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卫生部派出的专家已结束在南京的首次调查。其间,专家组对南京小龙虾进行了样本采集,目前已将样本送往国家疾控中心化验,但结果尚未出炉。同时,南京市食品安全办表示,该市正在联合工商、农业、卫生等多部门对此次“横纹肌溶解症”的发病原因开展一系列调查工作,调查结果会在第一时间公布。
南京市食安办主任、南京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华文向本报记者证实,卫生部、国家疾控中心前期到南京调查小龙虾引起横纹肌溶解症,但目前南京市食安办还未得到有关调查结果的信息,而南京本地疾控部门的调查也未有突破性的进展。华文表示,南京的各家医院自25日起,就没有新发病例,目前,经医院全力治疗,19名患者大多已痊愈。
专家分析认为,导致横纹肌溶解症的因素有很多,如过量运动、醉酒、急性重度一氧化碳中毒、药物、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感染、代谢异常、遗传缺陷等。最近报告的横纹肌溶解症患者,与食用小龙虾及食用量有关联。而食用小龙虾引起横纹肌溶解症的可能因素也有很多,主要包括:在养殖过程中,小龙虾自身富集化学性毒物,如含苯有机溶剂、重金属等,或添加抗生素、违禁或非食品用化学物质;在小龙虾流通环节,清洗用的洗虾粉,保鲜用的保鲜剂,包装容器的污染等;小龙虾自身携带细菌毒素等生物毒素,或存在变异,本身具有亲肌肉毒素等;患者个体差异的影响,如过敏体质、基础疾病、用药情况等。而目前调查的最大困难在于,没找到导致横纹肌溶解症的直接病因。食用小龙虾涉及养殖、流通、餐饮多个环节,也牵涉到水产品相关检验检测。在没有其他线索的情况下,逐一检验筛查,无异于大海捞针。
龙虾样本已送国家疾控中心 19名患者大多已痊愈
稿源: 新华报业网-扬子晚报 2010-09-01 09:43:45
据媒体报道,卫生部派出的专家已结束在南京的首次调查。其间,专家组对南京小龙虾进行了样本采集,目前已将样本送往国家疾控中心化验,但结果尚未出炉。同时,南京市食品安全办表示,该市正在联合工商、农业、卫生等多部门对此次“横纹肌溶解症”的发病原因开展一系列调查工作,调查结果会在第一时间公布。
南京市食安办主任、南京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华文向本报记者证实,卫生部、国家疾控中心前期到南京调查小龙虾引起横纹肌溶解症,但目前南京市食安办还未得到有关调查结果的信息,而南京本地疾控部门的调查也未有突破性的进展。华文表示,南京的各家医院自25日起,就没有新发病例,目前,经医院全力治疗,19名患者大多已痊愈。
专家分析认为,导致横纹肌溶解症的因素有很多,如过量运动、醉酒、急性重度一氧化碳中毒、药物、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感染、代谢异常、遗传缺陷等。最近报告的横纹肌溶解症患者,与食用小龙虾及食用量有关联。而食用小龙虾引起横纹肌溶解症的可能因素也有很多,主要包括:在养殖过程中,小龙虾自身富集化学性毒物,如含苯有机溶剂、重金属等,或添加抗生素、违禁或非食品用化学物质;在小龙虾流通环节,清洗用的洗虾粉,保鲜用的保鲜剂,包装容器的污染等;小龙虾自身携带细菌毒素等生物毒素,或存在变异,本身具有亲肌肉毒素等;患者个体差异的影响,如过敏体质、基础疾病、用药情况等。而目前调查的最大困难在于,没找到导致横纹肌溶解症的直接病因。食用小龙虾涉及养殖、流通、餐饮多个环节,也牵涉到水产品相关检验检测。在没有其他线索的情况下,逐一检验筛查,无异于大海捞针。
编辑: 吕机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