城乡和地区发展不平衡、社会贫富分化等攸关根本的难点问题,被认为是一次规划制定理念的重大调整和历史跨越。

  纵览“十一五”规划《建议》及《规划纲要》,新理念、新概念、新提法触目可及,学者和媒体纷纷解读其中的“关键词”——产业结构调整、自主创新、区域协调、“两型”社会、循环经济、新农村建设、深化改革等等,引发舆论热议。

  “中国号”巨轮,就这样在人们满含憧憬的注视下,沿着“十一五”规划的航道起航。

  历程

  “十一五”规划确定的经济发展主要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5%,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同时,更加强调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将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和降低消耗作为重要前提,首次明确提出了单位GDP能耗要比“十五”期末降低20%等约束性指标。

  除经济指标外,“十一五”主要目标中还有更多涉及人民生活、群众利益、人的全面发展等领域的内容,包括教育、就业、社会保障等若干方面。这正体现了科学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

  但在5年实践过程中,上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实现难度远远超出预想。这里有两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就是国际经济形势的风云突变和各种罕见自然灾害的接踵而至。

  “十一五”开局头两年,中国经济承袭此前连续3年两位数增长的态势,继续保持高速增长,2006年、2007年增速都超过11%,2007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基调由上一年的“双稳健”调整为“一稳一紧”。

  然而,情势瞬息万变。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使世界经济特别是发达国家经济出现明显下滑,中国经济也受到严重冲击。而汶川地震等特大灾害的发生,更使中国经济面临的形势雪上加霜。

  在此情况下,中央政府果断决策、积极部署,一年之内将宏观调控的方向由“双防”(防过热、防通胀)调整为“一保一控”(保增长、控物价),进而又细化调整为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相应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也分别由“稳健”、“从紧”调整为“积极”、“适度宽松”。按照这样的政策取向,4万亿元投资计划、十大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等诸多具体措施密集推出。

  事实证明,中央的及时、妥善应对,产生了力挽狂澜的效果。种种数据表明,中国不仅将超额实现“十一五”规划确定的GDP和人均GDP增长目标,而且已成为推动世界经济恢复增长的首要力量。

  启示

  回首5年非凡之路,科学发展、以人为本、坚持改革是“十一五”期间的三个显著特征,也是我们应当从中汲取的三条主要经验。

  一、科学发展

  如前所述,作为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之后的第一个5年发展蓝图,“十一五”规划实际上是对科学发展观的一次贯彻、践行和检验。

  在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十一五”规划深刻认识到以往那种重速度、轻质量,重经济、轻社会的发展方式的不可持续性,在确立规划目标时更偏重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也更偏重人文和社会领域的发展。一方面,这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必然的内生要求;而另一方面,国际金融危机又从外部强化了这种转变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形成了一种倒逼机制。

  毋庸讳言,中国经济之所以一度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压之下“很受伤”,很大程度上就是由于30年来,我们的经济增长模式是一种以生产要素低成本为依托、以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为主体的出口导向型经济。“调结构”正是对科学发展观具体而微的落实与诠释。

  值得欣慰的是,以危机为契机,“十一五”后半期以来,我们在产业结构上,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培育和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国家已确定了7个重点加快推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区域经济结构上,加快推进产业梯度转移,大手笔重构经济版图(接连有10余个区域发展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目前已经取得初步成效,为中国经济下一步的健康、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同时也要看到,仍有一些地方为片面追求“保增长”的即期效应,容忍甚至鼓励一些技术水平低、资源消耗高、环境污染重的落后项目上马。这是“唯GDP”思想的延续,与科学发展的要求背道而驰。对于此种饮鸩止渴的做法,务须严加警惕和遏制。

  二、以人为本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贯彻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关注民生作为“十一五”规划的一大亮点,在规划公布之初即广获好评。

  “十一五”期间的民生投入以及各种惠民政策的数量、频率远超以往:

  教育方面,国家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在城乡全面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颁布实施……

  医疗卫生方面,历经3年酝酿、争论的“新医改”方案公布实施,基本医疗保险已覆盖全国城乡12亿以上的人口;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筹备就绪……

  住房保障方面,针对部分城市房价过高、增长过快的情况,中央出台被称为“史上最严厉”的楼市调控政策,并正式启动保障性安居工程……

  居民收入方面,2006年~200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速均高于“十一五”规划提出的年均增长5%的目标……

  不因困难而轻慢民生,越是困难越重视民生。应该说,“十一五”在极其特殊、复杂的条件下,仍然较好地践行了中央宣示的“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执政理念。

  三、深化改革

  “十一五”规划将“深化体制改革”专列一章,要求“以转变政府职能和深化企业、财税、金融等改革为重点,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有利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机制”。

  毫无疑问,中国改革经过30多年探索,已经进入“深水区”。同样毫无疑问,人们是带着对改革进一步有所突破的殷切期望迎来“十一五”的。

  5年来,围绕着“十一五”规划确定的改革重点,中央和地方都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诸如:国务院机构的“大部制”改革、深圳的“行政权三分制”改革、一些省市的户籍制度改革,等等。为鼓励更多的改革突破,迄今为止,国务院已批准在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等地设立8个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其中大部分是在“十一五”期间批准设立的。

  “十一五”期间,恰逢改革开放30周年和深圳等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中央分别于2008年和今年举行了高规格的纪念活动,重申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方针和经济市场化、政治民主化的改革总方向,消弭了近几年坊间对于改革的一些误解或分歧,重新凝聚起全民的改革共识。

  坦率地说,由于应对危机等特殊情势的需要,“十一五”时期的改革进展总体上并不尽如人意,某些方面甚至有所停滞和退步。但是,改革是实现科学发展、永续发展的必由路径。中国经济要想真正转变发展方式,关键就在于不断推进和深化改革,彻底打破阻碍转型的体制性障碍。特别是要在继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加快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否则,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也会得而复失,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就不可能实现。

  从胡锦涛同志、温家宝同志最近在纪念深圳特区成立30周年等场合发表的重要讲话中,可以看到中央决策层对于这一问题的高屋建瓴的认识。

  “十一五”的日历只剩下最后几十页,这薄薄的几十页翻过去后,将积淀成一部厚重的史册。“十一五”赠予“十二五”的,不止是一个从危机的泥淖中脱身而出、重新踏上平稳增长之途的中国经济,还有一笔更加弥足珍贵的,由理念、智慧、经验和信心组成的无形财富。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即将召开,新的5年发展路线图正在绘制中。站在“十二五”的门槛上,我们期盼着一个蕴藏更多生机与活力的5年。(车海刚)

编辑: 徐挺

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