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岭煤矿事故发生已两天多时间,153名被困者仍杳无音信。不断逝去的时间在催促人,漫长等待的时间在急煞人。中央领导指示全力救援,社会公众企盼好人平安,祈愿那些鲜活的生命全都安然无恙。
导致这一起矿难的具体原因,一说凿穿地下水,一说小窑老空水,其最后的权威结论尚在调查之中,但已无改其安全生产责任事故的属性。考究其后果前因,我们发现,这起矿难和此前发生的一些矿难一样,根本在于事故责任者虚掩了安全这道门。更甚者,这起矿难责任方的几道安全门,更像虚设,不能不令人震惊和警醒。
第一重门,国字号大煤矿、还未正式投运,这双重理由应使安全坐上头把交椅。然而,这起事故发生表明,这理应有的第一重安全门,或许只是公众的一厢情愿。
第二重门,“安全第一”是煤矿企业的生产理念。但在中煤集团这个项目那里,“勇争第一”的标语赫然取代了“安全第一”。山西省副省长陈川平明确表示,王家岭矿难就坏在“勇争第一”上。他们把项目外包出去,按施工进度奖惩。公司3月5日召开的按期投运推进大会上更提出,“项目建设必须雷打不动地坚持10月1日投产的目标”。一项生产建设或经营任务的完成期限,都是经过科学计算的,如果把施工层逼到了不抢进度就根本无法完成任务的境地的话,生产安全必定会让位于生产进度。在实际操作中,诸如探水、探矿机制就难以建立,对周边的煤窑分布情况也就不明。这岂非有点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
第三重门,政府安全生产监管,会促使那些不把安全当回事的官员、企业主等关好安全门。然而,即使在“安全生产形势严峻”的山西,即使是省一级的重要会议,即使是主要领导强调和部署安全工作,不把安全当回事的大有人在。就在矿难前几天的3月24日,山西“全省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在太原举行。结果怎样?有八市局长缺席,有人拿了材料走人。副省长李小鹏一语中的:“这样的态度怎么能够抓好安全生产?”政府官员若是,企业主定会等而下之。
第四重门,面对异常情况的安全应急反应机制,能够有效避免事故发生,或把损失降到最低。王家岭矿难前三天,就有工友称有漏水,未引起重视。事故前三小时,又有人发现漏水,并向地面报告,但遗憾的是,仍然未就此停工。据中煤集团相关负责人解释,就像喊“狼来了”一样,喊得多了就没有引起重视。安全预警不比其它,即使有百次预警,也理当先作出工人升井反应,再进行险情探测评估,这应当作出制度性的强制规定,而不是靠个人判断与感觉。对应急预警也搞“狼来了”,说到底还是内心里没把安全当回事。
这四重门的虚掩乃至虚设,是这起事故可见的重要原因。哪怕只有一重门真正起作用,都有可能使安全效应传导至终端,从而有效规避风险。你若虚掩,事故就必定会乘虚而入,这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把安全的几重门关得越紧,事故就越可能被挡在门外。
只是,对于安全生产者、监管者来说,这些安全门什么时候才能不虚掩?怎样才能不虚掩!
本报特约评论员 陈国兴
王家岭矿难四重门虚掩乃至虚设?
稿源: 人民网-《京华时报》 2010-03-31 08:55:59
王家岭煤矿事故发生已两天多时间,153名被困者仍杳无音信。不断逝去的时间在催促人,漫长等待的时间在急煞人。中央领导指示全力救援,社会公众企盼好人平安,祈愿那些鲜活的生命全都安然无恙。
导致这一起矿难的具体原因,一说凿穿地下水,一说小窑老空水,其最后的权威结论尚在调查之中,但已无改其安全生产责任事故的属性。考究其后果前因,我们发现,这起矿难和此前发生的一些矿难一样,根本在于事故责任者虚掩了安全这道门。更甚者,这起矿难责任方的几道安全门,更像虚设,不能不令人震惊和警醒。
第一重门,国字号大煤矿、还未正式投运,这双重理由应使安全坐上头把交椅。然而,这起事故发生表明,这理应有的第一重安全门,或许只是公众的一厢情愿。
第二重门,“安全第一”是煤矿企业的生产理念。但在中煤集团这个项目那里,“勇争第一”的标语赫然取代了“安全第一”。山西省副省长陈川平明确表示,王家岭矿难就坏在“勇争第一”上。他们把项目外包出去,按施工进度奖惩。公司3月5日召开的按期投运推进大会上更提出,“项目建设必须雷打不动地坚持10月1日投产的目标”。一项生产建设或经营任务的完成期限,都是经过科学计算的,如果把施工层逼到了不抢进度就根本无法完成任务的境地的话,生产安全必定会让位于生产进度。在实际操作中,诸如探水、探矿机制就难以建立,对周边的煤窑分布情况也就不明。这岂非有点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
第三重门,政府安全生产监管,会促使那些不把安全当回事的官员、企业主等关好安全门。然而,即使在“安全生产形势严峻”的山西,即使是省一级的重要会议,即使是主要领导强调和部署安全工作,不把安全当回事的大有人在。就在矿难前几天的3月24日,山西“全省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在太原举行。结果怎样?有八市局长缺席,有人拿了材料走人。副省长李小鹏一语中的:“这样的态度怎么能够抓好安全生产?”政府官员若是,企业主定会等而下之。
第四重门,面对异常情况的安全应急反应机制,能够有效避免事故发生,或把损失降到最低。王家岭矿难前三天,就有工友称有漏水,未引起重视。事故前三小时,又有人发现漏水,并向地面报告,但遗憾的是,仍然未就此停工。据中煤集团相关负责人解释,就像喊“狼来了”一样,喊得多了就没有引起重视。安全预警不比其它,即使有百次预警,也理当先作出工人升井反应,再进行险情探测评估,这应当作出制度性的强制规定,而不是靠个人判断与感觉。对应急预警也搞“狼来了”,说到底还是内心里没把安全当回事。
这四重门的虚掩乃至虚设,是这起事故可见的重要原因。哪怕只有一重门真正起作用,都有可能使安全效应传导至终端,从而有效规避风险。你若虚掩,事故就必定会乘虚而入,这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把安全的几重门关得越紧,事故就越可能被挡在门外。
只是,对于安全生产者、监管者来说,这些安全门什么时候才能不虚掩?怎样才能不虚掩!
本报特约评论员 陈国兴
编辑: 陈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