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专题  >  专题稿件
大学生就业单凭“名牌学历”未必有保障
稿源: 光明网  | 2010-03-15 17:18:00

  据国内媒体报道,“非本校学生不得入内!”近日,一知名大型民营企业在北京某著名高校举行校园招聘,在招聘会期间专设“入场资格审核区”,非本校大学毕业生连入门资格都没有。许多外校的毕业生被生生拦在了招聘会的门外,连投递简历的机会都被剥夺。对此,国内3G培训第一品牌博看文思称,名校情结在部分用人单位依然存在,用人单位需要认清高学历不等于高就业能力,名牌大学同样不是就业保障。

  随着2010年大学生毕业的临近,春季校园招聘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用人单位将招聘现场搬进大学,这对大学生找工作自然是件好事。然而,不少应届大学毕业生向记者反映,校园招聘,企业只钟情于名牌大学,非名牌大学的大学生根本没机会接近用人企业。

  “名牌情结在企业招聘时还是非常明显的,许多用人单位喜欢瞄准重点大学的毕业生。因此,不同学校的相同专业需求情况差别很大。”北京某高校就业辅导中心的老师称。

  调查中发现,许多用人单位“门槛”过高,有的单位在用人条件上明确注明“只招收985工程和211工程高校毕业生”。仅这一个条件,非“985工程”和“211工程”院校的毕业生连投简历的资格都没有,即使有的学生的就业标准降得再低,岗位和专业再合适,也休想迈进用人单位大门。

  “用人单位钟情于名牌大学毕业生,反映出企业缺乏一套严谨、科学的人才评估机制,只能盲从于名牌,所以不能保证最大限度选择到合理的人才。”一位研究大学生就业工作领域的专家向记者分析道。

  用人单位这样选才标准表象化,非名牌大学毕业生拒进,让求职者失去公平竞争机会的同时,只会阻碍真正的人才脱颖而出,甚至会埋没人才。“用人单位钟情名校,企业也会为此付出代价的,这一代价可能是不可估量的。”针对用人单位偏爱名牌大学的现象,博看文思倒为用人单位担忧起来。

  对于这一点,博看文思就业服务部负责人介绍,今天在人才市场上孤立无援的求职者也许就是明天的客户、合作伙伴、消费者,今天企业歧视他,明天他再也不会信任你。“博看文思一直强调做有良心的企业,在大学生就业市场上,良心最基本的体现就是公平对待每一位应聘的大学生”博看文思的负责人强调说。

  尽管“名校情结”在用人单位校园招聘的过程中依然存在,然而已经开始有企业意识到这一问题了。“名牌大学的毕业生不一定全部能为企业解决问题,实现价值,这是企业转变用人观念的根本动力所在”某企业的人力资源主管称。对于名牌大学的毕业生,已经有企业开始抱怨连连,冲着名牌大学的学历,一般企业的薪资都会给的偏高。然而,名牌大学生为企业创造的价值,甚至不及普通高校大学毕业生。

  近日推出的《2009中国大学生就业指数》专项调查报告显示,在已经成功就业的被访者中,48.9%的人表示,成功秘籍是不断面试,积累面试经验、以量取胜。另外,还有21.6%的被访者是因所学专业抢手而成功;而名校效应和关系效应的作用所占比例较低,分别为8.0%和11.4%,并且较之以往有明显降低。

  有专家认为,这些数据总体反映了企业对人才的定位,已经从单纯追求名气或是注重关系、人际利益逐渐转化到重视个人能力的务实层面。

【编辑:陈燕】

大学生就业单凭“名牌学历”未必有保障

稿源: 光明网 2010-03-15 17:18:00

  据国内媒体报道,“非本校学生不得入内!”近日,一知名大型民营企业在北京某著名高校举行校园招聘,在招聘会期间专设“入场资格审核区”,非本校大学毕业生连入门资格都没有。许多外校的毕业生被生生拦在了招聘会的门外,连投递简历的机会都被剥夺。对此,国内3G培训第一品牌博看文思称,名校情结在部分用人单位依然存在,用人单位需要认清高学历不等于高就业能力,名牌大学同样不是就业保障。

  随着2010年大学生毕业的临近,春季校园招聘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用人单位将招聘现场搬进大学,这对大学生找工作自然是件好事。然而,不少应届大学毕业生向记者反映,校园招聘,企业只钟情于名牌大学,非名牌大学的大学生根本没机会接近用人企业。

  “名牌情结在企业招聘时还是非常明显的,许多用人单位喜欢瞄准重点大学的毕业生。因此,不同学校的相同专业需求情况差别很大。”北京某高校就业辅导中心的老师称。

  调查中发现,许多用人单位“门槛”过高,有的单位在用人条件上明确注明“只招收985工程和211工程高校毕业生”。仅这一个条件,非“985工程”和“211工程”院校的毕业生连投简历的资格都没有,即使有的学生的就业标准降得再低,岗位和专业再合适,也休想迈进用人单位大门。

  “用人单位钟情于名牌大学毕业生,反映出企业缺乏一套严谨、科学的人才评估机制,只能盲从于名牌,所以不能保证最大限度选择到合理的人才。”一位研究大学生就业工作领域的专家向记者分析道。

  用人单位这样选才标准表象化,非名牌大学毕业生拒进,让求职者失去公平竞争机会的同时,只会阻碍真正的人才脱颖而出,甚至会埋没人才。“用人单位钟情名校,企业也会为此付出代价的,这一代价可能是不可估量的。”针对用人单位偏爱名牌大学的现象,博看文思倒为用人单位担忧起来。

  对于这一点,博看文思就业服务部负责人介绍,今天在人才市场上孤立无援的求职者也许就是明天的客户、合作伙伴、消费者,今天企业歧视他,明天他再也不会信任你。“博看文思一直强调做有良心的企业,在大学生就业市场上,良心最基本的体现就是公平对待每一位应聘的大学生”博看文思的负责人强调说。

  尽管“名校情结”在用人单位校园招聘的过程中依然存在,然而已经开始有企业意识到这一问题了。“名牌大学的毕业生不一定全部能为企业解决问题,实现价值,这是企业转变用人观念的根本动力所在”某企业的人力资源主管称。对于名牌大学的毕业生,已经有企业开始抱怨连连,冲着名牌大学的学历,一般企业的薪资都会给的偏高。然而,名牌大学生为企业创造的价值,甚至不及普通高校大学毕业生。

  近日推出的《2009中国大学生就业指数》专项调查报告显示,在已经成功就业的被访者中,48.9%的人表示,成功秘籍是不断面试,积累面试经验、以量取胜。另外,还有21.6%的被访者是因所学专业抢手而成功;而名校效应和关系效应的作用所占比例较低,分别为8.0%和11.4%,并且较之以往有明显降低。

  有专家认为,这些数据总体反映了企业对人才的定位,已经从单纯追求名气或是注重关系、人际利益逐渐转化到重视个人能力的务实层面。

编辑: 陈燕

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