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专题  >  专题稿件
和平颂歌
稿源:  | 2010-08-06 08:38:05

  和平颂歌

  今天是八一建军节。相较情人节、圣诞节,我感觉不到特别的节日氛围,这让我感慨万分:远离战争硝烟的我们,是否已经习惯理所当然的享受和平带来的幸福?是否会去关心默默为我们生活作出贡献的人们?……

  下午,接到省武警浙江边防总队政治部宣传处工作人员的电话,确认第二天参加公安边防部队赴海地维和警察防暴队先进事迹报告会的相关事宜,并要求我2点20分到达宁波鄞州党校。这让我暂时把所有的目光聚焦到了海地。通过上网,我进一步了解了海地的现状。虽然这个地处拉丁美洲的地域已经独立了200多年,但至今仍到处充斥着贫穷和灾害。

  作为世界维和的重要力量,国际社会中中国的形象代表,中国赴海地维和警察防暴队面临的困难很多很多。特别是今年1月13日海地发生强烈地震后,这个由云南、广东公安边防总队为主组建的第八支赴海地维和警察防暴队,在突遇强震和痛失战友的危难时刻,牢记党和人民的重托,舍生忘死,顾全大局,用行动承载忠诚,以献身担当使命,全力投入抗震救援,率先恢复维和行动,赢得了海地政府、海地民众和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为推进海地民主和法制进程,为维护世界和平、服务国家整体外交做出了重要贡献,向世界展现了中国维和警察文明、威武、和平之师的光辉形象,展示了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的良好形象。让我在此向英雄们致敬,向他们表达衷心的钦佩和诚挚的祝福!

  英雄无悔

  并不是人人都适合充当英雄,因为要做英雄就意味着需要舍弃很多。现在这个改革发展的年代,人人都着眼于追求幸福生活。但是威胁和平与发展的因素还有很多,这就需要一些人自愿的无私付出。他们或许很想留在亲人身边啊,但是他们不能。舍小家为大家总是说时容易做时难,可是总要有人付出,总要有人贡献,舍“我”其谁?

  大爱无情却有情!他们告别了满头白发的老人,告别了相濡以沫的恋人,告别了嗷嗷待哺的孩子,只为那个远大的信念——一切为了国家!这不禁让我想起一首歌词:说句心里话,我也想家。家中的老妈妈,已是满头白发。说句实在话,我也有爱……你不站岗,我不站岗。谁保卫咱祖国,谁来保卫家,谁来保卫家。

  他们用自己的青春点燃了他人的希望,为广大人民群众创建幸福生活撑起了一片天,我们感谢他们!让我们踏着英雄的足迹,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为国家为社会为他人尽一份绵薄之力。

  英雄无惧

  无数次的枪林弹雨,死亡威胁并没能阻拦英雄的脚步。当他们开始扎根在这里,这里就开始了神奇的变化。

  他们在哪里,中国就在哪里!在海地,他们就是中国!无论是发生地震以后,还是数次骚乱,他们都克服了重重困难,完成了自己的任务。

  在长达10个月的时间里,这支维和警察防暴队先后出动警力27800多次、车辆3600多台次,执行特别清剿行动12次,处理重大刑事案件和交通事故287起,抓捕犯罪嫌疑人326名。

  就在归国之前,联海团团长、联合国秘书长特别代表埃德蒙·莫莱特眼含热泪,与即将踏上归程的中国防暴队依依惜别。“中国防暴队的离去是联海团的重大损失,你们所留下的空白,是任何一支维和力量所无法填补的。”

  这是他们用生命谱写的不朽赞歌,荣誉,理应属于这支扬威世界的中国“铁军”。

  英雄有爱

  英雄也是凡人。但真爱无言,大爱无疆,英雄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描绘着爱的美好蓝图。

  哪里需要他们,哪里会就有他们的爱。无数个日日夜夜,让他们与海地人民同呼吸共命运,赢得了海地人民和同行的尊重,很好地展示了中国形象。

  海地地震前,和志虹曾带领着一批海地学生学习中文。和志虹遇难后,新任联络官段中慧接过教鞭,给这些海地学生教授汉语,继续传播着中华传统文化。“我们都有一个家,名字叫中国……”2月28日的元宵节晚会上,几位海地学生主动要求献歌一曲,用汉语唱起了《大中国》,表达着对中国、对中国防暴队的尊重和感激。

  英雄们将对亲人、对家庭、对祖国人民的爱洒向世界,滋润着人类共同的和平事业。当我们安然享受着如今的幸福生活时,请不要忘了这些最可爱的人吧!

  英雄有情

  英雄的情操是如此的高尚和纯净,在这个功利的社会里更显得弥足珍贵。当很多人选择了轻松和享受时,他们却在为创造我们能够轻松和享受的条件而参加着各项危险行为,这尤其让我感动。这种无怨无悔无私奉献的精神又怎能不让人为之动容?他们的事迹感天动地,让我不禁为之落泪。

  这几年,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国际影响力日渐广泛。当我们在国际国内因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感到骄傲的时候,请记住,这里也有英雄们的付出。

  致富思源,富而思进。我们也许做不到大公无私,但我们可以做到先公后私。即使,我们无望做一个顶天立地的英雄,却也可以从此让我们的生活显得更有意义。

  作者:赵坤

【编辑:沈媛仪】

和平颂歌

稿源: 2010-08-06 08:38:05

  和平颂歌

  今天是八一建军节。相较情人节、圣诞节,我感觉不到特别的节日氛围,这让我感慨万分:远离战争硝烟的我们,是否已经习惯理所当然的享受和平带来的幸福?是否会去关心默默为我们生活作出贡献的人们?……

  下午,接到省武警浙江边防总队政治部宣传处工作人员的电话,确认第二天参加公安边防部队赴海地维和警察防暴队先进事迹报告会的相关事宜,并要求我2点20分到达宁波鄞州党校。这让我暂时把所有的目光聚焦到了海地。通过上网,我进一步了解了海地的现状。虽然这个地处拉丁美洲的地域已经独立了200多年,但至今仍到处充斥着贫穷和灾害。

  作为世界维和的重要力量,国际社会中中国的形象代表,中国赴海地维和警察防暴队面临的困难很多很多。特别是今年1月13日海地发生强烈地震后,这个由云南、广东公安边防总队为主组建的第八支赴海地维和警察防暴队,在突遇强震和痛失战友的危难时刻,牢记党和人民的重托,舍生忘死,顾全大局,用行动承载忠诚,以献身担当使命,全力投入抗震救援,率先恢复维和行动,赢得了海地政府、海地民众和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为推进海地民主和法制进程,为维护世界和平、服务国家整体外交做出了重要贡献,向世界展现了中国维和警察文明、威武、和平之师的光辉形象,展示了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的良好形象。让我在此向英雄们致敬,向他们表达衷心的钦佩和诚挚的祝福!

  英雄无悔

  并不是人人都适合充当英雄,因为要做英雄就意味着需要舍弃很多。现在这个改革发展的年代,人人都着眼于追求幸福生活。但是威胁和平与发展的因素还有很多,这就需要一些人自愿的无私付出。他们或许很想留在亲人身边啊,但是他们不能。舍小家为大家总是说时容易做时难,可是总要有人付出,总要有人贡献,舍“我”其谁?

  大爱无情却有情!他们告别了满头白发的老人,告别了相濡以沫的恋人,告别了嗷嗷待哺的孩子,只为那个远大的信念——一切为了国家!这不禁让我想起一首歌词:说句心里话,我也想家。家中的老妈妈,已是满头白发。说句实在话,我也有爱……你不站岗,我不站岗。谁保卫咱祖国,谁来保卫家,谁来保卫家。

  他们用自己的青春点燃了他人的希望,为广大人民群众创建幸福生活撑起了一片天,我们感谢他们!让我们踏着英雄的足迹,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为国家为社会为他人尽一份绵薄之力。

  英雄无惧

  无数次的枪林弹雨,死亡威胁并没能阻拦英雄的脚步。当他们开始扎根在这里,这里就开始了神奇的变化。

  他们在哪里,中国就在哪里!在海地,他们就是中国!无论是发生地震以后,还是数次骚乱,他们都克服了重重困难,完成了自己的任务。

  在长达10个月的时间里,这支维和警察防暴队先后出动警力27800多次、车辆3600多台次,执行特别清剿行动12次,处理重大刑事案件和交通事故287起,抓捕犯罪嫌疑人326名。

  就在归国之前,联海团团长、联合国秘书长特别代表埃德蒙·莫莱特眼含热泪,与即将踏上归程的中国防暴队依依惜别。“中国防暴队的离去是联海团的重大损失,你们所留下的空白,是任何一支维和力量所无法填补的。”

  这是他们用生命谱写的不朽赞歌,荣誉,理应属于这支扬威世界的中国“铁军”。

  英雄有爱

  英雄也是凡人。但真爱无言,大爱无疆,英雄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描绘着爱的美好蓝图。

  哪里需要他们,哪里会就有他们的爱。无数个日日夜夜,让他们与海地人民同呼吸共命运,赢得了海地人民和同行的尊重,很好地展示了中国形象。

  海地地震前,和志虹曾带领着一批海地学生学习中文。和志虹遇难后,新任联络官段中慧接过教鞭,给这些海地学生教授汉语,继续传播着中华传统文化。“我们都有一个家,名字叫中国……”2月28日的元宵节晚会上,几位海地学生主动要求献歌一曲,用汉语唱起了《大中国》,表达着对中国、对中国防暴队的尊重和感激。

  英雄们将对亲人、对家庭、对祖国人民的爱洒向世界,滋润着人类共同的和平事业。当我们安然享受着如今的幸福生活时,请不要忘了这些最可爱的人吧!

  英雄有情

  英雄的情操是如此的高尚和纯净,在这个功利的社会里更显得弥足珍贵。当很多人选择了轻松和享受时,他们却在为创造我们能够轻松和享受的条件而参加着各项危险行为,这尤其让我感动。这种无怨无悔无私奉献的精神又怎能不让人为之动容?他们的事迹感天动地,让我不禁为之落泪。

  这几年,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国际影响力日渐广泛。当我们在国际国内因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感到骄傲的时候,请记住,这里也有英雄们的付出。

  致富思源,富而思进。我们也许做不到大公无私,但我们可以做到先公后私。即使,我们无望做一个顶天立地的英雄,却也可以从此让我们的生活显得更有意义。

  作者:赵坤

编辑: 沈媛仪

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