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三十年来宁波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我们发现,一个个重大事件、一次次重大活动就像璀璨的明珠镶嵌其中。宁波经济社会发展的每一次突破,迸发的活力,都是《宁波日报》重大事件报道的不竭源泉。
展
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农村的尝试,到宁波被列为沿海十四个开放城市拉开经济体制改革大幕;从国务院成立宁波开发办到宁波升格为计划单列市、副省级城市;从“两区一岛”对外开放桥头堡的开发,到梅山保税港区、杭州湾新区等重大平台建设;从宁波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突破1000万标箱到杭州湾跨海大桥建成通车;从纪念邓小平同志“把全世界的‘宁波帮’都动员起来建设宁波”指示发表20周年和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双纪念”活动到宁波帮博物馆开馆;从迎接新世纪到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新中国成立60周年……
这一系列重大事件和重大活动,《宁波日报》都给予了强烈关注,推出了系列报道、专版和纪念特刊,追求高度,挖掘深度,创新角度,彰显了党报的权威性和公信力。
无论是国内还是国际的重大事件,总可以看到《宁波日报》记者的身影。1990年北京亚运会、2004年雅典奥运会、2008年北京奥运会,都有《宁波日报》特派记者现场发回的新闻报道。北京奥运会期间,更是成功策划推出了22期133个版“圆梦2008”奥运特刊。
每逢重大节庆活动和重要纪念日,《宁波日报》更不会缺席。纪念红军长征70周年、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第10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第7届中国艺术节、第三届中国国际声乐比赛……《宁波日报》都精心策划,推出系列报道,留下了浓墨重彩的篇章。
哪里有重大事件,哪里就有《宁波日报》的记者;何时有重大活动,何时就有《宁波日报》独领风骚的特别报道。身为党报,《宁波日报》始终站在重大事件和重大活动的第一线,忠实记录社会历史发展进程,担当舆论引导的先锋,吹响宁波发展的号角。
案例回放
记者亲历
三进青川灾区
“早上六点半,新芝宾馆。身穿迷彩服的人们或和年迈父母告别、或抱着孩子安慰抹泪的妻子。外面的雨依旧未停,一会密,一会疏,落在人身上,凉凉的……”这是记者2008年8月25日记的一段文字。
算算,当时进报社整整50天。作为新人,第一次出差,第一次去地震一线,第一次接受“如此大的采访任务”,心里有些忐忑,然而更多的是激动。
学了六年新闻,在校时赶上论文答辩没做成志愿者,没想到,工作后反而了了一个“心愿”。
关于青川的采访报道,会不会让前辈失望?能否在当天就发回采访札记?我感受到了一种无形的压力。“只要当天将宁波援建青川指挥部挂牌的消息发回即可,关于采访札记可视情况而定。”主任一席话稍稍为我减了“负”。
三个小时到成都、六个小时到广元。当晚我和第一批53名宁波援建青川干部住在了广元。8月26日一早,简单的早餐后,我们直奔青川。
沿路开始下起了毛毛雨,半山半崖的剑青公路一侧,是山上滚下来的大块碎石。五个小时的“九曲十八弯”后,我看到了地震肆虐后的“痕迹”——青川,就是一片废墟。
下午2点,简单的挂牌仪式结束后,本想留下来继续采访,由于某些原因只得返回成都。八个小时后到成都已是晚上10点,借饭店经理的网线,我将一篇400多字的消息发回。
第一次写上“本报青川电”,尽管饥肠辘辘,但心里着实松了口气,同时还有些许自豪。事实上,那次我还写了一篇采访札记——《在路上》,终未刊发,有些遗憾。
不过,与青川的缘分并未就此结束。
去年11月末,是最全面、最深入的一次采访,七天分别从五个角度写下了《援建在继续,青川不孤独》的深度报道;今年4月,对宁波援建青川采用了最新的报道形式,和同事周骥共同采写了《600天后,废墟上崛起新青川》、《宁波大爱挺起“青川脊梁”》、《宁波印记指引青川前行》三篇连续报道。
转眼,入行近两年。这两年,我见到了夏天、冬天和春天的青川。而我的新闻理想也如同秋日里崛起的“新青川”,渐行渐近。
记者亲历 三进青川灾区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10-05-30 13:21:34
阅三十年来宁波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我们发现,一个个重大事件、一次次重大活动就像璀璨的明珠镶嵌其中。宁波经济社会发展的每一次突破,迸发的活力,都是《宁波日报》重大事件报道的不竭源泉。
展
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农村的尝试,到宁波被列为沿海十四个开放城市拉开经济体制改革大幕;从国务院成立宁波开发办到宁波升格为计划单列市、副省级城市;从“两区一岛”对外开放桥头堡的开发,到梅山保税港区、杭州湾新区等重大平台建设;从宁波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突破1000万标箱到杭州湾跨海大桥建成通车;从纪念邓小平同志“把全世界的‘宁波帮’都动员起来建设宁波”指示发表20周年和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双纪念”活动到宁波帮博物馆开馆;从迎接新世纪到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新中国成立60周年……
这一系列重大事件和重大活动,《宁波日报》都给予了强烈关注,推出了系列报道、专版和纪念特刊,追求高度,挖掘深度,创新角度,彰显了党报的权威性和公信力。
无论是国内还是国际的重大事件,总可以看到《宁波日报》记者的身影。1990年北京亚运会、2004年雅典奥运会、2008年北京奥运会,都有《宁波日报》特派记者现场发回的新闻报道。北京奥运会期间,更是成功策划推出了22期133个版“圆梦2008”奥运特刊。
每逢重大节庆活动和重要纪念日,《宁波日报》更不会缺席。纪念红军长征70周年、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第10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第7届中国艺术节、第三届中国国际声乐比赛……《宁波日报》都精心策划,推出系列报道,留下了浓墨重彩的篇章。
哪里有重大事件,哪里就有《宁波日报》的记者;何时有重大活动,何时就有《宁波日报》独领风骚的特别报道。身为党报,《宁波日报》始终站在重大事件和重大活动的第一线,忠实记录社会历史发展进程,担当舆论引导的先锋,吹响宁波发展的号角。
案例回放
记者亲历
三进青川灾区
“早上六点半,新芝宾馆。身穿迷彩服的人们或和年迈父母告别、或抱着孩子安慰抹泪的妻子。外面的雨依旧未停,一会密,一会疏,落在人身上,凉凉的……”这是记者2008年8月25日记的一段文字。
算算,当时进报社整整50天。作为新人,第一次出差,第一次去地震一线,第一次接受“如此大的采访任务”,心里有些忐忑,然而更多的是激动。
学了六年新闻,在校时赶上论文答辩没做成志愿者,没想到,工作后反而了了一个“心愿”。
关于青川的采访报道,会不会让前辈失望?能否在当天就发回采访札记?我感受到了一种无形的压力。“只要当天将宁波援建青川指挥部挂牌的消息发回即可,关于采访札记可视情况而定。”主任一席话稍稍为我减了“负”。
三个小时到成都、六个小时到广元。当晚我和第一批53名宁波援建青川干部住在了广元。8月26日一早,简单的早餐后,我们直奔青川。
沿路开始下起了毛毛雨,半山半崖的剑青公路一侧,是山上滚下来的大块碎石。五个小时的“九曲十八弯”后,我看到了地震肆虐后的“痕迹”——青川,就是一片废墟。
下午2点,简单的挂牌仪式结束后,本想留下来继续采访,由于某些原因只得返回成都。八个小时后到成都已是晚上10点,借饭店经理的网线,我将一篇400多字的消息发回。
第一次写上“本报青川电”,尽管饥肠辘辘,但心里着实松了口气,同时还有些许自豪。事实上,那次我还写了一篇采访札记——《在路上》,终未刊发,有些遗憾。
不过,与青川的缘分并未就此结束。
去年11月末,是最全面、最深入的一次采访,七天分别从五个角度写下了《援建在继续,青川不孤独》的深度报道;今年4月,对宁波援建青川采用了最新的报道形式,和同事周骥共同采写了《600天后,废墟上崛起新青川》、《宁波大爱挺起“青川脊梁”》、《宁波印记指引青川前行》三篇连续报道。
转眼,入行近两年。这两年,我见到了夏天、冬天和春天的青川。而我的新闻理想也如同秋日里崛起的“新青川”,渐行渐近。
编辑: 范敬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