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中,党中央、国务院总揽全局、审时度势,果断出台一揽子计划,及时采取加强“三农”的重大举措。年初,中央一号文件和《报告》,对“三农”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要求坚决防止农业出现滑坡,千方百计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坚决防止农民收入出现徘徊,千方百计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4月份,在国内外农产品市场出现异常波动的情况下,国务院常务会议专门研究部署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稳定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8项政策措施。10月份,在秋冬种关键时节,国务院常务会议又研究部署了做好秋冬种工作的15项政策措施,旨在为来年农业稳定发展打牢基础。可以说,“三农”工作力度之大、出台政策之密集,给农民实惠之多,历史少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稳定发展粮食和农业生产,确保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全面落实“米袋子”省长负责制,稳定粮食播种面积,着力提高单产水平。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增加重要、短缺、优质农产品供给,稳定生猪、棉花等产业发展。启动实施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规划,大力推动粮棉油大宗作物区域化布局、园艺产品集约化生产、畜牧水产规模化养殖。中央安排30亿元建设投资,支持生猪和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建设,实施奶业振兴规划。着力强化农业科技支撑,加强种养业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支出65亿元,推动现代农业发展。针对严重干旱和病虫灾害,国家加大抗灾资金物资支持,有关部门及时加强指导服务,最大限度地减轻了灾害损失。全面强化食品质量安全工作,加强重大动植物疫病防控。
二、采取综合措施,促进农民增收。一是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工就业创业。出台了中小企业稳定就业岗位、吸纳农民工就业的扶持政策,大规模开展技能培训,在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新增公益性就业岗位尽量多地使用农民工,同时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二是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通过提高最低收购价、增加临时收储等托市政策,保持了农产品价格的合理水平。支持农产品加工和龙头企业发展,减免流通费用,完善生产、加工、流通环节的利益分配机制,切实让农民从价格上升、产品增值中得到更多实惠。三是大力拓展农村非农产业就业增收渠道。积极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壮大县域经济,促进乡镇企业健康发展,鼓励和支持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四是进一步加大农业补贴力度,增加农民转移性收入。
三、增加“三农”投入,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央财政安排“三农”投入7253亿元,增加1373亿元,增长21.8%,用于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支出达到1168.7亿元。重点是:大规模开展土地整治,推进田、水、路、林综合治理,建设高标准农田。大力支持加快大中型和重点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进度,强化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以及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对重点产区和集散地农产品批发市场进行升级改造,支持粮食仓储和现代物流设施建设,推动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以办好“水电路气房”五件实事为抓手,全面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进度。调整农村饮水安全建设规划,加快农村电网改造,增加农村沼气用户,积极推进农村公路改扩建工程,扩大游牧民定居工程和农村危房改造试点。农业基础设施及农村民生工程投入达到2567亿元。
四、强化强农惠农政策,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进一步增加对农业和农民的补贴,中央财政安排“四补贴”资金1274.5亿元,比上年增加244.1亿元。特别是国家大幅度增加农机具购置补贴,安排130亿元,比上年增长90亿元,补贴种类由9大类扩大到12大类,覆盖到全国所有农牧业县,在促进农业机械化的同时,拉动了农机工业的发展。在水稻、小麦、玉米、棉花良种补贴全覆盖的基础上,扩大油菜和大豆良种范围,启动马铃薯原种补贴试点。粮食直补向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倾斜。较大幅度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格,小麦、稻谷每斤分别提高0.11元和0.13元;扩大农产品临时收储规模;启动了防止生猪价格过度下跌调控预案,稳住了生产和价格,保护了农民利益。启动实施家电、汽车、摩托车“三下乡”政策,增加补贴资金450亿元,让农民得到更多实惠。
五、发展农村公共事业,改善农村民生。国家把改善农村民生作为扩大内需的重要举措,作为国家新增投资安排的优先领域,调整规划部署,加快实施进度。中央财政支持农村教育、医疗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的支出达2723.2亿元。重点是:提高农村义务教育公用经费标准,加强农村中小学校舍改造建设,支持发展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对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实行免费。提高新农合筹资标准、财政补贴标准、报销比例,加强县、乡、村医疗卫生机构和人才队伍建设,支持2.9万所乡镇卫生院、5000所中心乡镇卫生院建设。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等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建设。在320个县(市)启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出台重点针对农民工的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办法,提高农村低保标准和补助水平。进一步加强扶贫开发,补助资金197.3亿元,提高扶贫标准,对4007万农村低收入人口全面实施扶贫政策。
六、深化农村改革,增添发展活力。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稳步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试点、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加强对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发展多种形式的规模经营。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扩大国有林场和重点国有林区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加快乡镇机构改革。稳步推进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推进农村金融改革步伐,发展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小额信贷和微型金融服务。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范围和险种,努力规避农业生产经营风险。
6.加强“三农”工作采取了哪些措施?
稿源: 中国政府网 2010-03-19 23:01:07
2009年,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中,党中央、国务院总揽全局、审时度势,果断出台一揽子计划,及时采取加强“三农”的重大举措。年初,中央一号文件和《报告》,对“三农”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要求坚决防止农业出现滑坡,千方百计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坚决防止农民收入出现徘徊,千方百计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4月份,在国内外农产品市场出现异常波动的情况下,国务院常务会议专门研究部署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稳定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8项政策措施。10月份,在秋冬种关键时节,国务院常务会议又研究部署了做好秋冬种工作的15项政策措施,旨在为来年农业稳定发展打牢基础。可以说,“三农”工作力度之大、出台政策之密集,给农民实惠之多,历史少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稳定发展粮食和农业生产,确保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全面落实“米袋子”省长负责制,稳定粮食播种面积,着力提高单产水平。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增加重要、短缺、优质农产品供给,稳定生猪、棉花等产业发展。启动实施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规划,大力推动粮棉油大宗作物区域化布局、园艺产品集约化生产、畜牧水产规模化养殖。中央安排30亿元建设投资,支持生猪和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建设,实施奶业振兴规划。着力强化农业科技支撑,加强种养业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支出65亿元,推动现代农业发展。针对严重干旱和病虫灾害,国家加大抗灾资金物资支持,有关部门及时加强指导服务,最大限度地减轻了灾害损失。全面强化食品质量安全工作,加强重大动植物疫病防控。
二、采取综合措施,促进农民增收。一是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工就业创业。出台了中小企业稳定就业岗位、吸纳农民工就业的扶持政策,大规模开展技能培训,在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新增公益性就业岗位尽量多地使用农民工,同时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二是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通过提高最低收购价、增加临时收储等托市政策,保持了农产品价格的合理水平。支持农产品加工和龙头企业发展,减免流通费用,完善生产、加工、流通环节的利益分配机制,切实让农民从价格上升、产品增值中得到更多实惠。三是大力拓展农村非农产业就业增收渠道。积极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壮大县域经济,促进乡镇企业健康发展,鼓励和支持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四是进一步加大农业补贴力度,增加农民转移性收入。
三、增加“三农”投入,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央财政安排“三农”投入7253亿元,增加1373亿元,增长21.8%,用于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支出达到1168.7亿元。重点是:大规模开展土地整治,推进田、水、路、林综合治理,建设高标准农田。大力支持加快大中型和重点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进度,强化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以及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对重点产区和集散地农产品批发市场进行升级改造,支持粮食仓储和现代物流设施建设,推动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以办好“水电路气房”五件实事为抓手,全面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进度。调整农村饮水安全建设规划,加快农村电网改造,增加农村沼气用户,积极推进农村公路改扩建工程,扩大游牧民定居工程和农村危房改造试点。农业基础设施及农村民生工程投入达到2567亿元。
四、强化强农惠农政策,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进一步增加对农业和农民的补贴,中央财政安排“四补贴”资金1274.5亿元,比上年增加244.1亿元。特别是国家大幅度增加农机具购置补贴,安排130亿元,比上年增长90亿元,补贴种类由9大类扩大到12大类,覆盖到全国所有农牧业县,在促进农业机械化的同时,拉动了农机工业的发展。在水稻、小麦、玉米、棉花良种补贴全覆盖的基础上,扩大油菜和大豆良种范围,启动马铃薯原种补贴试点。粮食直补向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倾斜。较大幅度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格,小麦、稻谷每斤分别提高0.11元和0.13元;扩大农产品临时收储规模;启动了防止生猪价格过度下跌调控预案,稳住了生产和价格,保护了农民利益。启动实施家电、汽车、摩托车“三下乡”政策,增加补贴资金450亿元,让农民得到更多实惠。
五、发展农村公共事业,改善农村民生。国家把改善农村民生作为扩大内需的重要举措,作为国家新增投资安排的优先领域,调整规划部署,加快实施进度。中央财政支持农村教育、医疗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的支出达2723.2亿元。重点是:提高农村义务教育公用经费标准,加强农村中小学校舍改造建设,支持发展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对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实行免费。提高新农合筹资标准、财政补贴标准、报销比例,加强县、乡、村医疗卫生机构和人才队伍建设,支持2.9万所乡镇卫生院、5000所中心乡镇卫生院建设。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等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建设。在320个县(市)启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出台重点针对农民工的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办法,提高农村低保标准和补助水平。进一步加强扶贫开发,补助资金197.3亿元,提高扶贫标准,对4007万农村低收入人口全面实施扶贫政策。
六、深化农村改革,增添发展活力。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稳步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试点、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加强对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发展多种形式的规模经营。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扩大国有林场和重点国有林区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加快乡镇机构改革。稳步推进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推进农村金融改革步伐,发展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小额信贷和微型金融服务。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范围和险种,努力规避农业生产经营风险。
编辑: 孙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