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专题  >  专题稿件
墨西哥湾漏油:一场全方位的“噩梦”
稿源: 新华网  | 2010-05-30 15:42:07

  英国《每日电讯报》披露了一组墨西哥湾漏油污染状况的图片。粘稠的褐色液体、全身都被浸湿的海鸟,着实让人触目惊心。图为戴着手套的“绿色和平”组织海洋生物专家保罗霍斯曼,展示一截被石油浸染的绳子。粘稠的褐色液体,让人瞠目结舌。(图片来源:国际在线)  

5月20日,浮油入侵路易斯安那州的沿海湿地。

  新华网北京5月30日电 记者杨骏

视频:墨西哥湾水下漏油画面曝光 黑色液体涌出

  一场漏油事故,近乎中断了美国开发近海石油的国策;一场漏油事故,近乎使出事海域的各类生物遭遇“灭顶之灾”;一场漏油事故,近乎毁了美国南部海岸的整个渔业及渔民生计。

  在墨西哥湾,漏油就像一匹脱缰的野马,肆意狂奔,事件正从各个方面向一场噩梦发展。

  美国总统奥巴马28日视察了墨西哥湾沿岸油污污染情况,表情凝重。如何封堵漏油、如何消除污染、如何处罚肇事企业、如何安抚民心、未来能源发展路在何方、如何加强油企监管、如何避免损失扩大?一连串的问题有待回答。

  2万人的队伍如今聚集在墨西哥湾海域和沿岸,努力清除油污,他们能够取得成效么?通过高空拍摄的电视画面人们看到,在满是黑色油污的大海中,清除油污的船只显得那么渺小、无助。

  肇事企业的措施能够封堵漏油么?英国石油公司曾尝试用多种方法封堵漏油,但均告失败。目前正在实施的“灭顶法”则是一次高风险尝试。“灭顶法”需要将较重的液体打入油井,并最后用水泥封闭油井。然而大量高密度液体注入油井,一旦造成输油管破裂,漏油形势将进一步恶化。

  美国政府25日说,“深水地平线”石油钻井平台爆炸漏油事件相关方必须为海底漏油导致的损失“埋单”。美国国会甚至在审议提案,准备提高赔偿上限,估计可达上百亿美元,甚至“上不封顶”。然而金钱能堵住漏油的“洞”么?

  即使在“数周甚至数月”之后,漏洞在近乎“烧钱”的堵漏行动中被成功堵住,但是已经扩散的油污却无法在短时间内清除。更严重的是,浮油污染对沿岸经济、居民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的“漏洞”也远非金钱所能弥补。

  海鸟在黑色的油水中挣扎,这样的画面不断刺痛着人们的心。到底是谁之过,该由谁来担责呢? 全世界有数以万计的海上石油平台,发生事故是难免的。关键问题是,相对于事故可能引发的巨大灾难,一些公司是否有足够先进的技术来应对。实际情况却让人失望,美国能源专家理查德沃楚知指出,“在像1500米这么深的钻井平台投入使用时,对油井的遏制技术却比钻井技术落后”。

  而负责石油开发的美国矿管局疏于管理,遭到了美国社会各界的严厉批评。美国内政部调查报告说,矿管局人员“没有职业道德”,“疏于坚持规章制度”,“对风险的评估跟不上深水钻井日新月异的发展水平”。

  这次事件让人们看到,如果没有成熟技术的保障,缺乏风险忧患意识,对利益盲目追求,造成的损失和危害可能是无法挽回的,甚至是致命的。墨西哥湾漏油噩梦的影响是全方位的,人们对此的反思也应是全方位的。

【编辑:范敬英】

墨西哥湾漏油:一场全方位的“噩梦”

稿源: 新华网 2010-05-30 15:42:07

  英国《每日电讯报》披露了一组墨西哥湾漏油污染状况的图片。粘稠的褐色液体、全身都被浸湿的海鸟,着实让人触目惊心。图为戴着手套的“绿色和平”组织海洋生物专家保罗霍斯曼,展示一截被石油浸染的绳子。粘稠的褐色液体,让人瞠目结舌。(图片来源:国际在线)  

5月20日,浮油入侵路易斯安那州的沿海湿地。

  新华网北京5月30日电 记者杨骏

视频:墨西哥湾水下漏油画面曝光 黑色液体涌出

  一场漏油事故,近乎中断了美国开发近海石油的国策;一场漏油事故,近乎使出事海域的各类生物遭遇“灭顶之灾”;一场漏油事故,近乎毁了美国南部海岸的整个渔业及渔民生计。

  在墨西哥湾,漏油就像一匹脱缰的野马,肆意狂奔,事件正从各个方面向一场噩梦发展。

  美国总统奥巴马28日视察了墨西哥湾沿岸油污污染情况,表情凝重。如何封堵漏油、如何消除污染、如何处罚肇事企业、如何安抚民心、未来能源发展路在何方、如何加强油企监管、如何避免损失扩大?一连串的问题有待回答。

  2万人的队伍如今聚集在墨西哥湾海域和沿岸,努力清除油污,他们能够取得成效么?通过高空拍摄的电视画面人们看到,在满是黑色油污的大海中,清除油污的船只显得那么渺小、无助。

  肇事企业的措施能够封堵漏油么?英国石油公司曾尝试用多种方法封堵漏油,但均告失败。目前正在实施的“灭顶法”则是一次高风险尝试。“灭顶法”需要将较重的液体打入油井,并最后用水泥封闭油井。然而大量高密度液体注入油井,一旦造成输油管破裂,漏油形势将进一步恶化。

  美国政府25日说,“深水地平线”石油钻井平台爆炸漏油事件相关方必须为海底漏油导致的损失“埋单”。美国国会甚至在审议提案,准备提高赔偿上限,估计可达上百亿美元,甚至“上不封顶”。然而金钱能堵住漏油的“洞”么?

  即使在“数周甚至数月”之后,漏洞在近乎“烧钱”的堵漏行动中被成功堵住,但是已经扩散的油污却无法在短时间内清除。更严重的是,浮油污染对沿岸经济、居民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的“漏洞”也远非金钱所能弥补。

  海鸟在黑色的油水中挣扎,这样的画面不断刺痛着人们的心。到底是谁之过,该由谁来担责呢? 全世界有数以万计的海上石油平台,发生事故是难免的。关键问题是,相对于事故可能引发的巨大灾难,一些公司是否有足够先进的技术来应对。实际情况却让人失望,美国能源专家理查德沃楚知指出,“在像1500米这么深的钻井平台投入使用时,对油井的遏制技术却比钻井技术落后”。

  而负责石油开发的美国矿管局疏于管理,遭到了美国社会各界的严厉批评。美国内政部调查报告说,矿管局人员“没有职业道德”,“疏于坚持规章制度”,“对风险的评估跟不上深水钻井日新月异的发展水平”。

  这次事件让人们看到,如果没有成熟技术的保障,缺乏风险忧患意识,对利益盲目追求,造成的损失和危害可能是无法挽回的,甚至是致命的。墨西哥湾漏油噩梦的影响是全方位的,人们对此的反思也应是全方位的。

编辑: 范敬英

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