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家宝总理在《报告》中指出,做好2010年政府工作要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政府工作要着力在以下四个方面取得效果。
第一,着力搞好宏观调控和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2009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取得了明显成效,中国经济在世界范围内率先回升向好,经济发展成绩举世瞩目。在2010年我们要更加全面准确把握国内外经济形势可能出现的各种变化,努力提高宏观调控水平。要根据形势的变化,处理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好通胀预期的关系,进一步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的势头,为宏观经济的中长期稳定较快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目前的经济回升向好并不等于宏观经济运行总体形势的根本好转。目前国内宏观经济增长回升的基础仍然较为脆弱,经济社会发展仍然面临着诸多新老矛盾和问题,因此必须保持一个良好的宏观环境,以巩固和加强经济回升的基础,避免经济增长出现波动,夯牢经济进入平稳健康较快增长轨道的基础。
第二,着力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任务,强调要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到关系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全局,实现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战略地位。经历了此次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并取得举世瞩目明显成效的战斗洗礼,我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冲击表面上是对经济增长速度的冲击,实质上是对经济发展方式的冲击。国际金融危机过程中国际国内各方面所暴露出来的多种问题和矛盾,使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问题的紧迫性更加凸显出来。我们必须紧紧抓住历史机遇,承担起历史使命,毫不动摇地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我们只有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才能实现我们党对全国各族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我们应该认识到,到目前为止,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步伐还跟不上国内外形势的发展,还不能完全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任务的需要,必须狠下功夫,力争见到明显成效。
第三,着力推进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条件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动力,主要来源于经济和社会领域的改革开放,来源于科技和生产领域的自主创新。在目前条件下,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一场攻坚战,也是一场持久战,必须通过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来推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另一重要动力来源是加快推进自主创新。科学技术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对今天的中国来说,发展科学技术,促进科技进步,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我们应该紧紧抓住新一轮世界科技革命带来的战略机遇,更加注重自主创新,加快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加快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宏大的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谋求经济长远发展主动权、形成长期竞争优势,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第四,着力改善民生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改善民生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首要任务是保障就业。无论何时,无论有多大的困难,我们始终坚持要把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的优先位置。其次要进一步加强和提高社会保障、医药卫生、发展教育等项工作的力度和水平。再次要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工作,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大力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我们必须把改善民生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工作作为检验各项政府工作成效的标准,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报告》中作为政府工作基本思路提出的四项要“着力”作好的事情是相互有机关联的。着力搞好宏观调控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是各项工作的必要基础。着力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既是具有根本性的重要的长期战略任务,又是具有紧迫的现实性必须尽快见成效的首要目标,也是我们作好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的根本保证。我们只有以转变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作为核心工作,才能搞好宏观调控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着力推进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动力源泉,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推进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也会有效促进保持当年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目标的实现。着力改善民生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任务,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是我们各项工作的根本目的。我们必须把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作为转变发展方式、扩大国内需求、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着力点,推动经济社会的和谐和协调发展。
28.2010年政府工作基本思路是什么?
稿源: 中国政府网 2010-03-19 23:01:08
温家宝总理在《报告》中指出,做好2010年政府工作要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政府工作要着力在以下四个方面取得效果。
第一,着力搞好宏观调控和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2009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取得了明显成效,中国经济在世界范围内率先回升向好,经济发展成绩举世瞩目。在2010年我们要更加全面准确把握国内外经济形势可能出现的各种变化,努力提高宏观调控水平。要根据形势的变化,处理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好通胀预期的关系,进一步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的势头,为宏观经济的中长期稳定较快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目前的经济回升向好并不等于宏观经济运行总体形势的根本好转。目前国内宏观经济增长回升的基础仍然较为脆弱,经济社会发展仍然面临着诸多新老矛盾和问题,因此必须保持一个良好的宏观环境,以巩固和加强经济回升的基础,避免经济增长出现波动,夯牢经济进入平稳健康较快增长轨道的基础。
第二,着力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任务,强调要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到关系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全局,实现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战略地位。经历了此次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并取得举世瞩目明显成效的战斗洗礼,我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冲击表面上是对经济增长速度的冲击,实质上是对经济发展方式的冲击。国际金融危机过程中国际国内各方面所暴露出来的多种问题和矛盾,使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问题的紧迫性更加凸显出来。我们必须紧紧抓住历史机遇,承担起历史使命,毫不动摇地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我们只有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才能实现我们党对全国各族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我们应该认识到,到目前为止,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步伐还跟不上国内外形势的发展,还不能完全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任务的需要,必须狠下功夫,力争见到明显成效。
第三,着力推进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条件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动力,主要来源于经济和社会领域的改革开放,来源于科技和生产领域的自主创新。在目前条件下,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一场攻坚战,也是一场持久战,必须通过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来推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另一重要动力来源是加快推进自主创新。科学技术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对今天的中国来说,发展科学技术,促进科技进步,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我们应该紧紧抓住新一轮世界科技革命带来的战略机遇,更加注重自主创新,加快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加快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宏大的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谋求经济长远发展主动权、形成长期竞争优势,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第四,着力改善民生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改善民生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首要任务是保障就业。无论何时,无论有多大的困难,我们始终坚持要把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的优先位置。其次要进一步加强和提高社会保障、医药卫生、发展教育等项工作的力度和水平。再次要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工作,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大力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我们必须把改善民生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工作作为检验各项政府工作成效的标准,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报告》中作为政府工作基本思路提出的四项要“着力”作好的事情是相互有机关联的。着力搞好宏观调控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是各项工作的必要基础。着力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既是具有根本性的重要的长期战略任务,又是具有紧迫的现实性必须尽快见成效的首要目标,也是我们作好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的根本保证。我们只有以转变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作为核心工作,才能搞好宏观调控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着力推进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动力源泉,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推进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也会有效促进保持当年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目标的实现。着力改善民生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任务,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是我们各项工作的根本目的。我们必须把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作为转变发展方式、扩大国内需求、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着力点,推动经济社会的和谐和协调发展。
编辑: 孙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