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的眼睛,要看得到老百姓的利益”
我市某区村民孙某因对村干部土地违规行为不满,遭到了疯狂报复:先是被人殴打致伤,家里的电线被剪断、摩托车被砸坏,后被一伙身份不明的人用马刀砍伤,还被人诬告犯有强奸罪。2005年起,孙某多次上访。
2006年5月7日,张素华在驻京办第一次见到他。当时,孙某眼里充满了不信任和愤怒。张素华苦口婆心地劝他:有天大的委屈,也不能采取违法的方法,要相信法律的公正。
一个月后,张素华到孙某所在镇调查核实,再次听上访人陈述。在她的多方斡旋下,不久,市、区两级信访、国土和公检法等十多个部门召开联席会议,专题研究此案。张素华在会上的话也说得很重:“大家谁敢拍拍胸脯说,此案没有任何问题。案子不解决,群众利益受损失,政府公信力也受影响。”在市委和孙某所在区领导的重视下,联合工作组合力侦破案件。相关涉案人员被处以刑罚,孙某反映的问题得到了解决。
“群众利益无小事,我们干部的眼睛,要看得到老百姓的利益。”这是张素华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一次,在处理一起信访案时,一名年轻干部态度生硬,只说了句“依照政策办”的话,就欲将信访人拒之门外。张素华听到后严肃地对他说:“同情虽然不能代替政策,但如果光凭政策就可以解决所有信访问题,还要我们信访干部干什么?”
张素华不但言教,更重身教。
村民施某家境贫寒,父亲因公殉职,母亲长年卧病在床。他一次次到北京上访,为父亲争取烈士身份。要求未能如愿,陷入绝望的施某把怨气撒在了张素华身上,多次发去侮辱性的短信。
这是一起合情但不合法的信访案。虽然不符合有关政策,但张素华依然专程到施某所在乡调查了解真实情况。她还先后三次去施某所在县有关部门商量帮扶上访人的事宜,一再叮嘱:“上访人确有困难,解救一个家庭,社会也多一分和谐。”一次次为上访人奔波,当地领导被感动了:“你这样为信访户着想,我们更没有理由不管。”
在当地的多方协调下,施某有了固定工作。一个夜晚,张素华接到了施某的道歉电话:“对不起,你这样帮我,我却骂你。”
“我也是农民的女儿,你们的困难,我能理解。”15年来,张素华接待了成千上万的信访群众,无数个信访人听到过这句素朴又暖心的话,感受过她对他们的一片真情。
2008年的一个寒冬夜,一家集体企业的6位老人坐火车来到北京,要求解决退休待遇问题。张素华冒着严寒匆匆出门,把老人们接到了驻地。她一遍遍叮嘱信访干部:不要认为来上访了,就是找你们麻烦来了。晚上11点,她又来到老人们下榻的房间,关照服务员加足被子。
第二天一早,她亲自陪同老人们到劳动部门咨询政策。离京前,老人们主动来拉张素华的手:“不管我们的问题能不能解决,你对我们的真心帮助,我们都会铭记在心。”
铭记着张素华一片真情的信访人确实不少。在宁波,夫妻俩偶尔打的,下车时有些司机执意不肯收钱,指着张素华说:“我们上访时你帮我们协调过。”她还收到过信访群众专程送给她的结婚喜糖。去年6月,一名信访人专门通过航空托运,给在北京的张素华捎去了两筐杨梅。
二十多年来,张素华一家居住的依然是70多平方米的房子,家里的电话号码也没换过。汶川大地震第二天一早,丈夫老陈接到一个电话:“地震了,张处长老家都好吗?”
老陈心里暖暖的,询问对方是谁。电话那头说:“是谁不重要,过去上访时她接待过我,她是个好人!”
张素华:干部的眼睛,要看得到老百姓的利益
稿源: 宁波日报 2010-06-30 09:58:44
“干部的眼睛,要看得到老百姓的利益”
我市某区村民孙某因对村干部土地违规行为不满,遭到了疯狂报复:先是被人殴打致伤,家里的电线被剪断、摩托车被砸坏,后被一伙身份不明的人用马刀砍伤,还被人诬告犯有强奸罪。2005年起,孙某多次上访。
2006年5月7日,张素华在驻京办第一次见到他。当时,孙某眼里充满了不信任和愤怒。张素华苦口婆心地劝他:有天大的委屈,也不能采取违法的方法,要相信法律的公正。
一个月后,张素华到孙某所在镇调查核实,再次听上访人陈述。在她的多方斡旋下,不久,市、区两级信访、国土和公检法等十多个部门召开联席会议,专题研究此案。张素华在会上的话也说得很重:“大家谁敢拍拍胸脯说,此案没有任何问题。案子不解决,群众利益受损失,政府公信力也受影响。”在市委和孙某所在区领导的重视下,联合工作组合力侦破案件。相关涉案人员被处以刑罚,孙某反映的问题得到了解决。
“群众利益无小事,我们干部的眼睛,要看得到老百姓的利益。”这是张素华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一次,在处理一起信访案时,一名年轻干部态度生硬,只说了句“依照政策办”的话,就欲将信访人拒之门外。张素华听到后严肃地对他说:“同情虽然不能代替政策,但如果光凭政策就可以解决所有信访问题,还要我们信访干部干什么?”
张素华不但言教,更重身教。
村民施某家境贫寒,父亲因公殉职,母亲长年卧病在床。他一次次到北京上访,为父亲争取烈士身份。要求未能如愿,陷入绝望的施某把怨气撒在了张素华身上,多次发去侮辱性的短信。
这是一起合情但不合法的信访案。虽然不符合有关政策,但张素华依然专程到施某所在乡调查了解真实情况。她还先后三次去施某所在县有关部门商量帮扶上访人的事宜,一再叮嘱:“上访人确有困难,解救一个家庭,社会也多一分和谐。”一次次为上访人奔波,当地领导被感动了:“你这样为信访户着想,我们更没有理由不管。”
在当地的多方协调下,施某有了固定工作。一个夜晚,张素华接到了施某的道歉电话:“对不起,你这样帮我,我却骂你。”
“我也是农民的女儿,你们的困难,我能理解。”15年来,张素华接待了成千上万的信访群众,无数个信访人听到过这句素朴又暖心的话,感受过她对他们的一片真情。
2008年的一个寒冬夜,一家集体企业的6位老人坐火车来到北京,要求解决退休待遇问题。张素华冒着严寒匆匆出门,把老人们接到了驻地。她一遍遍叮嘱信访干部:不要认为来上访了,就是找你们麻烦来了。晚上11点,她又来到老人们下榻的房间,关照服务员加足被子。
第二天一早,她亲自陪同老人们到劳动部门咨询政策。离京前,老人们主动来拉张素华的手:“不管我们的问题能不能解决,你对我们的真心帮助,我们都会铭记在心。”
铭记着张素华一片真情的信访人确实不少。在宁波,夫妻俩偶尔打的,下车时有些司机执意不肯收钱,指着张素华说:“我们上访时你帮我们协调过。”她还收到过信访群众专程送给她的结婚喜糖。去年6月,一名信访人专门通过航空托运,给在北京的张素华捎去了两筐杨梅。
二十多年来,张素华一家居住的依然是70多平方米的房子,家里的电话号码也没换过。汶川大地震第二天一早,丈夫老陈接到一个电话:“地震了,张处长老家都好吗?”
老陈心里暖暖的,询问对方是谁。电话那头说:“是谁不重要,过去上访时她接待过我,她是个好人!”
编辑: 徐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