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专题  >  专题稿件
13.金融体制改革取得哪些成效?
稿源: 中国政府网  | 2010-03-19 23:01:07

  在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冲击的困难条件下,2009年金融体制改革依然稳步推进,在许多重要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不仅促进了金融业自身的稳健发展,也为我国经济保持平稳回升向好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是国有商业银行改革进一步深化。2009年1月,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挂牌成立,现代公司治理架构初步建立,内部改革和经营机制转换工作稳步推进,“三农”金融事业部制改革试点逐步深入。2009年,中国农业银行总体运营状况进一步改善,经营绩效大幅提升,主要监管指标全面达标。

  已改制上市的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继续深化,经营业绩不断上升。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和交通银行继续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改进决策机制,在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合理增加信贷支持经济增长的同时,不断强化内部控制和风险防范机制,不良贷款余额和比例“双下降”。截至2009年第三季度末,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和交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2.6%、11.6%、12.1%、12.5%;不良贷款率分别为1.7%、1.6%、1.6%、1.4%;税前利润分别为1288.7亿元、847.6亿元、1116.0亿元和292.6亿元。股份制银行、城市商业银行改革稳步推进。2009年末,全部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4973亿元,比年初减少630亿元,不良贷款率1.58%,比年初下降0.84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155%,比年初上升38.6个百分点。

  二是政策性银行改革持续推进。国家开发银行加快商业化转型步伐,强化风险管理和内控建设,拓展商业性业务领域。中国进出口银行改革有序推进,充分发挥政策性银行“雪中送炭”的作用,多渠道支持对外贸易稳定增长。全年批准表内贷款8011亿元,发放贷款3684亿元,分别比上年增加3987亿元和735亿元。共支持了1742亿美元的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农产品出口,对外承包工程和境外投资等“走出去”项目,以及671亿美元的资源类和技术装备类产品进口。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也在不断深化内部改革,加强风险管理和内控机制建设,稳步开展新业务,为全面改革创造条件。

  三是农村金融改革全方位推进。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试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试点范围已扩展到全国。截至2009年末,全国已设立172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其中村镇银行148家,贷款公司8家,农村资金互助社16家。试点地区农村资金开始回流,农村金融市场竞争得到加强,农村金融服务得到积极改善。

  农村信用社改革进展顺利。产权制度改革稳步推进。截至9月末,全国共组建农村商业银行29家,农村合作银行181家,组建以县(市)为单位的统一法人机构2055家。资金支持基本落实到位,截至2009年9月末,已累计向2321个县(市)农村信用社兑付专项票据1601亿元,兑付进度达到95%以上;发放专项借款15亿元。资金支持政策的顺利实施对支持和推进改革发挥了重要的正向激励作用。农村信用社资产质量显著改善。9月末,按贷款四级分类口径统计,全国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余额和比例分别为3617亿元和7.7%。支农服务力度进一步加大。9月末,全国农村信用社农业贷款余额2.1万亿元,占其各项贷款和全国金融机构农业贷款的比例分别为44%和96%。

  中国农业银行积极改革服务“三农”的体制机制。制定面向“三农”的专门信贷政策,构建服务“三农”的正向激励机制,强化“三农”业务风险管控,“三农”和县域重点领域的信贷投入不断增加,农户金融服务不断改善。三农金融部贷款比年初增加3645亿元,贷款增速达到44%,高出全行贷款增速10.6个百分点,彻底扭转了过去几年县域贷款徘徊不前的局面。农户贷款累计投放1500亿元,比过去5年的投放总和还要多,农户小额贷款余额达到673亿元,比年初增加626亿元,贷款户数达到223万户。惠农卡发卡量达到3336万张,惠及1.6亿农民。

  四是小企业金融改革取得积极进展。积极推动小企业金融服务专营机构建设,17家主要商业银行均设立了小企业金融服务专营机构。实现独立绩效考核、独立配备人力财务资源、独立进行信贷审批。大部分银行建立了专门面向小企业的信用评级体系、业绩考核机制等,有些银行开发了“人品、产品、押品”、“电表、水表、报关表”等非传统的信贷技术。2009年11月末,小企业贷款余额5.7万亿元,比年初增长30.1%,超过企业贷款平均增速3.1个百分点。银行服务小企业的意识和力度增强。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发了一批有特色的小企业金融产品。如建设银行的“成长之路”、“速贷通”、交通银行的“展业通”,农业银行的“金博士”等。

  五是资本市场改革成绩显著。一是深入推进新股发行体制改革。按照“分布实施、逐步完善”的原则,发布实施了有关改革和完善新股发行体制的指导意见。完善询价和申购机制,优化网上发行制度安排,重视中小投资者的参与意愿,加强风险揭示。新制度施行以来,市场反映总体良好。2009年境内资本市场融资额共计4466亿元,居历史第二高位。二是平稳推出创业板。发布实施了关于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管理的暂行办法。2009年10月23日,创业板正式启动。截至2009年末,已受理223家企业发行申请,36家企业挂牌上市。有力地促进了资本资源与技术创新的有机融合,较好地服务了创新型国家战略。三是债券市场发生深刻变化。修订发布公司债券的上市规则。稳步推进上市公司发行可交换债和分离债。做好上市商业银行参与交易所债券市场试点准备,批准9家商业银行试点资格。四是推出适应国民经济发展需要的期货新品种。成功上市螺纹钢、线材、早籼稻和聚氯乙烯等新品种,商品期货品种已达23个,关系国计民生的大宗商品期货品种体系基本形成。五是上市公司治理水平和信息披露质量进一步提高。六是完善并购重组制度,推动并购重组市场化。全年有56家公司实施重大资产重组,交易规模达3693.5亿元。

  六是保险业改革稳步推进。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改革有序推进。短期出口信用险累计承保额902.7亿美元,同比增长122.6%,超额完成国务院部署的840亿美元承保任务。中国人民保险集团公司整体改制,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在香港发行H股。商业银行投资保险公司试点启动。积极推动新型车贷保险、小额贷款保证保险和科技保险试点。推动保险业参与社会医疗保障体系建设。稳步推进小额保险试点,截至2009年底,小额保险保费收入2.3亿元,为871万人提供风险保障1364亿元。大力推动医疗、交通、教育以及环保等领域的责任保险发展,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在8个省市试点,医疗责任保险在16个省区市的56个地市启动。2009年,保险业务增长好于预期,保费首次突破1万亿元,达到11137.3亿元,同比增长13.8%。保险公司总资产突破4万亿元。经营效益大幅提升,保险公司利润总额达到530.6亿元,财产险公司总体扭亏为盈。全行业投资收益率6.41%,比2008年提高4.5个百分点。业务质量明显改善,产险公司综合成本率、应收保费率、寿险期交业务占新单业务的比例、退保率均为三年来的最好水平。

  七是外汇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出口收结汇联网核查管理进一步优化,企业正常外贸活动进一步便利。个人本外币兑换特许业务试点地区有序扩大,试点经营机构稳步增加。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在上海、广州、深圳、珠海、东莞正式启动。大力支持“走出去”战略,进一步扩大境外放款的主体和资金来源。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与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外汇管理规定不断完善,扩大了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投资额度,境内机构和个人境外投资渠道进一步拓宽。实行中资企业借用短期外债和境内融资接受境外担保试点,便利中资企业国际化经营。

【编辑:孙研】

13.金融体制改革取得哪些成效?

稿源: 中国政府网 2010-03-19 23:01:07

  在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冲击的困难条件下,2009年金融体制改革依然稳步推进,在许多重要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不仅促进了金融业自身的稳健发展,也为我国经济保持平稳回升向好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是国有商业银行改革进一步深化。2009年1月,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挂牌成立,现代公司治理架构初步建立,内部改革和经营机制转换工作稳步推进,“三农”金融事业部制改革试点逐步深入。2009年,中国农业银行总体运营状况进一步改善,经营绩效大幅提升,主要监管指标全面达标。

  已改制上市的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继续深化,经营业绩不断上升。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和交通银行继续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改进决策机制,在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合理增加信贷支持经济增长的同时,不断强化内部控制和风险防范机制,不良贷款余额和比例“双下降”。截至2009年第三季度末,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和交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2.6%、11.6%、12.1%、12.5%;不良贷款率分别为1.7%、1.6%、1.6%、1.4%;税前利润分别为1288.7亿元、847.6亿元、1116.0亿元和292.6亿元。股份制银行、城市商业银行改革稳步推进。2009年末,全部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4973亿元,比年初减少630亿元,不良贷款率1.58%,比年初下降0.84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155%,比年初上升38.6个百分点。

  二是政策性银行改革持续推进。国家开发银行加快商业化转型步伐,强化风险管理和内控建设,拓展商业性业务领域。中国进出口银行改革有序推进,充分发挥政策性银行“雪中送炭”的作用,多渠道支持对外贸易稳定增长。全年批准表内贷款8011亿元,发放贷款3684亿元,分别比上年增加3987亿元和735亿元。共支持了1742亿美元的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农产品出口,对外承包工程和境外投资等“走出去”项目,以及671亿美元的资源类和技术装备类产品进口。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也在不断深化内部改革,加强风险管理和内控机制建设,稳步开展新业务,为全面改革创造条件。

  三是农村金融改革全方位推进。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试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试点范围已扩展到全国。截至2009年末,全国已设立172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其中村镇银行148家,贷款公司8家,农村资金互助社16家。试点地区农村资金开始回流,农村金融市场竞争得到加强,农村金融服务得到积极改善。

  农村信用社改革进展顺利。产权制度改革稳步推进。截至9月末,全国共组建农村商业银行29家,农村合作银行181家,组建以县(市)为单位的统一法人机构2055家。资金支持基本落实到位,截至2009年9月末,已累计向2321个县(市)农村信用社兑付专项票据1601亿元,兑付进度达到95%以上;发放专项借款15亿元。资金支持政策的顺利实施对支持和推进改革发挥了重要的正向激励作用。农村信用社资产质量显著改善。9月末,按贷款四级分类口径统计,全国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余额和比例分别为3617亿元和7.7%。支农服务力度进一步加大。9月末,全国农村信用社农业贷款余额2.1万亿元,占其各项贷款和全国金融机构农业贷款的比例分别为44%和96%。

  中国农业银行积极改革服务“三农”的体制机制。制定面向“三农”的专门信贷政策,构建服务“三农”的正向激励机制,强化“三农”业务风险管控,“三农”和县域重点领域的信贷投入不断增加,农户金融服务不断改善。三农金融部贷款比年初增加3645亿元,贷款增速达到44%,高出全行贷款增速10.6个百分点,彻底扭转了过去几年县域贷款徘徊不前的局面。农户贷款累计投放1500亿元,比过去5年的投放总和还要多,农户小额贷款余额达到673亿元,比年初增加626亿元,贷款户数达到223万户。惠农卡发卡量达到3336万张,惠及1.6亿农民。

  四是小企业金融改革取得积极进展。积极推动小企业金融服务专营机构建设,17家主要商业银行均设立了小企业金融服务专营机构。实现独立绩效考核、独立配备人力财务资源、独立进行信贷审批。大部分银行建立了专门面向小企业的信用评级体系、业绩考核机制等,有些银行开发了“人品、产品、押品”、“电表、水表、报关表”等非传统的信贷技术。2009年11月末,小企业贷款余额5.7万亿元,比年初增长30.1%,超过企业贷款平均增速3.1个百分点。银行服务小企业的意识和力度增强。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发了一批有特色的小企业金融产品。如建设银行的“成长之路”、“速贷通”、交通银行的“展业通”,农业银行的“金博士”等。

  五是资本市场改革成绩显著。一是深入推进新股发行体制改革。按照“分布实施、逐步完善”的原则,发布实施了有关改革和完善新股发行体制的指导意见。完善询价和申购机制,优化网上发行制度安排,重视中小投资者的参与意愿,加强风险揭示。新制度施行以来,市场反映总体良好。2009年境内资本市场融资额共计4466亿元,居历史第二高位。二是平稳推出创业板。发布实施了关于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管理的暂行办法。2009年10月23日,创业板正式启动。截至2009年末,已受理223家企业发行申请,36家企业挂牌上市。有力地促进了资本资源与技术创新的有机融合,较好地服务了创新型国家战略。三是债券市场发生深刻变化。修订发布公司债券的上市规则。稳步推进上市公司发行可交换债和分离债。做好上市商业银行参与交易所债券市场试点准备,批准9家商业银行试点资格。四是推出适应国民经济发展需要的期货新品种。成功上市螺纹钢、线材、早籼稻和聚氯乙烯等新品种,商品期货品种已达23个,关系国计民生的大宗商品期货品种体系基本形成。五是上市公司治理水平和信息披露质量进一步提高。六是完善并购重组制度,推动并购重组市场化。全年有56家公司实施重大资产重组,交易规模达3693.5亿元。

  六是保险业改革稳步推进。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改革有序推进。短期出口信用险累计承保额902.7亿美元,同比增长122.6%,超额完成国务院部署的840亿美元承保任务。中国人民保险集团公司整体改制,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在香港发行H股。商业银行投资保险公司试点启动。积极推动新型车贷保险、小额贷款保证保险和科技保险试点。推动保险业参与社会医疗保障体系建设。稳步推进小额保险试点,截至2009年底,小额保险保费收入2.3亿元,为871万人提供风险保障1364亿元。大力推动医疗、交通、教育以及环保等领域的责任保险发展,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在8个省市试点,医疗责任保险在16个省区市的56个地市启动。2009年,保险业务增长好于预期,保费首次突破1万亿元,达到11137.3亿元,同比增长13.8%。保险公司总资产突破4万亿元。经营效益大幅提升,保险公司利润总额达到530.6亿元,财产险公司总体扭亏为盈。全行业投资收益率6.41%,比2008年提高4.5个百分点。业务质量明显改善,产险公司综合成本率、应收保费率、寿险期交业务占新单业务的比例、退保率均为三年来的最好水平。

  七是外汇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出口收结汇联网核查管理进一步优化,企业正常外贸活动进一步便利。个人本外币兑换特许业务试点地区有序扩大,试点经营机构稳步增加。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在上海、广州、深圳、珠海、东莞正式启动。大力支持“走出去”战略,进一步扩大境外放款的主体和资金来源。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与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外汇管理规定不断完善,扩大了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投资额度,境内机构和个人境外投资渠道进一步拓宽。实行中资企业借用短期外债和境内融资接受境外担保试点,便利中资企业国际化经营。

编辑: 孙研

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