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写调查问卷
高温下的人:外省籍民工占了近9成
年龄:
|
地区:
|
在杭时间:
|
1、最小19岁 最大54岁
2、30岁——59岁工人:
76人 占总数的72%
|
本省:13人(多为衢州、金华人)
外省:87.6%
|
一年及其以上:82%
|
杭州九堡的德信泊林印象工地。
烈日将已经围栏、尚未打桩的工地烤得焦灼。午后的风偶尔在工地掠过,来自湖南常德的刘文(化名)就会欢快的扯起嗓子喊一声“爽”。
或许这就是高温下给自己的心理暗示吧。
他的工种是建筑工地上的打桩工。高温露天而作,于他而言,在常德桃源的农村其实已经习惯。他还记得三年前,自己还留在老家,站在酷热的刚抛过秧的禾田里,光着膀子躬身“双抢”。
那种暑热,要晚上老婆刮痧才能舒缓点。“双抢我们都喜欢天没亮就开始,避开大太阳,日落再继续。”
但在杭州的工地上,因为要赶进度,他们午后也没怎么休息。当然,也为足够买几包白沙的加班费。
杭州,这座被称为第二火炉城市的城市以每天36—38度的温度考验着高温下的建筑工人们。刘文只是接受我们采访的92名外省在杭建筑工友的一名。
根据我们的问卷调查,回收的105份有效问卷中,有92份填写的籍贯来自云贵川湘等地,仅有13份是来自本省的衢州等地。
外省建筑工人占了87.6%。近九成的数据显示,活跃在烈日工地上的身影,都是中西部城市的农村壮年劳动力。他们也是这个夏天,杭城最辛苦、最容易中暑的人群之一。
这组数据也与我省社科院研究员杨建华发布的调研报告相一致,截至2007年6月,全省登记在册流动人口为1670余万人,与常住人口比例为1:3,其中外省籍流入的占84.4%。
刘文的同伴周强是四川人,他对记者一个劲地抱怨,工地的生活用水还没有接过来,洗澡水和空调,对许多人来说是夏日必需品,但对他们来说,还是一种奢望。
记者送清凉时与工地方协调中得知,这两天水可以接通到工棚,至少解决了下了工地冲了凉水澡的困难。周强脸上堆起了笑意。
当周强为没有水洗澡而苦恼时,隔一条钱塘江的工地上,20岁的张火生正利用午间1个多小时的休息时间冲了个凉。
20岁的张火生,只身从安徽来到杭州,当然,是经过老乡的介绍进了一个楼盘工地,他熟知自己所打工的楼盘价格已经达到了15000元每平,但这个数字,离他很遥远很遥远。
在中国农民工的语境里,“老乡”这个词绝对是不可或缺的生存砝码。老乡带着老乡,进城日晒雨淋而作,攒着浸湿了汗水的钞票回家盖房娶妻。
在受访的工友中,最小是19岁,年纪最大的已经54岁。而年龄段最集中的是从30岁到59岁这个区间,105人中,有76人,占总数的72%。
杨建华潜心研究农民工问题已久,他说,这组数据,亦反映了如今农村青年的工作取向,可能进厂的要比进工地的多,最苦最累最危险的建筑行业的主力军,还是以30岁以上的壮年为主,他们上有老下有小,家庭压力大,没有更多接受新技术的精力,从而更多选择了技术性要求更低的建筑行业工作。
另外,根据本网的抽样统计,在杭州工作一年以上的占82%。
来自诸暨的周奇在杭州妇女医院工地打小工,他来杭已经5年了,今年39岁。他在省内各城市都转悠过,发现杭州工地机会多,待遇也更好,所以就长期待在了杭州务工。
对于从更远的山西过来的孙儿顺来说,之所以愿意在杭州干了3年,是因为老家盖了新房,借了款,要还账,这里收入还不错,高温天,只要勤快点,每天可以拿到100多元。
杭城6成受访建筑工无缘清凉 高温费"烤"问工地喜忧
稿源: 浙江在线 2010-08-06 08:30:58
填写调查问卷
高温下的人:外省籍民工占了近9成
年龄:
|
地区:
|
在杭时间:
|
1、最小19岁 最大54岁
2、30岁——59岁工人:
76人 占总数的72%
|
本省:13人(多为衢州、金华人)
外省:87.6%
|
一年及其以上:82%
|
杭州九堡的德信泊林印象工地。
烈日将已经围栏、尚未打桩的工地烤得焦灼。午后的风偶尔在工地掠过,来自湖南常德的刘文(化名)就会欢快的扯起嗓子喊一声“爽”。
或许这就是高温下给自己的心理暗示吧。
他的工种是建筑工地上的打桩工。高温露天而作,于他而言,在常德桃源的农村其实已经习惯。他还记得三年前,自己还留在老家,站在酷热的刚抛过秧的禾田里,光着膀子躬身“双抢”。
那种暑热,要晚上老婆刮痧才能舒缓点。“双抢我们都喜欢天没亮就开始,避开大太阳,日落再继续。”
但在杭州的工地上,因为要赶进度,他们午后也没怎么休息。当然,也为足够买几包白沙的加班费。
杭州,这座被称为第二火炉城市的城市以每天36—38度的温度考验着高温下的建筑工人们。刘文只是接受我们采访的92名外省在杭建筑工友的一名。
根据我们的问卷调查,回收的105份有效问卷中,有92份填写的籍贯来自云贵川湘等地,仅有13份是来自本省的衢州等地。
外省建筑工人占了87.6%。近九成的数据显示,活跃在烈日工地上的身影,都是中西部城市的农村壮年劳动力。他们也是这个夏天,杭城最辛苦、最容易中暑的人群之一。
这组数据也与我省社科院研究员杨建华发布的调研报告相一致,截至2007年6月,全省登记在册流动人口为1670余万人,与常住人口比例为1:3,其中外省籍流入的占84.4%。
刘文的同伴周强是四川人,他对记者一个劲地抱怨,工地的生活用水还没有接过来,洗澡水和空调,对许多人来说是夏日必需品,但对他们来说,还是一种奢望。
记者送清凉时与工地方协调中得知,这两天水可以接通到工棚,至少解决了下了工地冲了凉水澡的困难。周强脸上堆起了笑意。
当周强为没有水洗澡而苦恼时,隔一条钱塘江的工地上,20岁的张火生正利用午间1个多小时的休息时间冲了个凉。
20岁的张火生,只身从安徽来到杭州,当然,是经过老乡的介绍进了一个楼盘工地,他熟知自己所打工的楼盘价格已经达到了15000元每平,但这个数字,离他很遥远很遥远。
在中国农民工的语境里,“老乡”这个词绝对是不可或缺的生存砝码。老乡带着老乡,进城日晒雨淋而作,攒着浸湿了汗水的钞票回家盖房娶妻。
在受访的工友中,最小是19岁,年纪最大的已经54岁。而年龄段最集中的是从30岁到59岁这个区间,105人中,有76人,占总数的72%。
杨建华潜心研究农民工问题已久,他说,这组数据,亦反映了如今农村青年的工作取向,可能进厂的要比进工地的多,最苦最累最危险的建筑行业的主力军,还是以30岁以上的壮年为主,他们上有老下有小,家庭压力大,没有更多接受新技术的精力,从而更多选择了技术性要求更低的建筑行业工作。
另外,根据本网的抽样统计,在杭州工作一年以上的占82%。
来自诸暨的周奇在杭州妇女医院工地打小工,他来杭已经5年了,今年39岁。他在省内各城市都转悠过,发现杭州工地机会多,待遇也更好,所以就长期待在了杭州务工。
对于从更远的山西过来的孙儿顺来说,之所以愿意在杭州干了3年,是因为老家盖了新房,借了款,要还账,这里收入还不错,高温天,只要勤快点,每天可以拿到100多元。
编辑: 沈媛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