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专题  >  专题稿件
三网融合任重道远 体制创新成最具攻坚性问题
稿源: 通信信息报  | 2010-06-09 16:37:14

  温家宝主持国务院常务会,决定加快推进三网融。按照会议精神,三网融合将采取渐进式的推动方式,即:“提出了推进三网融合的阶段性目标。2010年至2012年重点开展广电和电信业务双向进入试点,探索形成保障三网融合规范有序开展的政策体系和体制机制。2013年至2015年,总结推广试点经验,全面实现三网融合发展,普及应用融合业务,基本形成适度竞争的网络产业格局,基本建立适应三网融合的体制机制和职责清晰、协调顺畅、决策科学、管理高效的新型监管体系。”我认为选择渐进式的融合方案充分体现了决策层的务实和冷静。

  三网融合任重道远

  渐进意味着探讨、试点、创新和利益博弈。关于三网融合,电信业内外部争论了近十年,风声大,雨点小,已做的各种尝试也大都萎靡不振,比如IPTV等。

  以前的探讨大都是基于技术与体制问题,至今,在技术障碍被基本消除后,体制问题却日渐凸显,因此,国务院针对三网融合提出的阶段性目标,最具攻坚性的仍是体制问题。根据会议精神,“按照先易后难、试点先行的原则,选择有条件的地区开展双向进入试点。符合条件的广播电视企业可以经营增值电信业务和部分基础电信业务、互联网业务;符合条件的电信企业可以从事部分广播电视节目生产制作和传输。鼓励广电企业和电信企业加强合作、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对此,理论和技术的探讨已经完成,关键是体制配套和支持。比如,双向准入的管制标准和依据是什么?双向准入的公平性资源竞争环境如何确定,双向准入中的资源共享(比如内容服务)和版权保护的操作方式是什么?

  体制创新日益凸显

  面对将可能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探讨的目的必须归结在制度创新上。三网融合技术体系的建立是发展方式问题,三网融合的服务融合手段则是体制创新问题。今天,在固网与移动网的融合还存在诸多问题的情况下,广电与电信之间的暗斗会因为三网融合政策而演进为明斗。对广电来讲,吃惯了运营上的大锅饭、服务内容的独食、行政化的管理体系和强势压人的工作作风,面对未来的融合市场和竞争,肯定会有一段不适应期;而对电信部门来讲,长期被拦在广播视频业务大门之外,哭干了眼泪,喊破了嗓子,祈盼三网融合,但骨子里的紧箍咒其实仅仅是电信对广电的单向准入,因此,三网融合的闸门真的打开,电信肯定会如叶公好龙,手足失措。

  由此而来,三网融合的创新首先是运营体制、竞争体制、监管体制的创新。过去关于这方面的创新大都停留在纸上谈兵阶段,今天,三网融合正式搭台,创新就必须做到有的放矢。我认为,要真正推进三网融合,国家的统一规划是非常必要的。在信息化建设和ICT业务的发展上,决策层要对广电和电信各自的优势进行划分,在此基础上制定相应的鼓励政策和监管条例。我们很难想象当年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在短信业务上互联不互通的情况在下一步广电与电信增值业务的双向准入上不再发生。所以,创新就成为解决广电与电信貌和心离的重要体制手段。

  创新是需要具体方式和内容的。我认为,在三网融合时代,广电进入电信的重点在于丰富信息市场的内容和传播渠道,发展接近于大众的视频网络和相关的业务平台,发挥数字电视与IPTV的互补,推动有线电视基于互联网和PC网的融合业务,同时,将手机电视业务的内容服务全面对电信运营商放开,让电信运营商发挥其基于通信网络宽带业务的延伸服务,避免两者在手机电视领域的撞车和无意的竞争。同样,电信运营商的创新体制一定要打破对广电做基础电信业务的封堵,而是要放开存量市场,利用广电、互联网的融合资源发展新的增量市场。

  运营商应摆脱叶公好龙心理负担

  具体讲,在三网融合时代,通信部门要摆脱叶公好龙的心理负担,就是要充分发挥自身可挖掘的优势,全面拓展新型融合为业务和融合服务,强化通信信息业与IT、互联网业的协同规划,这是提升通信融合业务发展的重要对策手段,也是通信企业由内部融合走向跨行业融合的核心战略,更是创新的具体化和可操作化过程。

  目前,与广电基于大众服务相比较,通信业更具有基于企业化融合服务的优势,在三网融合中可以借助部分广电资源,在更广大的空间发展针对企业信息化的服务。比如,在两化建设中,中国的石油、航空、铁路、金融、电力、钢铁等大型企业,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企业现代化水平已获得长足进展,对现代IT技术的应用也已进入生产、经营、管理和物流的诸多环节。在“十二五”期间,重点加强这些产业IT与信息,IT与通信间的网络化运营,建立适合国内外竞争的信息交易、信息与生产间的网络化流程,对于中国特大型企业优化经营结构,提高行业地位有重要的支持作用,也是电信部门寻找到新的蓝海,挖掘出新的增值业务空间。

  总之,这次国务院关于三网融合的工作会的精神,可谓是千呼万唤的破冰之音。希望和出路摆在面前,但万事还终将要始于足下,始于第一步的勇气和智慧。

【编辑:徐挺】

三网融合任重道远 体制创新成最具攻坚性问题

稿源: 通信信息报 2010-06-09 16:37:14

  温家宝主持国务院常务会,决定加快推进三网融。按照会议精神,三网融合将采取渐进式的推动方式,即:“提出了推进三网融合的阶段性目标。2010年至2012年重点开展广电和电信业务双向进入试点,探索形成保障三网融合规范有序开展的政策体系和体制机制。2013年至2015年,总结推广试点经验,全面实现三网融合发展,普及应用融合业务,基本形成适度竞争的网络产业格局,基本建立适应三网融合的体制机制和职责清晰、协调顺畅、决策科学、管理高效的新型监管体系。”我认为选择渐进式的融合方案充分体现了决策层的务实和冷静。

  三网融合任重道远

  渐进意味着探讨、试点、创新和利益博弈。关于三网融合,电信业内外部争论了近十年,风声大,雨点小,已做的各种尝试也大都萎靡不振,比如IPTV等。

  以前的探讨大都是基于技术与体制问题,至今,在技术障碍被基本消除后,体制问题却日渐凸显,因此,国务院针对三网融合提出的阶段性目标,最具攻坚性的仍是体制问题。根据会议精神,“按照先易后难、试点先行的原则,选择有条件的地区开展双向进入试点。符合条件的广播电视企业可以经营增值电信业务和部分基础电信业务、互联网业务;符合条件的电信企业可以从事部分广播电视节目生产制作和传输。鼓励广电企业和电信企业加强合作、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对此,理论和技术的探讨已经完成,关键是体制配套和支持。比如,双向准入的管制标准和依据是什么?双向准入的公平性资源竞争环境如何确定,双向准入中的资源共享(比如内容服务)和版权保护的操作方式是什么?

  体制创新日益凸显

  面对将可能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探讨的目的必须归结在制度创新上。三网融合技术体系的建立是发展方式问题,三网融合的服务融合手段则是体制创新问题。今天,在固网与移动网的融合还存在诸多问题的情况下,广电与电信之间的暗斗会因为三网融合政策而演进为明斗。对广电来讲,吃惯了运营上的大锅饭、服务内容的独食、行政化的管理体系和强势压人的工作作风,面对未来的融合市场和竞争,肯定会有一段不适应期;而对电信部门来讲,长期被拦在广播视频业务大门之外,哭干了眼泪,喊破了嗓子,祈盼三网融合,但骨子里的紧箍咒其实仅仅是电信对广电的单向准入,因此,三网融合的闸门真的打开,电信肯定会如叶公好龙,手足失措。

  由此而来,三网融合的创新首先是运营体制、竞争体制、监管体制的创新。过去关于这方面的创新大都停留在纸上谈兵阶段,今天,三网融合正式搭台,创新就必须做到有的放矢。我认为,要真正推进三网融合,国家的统一规划是非常必要的。在信息化建设和ICT业务的发展上,决策层要对广电和电信各自的优势进行划分,在此基础上制定相应的鼓励政策和监管条例。我们很难想象当年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在短信业务上互联不互通的情况在下一步广电与电信增值业务的双向准入上不再发生。所以,创新就成为解决广电与电信貌和心离的重要体制手段。

  创新是需要具体方式和内容的。我认为,在三网融合时代,广电进入电信的重点在于丰富信息市场的内容和传播渠道,发展接近于大众的视频网络和相关的业务平台,发挥数字电视与IPTV的互补,推动有线电视基于互联网和PC网的融合业务,同时,将手机电视业务的内容服务全面对电信运营商放开,让电信运营商发挥其基于通信网络宽带业务的延伸服务,避免两者在手机电视领域的撞车和无意的竞争。同样,电信运营商的创新体制一定要打破对广电做基础电信业务的封堵,而是要放开存量市场,利用广电、互联网的融合资源发展新的增量市场。

  运营商应摆脱叶公好龙心理负担

  具体讲,在三网融合时代,通信部门要摆脱叶公好龙的心理负担,就是要充分发挥自身可挖掘的优势,全面拓展新型融合为业务和融合服务,强化通信信息业与IT、互联网业的协同规划,这是提升通信融合业务发展的重要对策手段,也是通信企业由内部融合走向跨行业融合的核心战略,更是创新的具体化和可操作化过程。

  目前,与广电基于大众服务相比较,通信业更具有基于企业化融合服务的优势,在三网融合中可以借助部分广电资源,在更广大的空间发展针对企业信息化的服务。比如,在两化建设中,中国的石油、航空、铁路、金融、电力、钢铁等大型企业,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企业现代化水平已获得长足进展,对现代IT技术的应用也已进入生产、经营、管理和物流的诸多环节。在“十二五”期间,重点加强这些产业IT与信息,IT与通信间的网络化运营,建立适合国内外竞争的信息交易、信息与生产间的网络化流程,对于中国特大型企业优化经营结构,提高行业地位有重要的支持作用,也是电信部门寻找到新的蓝海,挖掘出新的增值业务空间。

  总之,这次国务院关于三网融合的工作会的精神,可谓是千呼万唤的破冰之音。希望和出路摆在面前,但万事还终将要始于足下,始于第一步的勇气和智慧。

编辑: 徐挺

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