鄞州新闻网讯(记者叶维娜实习生席钦辰通讯员邹建军摄影徐永晋)瞻岐海边有一座荒屿山,是鄞州与象山、北仑的边界线。自1987年建立民兵哨所以来,哨所民兵就日夜驻守在这片沿海,及时发现、处置重要情况近百起,十多次参加省军区组织的哨所比武,次次名列前茅,被誉为“东海民兵第一哨”。在八一建军这天,记者来到这个民兵哨所,走近那一群被海风吹得黝黑的退伍老兵的内心世界。
记者现场亲历荒屿脚下山民兵哨所
荒屿山民兵哨所在一支标准海塘对面,坐落在荒屿山山脚下,与以往我们想象中的那种堡垒式建筑不同,这座现代化的哨所是一幢设施齐备的白色三层楼房。一楼是民兵的寝室、餐厅和厨房,二楼是大型的视频监控站,哨所副站长何银达说,平时有5个哨员在这里轮流值守,24小时观察、监控并报告海上、空中和沿岸发生的情况。有了红外线可视监控系统和雷达监视系统这两个“得力助手”,任何可疑情况都休想逃过他们的“火眼金睛”。三楼是被哨员们称为战斗岗位的观察室,观测哨位上配备了照明灯、望远镜和对讲机等设备。背靠巍巍大山,怀抱滔滔东海,透过360度的玻璃圆窗,浩波千里的象山港横陈眼前,迎着拂动的海风和起伏的海浪,顿感沿海哨所特有的磅礴气势,哨员们告诉我们,从这里进行监控,目光所及海域可达18海里,即30多千米距离。
临建荒屿山顶哨所为象山港建设让道
为了给象山港建设让道,这个在当地服务了20多年的哨所已经暂停使用了,将在原址重建后再次投入使用。目前,临时哨所则设在了荒屿山上。何银达指了指楼房外围已经拆除一大半的雷达,眼神中流露出些许留恋,但又充满希翼地憧憬着:四个月后,新的哨所一定会比现在的还要好。
临时哨所建在60多米高的荒屿山顶上。记者跟着哨员们拾阶而上,没走到一半就气喘吁吁了。可想而知,每天需要上下山好几趟的哨员是多么的辛苦。
到达山顶,记者看到的临时哨所,其实就是一个碉堡状的亭子,这里的生活条件比山下更艰苦。不足10平方米的屋子里一层放着两张上下铺铁床,床后则放着一个小冰箱和电饭煲,看来这小小的房间既是卧房也成了餐厅。沿着只能容纳一人上攀的小楼梯,便是二层监测台,也就是哨兵们工作的地方,这里摆放着两架军用望远镜,旁边放着厚厚的一叠监测记录本。
记者亲历荒山屿民兵哨所
他们是一群可爱的退伍老兵 构成独特的海上风景线
稿源: 2010-08-02 17:20:12
鄞州新闻网讯(记者叶维娜实习生席钦辰通讯员邹建军摄影徐永晋)瞻岐海边有一座荒屿山,是鄞州与象山、北仑的边界线。自1987年建立民兵哨所以来,哨所民兵就日夜驻守在这片沿海,及时发现、处置重要情况近百起,十多次参加省军区组织的哨所比武,次次名列前茅,被誉为“东海民兵第一哨”。在八一建军这天,记者来到这个民兵哨所,走近那一群被海风吹得黝黑的退伍老兵的内心世界。
记者现场亲历荒屿脚下山民兵哨所
荒屿山民兵哨所在一支标准海塘对面,坐落在荒屿山山脚下,与以往我们想象中的那种堡垒式建筑不同,这座现代化的哨所是一幢设施齐备的白色三层楼房。一楼是民兵的寝室、餐厅和厨房,二楼是大型的视频监控站,哨所副站长何银达说,平时有5个哨员在这里轮流值守,24小时观察、监控并报告海上、空中和沿岸发生的情况。有了红外线可视监控系统和雷达监视系统这两个“得力助手”,任何可疑情况都休想逃过他们的“火眼金睛”。三楼是被哨员们称为战斗岗位的观察室,观测哨位上配备了照明灯、望远镜和对讲机等设备。背靠巍巍大山,怀抱滔滔东海,透过360度的玻璃圆窗,浩波千里的象山港横陈眼前,迎着拂动的海风和起伏的海浪,顿感沿海哨所特有的磅礴气势,哨员们告诉我们,从这里进行监控,目光所及海域可达18海里,即30多千米距离。
临建荒屿山顶哨所为象山港建设让道
为了给象山港建设让道,这个在当地服务了20多年的哨所已经暂停使用了,将在原址重建后再次投入使用。目前,临时哨所则设在了荒屿山上。何银达指了指楼房外围已经拆除一大半的雷达,眼神中流露出些许留恋,但又充满希翼地憧憬着:四个月后,新的哨所一定会比现在的还要好。
临时哨所建在60多米高的荒屿山顶上。记者跟着哨员们拾阶而上,没走到一半就气喘吁吁了。可想而知,每天需要上下山好几趟的哨员是多么的辛苦。
到达山顶,记者看到的临时哨所,其实就是一个碉堡状的亭子,这里的生活条件比山下更艰苦。不足10平方米的屋子里一层放着两张上下铺铁床,床后则放着一个小冰箱和电饭煲,看来这小小的房间既是卧房也成了餐厅。沿着只能容纳一人上攀的小楼梯,便是二层监测台,也就是哨兵们工作的地方,这里摆放着两架军用望远镜,旁边放着厚厚的一叠监测记录本。
编辑: 刘夏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