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专题  >  专题稿件
文网微评:负债申遗
稿源: 光明日报  | 2010-08-15 15:17:44

  中国又掀起了“遗产热”。根据建设部的统计,目前中国有包括杭州西湖在内的35个项目正式备选申遗,还有排到下世纪的申遗“后备军”。 “中国丹霞”六地共为申遗花费十几亿元,而专家认为这在国内申遗史上花费算比较少的。新宁县为此一掷四亿,尽管它财政收入2008年才刚刚突破两亿。(来源:《广州日报》)

  ——文网微评——

  维尼:大跃进式的申遗,莫非又是中国特色。历史无数次证明,违背规律办事,最终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为什么总没记性。死要面子活受罪的这帮人没头脑,中国人民不高兴。

  呆瓜:还争什么世界遗产啊,看看现在的天气,就应该别争这些名头了,把所有的钱都用来保护环境。如果有一天地球毁灭了,那这将是我们留给宇宙的最大遗产。

  老余:贷款盖楼也有可能变成烂尾楼。申遗有风险,负债须谨慎。远离黄赌毒!

  勾勾:本末倒置,申遗是手段,保护环境才是目的。

  清欢:愚以为,在这世上没有什么能比生命更有价值,若无生命欣赏,那么再多的遗产也都只是废墟。所以,我想那些贷款的几个亿如果能用于甘肃泥石流的救援之中,或许会更有意义。

  如初:申遗要花钱不可避免,申遗带来的链式反应绝对不是用十几亿人民币可以衡量的。如果当地的老百姓果真因申遗而富裕了,环境又没有被污染,那么这将是留给后代的最好的铁饭碗。

  单立人:审计一下以往那些申遗成功的,看看投入回报比如何,再做打算。别拿国家的钱不当钱,光剩下“交学费”了!

  小白:申报文化遗产之风势必与经济利益挂钩,文化搭台唱经济戏的事做的太多了。

  何喜悦:有钱银玩的是心跳,穷人看了很心痛。

  赖懒虫:有关部门该管管这股遗产热了,国人历来为名声所累,看看那一个个城市自封的称谓,仿佛没有了“世界遗产”这张名片,地球就不会转了。申遗本没有错,但也要考虑自身的经济情况,不要拿着巨额资金去打水漂。

  ——相关链接——

  负债申遗风光背后有隐忧

  “遗产热”的背后隐约透出一丝令人担忧的信息:比如,“中国丹霞”申遗牵头的湖南 山所处的新宁县,为申遗花了4亿多元,而其2008年的财政收入才刚刚突破2亿元。花十几个亿申遗值不值?负债申遗有多大风险?

  从已有的经验看,“申遗”成功之后,几乎都带来了GDP的巨大增长,似乎负债也没有什么风险,花十几个亿申遗也是一笔划算的买卖。然而,成功真的可以简单复制吗?短期的成功是否具有可持续性呢?当“世界遗产”在中国遍地开花之后,每一处世界遗产是否还会门庭若市?另外,旅游业目前的经营方式还非常落后,依然是以门票销售收入为主,世界经验证明这种经营方式是不可持续的,而且一“申遗”成功就涨价的做法,也正在激起人们的反感。这种情况下,负债申遗恐怕得好好思考一下了。 (来源:北京晨报)

  投入必求盈利 申遗亦难免俗

  所谓“世界遗产”,在现实语境下有着多层含义。一方面,在文化维度上,申遗成功意味着认同感跃升。一旦某地被列入世遗名录,其影响力必能突破属地限制,继而华丽转身为“地球名片”。另一方面,在经济角度看,申遗同样是一个资源升值与变现的过程。随着知名度提升,旅游产业亦会强势扩张。“世遗”本身就是一个极具市值的品牌,而“申遗”大致也与一场品牌推广无异。上述二者,在时下以一句简单的陈述句概括,即“文化搭台,经济唱戏”。

  在很多地方,申遗的意义,首先以其对GDP的贡献测度。“旅游带动GDP的神话,一直为每个申遗的地方政府津津乐道”。如此这般赤裸逐利,放眼全球想必也是寥寥。寄望申遗大幅拉升GDP,成为不少地方迷恋的逻辑。此类想法令一些地方的官员兴奋,他们似乎从中看到了实现区域飞跃的捷径。这个捷径意味着可以跳过产业建设、可以无视科教、可以无需……竞相申遗的背后,弥漫的是一种急功速成的心态。

  需要肯定的是,地方扩大自身文化影响的努力,而申遗本该是此类努力的一部分。但在相当多的地方,申遗变成了“唯一”,仿佛舍之便无以推动文化产业。然而,在消费选择多元化的今天,“世遗”是否仍具从前的“票房感召力”?当理性回归,公众真的还会忍受门票居高、游人爆满的旅游体验吗?从前的成功或不可复制,申遗并非人人可分羹的合算买卖。而基于经济考虑的申遗,本质上不过说明了管理者文化信仰流失而运营创意贫瘠。

【编辑:吕机明】

文网微评:负债申遗

稿源: 光明日报 2010-08-15 15:17:44

  中国又掀起了“遗产热”。根据建设部的统计,目前中国有包括杭州西湖在内的35个项目正式备选申遗,还有排到下世纪的申遗“后备军”。 “中国丹霞”六地共为申遗花费十几亿元,而专家认为这在国内申遗史上花费算比较少的。新宁县为此一掷四亿,尽管它财政收入2008年才刚刚突破两亿。(来源:《广州日报》)

  ——文网微评——

  维尼:大跃进式的申遗,莫非又是中国特色。历史无数次证明,违背规律办事,最终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为什么总没记性。死要面子活受罪的这帮人没头脑,中国人民不高兴。

  呆瓜:还争什么世界遗产啊,看看现在的天气,就应该别争这些名头了,把所有的钱都用来保护环境。如果有一天地球毁灭了,那这将是我们留给宇宙的最大遗产。

  老余:贷款盖楼也有可能变成烂尾楼。申遗有风险,负债须谨慎。远离黄赌毒!

  勾勾:本末倒置,申遗是手段,保护环境才是目的。

  清欢:愚以为,在这世上没有什么能比生命更有价值,若无生命欣赏,那么再多的遗产也都只是废墟。所以,我想那些贷款的几个亿如果能用于甘肃泥石流的救援之中,或许会更有意义。

  如初:申遗要花钱不可避免,申遗带来的链式反应绝对不是用十几亿人民币可以衡量的。如果当地的老百姓果真因申遗而富裕了,环境又没有被污染,那么这将是留给后代的最好的铁饭碗。

  单立人:审计一下以往那些申遗成功的,看看投入回报比如何,再做打算。别拿国家的钱不当钱,光剩下“交学费”了!

  小白:申报文化遗产之风势必与经济利益挂钩,文化搭台唱经济戏的事做的太多了。

  何喜悦:有钱银玩的是心跳,穷人看了很心痛。

  赖懒虫:有关部门该管管这股遗产热了,国人历来为名声所累,看看那一个个城市自封的称谓,仿佛没有了“世界遗产”这张名片,地球就不会转了。申遗本没有错,但也要考虑自身的经济情况,不要拿着巨额资金去打水漂。

  ——相关链接——

  负债申遗风光背后有隐忧

  “遗产热”的背后隐约透出一丝令人担忧的信息:比如,“中国丹霞”申遗牵头的湖南 山所处的新宁县,为申遗花了4亿多元,而其2008年的财政收入才刚刚突破2亿元。花十几个亿申遗值不值?负债申遗有多大风险?

  从已有的经验看,“申遗”成功之后,几乎都带来了GDP的巨大增长,似乎负债也没有什么风险,花十几个亿申遗也是一笔划算的买卖。然而,成功真的可以简单复制吗?短期的成功是否具有可持续性呢?当“世界遗产”在中国遍地开花之后,每一处世界遗产是否还会门庭若市?另外,旅游业目前的经营方式还非常落后,依然是以门票销售收入为主,世界经验证明这种经营方式是不可持续的,而且一“申遗”成功就涨价的做法,也正在激起人们的反感。这种情况下,负债申遗恐怕得好好思考一下了。 (来源:北京晨报)

  投入必求盈利 申遗亦难免俗

  所谓“世界遗产”,在现实语境下有着多层含义。一方面,在文化维度上,申遗成功意味着认同感跃升。一旦某地被列入世遗名录,其影响力必能突破属地限制,继而华丽转身为“地球名片”。另一方面,在经济角度看,申遗同样是一个资源升值与变现的过程。随着知名度提升,旅游产业亦会强势扩张。“世遗”本身就是一个极具市值的品牌,而“申遗”大致也与一场品牌推广无异。上述二者,在时下以一句简单的陈述句概括,即“文化搭台,经济唱戏”。

  在很多地方,申遗的意义,首先以其对GDP的贡献测度。“旅游带动GDP的神话,一直为每个申遗的地方政府津津乐道”。如此这般赤裸逐利,放眼全球想必也是寥寥。寄望申遗大幅拉升GDP,成为不少地方迷恋的逻辑。此类想法令一些地方的官员兴奋,他们似乎从中看到了实现区域飞跃的捷径。这个捷径意味着可以跳过产业建设、可以无视科教、可以无需……竞相申遗的背后,弥漫的是一种急功速成的心态。

  需要肯定的是,地方扩大自身文化影响的努力,而申遗本该是此类努力的一部分。但在相当多的地方,申遗变成了“唯一”,仿佛舍之便无以推动文化产业。然而,在消费选择多元化的今天,“世遗”是否仍具从前的“票房感召力”?当理性回归,公众真的还会忍受门票居高、游人爆满的旅游体验吗?从前的成功或不可复制,申遗并非人人可分羹的合算买卖。而基于经济考虑的申遗,本质上不过说明了管理者文化信仰流失而运营创意贫瘠。

编辑: 吕机明

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