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首页 | 国内 | 国际 | 社会 | 财经 | 娱乐 | 体育 | 专题 | 宁波新闻 | 宁网播报员 | 第一现场 | 对话
  [加入收藏夹] 新闻热线: 13777110707 QQ报料: 1234567 邮箱 news@cnnb.com.cn
新闻中心专题汇总首页 | 宁波动态 | 国内聚焦 | 国际纵横 | 社会热点 | 文化教育 | 科技财经 | 体坛风云 | 综艺娱乐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专题 > 专题稿件 正文
 
 
钱伟长1939年曾撕碎日本签证扔进黄浦江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08月04日 13:33
关注百姓 关爱生活  中国宁波网新闻热线:13777110707  重要报料本网付酬 浙江网通热线支持

  总在“反对”的钱伟长

  钱伟长逝世,带走了科学家可以成为青春偶像的时代。人们感叹这个时代再没有“巨人”,但谁会探究,还有多少人能够为了忠于理性与国家利益,不人云亦云、不口是心非、不顾及私利,直至献出自己的声誉、前途甚至人身自由?

  记者/黄 祺

  最后一位科学偶像

  钱伟长先生仙逝第二天,卖花小贩老纪,批来了一大筐白色和黄色的菊花,用自行车载着来到上海大学延长校区的校门口。生意开张之前,他领着10岁的儿子捧了一束菊花,到乐乎楼上海大学设立的悼念灵堂,去拜献钱老先生。“去之前我跟我儿子说了,一定要在钱先生面前许个愿,保佑你多读书。”老纪不过是个卖花的小贩,没读多少书,但钱伟长的名字在他这个40多岁的中年人心里,无比神圣。“钱先生啊,大学问家,跟孔老夫子是一样的。”上海近40度的高温,老纪的花没卖出多少,但他还是耐心地等在校门口。“来的人肯定不会少,我在这里卖点菊花,来悼念的人也能方便些。”

  7月30日,钱伟长在上海瑞金医院逝世,享年98岁。随着他的离去,上世纪50年代被周恩来命名的“三钱”都已离世,一个科学家可以成为大众偶像的时代,也就此终结。

  如果不是逝世的消息传出,居住在上海大学延长校区附近的居民很少知道,他们与这位著名的科学家、国家领导人为邻已经有20多年。上海大学乐乎楼,是钱伟长1983年从北京迁居上海以后,绝大部分时间居住的地方,在这座闹中取静的小楼内,钱伟长度过了20多年的岁月,他以“终身校长”的身份,在这座小楼中走完自己跌宕艰辛但又无比辉煌的人生。

  对于年纪在40多岁以上的中国人来说,“三钱”就是科学家的同义词,这个称谓的得来,与钱伟长对中国科研事业最大的贡献之一有关。1955年到1956年,新中国百废待兴,科学技术更是一张白纸。有限的国力必须投入到急需的科研项目上,因此,党中央要求制定第一个科技发展规划,启动中国的科研事业。经过近半年的研究和讨论后,600多位专家学者确定了57项科研规划,周恩来提出,要从这57项任务中再找出特别紧迫需要国务院支持的任务。为此,规划小组组建了“紧急措施小组”讨论,最后提出原子弹、导弹、计算机、半导体、自动化技术、无线电电子学6项课题。事实上,这6项重点工作,为后来的“两弹一星”等科研成果奠定了最初的基础。在“紧急措施小组”中,有钱学森、钱三强、钱伟长等人,在规划工作结束时,周恩来特别提到“三钱”的贡献,从此,“三钱”成为科技明星,受到那个年代青少年的仰慕和崇拜。

  事实上,后来“两弹一星”成功实现的基础,与钱伟长有着直接的关系。钱学森与钱伟长创办了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后来两人又一起筹办力学研究班培养有工科背景的复合型力学人才。这两个举措为“两弹一星”的研制,输送了大量的科研人才。

  从1946年留学回国到被命名为“三钱”的这10年,是钱伟长年富力壮、春风得意的10年,他从一个青年学者,成长为影响国家政策的著名科学家,中国近代力学奠基人。这期间他任教于清华大学,对教育方针也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但他的直言不讳,也招致了此后的人生厄运,在长达20多年接二连三的政治运动中,钱伟长不仅失去了政治上权利,也失去了科研上的自由。直到1980年,钱伟长成为清华大学最后一个得到“平反”的人,他才最终走出人生的低谷。

  1983年,钱伟长离开让他爱恨纠葛的北京,来到上海履新,担任当时上海工业大学、现在的上海大学校长。在上海度过的这段晚年时光,钱伟长再次迎来事业的高峰,在繁忙的国事活动之余,他管理着上海大学的科研、教学和发展规划,让一所曾经以上海生源为主的工科地方小院校,发展成为今天实力迅速增强的综合性重点高校。除此之外,他还招收研究生,培养了一大批高端应用型人才。钱伟长的威望在最后的20多年重新受到尊重,在乐乎楼二楼的会客厅里,上海市历任重要领导,都要来看望钱老先生,而教育系统的官员在见到钱伟长时更是又爱又怕,因为他对教育体制的评说,常常不留情面。

  上海大学的师生最后一次见到钱伟长校长,是在2006年的春季研究生学位授予仪式上,在此之前,他经常在学生军训开营仪式等学校活动上露面,所有与他共事过的人都知道,钱伟长最喜欢与学生和老师在一起。

  上海大学教授戴世强1977年第一次接触钱伟长先生,后来几十年成为钱伟长的下属和忘年之交。在戴世强教授看来,晚年的钱伟长,不再像年轻时代一样锋芒毕露,但人生的信念却丝毫没有改变。“他最喜欢跟学生谈爱国,跟老师讲创新。”

  “愤青”时代

  也许是书香门第的成长环境,塑造了钱伟长桀骜不驯的性格。江苏无锡鸿声里七房桥村(现属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鸿山镇)钱家,历代受到街坊四邻的尊重,因为这家人知书达理,走出不少名士大家。钱伟长父亲钱挚早年热心办学,39岁英年早逝。父亲去世后,钱伟长深受四叔、著名学者钱穆影响,饱读经史国学。

  可以想见,浸染诗书的家庭环境,让钱伟长生就执著而理想主义的性格。1931年,钱伟长同时考中清华大学、唐山交通大学、中央大学、武汉大学和浙江大学,最后他听从钱穆的指导,到清华求学。在2004年中央电视台《大家》栏目的访谈中,钱伟长自称物理成绩很差,只考5分。但据原上海大学校办主任、众多钱伟长研究著作的作者曾文彪介绍,钱伟长自幼理科不如文科是事实,但5分之说可能有些夸张。戴世强教授也认为,可能由于高龄后记忆力衰退的原因,钱伟长说自己的数理化成绩只有25分,可能与事实有些出入,不过,钱先生年轻时最为擅长的学科,的确在文史。

  在钱伟长正要进入清华攻读历史系的第三天,“九一八”事件爆发。“蒋介石叫张学良不要抵抗,人家日本人有飞机大炮。我一听就火了,飞机大炮我们自己造。”钱伟长在一次访谈中这样回忆自己改专业的原因。年轻气盛的钱伟长,在对物理系系主任吴有训一番软磨硬泡之后,终于获得进入物理系学习的机会,走上自然科学研究之路。从此以后,钱伟长个人的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危难,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1939年,钱伟长考取第七届中英庚款留英公费生,但因为英国战事爆发,留学目的地改为加拿大。在获得加拿大留学签证后,钱伟长等21名留学生发现,他们的护照上有日本签证,赴加途中需要停留日本。在日本侵略者带来的国难之下,21个豪情满怀的年轻人,愤怒地将护照撕毁扔到了黄浦江中。据戴世强教授考证,在这起撕毁护照的事件中,带头的其实就是钱伟长。“这样的举动,跟钱伟长的性格是相符的。”

  在今天注重个人前途的人们看来,当时钱伟长们的举动似乎有些不可思议,但那时的年轻人,就是这样实践着与祖国同命运的誓言。钱伟长的留学之旅,第三次才得以成行,一行21人带着强烈的报国热情踏上留学之路。据戴世强教授转述的一个说法,21人登上轮船后,大家立下豪言:只要是我们学成的专业,以后中国再也不需要派留学生到外国去学习。

  钱伟长、林家翘、郭永怀三人在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师从英国著名应用数学家辛格教授,1943年,已经获得博士学位的钱伟长经辛格教授的推荐,到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冯·卡门主持的喷射推进研究所担任工程师,并与冯·卡门合著重要的学术论文,冯·卡门被誉为“世界航空航天之父”。在美国期间,钱伟长获得了学术上的丰收,并奠定了在世界应用数学和力学界的权威地位。

  不过,钱伟长还是选择了回国。1946年,战乱尚未平息,尽管应聘于清华大学,生活还是十分艰辛。关于钱伟长回国的原因,报国情怀固然最为重要,但戴世强认为,钱伟长也有自己的“儿女情长”。“他是一个非常顾家的人。”对国内夫人和儿子的惦念,加快了钱伟长回国的步伐。

 [1] [2] 下一页
稿源: 新民周刊  编辑: 吕机明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在注册后发表评论
输入答案:
[ 我要投搞 | 进入论坛 | 发给好友 | 打印该页 | 后退 | 关闭窗口 ] 
最新专题
ATM同城跨行取款手续上调
中国足协欲申办2026年世界杯
聚焦美韩黄海联合军事演习
香港音乐家戴思聪病逝
热点排行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函[2001]82号  国家广电总局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 1104076  浙ICP备05019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