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上海世博会是展示中国民族文化和世界文明进步的重要舞台。党和国家领导人胡锦涛、温家宝等多次参观视察世博会场馆建设工作,听取组织工作汇报,并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原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在参加上海世博会国内参展动员会时曾指出,“在一定意义上说,各省区市馆能不能办好,是对参展地方领导领悟力的检验,就是要看能不能准确领悟和把握历史文化传统与科学发展理念。”体现出党中央、国务院对上海世博会的高度重视。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接轨世博工作,把接轨上海世博会作为宁波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扩大内外开放合作、树立城市品牌形象、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创建文明城市的一个重要机遇。巴音朝鲁书记在2008年7月率领市党政代表团考察上海世博局时指出:“宁波走向国际化、实现新跨越,必须抓住和用好上海世博会的重大历史机遇,以全球的眼光绘蓝图,以开放的思路促改革,以创新的勇气抓发展,加快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步伐”。2007年9月,毛光烈市长在《宁波市会展业接轨上海世博会的对策研究》上批示“这是把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建设全面推向新阶段的重大机遇,我们要认真把握。”我市的接轨世博工作在接轨世博会组委会的正确领导下,坚持前瞻性思考、前置性运作,主动有为,积极创新,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一、宁波市接轨世博工作取得的进展
(一)立足高端,精心谋划
一是加强调研,明确工作方向和重点。2006年以来,宁波市政府相关部门和科研院所就积极开展接轨世博工作相关研究。2007年3月,市政府会展办组织市会展经济研究所形成了《宁波市接轨上海世博会的对策研究》研究报告。报告就宁波产业与上海世博会合作的必要性、基本原则、具体途径和相关的工作手段提出了建设性意见。2008年9月,宁波市社科联立项开展“宁波最佳城市实践区展示设计研究”课题。市发展研究中心、市政协、市会展经济研究所等相关研究机构还承担了“浙江利用世博平台对策研究”、“长三角联手搭建世博平台的体制机制研究”、“长三角会展业合作发展研究”等课题研究。通过这些调研和相关课题研究工作,进一步明确了宁波接轨上海世博会工作意义,理清了我市接轨上海世博会的工作思路、重点,在理论上奠定了接轨上海世博会的工作基础。
二是健全机构,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2007年10月17日,市政府常务会议听取了市会展办关于宁波市接轨世博会工作的专题汇报,并成立了宁波市接轨2010年上海世博会组委会。由毛光烈市长任组委会主任,邬和民、徐明夫副市长任组委会副主任,相关部门和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组委会下设办公室(简称市接轨世博办)。市接轨世博办根据工作职能,认真做好工作班子和工作架构的设计和建设工作,设立了展馆事务部、主题论坛部、文化活动部、旅游推广部、新闻宣传部、产业合作部、综合协调部7个部门,分别由有关部门负责人担任部长。三是出台总体方案,明确工作目标任务。在深入调研基础上,经过几上几下的反复征求意见和修改完善,形成出台了《宁波市接轨2010年上海世博会总体方案》。总体方案中,明确了主要任务,包括参与中国地方政府联合馆的展示,积极申报参与最佳城市实践区,举办世博会“宁波日”活动,兴办城市主题论坛,参与“世博之旅”组织工作,做好上海世博会宣传推介,参与“网上世博会”等内容,明确相应的责任部门,确保各项工作责任落实、任务落实、要求落实。
(二)紧盯项目,扎实推进
一是积极申报最佳城市实践区。作为上海世博会的一大创新项目,“城市最佳实践区”将集中展示全球具有代表性的城市为提高城市生活品质所进行的最具示范价值的最佳实践。市接轨世博办克服了申报工作启动晚、竞争激烈等困难,成立项目课题组,开展专题研究,寻求突破方向,最后确定以奉化滕头村为案例,以城市自荐形式进行申报。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精心制作完成的《中国滕头“城市化与生态”实践——全球生态500佳和世界十佳和谐乡村路径》,该案例受到了上海世博局和国际遴选委员会的高度评价,并在全球80个城市108个案例中脱颖而出,成为国内10个入选城市案例之一,是长三角城市群里唯一的自建馆案例,也是整个世博园区唯一的体现世博会“城市与乡村互动”的乡村案例。
二是努力争取世博会首个主题论坛落户宁波。上海世博会将围绕“信息化与城市发展”、“古城保护与创新”等六个主题举办六场主题论坛。市接轨世博办主动开展与上海世博局论坛部的对接工作,早介入,早申报,经过努力,上海世博会六大主题论坛中的首个论坛“信息化与城市发展”论坛落户宁波,成为浙江省三大主题论坛举办城市之一。该论坛由国际电信联盟、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上海世博会执委会、宁波市政府主办,具体由我市承办,届时将有全世界信息化领域的顶级专家、学者和政要共600名以上嘉宾与会,成为宁波至今最高规格的国际性论坛活动,将对推动宁波城市信息化发展,城市化的推进,城市品牌的提升带来积极有力的变化。
三是积极争取大批的文化活动进园参演。世博会举办期间,包括开闭幕式等共预计有2万余场的文化演艺活动,成为世博会交流合作、提升形象的一个重要载体。目前我市已成功申报了一场城市最佳广场的“宁波特别日”专场活动、三场县(市)区“普通日”活动,一个文化巡游活动。分别是:2010年8月1日在世博园区全球城市广场的“宁波特别日”活动;2010年5月8日、9日分别由北仑、宁海、余姚三市区承办在世博园区演出的“普通日”专场文艺节目;初步确定了奉化布龙、象山渔鼓、十里红妆等节目参加在世博园区浦东3号线的巡游活动。
(三)注重对接,加强融合
宁波的接轨世博工作始终着眼于如何借助杭州湾跨海大桥建成通车便利,发挥我市的区位优势、产业优势、文化优势、开放优势,进一步提升宁波城市形象、扩大对外开放、推进科技创新、促进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建设。
2008年11月,宁波市政府与上海世博局签订全面合作协议,双方确定将在信息交流、产业支撑、宣传文化以及共推旅游产品等方面展开全面深入的合作。
从2007年开始,宁波市接轨世博办、上海世博局论坛部、长三角会展联盟等部门联合在我市连续三年举办《2010上海世博会与长三角合作发展论坛》,分别围绕“长三角地区联动发展”、“世博与旅游互动”等主题展开互动交流,长三角主要城市上海、南京、杭州、合肥、南昌、苏州、嘉兴、绍兴等市领导及会展、旅游、服务业等部门和企业界代表参加了多方合作的深度交流。
同时,市接轨世博工作积极向上海世博局领导及有关部门、省世博办对接和联系,征求意见、接受指导、争取支持,借此完善工作内容,明晰工作任务,汲取工作方法。2007年9月24日,邀请上海世博会执委会副主任周汉民来甬作“世博会与长三角城市发展”专题报告。市委、市政府相关部门和各界人士共数百人聆听了报告。通过报告会,对世博会这一世界顶级博览活动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有关市领导多次专程赴上海世博局就如何申报城市最佳实践区、引进主题论坛、产业合作项目推进等展开交流接洽。市接轨世博办邀请上海世博局国内参展部、主题演绎部、城市最佳实践区部、论坛部、订房中心、票务中心相关领导和专家来甬指导,有力地推进了我市接轨工作的顺利高效进展。
(四)产业接轨,主动跟进
随着世博商机的大规模启动,我市积极跟进,千方百计使宁波企业分享世博经济的大蛋糕。在先期宏润、龙元等建筑企业承接安置世博会动迁居民和世博主轴工程,贝发集团成为世博会的首批制造商之一,世博系列纪念笔成为世博特许产品,奉化滕头园林公司成为世博苗木供应商的基础上,为宁波企业提供各类信息和商机。
为进一步帮助更多的宁波中小特色产业和企业低成本地“跨进”世博“门槛”,市接轨世博办充分发掘利用世博会宁波滕头案例、世博主题论坛、文化活动等载体,创造性地通过服务外包形式,借助专业公司力量,组建了宁波市接轨世博办市场开发部,全面负责市场开发、产业接轨的招商服务工作。2009年11月27日,市接轨世博办组织召开了全市产业接轨世博会服务大会,大会邀请了市发改委、市经委、市经合办等有关单位领导和188家宁波企业以及40余家各类协会负责人与会。大会发布了宁波接轨世博项目和招商政策,并相继与宁波陆龙兄弟、宁波振宁牧业、大梁山啤酒集团、宁波音王集团等近10家各行业龙头企业签订合作协议,为宁波产业和企业登上世博“大舞台”,提升企业品牌知名度,做大做强提供了良好的机会。
(五)旅游推广,走在前列
据估计,上海世博会将吸引7000万人次的游客,其中海外游客将达到350万人,如何分享世博旅游“蛋糕”,促进宁波旅游产业的提升,宁波通过在机构、产品、市场、功能等全方位的对接,使宁波对接世博旅游工作取得了显著地成效。
一是通过到上海宣讲、邀请上海旅游业有关人士赴宁波考察。通过召开宁波世博主题体验之旅产品开发座谈会等,全面对接上海世博,服务宁波旅游企业。2008年3月,市政府在上海隆重举行宁波旅游推介会,由此拉开了2008年宁波旅游上海推广年宣传推广活动序幕。2009年6月,在上海举办了2009年宁波世博旅游上海推广周活动,并推出了响亮的宁波世博旅游口号:“看上海世博,游阿拉宁波”。
二是全面实施《宁波旅游对接2010年上海世博会400天实施方案》。积极主动和上海市旅委、世博事务协调局、长三角世博主题体验之旅工作小组和上海媒体、世博会指定接待旅行社和日韩在沪旅行社对接,依托上海营销,围绕世博推广。通过组织142家上海旅行商、新闻媒体记者赴甬考察活动;组织日、韩、美、德、斯里兰卡等51个国家驻上海旅游官员、旅游办事处、驻泸经济代表处代表赴宁波溪口、弥勒大佛、慈城、保国寺、达蓬山景区考察。策划推出了韩国在沪侨民一日游(达蓬山);日本在沪侨民二日游(天一阁、河姆渡、天童寺、保国寺)和日、韩侨民夏休亲子体验二日游线路(达蓬山、河姆渡、四明山、都市农庄、三江夜游),进一步推进日、韩游客在世博期间到宁波旅游。
三是积极申报世博主题体验之旅示范点。目前包括镇海后大街、慈城、河姆渡、宁波博物馆、溪口景区、前童古镇等景点在内的9条世博体验之旅,共包括9个主题(18个体验点),成为长三角地区仅次于杭州(10个)、苏州(10个)之后拥有最大世博主题体验之旅的城市。同时,已有21家酒店进入世博酒店预订网,其中五星酒店8家,四星酒店6家,三星酒店7家。
(六)宣传互动,提升形象
世博宣传立足扩大宁波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品牌形象,从城市营销的角度开展对内、对外宣传工作,全方位、多角度体现宁波市民喜迎世博、融入世博、欢聚世博的精神风貌和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的开放形象。市接轨世博办公室努力通过世博宣传周、领导专题访谈,世博进校园、世博进社区、世博进乡村,在宁波文化百科大讲堂设立“上海世博会与宁波经济发展”专题讲座等载体和渠道,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工作。
一是根据我市实际,制订了宁波接轨世博会的整体宣传方案。通过方案的调研制订,明确世博会召开前后及举办期间包括城市最佳实践区宁波滕头案例开、闭馆、“信息化与城市发展”主题论坛召开、世博“宁波特别日”等重要事件节点的宣传,明确宣传的内容、形式与方法。
二是组织世博会“宁波宣传周”活动。2009年7月10日至16日一周内,我市共组织举办了世博图片展、世博吉祥物—“海宝”落户仪式、“宁波风”文艺节目展演、世博知识竞赛、“魅力东方迎世博—走进宁波”现场直播、世博礼仪之星竞赛等九大系列活动,通过各种宣传载体、形式与手段,广泛宣传了世博知识、推广了世博理念,扩大了我市的对外影响,受到了各方好评。
三是有效策划媒体宣传活动。2009年7月以来,相继策划了东方卫视、《东方早报》、《文汇报》、《新民晚报》和新华社、《人民日报》、中新社、《中国日报》、《解放日报》等各大媒体记者联合到我市采访。同时,与上海网宣办一起组织了网络宣传策划会,召开了市级媒体世博宣传策划会,组建世博宣传“跑线”记者队伍,推出宁波接轨世博官方网站,编印《宁波接轨世博简报》和《宁波与世博》宣传册,在学校、社区广泛发送世博会宣传资料,播放世博会宣传短片,在中国宁波网、宁波电视台新闻频道开辟“倒计时”宣传专栏等等。
此外,与亚洲电视进行了沟通衔接,计划于2010年元月底来我市拍摄《世博会“漫”游长三角》系列之《村在景中,景在村中》专题片,通过滕头村与宁波滕头案例,充分展现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宁波城乡和谐发展的崭新风貌,充分凸现上海世博会——城市与乡村互动的主题。
宁波接轨2010年上海世博会情况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10-04-22 15:19:06
2010年上海世博会是展示中国民族文化和世界文明进步的重要舞台。党和国家领导人胡锦涛、温家宝等多次参观视察世博会场馆建设工作,听取组织工作汇报,并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原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在参加上海世博会国内参展动员会时曾指出,“在一定意义上说,各省区市馆能不能办好,是对参展地方领导领悟力的检验,就是要看能不能准确领悟和把握历史文化传统与科学发展理念。”体现出党中央、国务院对上海世博会的高度重视。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接轨世博工作,把接轨上海世博会作为宁波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扩大内外开放合作、树立城市品牌形象、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创建文明城市的一个重要机遇。巴音朝鲁书记在2008年7月率领市党政代表团考察上海世博局时指出:“宁波走向国际化、实现新跨越,必须抓住和用好上海世博会的重大历史机遇,以全球的眼光绘蓝图,以开放的思路促改革,以创新的勇气抓发展,加快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步伐”。2007年9月,毛光烈市长在《宁波市会展业接轨上海世博会的对策研究》上批示“这是把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建设全面推向新阶段的重大机遇,我们要认真把握。”我市的接轨世博工作在接轨世博会组委会的正确领导下,坚持前瞻性思考、前置性运作,主动有为,积极创新,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一、宁波市接轨世博工作取得的进展
(一)立足高端,精心谋划
一是加强调研,明确工作方向和重点。2006年以来,宁波市政府相关部门和科研院所就积极开展接轨世博工作相关研究。2007年3月,市政府会展办组织市会展经济研究所形成了《宁波市接轨上海世博会的对策研究》研究报告。报告就宁波产业与上海世博会合作的必要性、基本原则、具体途径和相关的工作手段提出了建设性意见。2008年9月,宁波市社科联立项开展“宁波最佳城市实践区展示设计研究”课题。市发展研究中心、市政协、市会展经济研究所等相关研究机构还承担了“浙江利用世博平台对策研究”、“长三角联手搭建世博平台的体制机制研究”、“长三角会展业合作发展研究”等课题研究。通过这些调研和相关课题研究工作,进一步明确了宁波接轨上海世博会工作意义,理清了我市接轨上海世博会的工作思路、重点,在理论上奠定了接轨上海世博会的工作基础。
二是健全机构,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2007年10月17日,市政府常务会议听取了市会展办关于宁波市接轨世博会工作的专题汇报,并成立了宁波市接轨2010年上海世博会组委会。由毛光烈市长任组委会主任,邬和民、徐明夫副市长任组委会副主任,相关部门和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组委会下设办公室(简称市接轨世博办)。市接轨世博办根据工作职能,认真做好工作班子和工作架构的设计和建设工作,设立了展馆事务部、主题论坛部、文化活动部、旅游推广部、新闻宣传部、产业合作部、综合协调部7个部门,分别由有关部门负责人担任部长。三是出台总体方案,明确工作目标任务。在深入调研基础上,经过几上几下的反复征求意见和修改完善,形成出台了《宁波市接轨2010年上海世博会总体方案》。总体方案中,明确了主要任务,包括参与中国地方政府联合馆的展示,积极申报参与最佳城市实践区,举办世博会“宁波日”活动,兴办城市主题论坛,参与“世博之旅”组织工作,做好上海世博会宣传推介,参与“网上世博会”等内容,明确相应的责任部门,确保各项工作责任落实、任务落实、要求落实。
(二)紧盯项目,扎实推进
一是积极申报最佳城市实践区。作为上海世博会的一大创新项目,“城市最佳实践区”将集中展示全球具有代表性的城市为提高城市生活品质所进行的最具示范价值的最佳实践。市接轨世博办克服了申报工作启动晚、竞争激烈等困难,成立项目课题组,开展专题研究,寻求突破方向,最后确定以奉化滕头村为案例,以城市自荐形式进行申报。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精心制作完成的《中国滕头“城市化与生态”实践——全球生态500佳和世界十佳和谐乡村路径》,该案例受到了上海世博局和国际遴选委员会的高度评价,并在全球80个城市108个案例中脱颖而出,成为国内10个入选城市案例之一,是长三角城市群里唯一的自建馆案例,也是整个世博园区唯一的体现世博会“城市与乡村互动”的乡村案例。
二是努力争取世博会首个主题论坛落户宁波。上海世博会将围绕“信息化与城市发展”、“古城保护与创新”等六个主题举办六场主题论坛。市接轨世博办主动开展与上海世博局论坛部的对接工作,早介入,早申报,经过努力,上海世博会六大主题论坛中的首个论坛“信息化与城市发展”论坛落户宁波,成为浙江省三大主题论坛举办城市之一。该论坛由国际电信联盟、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上海世博会执委会、宁波市政府主办,具体由我市承办,届时将有全世界信息化领域的顶级专家、学者和政要共600名以上嘉宾与会,成为宁波至今最高规格的国际性论坛活动,将对推动宁波城市信息化发展,城市化的推进,城市品牌的提升带来积极有力的变化。
三是积极争取大批的文化活动进园参演。世博会举办期间,包括开闭幕式等共预计有2万余场的文化演艺活动,成为世博会交流合作、提升形象的一个重要载体。目前我市已成功申报了一场城市最佳广场的“宁波特别日”专场活动、三场县(市)区“普通日”活动,一个文化巡游活动。分别是:2010年8月1日在世博园区全球城市广场的“宁波特别日”活动;2010年5月8日、9日分别由北仑、宁海、余姚三市区承办在世博园区演出的“普通日”专场文艺节目;初步确定了奉化布龙、象山渔鼓、十里红妆等节目参加在世博园区浦东3号线的巡游活动。
(三)注重对接,加强融合
宁波的接轨世博工作始终着眼于如何借助杭州湾跨海大桥建成通车便利,发挥我市的区位优势、产业优势、文化优势、开放优势,进一步提升宁波城市形象、扩大对外开放、推进科技创新、促进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建设。
2008年11月,宁波市政府与上海世博局签订全面合作协议,双方确定将在信息交流、产业支撑、宣传文化以及共推旅游产品等方面展开全面深入的合作。
从2007年开始,宁波市接轨世博办、上海世博局论坛部、长三角会展联盟等部门联合在我市连续三年举办《2010上海世博会与长三角合作发展论坛》,分别围绕“长三角地区联动发展”、“世博与旅游互动”等主题展开互动交流,长三角主要城市上海、南京、杭州、合肥、南昌、苏州、嘉兴、绍兴等市领导及会展、旅游、服务业等部门和企业界代表参加了多方合作的深度交流。
同时,市接轨世博工作积极向上海世博局领导及有关部门、省世博办对接和联系,征求意见、接受指导、争取支持,借此完善工作内容,明晰工作任务,汲取工作方法。2007年9月24日,邀请上海世博会执委会副主任周汉民来甬作“世博会与长三角城市发展”专题报告。市委、市政府相关部门和各界人士共数百人聆听了报告。通过报告会,对世博会这一世界顶级博览活动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有关市领导多次专程赴上海世博局就如何申报城市最佳实践区、引进主题论坛、产业合作项目推进等展开交流接洽。市接轨世博办邀请上海世博局国内参展部、主题演绎部、城市最佳实践区部、论坛部、订房中心、票务中心相关领导和专家来甬指导,有力地推进了我市接轨工作的顺利高效进展。
(四)产业接轨,主动跟进
随着世博商机的大规模启动,我市积极跟进,千方百计使宁波企业分享世博经济的大蛋糕。在先期宏润、龙元等建筑企业承接安置世博会动迁居民和世博主轴工程,贝发集团成为世博会的首批制造商之一,世博系列纪念笔成为世博特许产品,奉化滕头园林公司成为世博苗木供应商的基础上,为宁波企业提供各类信息和商机。
为进一步帮助更多的宁波中小特色产业和企业低成本地“跨进”世博“门槛”,市接轨世博办充分发掘利用世博会宁波滕头案例、世博主题论坛、文化活动等载体,创造性地通过服务外包形式,借助专业公司力量,组建了宁波市接轨世博办市场开发部,全面负责市场开发、产业接轨的招商服务工作。2009年11月27日,市接轨世博办组织召开了全市产业接轨世博会服务大会,大会邀请了市发改委、市经委、市经合办等有关单位领导和188家宁波企业以及40余家各类协会负责人与会。大会发布了宁波接轨世博项目和招商政策,并相继与宁波陆龙兄弟、宁波振宁牧业、大梁山啤酒集团、宁波音王集团等近10家各行业龙头企业签订合作协议,为宁波产业和企业登上世博“大舞台”,提升企业品牌知名度,做大做强提供了良好的机会。
(五)旅游推广,走在前列
据估计,上海世博会将吸引7000万人次的游客,其中海外游客将达到350万人,如何分享世博旅游“蛋糕”,促进宁波旅游产业的提升,宁波通过在机构、产品、市场、功能等全方位的对接,使宁波对接世博旅游工作取得了显著地成效。
一是通过到上海宣讲、邀请上海旅游业有关人士赴宁波考察。通过召开宁波世博主题体验之旅产品开发座谈会等,全面对接上海世博,服务宁波旅游企业。2008年3月,市政府在上海隆重举行宁波旅游推介会,由此拉开了2008年宁波旅游上海推广年宣传推广活动序幕。2009年6月,在上海举办了2009年宁波世博旅游上海推广周活动,并推出了响亮的宁波世博旅游口号:“看上海世博,游阿拉宁波”。
二是全面实施《宁波旅游对接2010年上海世博会400天实施方案》。积极主动和上海市旅委、世博事务协调局、长三角世博主题体验之旅工作小组和上海媒体、世博会指定接待旅行社和日韩在沪旅行社对接,依托上海营销,围绕世博推广。通过组织142家上海旅行商、新闻媒体记者赴甬考察活动;组织日、韩、美、德、斯里兰卡等51个国家驻上海旅游官员、旅游办事处、驻泸经济代表处代表赴宁波溪口、弥勒大佛、慈城、保国寺、达蓬山景区考察。策划推出了韩国在沪侨民一日游(达蓬山);日本在沪侨民二日游(天一阁、河姆渡、天童寺、保国寺)和日、韩侨民夏休亲子体验二日游线路(达蓬山、河姆渡、四明山、都市农庄、三江夜游),进一步推进日、韩游客在世博期间到宁波旅游。
三是积极申报世博主题体验之旅示范点。目前包括镇海后大街、慈城、河姆渡、宁波博物馆、溪口景区、前童古镇等景点在内的9条世博体验之旅,共包括9个主题(18个体验点),成为长三角地区仅次于杭州(10个)、苏州(10个)之后拥有最大世博主题体验之旅的城市。同时,已有21家酒店进入世博酒店预订网,其中五星酒店8家,四星酒店6家,三星酒店7家。
(六)宣传互动,提升形象
世博宣传立足扩大宁波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品牌形象,从城市营销的角度开展对内、对外宣传工作,全方位、多角度体现宁波市民喜迎世博、融入世博、欢聚世博的精神风貌和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的开放形象。市接轨世博办公室努力通过世博宣传周、领导专题访谈,世博进校园、世博进社区、世博进乡村,在宁波文化百科大讲堂设立“上海世博会与宁波经济发展”专题讲座等载体和渠道,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工作。
一是根据我市实际,制订了宁波接轨世博会的整体宣传方案。通过方案的调研制订,明确世博会召开前后及举办期间包括城市最佳实践区宁波滕头案例开、闭馆、“信息化与城市发展”主题论坛召开、世博“宁波特别日”等重要事件节点的宣传,明确宣传的内容、形式与方法。
二是组织世博会“宁波宣传周”活动。2009年7月10日至16日一周内,我市共组织举办了世博图片展、世博吉祥物—“海宝”落户仪式、“宁波风”文艺节目展演、世博知识竞赛、“魅力东方迎世博—走进宁波”现场直播、世博礼仪之星竞赛等九大系列活动,通过各种宣传载体、形式与手段,广泛宣传了世博知识、推广了世博理念,扩大了我市的对外影响,受到了各方好评。
三是有效策划媒体宣传活动。2009年7月以来,相继策划了东方卫视、《东方早报》、《文汇报》、《新民晚报》和新华社、《人民日报》、中新社、《中国日报》、《解放日报》等各大媒体记者联合到我市采访。同时,与上海网宣办一起组织了网络宣传策划会,召开了市级媒体世博宣传策划会,组建世博宣传“跑线”记者队伍,推出宁波接轨世博官方网站,编印《宁波接轨世博简报》和《宁波与世博》宣传册,在学校、社区广泛发送世博会宣传资料,播放世博会宣传短片,在中国宁波网、宁波电视台新闻频道开辟“倒计时”宣传专栏等等。
此外,与亚洲电视进行了沟通衔接,计划于2010年元月底来我市拍摄《世博会“漫”游长三角》系列之《村在景中,景在村中》专题片,通过滕头村与宁波滕头案例,充分展现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宁波城乡和谐发展的崭新风貌,充分凸现上海世博会——城市与乡村互动的主题。
编辑: 赖小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