榈牧两
本报记者 邵巧宏
他是个带着传奇色彩的人物。
据说,村民点名要他当村支书。
据说,上级领导上门请了10多次,他才决定出任村支书。
据说,自他上任后,这个原本的“倒挂村”10年产生了大大小小80多家企业。
据说,10年前村里没钱,他个人名义借了200万给村里造房子。
……
他嗓门很大,能力很强,威信很高。有人形容他就像热播剧《亮剑》里的李云龙,有勇有谋,有时候又带点俏皮。
这个余姚陆埠镇干溪村的“李云龙”,叫周以国,48岁。从2001年4月他上任干溪村村支书到现在10年,干溪村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就在去年12月,村民们却听到了一个晴天霹雳:周以国得了鼻咽癌。
在周以国到杭州治疗的这段时间里,村里的老人们经常会到庙里为他祈福,还有人花几个月的时间为他绣了幅十字绣。
这是怎样的一个人,何以有如此的气场和魅力掳获每一个村民的心?
手一甩,大嗓门拒绝记者采访
陆埠镇的干溪村是一个800多户人家的村庄,人口2200名左右,由干溪、近山、里岗、外岗四个村在2001年合并而成。
走进干溪村的村委会,二楼小会议室里密密麻麻地挂满奖状,共有45面,包括有民主法治示范村、培育新农民奖、文明村等等。奖状中最早一块颁发于2002年,也就是说,周以国走马上任的第二年,干溪村开始收获荣誉。
小会议室再往里就是周以国的办公室。在杭州治疗期间,周以国的办公室依旧被人打扫得干干净净,办公桌的桌面玻璃板下还压着一份1月份工作计划。
上周五下午3点左右,周以国坐朋友的车回到干溪村。提着装了半瓶水的水杯,戴着一顶贝雷帽,脚上是一双黑色布鞋。没有回家,他直接走回了二楼的办公室。
有同事提醒他回家一趟,因为有记者要到家里采访。周以国手一甩,一口拒绝。办公室传出他的大嗓门:这样不好(指那么多记者采访),不是说不要采访我了吗?也没做什么事,接受采访,压力实在太大了。
27岁的大学生村官、干溪村党总支副书记李洁走出周以国的办公室,笑开了:“书记就是这个脾气,我们早习惯了他的大嗓门,不过,和上次见到他比起来,这次声音有点嘶哑了。”
十顾茅庐后,周以国放弃高薪当村官
在当村支书之前,周以国家也是办厂的,企业不大,但收入远好过当村支书。
“只要周以国能出来,我们村就有希望了。”陆埠镇镇长周烈钢说,这是当年村民说过的一句话。为了让周以国“出山”,他们前前后后“请”了10多次。在全村党员干部一致推举下,周以国只好答应。
余姚机电有限公司是村里工业小区中规模最大的企业,年销售额超亿元。公司总经理鲁孝良曾以10万年薪想把当村支书的周以国挖走,被周以国拒绝了。
“你当时怎么就不想拿10万的年薪,而是选择当了村支书?”记者问。
“我想啊,我怎么不想?但是既然当了这个村支书,我就应该对村里的事负起责任,所以只好放弃了。”周以国笑着坦言。
村子的变化像天方夜谭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周以国“威信”高,不光因为他是个负责、讲信用的人,更因为他用自己的谋略为村里创造了财富。
2001年,在全面清理村级资产后,周以国开始考虑怎样让这个“倒挂村”富起来。他认为干溪在农业上没有优势,引进企业才能搞活村经济。为此,他提议所有的村干部每周上班6天,坚持每周一会,将村里要做的事都摆到桌面上来。
村民李贤涛一次星期六经过村委会,发现停着村领导的车,那时候他就感觉,有这样的村干部,村面貌一定会改变!
正如李贤涛所想,经过几年的招商引资,干溪村投资3000万元、规划面积130亩的工业小区已有20多家企业落户。同时,村里良好的投资环境也带动村民的创业,目前全村已有大小企业80多家。
去年,干溪村实现社会总收入9430万元,村可支配收入101万元,农民人均收入达9618元,分别比2001年增长384%、493%和186%。
190多万元修建村内主干道,新建2座桥;30万元建社区卫生服务室;30万元改造菜场,54万元建成村文化宫三期;40多万元对村庄进行了庭院整治。这么多资金的投入,对曾负债10多万元的“倒挂村”来说,是个天方夜谭。
个人借200万安置村民下山
2003年,根据发展总体规划,里岗、外岗要实施下山移民安置工程。干溪村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有98%左右的村民愿意下山。建安置房的钱从哪里来?周以国做了一个让村里其他人都不干相信的事:以个人名义向企业借了200万元做启动资金。
“你就不怕还不出200万?”记者问。
“我知道我值这个200万嘛!”周以国双手一摊,脸带笑意。
200万是向浙江安吉尔电器有限公司的老板李贤川借的。周以国也不只一次问过李贤川,你就不怕我还不出这200万?
李贤川回答,200万还不出,你卖给我打工总还是值得。
事实上,随着下山移民工程的开进,15个月后,周以国就把这笔钱还了。而现在,这个历时8年多、投资5000万元的下山移民工程已建房312户(套),其中,抽签到户271户(套),已有100多户人家入住。
漂亮的套房、单体别墅,在让村里其他村民看了都眼红,从当时顾虑会没人买房到现在大家都想买,周以国说,这是他接下来要完成的事,不然就算闭眼了也不安心。
富了村民穷了自己
周以国生病后,以前的村主任蒋加良代替了他的工作,村委委员章建奇成了干溪村的代主任。
42岁的章建奇,十六七年前买了干溪村的第一辆桑塔纳轿车,他爱做生意、打拼事业。到村里当干部完全不在他人生规划里。
不过,当了村书记的周以国却看中了他:年轻、稳重、有头脑,是村干部的好人选。
章建奇说,他也是经不起周书记的软磨硬泡,才决定到村里来帮忙。他还记得2007年的夏天,周以国居然大中午不休息跑到他家里进行游说。
“以前自己做生意,一年十来万总有的,现在一个月工资1220元。我以前喜欢跑步、打篮球,现在没空了。我不是为钱而来,是为书记而来。”
章建奇说,周以国的病是拖了又拖才去做检查的。章建奇不只一次在开会时看到周以国流鼻血,大家很担心,但是他坚持要开完会。等会结束,鼻血不流了,他还会调侃一句:你们看,我说没什么事吧!
村里的事实在太多了,身体检查预约了5次,周以国都爽约了。最后,他是被同事“架”去检查的。而就是这样,他还随身带着厚厚一叠村里移民工程的资料。
当村支书的这10年,村民的生活越来越好了,可周以国这个村支书却越来越穷。至今他还住着上世纪80年代造起来的老房子,破旧不堪;他的厂因为没有时间照料,实在无法维持,已经转让了。
周以国依旧把这一切看得很淡:家里我不担心,我就担心村里。
而就在这样的情况下,3月中旬,周以国从杭州回到干溪村后,他提出,从今年1月起,他不再领工资,因为“都没在干活,领什么工资”……
好支书周以国,我们真诚给您祝福,愿您早日康复,早日回到让您记挂在心的岗位上。
钱江晚报:一个村支书的亮剑
稿源: 钱江晚报 2010-03-26 13:46:11
榈牧两
本报记者 邵巧宏
他是个带着传奇色彩的人物。
据说,村民点名要他当村支书。
据说,上级领导上门请了10多次,他才决定出任村支书。
据说,自他上任后,这个原本的“倒挂村”10年产生了大大小小80多家企业。
据说,10年前村里没钱,他个人名义借了200万给村里造房子。
……
他嗓门很大,能力很强,威信很高。有人形容他就像热播剧《亮剑》里的李云龙,有勇有谋,有时候又带点俏皮。
这个余姚陆埠镇干溪村的“李云龙”,叫周以国,48岁。从2001年4月他上任干溪村村支书到现在10年,干溪村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就在去年12月,村民们却听到了一个晴天霹雳:周以国得了鼻咽癌。
在周以国到杭州治疗的这段时间里,村里的老人们经常会到庙里为他祈福,还有人花几个月的时间为他绣了幅十字绣。
这是怎样的一个人,何以有如此的气场和魅力掳获每一个村民的心?
手一甩,大嗓门拒绝记者采访
陆埠镇的干溪村是一个800多户人家的村庄,人口2200名左右,由干溪、近山、里岗、外岗四个村在2001年合并而成。
走进干溪村的村委会,二楼小会议室里密密麻麻地挂满奖状,共有45面,包括有民主法治示范村、培育新农民奖、文明村等等。奖状中最早一块颁发于2002年,也就是说,周以国走马上任的第二年,干溪村开始收获荣誉。
小会议室再往里就是周以国的办公室。在杭州治疗期间,周以国的办公室依旧被人打扫得干干净净,办公桌的桌面玻璃板下还压着一份1月份工作计划。
上周五下午3点左右,周以国坐朋友的车回到干溪村。提着装了半瓶水的水杯,戴着一顶贝雷帽,脚上是一双黑色布鞋。没有回家,他直接走回了二楼的办公室。
有同事提醒他回家一趟,因为有记者要到家里采访。周以国手一甩,一口拒绝。办公室传出他的大嗓门:这样不好(指那么多记者采访),不是说不要采访我了吗?也没做什么事,接受采访,压力实在太大了。
27岁的大学生村官、干溪村党总支副书记李洁走出周以国的办公室,笑开了:“书记就是这个脾气,我们早习惯了他的大嗓门,不过,和上次见到他比起来,这次声音有点嘶哑了。”
十顾茅庐后,周以国放弃高薪当村官
在当村支书之前,周以国家也是办厂的,企业不大,但收入远好过当村支书。
“只要周以国能出来,我们村就有希望了。”陆埠镇镇长周烈钢说,这是当年村民说过的一句话。为了让周以国“出山”,他们前前后后“请”了10多次。在全村党员干部一致推举下,周以国只好答应。
余姚机电有限公司是村里工业小区中规模最大的企业,年销售额超亿元。公司总经理鲁孝良曾以10万年薪想把当村支书的周以国挖走,被周以国拒绝了。
“你当时怎么就不想拿10万的年薪,而是选择当了村支书?”记者问。
“我想啊,我怎么不想?但是既然当了这个村支书,我就应该对村里的事负起责任,所以只好放弃了。”周以国笑着坦言。
村子的变化像天方夜谭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周以国“威信”高,不光因为他是个负责、讲信用的人,更因为他用自己的谋略为村里创造了财富。
2001年,在全面清理村级资产后,周以国开始考虑怎样让这个“倒挂村”富起来。他认为干溪在农业上没有优势,引进企业才能搞活村经济。为此,他提议所有的村干部每周上班6天,坚持每周一会,将村里要做的事都摆到桌面上来。
村民李贤涛一次星期六经过村委会,发现停着村领导的车,那时候他就感觉,有这样的村干部,村面貌一定会改变!
正如李贤涛所想,经过几年的招商引资,干溪村投资3000万元、规划面积130亩的工业小区已有20多家企业落户。同时,村里良好的投资环境也带动村民的创业,目前全村已有大小企业80多家。
去年,干溪村实现社会总收入9430万元,村可支配收入101万元,农民人均收入达9618元,分别比2001年增长384%、493%和186%。
190多万元修建村内主干道,新建2座桥;30万元建社区卫生服务室;30万元改造菜场,54万元建成村文化宫三期;40多万元对村庄进行了庭院整治。这么多资金的投入,对曾负债10多万元的“倒挂村”来说,是个天方夜谭。
个人借200万安置村民下山
2003年,根据发展总体规划,里岗、外岗要实施下山移民安置工程。干溪村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有98%左右的村民愿意下山。建安置房的钱从哪里来?周以国做了一个让村里其他人都不干相信的事:以个人名义向企业借了200万元做启动资金。
“你就不怕还不出200万?”记者问。
“我知道我值这个200万嘛!”周以国双手一摊,脸带笑意。
200万是向浙江安吉尔电器有限公司的老板李贤川借的。周以国也不只一次问过李贤川,你就不怕我还不出这200万?
李贤川回答,200万还不出,你卖给我打工总还是值得。
事实上,随着下山移民工程的开进,15个月后,周以国就把这笔钱还了。而现在,这个历时8年多、投资5000万元的下山移民工程已建房312户(套),其中,抽签到户271户(套),已有100多户人家入住。
漂亮的套房、单体别墅,在让村里其他村民看了都眼红,从当时顾虑会没人买房到现在大家都想买,周以国说,这是他接下来要完成的事,不然就算闭眼了也不安心。
富了村民穷了自己
周以国生病后,以前的村主任蒋加良代替了他的工作,村委委员章建奇成了干溪村的代主任。
42岁的章建奇,十六七年前买了干溪村的第一辆桑塔纳轿车,他爱做生意、打拼事业。到村里当干部完全不在他人生规划里。
不过,当了村书记的周以国却看中了他:年轻、稳重、有头脑,是村干部的好人选。
章建奇说,他也是经不起周书记的软磨硬泡,才决定到村里来帮忙。他还记得2007年的夏天,周以国居然大中午不休息跑到他家里进行游说。
“以前自己做生意,一年十来万总有的,现在一个月工资1220元。我以前喜欢跑步、打篮球,现在没空了。我不是为钱而来,是为书记而来。”
章建奇说,周以国的病是拖了又拖才去做检查的。章建奇不只一次在开会时看到周以国流鼻血,大家很担心,但是他坚持要开完会。等会结束,鼻血不流了,他还会调侃一句:你们看,我说没什么事吧!
村里的事实在太多了,身体检查预约了5次,周以国都爽约了。最后,他是被同事“架”去检查的。而就是这样,他还随身带着厚厚一叠村里移民工程的资料。
当村支书的这10年,村民的生活越来越好了,可周以国这个村支书却越来越穷。至今他还住着上世纪80年代造起来的老房子,破旧不堪;他的厂因为没有时间照料,实在无法维持,已经转让了。
周以国依旧把这一切看得很淡:家里我不担心,我就担心村里。
而就在这样的情况下,3月中旬,周以国从杭州回到干溪村后,他提出,从今年1月起,他不再领工资,因为“都没在干活,领什么工资”……
好支书周以国,我们真诚给您祝福,愿您早日康复,早日回到让您记挂在心的岗位上。
编辑: 崔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