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用自己48%的肝脏,撑起了同村一个女孩100%的生命,演绎了一场无私奉献的人间大爱!
连日来,林萍的义举广为传诵。在感动与震撼之余,人们更想知道:为了一个毫无血缘关系的女孩,她为什么会这样做?是什么支撑她完成了常人、哪怕是病人父母都不一定能完成的壮举?为此,我们走近了林萍和她身边的人……
■“我不能犹豫,这对孩子太残忍了。”
今年43岁的林萍是太平洋寿险宁波镇海支公司的一名普通员工,丈夫王海文与朋友合伙开着一家小厂,女儿王林在诸暨一所中学读高中。如果不是今年四五月份发生的这件事,林萍一家人会和以往一样,在镇海区骆驼街道团桥村过着平静的生活。
4月初,与林萍同村的8岁女孩徐洁被查出患上了一种叫肝痘核变性的病。林萍从婆婆处得知消息后,第二天和丈夫一起到宁波市妇儿医院看望徐洁。
躺在病床上原本聪明可爱的徐洁,这时肚子隆起,双脚浮肿。林萍看了有种说不出的难受:一朵尚未开放的花朵,难道就这样枯萎了?当听说徐洁的血型是O型时,林萍脱口而出:“我也是O型血,有什么需要,我可以帮忙。”
医生说,徐洁的病已经到了晚期,唯一的希望就是移植肝脏。在专家的建议下,徐洁父母带着孩子去上海瑞金医院救治。
然而,徐洁家人悲伤中的一丝希望破灭了:在肝脏移植前的血型配对检查中,徐洁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表舅公、表舅婆,没有一个能与徐洁匹配。无奈之下,徐家不得不做最坏的打算:一边等待肝源,一边开始准备陪着小徐洁走完她短暂的人生。
无望中,徐洁的姨妈忽然想起林萍曾说过她是O型血。抱着试试看的心情,她给林萍打了一个电话,希望她能到上海来做配对试验。听到这个请求,林萍迟疑了一下,就爽快地答应了。
这毕竟是一件大事。于是,林萍拨通了丈夫的手机,争取他的支持。一向尊重妻子选择的王海文停顿了一会儿说:“我可以不反对,但你一定要做通你父母和女儿的工作。”
林萍的妈妈刘培芝不知从哪里得到消息,跟林萍的姨妈一起,连夜从15里外的庙戴村赶到林萍家中,沉下脸对林萍说:“不许去!”
妈妈的理由很充分:我有糖尿病、高血压,还刚刚做了手术,你丈夫靠银行贷款、朋友帮忙开了一家小厂,刚起步就遇上金融危机,女儿还在读高中,家里处处要用钱,你捐了肝,身体垮下来,还怎么挣钱养家?下半辈子的日子你还过不过?
婆婆毛水娟也极力反对。她还替儿媳妇想好了退路:“如果你不愿去回绝,我去!我豁出这张老脸去徐家做这个恶人!”
刚从诸暨放假回家的女儿王林,反对得似乎更有道理:“你这把年纪了,万一有个什么意外,我怎么办?家怎么办?”为了能够管住妈妈,王林向爸爸要了一部手机,在学校也可以每天查妈妈的“岗”。
接下来的日子,林萍沉默了。她像以前一样工作、生活,再也不提配对的事。大家都以为林萍打消了这个念头。
其实,在林萍的心里,要救小徐洁的念头,她一点也没有动摇过。
她瞒着父母女儿、同事朋友,一个人去了上海。经过几次配对试验,林萍与徐洁各项指标都相匹配。
这多少有点出乎林萍的意料,好在她早有思想准备。于是,林萍开始做捐肝的准备。她知道,最大的困难仍是亲戚朋友的反对。配对时有这么多人不同意,现在要把肝捐出去,更不得了。
林萍想来想去,唯一的办法,还是继续隐瞒。
5月3日,林萍又独自一人去了瑞金医院。医生告诉她,做这个手术,不光要割去一半左右的肝脏,还要拿掉胆囊。尽管割去的肝日后会慢慢生长出来,但长出来的肝会比较脆弱,容易感染,术后半年至一年需要静养,不能从事体力劳动,而且……
医生的这一番话,比她原先想象的要严重,林萍感到独自难以承受。她哭着给丈夫打了电话。王海文安慰着,然后给林萍发了一条短信:“现在,如果抛开外界所有的压力,你还愿意做这件事吗?”
从配对开始,前前后后已经过去十多天了,徐洁的病再拖下去就会出现更可怕的症状。“我不能犹豫,这对孩子太残忍了。”林萍回复。
“那你放心,我会尽到一个做丈夫的责任的。”这是王海文在林萍手术前发的最后一条短信。
5月5日上午,在手术台上,医生最后一次对林萍说:“你现在后悔还来得及”。林萍轻轻地但非常坚定地说:“医生,开始吧!”
手术前需要插胃管。从未上过手术台的林萍,精神有些紧张,插管很不顺利,还吐了不少粘液和血。见到林萍如此痛苦,一直陪在旁边的徐洁妈妈哭着哀求她放弃手术,别再为孩子受罪了。林萍摇摇头。这时她最担心的却是徐洁。隔一个布帘,小徐洁就躺在旁边,这里的动静她都听得见,她会不会害怕呢?
手术整整持续了7个小时。据主治医生申川介绍,医生们已经成功地将林萍48%的肝脏移植到了徐洁的体内。这种名为“亲体部分活体肝移植”的手术,比普通的肝移植要困难得多,但效果比较好。手术中摘除的徐洁的肝脏已经严重萎缩,如果不是林萍及时捐出肝脏,徐洁现在只能在医疗器械辅助下维持生命。而在等待肝源的过程中,病情会随时恶化,那时即使找到肝源,意义也不大了。申医生在移植病区工作了十多年,但像林萍这样将肝捐给一个没有血缘关系的病人,她还是第一次遇上。
■“我心里放不下的,还是小徐洁。”
手术后,林萍和徐洁分别从监护病房转到无菌病房,成了邻床。一天,由于刀口疼,徐洁不肯吃饭。这时,林萍身上还插着好几根管子,每次从床上坐起来,刀口痛得她满头大汗。林萍想到,徐洁小小年纪,也在忍受着巨大的痛苦。于是,她硬撑着坐起来,一边讲故事,一边哄徐洁吃饭:“我们身体里呀,好人和坏人正在打仗,我们好好吃饭,好人就会胜利;不然,坏人就胜利了。”林萍讲故事,徐洁总是乖乖地听着。
为了鼓励小徐洁坚强起来,林萍还给她讲董存瑞、黄继光、欧阳海、邱少云。小徐洁听说邱少云叔叔在烈火烧遍全身也一动不动时,脸上露出了坚毅的表情。
林萍回家后,常对家人念叨:“我心里放不下的,还是小徐洁。”林萍出院到镇海中医院休养,隔一天要给上海打个电话,了解徐洁身体恢复情况。听说徐洁伤口感染,持续高烧,林萍的心又揪起来了,直到听说烧退了,所有指标全部正常,才放下心来。
5月11日,太平洋寿险宁波分公司员工为林萍募捐了9万多元钱。林萍听说后,就开始盘算这笔钱的用途:一部分给徐洁,用于后续治疗,一部分捐给慈善事业。为了使林萍在身体恢复阶段资金有保障,公司无奈之下只得先暂时保管着这笔钱,等林萍需要用钱时,再一笔一笔地给她。
对一个毫无血缘关系的孩子,林萍甘愿付出自己的器官;对帮助她、关心她的人,林萍则心怀感激。
在上海住院期间,为了能让林萍和徐洁吃得营养可口,徐家在上海的表舅婆每天为她们送菜送饭。看着表舅婆风雨无阻来回奔波,林萍心中十分过意不去。她嘱咐丈夫来上海时,带点咸蟹、鳗鲞等上海人也爱吃的宁波特产送给她。
5月19日,林萍要回宁波了。头天晚上,林萍和丈夫在医院不远的烤鸭店,请徐洁表舅婆一家人吃饭。尽管林萍身体还有种种不适,但她还是弓着腰、戴着口罩参加了,为的是感谢他们在住院期间对自己的照顾。与表舅婆分别时,两个年龄不同却有着同样爱心的女人,紧紧地拥抱着,感激的热泪浸湿了双方的肩头。
术后不久,当虚弱的林萍看到支公司总经理和同事们出现在自己的病床前时,她像个做错了事的孩子那样,反复说:“洪总,对不起,我给公司添麻烦了。今年我的任务可能完不成,要拖公司的后腿了。”
“我只是做了一件该做的事情,却得到这么多人的关心,这种心情……实在不知道说什么好……”5月20日下午,当镇海区领导代表市委书记看望林萍时,她哽咽了。
在镇海中医院的病床上,林萍分别给客户和关心自己的市民写了感谢信。她在写给市民的信中说:“我真诚地感谢所有关心我的人,所有的感动不能用语言来表达,只希望以后有机会能为大家服务,同时衷心祝愿关心我的人事事如意,一生平安!”
6月4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林萍坦言:这段时间,我经历了很多。原来是想默默做这一切的,现在惊动了这么多人。我做的事情很小,却得到社会这么多的关注……对社会,对大家,我有太多的感谢。我付出的是小爱,却收获了大爱,这一切更让我觉得我的选择是对的。
■“别人的事比自己的事还上心”
林萍的事迹传开后,她的朋友和同事不免要回忆往事,虽想不起她做过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又觉得她这次的选择既是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在徐洁一家人心里,林萍是“救命菩萨”。而在团桥村的乡亲们眼中,林萍是个纯粹的热心人。
4年前,村民王夏珍做了胆结石摘除手术。出院时,医生嘱咐她适当锻炼。于是,王夏珍找到林萍,让她出个主意。两人一商量,决定组建一个健身舞蹈队,场地就选在林萍家斜对面的空地上。跳舞要音响,林萍从家里搬来了,有了音响,没有电源,又是林萍买来电线,从家里把电线接出去,终于让音乐响了起来。“那段时间,也不知道用了她家多少电,可她从来就没有提起过!”舞蹈队另一个队员陈惠娟说。
提起林萍,安徽人刘杰说:“她总是别人的事比自己的事还上心。”
2005年,刘杰一家4口从安徽老家来镇海打工,住在林萍家隔壁。这些年来,两个孩子穿的衣服,大部分是林萍送的。林萍家有什么好吃的,常常有孩子的一份。逢年过节,林萍也总惦记着他们,今年春节还给他们送来了炒货大礼包。
公司的很多同事都管林萍叫“林萍阿姆”(编者注:阿姆,宁波方言,意为妈妈)。这不仅因为她工作业绩出色,更是因为她对别人的“闲事”特别上心。一次,林萍从网上看到一则消息,奉化有一个叫婷婷的小女孩得了白血病,家里没钱治病。林萍看到消息后总想为孩子做点什么。于是,她和同事在单位举行了一场小型募捐仪式,为小婷婷筹得善款7000多元。
公司员工乔杰是河北人,今年春节没回老家。腊月二十八那天,林萍有事打电话找乔杰。当听说他还在办公室时,林萍只说了一句“小乔,辛苦了”,就挂断了电话。让乔杰没想到的是,半个小时后,林萍却出现在办公室门口,乐呵呵地对正在愣神的乔杰说:“走,上我家吃饭去。”数九寒天,听到这番暖心的话,堂堂七尺男儿不禁潸然泪下。
在丈夫眼里,妻子是个不折不扣的热心肠。在他的朋友圈里,林萍口碑极好,因此他常常感到面子十足。丈夫早年的一个朋友一时失足,吸上了毒。他从戒毒所出来后,想换一个环境,丈夫就把他接到家里。这一住,便是4个多月。朋友毒瘾发作时,常把林萍家的床单撕破,碗碟打碎。林萍不仅没有一句埋怨、责怪的话,还为他精心安排饭菜,经常陪他聊天、谈心,在精神上鼓励他戒除毒瘾。
在婆婆眼中,儿媳妇就是个好人。林萍家所在的团桥村外来人口多,外来务工人员的孩子经常在林萍家附近玩耍,有时难免惹点小麻烦。“我责备他们几句,林萍听到后总是劝说,孩子一样可爱,他们更需要爱护。”“有一天,我对媳妇说,你的衣服怎么又穿在别人身上了,这么漂亮的衣服我也可以穿啊。林萍没吱声。晚上她微笑着给了我一双崭新的皮鞋。”事后婆婆才知道,这是她花了400多元钱新买的。
在父母眼中,长女就是家中的顶梁柱。林萍妈妈说,家里经济条件不好,林萍的两个弟弟没有固定工作,30多岁才成家,婚事都是林萍一手操办的。家里用的彩电、家具都是林萍孝敬父母的。这个家全靠林萍撑着。
一个人的精力和时间是有限的,向别人付出得多,必然就会亏欠自己,亏欠身边的亲人。在接受采访时,林萍一直微笑着。而当记者问到她女儿时,林萍突然泪流满面,哽咽着说:“我亏欠最多的,是我的女儿。”
女儿王林从小在外婆家长大,直到7岁上学,才回到父母身边。因为工作忙,林萍从没像其他父母那样接送王林上学、放学,即使是刮风下雨,王林也是独自来往。
其实,王林一点没有记恨妈妈。听说母亲要去捐肝,王林是家中最急的一个。但是,当妈妈真的做了捐肝手术之后,王林又是最牵挂的。5月10日是母亲节,她在学校给妈妈打来了一个深情的电话:“妈妈,你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吗?母亲节。祝你节日快乐!”听到女儿电话里的这一声问候,林萍哭了。她相信女儿一定会理解她的举动。
林萍的爱心挽救了一个年幼的生命,更感动了整个城市。这些天,市民纷纷通过各种途径,向林萍和她的家人送上最诚挚的祝福,献出最宝贵的爱心。
一首爱的赞歌还在延续……
"其实我只是做了一件该做的事"
稿源: 宁波日报 2010-03-10 12:15:22
她用自己48%的肝脏,撑起了同村一个女孩100%的生命,演绎了一场无私奉献的人间大爱!
连日来,林萍的义举广为传诵。在感动与震撼之余,人们更想知道:为了一个毫无血缘关系的女孩,她为什么会这样做?是什么支撑她完成了常人、哪怕是病人父母都不一定能完成的壮举?为此,我们走近了林萍和她身边的人……
■“我不能犹豫,这对孩子太残忍了。”
今年43岁的林萍是太平洋寿险宁波镇海支公司的一名普通员工,丈夫王海文与朋友合伙开着一家小厂,女儿王林在诸暨一所中学读高中。如果不是今年四五月份发生的这件事,林萍一家人会和以往一样,在镇海区骆驼街道团桥村过着平静的生活。
4月初,与林萍同村的8岁女孩徐洁被查出患上了一种叫肝痘核变性的病。林萍从婆婆处得知消息后,第二天和丈夫一起到宁波市妇儿医院看望徐洁。
躺在病床上原本聪明可爱的徐洁,这时肚子隆起,双脚浮肿。林萍看了有种说不出的难受:一朵尚未开放的花朵,难道就这样枯萎了?当听说徐洁的血型是O型时,林萍脱口而出:“我也是O型血,有什么需要,我可以帮忙。”
医生说,徐洁的病已经到了晚期,唯一的希望就是移植肝脏。在专家的建议下,徐洁父母带着孩子去上海瑞金医院救治。
然而,徐洁家人悲伤中的一丝希望破灭了:在肝脏移植前的血型配对检查中,徐洁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表舅公、表舅婆,没有一个能与徐洁匹配。无奈之下,徐家不得不做最坏的打算:一边等待肝源,一边开始准备陪着小徐洁走完她短暂的人生。
无望中,徐洁的姨妈忽然想起林萍曾说过她是O型血。抱着试试看的心情,她给林萍打了一个电话,希望她能到上海来做配对试验。听到这个请求,林萍迟疑了一下,就爽快地答应了。
这毕竟是一件大事。于是,林萍拨通了丈夫的手机,争取他的支持。一向尊重妻子选择的王海文停顿了一会儿说:“我可以不反对,但你一定要做通你父母和女儿的工作。”
林萍的妈妈刘培芝不知从哪里得到消息,跟林萍的姨妈一起,连夜从15里外的庙戴村赶到林萍家中,沉下脸对林萍说:“不许去!”
妈妈的理由很充分:我有糖尿病、高血压,还刚刚做了手术,你丈夫靠银行贷款、朋友帮忙开了一家小厂,刚起步就遇上金融危机,女儿还在读高中,家里处处要用钱,你捐了肝,身体垮下来,还怎么挣钱养家?下半辈子的日子你还过不过?
婆婆毛水娟也极力反对。她还替儿媳妇想好了退路:“如果你不愿去回绝,我去!我豁出这张老脸去徐家做这个恶人!”
刚从诸暨放假回家的女儿王林,反对得似乎更有道理:“你这把年纪了,万一有个什么意外,我怎么办?家怎么办?”为了能够管住妈妈,王林向爸爸要了一部手机,在学校也可以每天查妈妈的“岗”。
接下来的日子,林萍沉默了。她像以前一样工作、生活,再也不提配对的事。大家都以为林萍打消了这个念头。
其实,在林萍的心里,要救小徐洁的念头,她一点也没有动摇过。
她瞒着父母女儿、同事朋友,一个人去了上海。经过几次配对试验,林萍与徐洁各项指标都相匹配。
这多少有点出乎林萍的意料,好在她早有思想准备。于是,林萍开始做捐肝的准备。她知道,最大的困难仍是亲戚朋友的反对。配对时有这么多人不同意,现在要把肝捐出去,更不得了。
林萍想来想去,唯一的办法,还是继续隐瞒。
5月3日,林萍又独自一人去了瑞金医院。医生告诉她,做这个手术,不光要割去一半左右的肝脏,还要拿掉胆囊。尽管割去的肝日后会慢慢生长出来,但长出来的肝会比较脆弱,容易感染,术后半年至一年需要静养,不能从事体力劳动,而且……
医生的这一番话,比她原先想象的要严重,林萍感到独自难以承受。她哭着给丈夫打了电话。王海文安慰着,然后给林萍发了一条短信:“现在,如果抛开外界所有的压力,你还愿意做这件事吗?”
从配对开始,前前后后已经过去十多天了,徐洁的病再拖下去就会出现更可怕的症状。“我不能犹豫,这对孩子太残忍了。”林萍回复。
“那你放心,我会尽到一个做丈夫的责任的。”这是王海文在林萍手术前发的最后一条短信。
5月5日上午,在手术台上,医生最后一次对林萍说:“你现在后悔还来得及”。林萍轻轻地但非常坚定地说:“医生,开始吧!”
手术前需要插胃管。从未上过手术台的林萍,精神有些紧张,插管很不顺利,还吐了不少粘液和血。见到林萍如此痛苦,一直陪在旁边的徐洁妈妈哭着哀求她放弃手术,别再为孩子受罪了。林萍摇摇头。这时她最担心的却是徐洁。隔一个布帘,小徐洁就躺在旁边,这里的动静她都听得见,她会不会害怕呢?
手术整整持续了7个小时。据主治医生申川介绍,医生们已经成功地将林萍48%的肝脏移植到了徐洁的体内。这种名为“亲体部分活体肝移植”的手术,比普通的肝移植要困难得多,但效果比较好。手术中摘除的徐洁的肝脏已经严重萎缩,如果不是林萍及时捐出肝脏,徐洁现在只能在医疗器械辅助下维持生命。而在等待肝源的过程中,病情会随时恶化,那时即使找到肝源,意义也不大了。申医生在移植病区工作了十多年,但像林萍这样将肝捐给一个没有血缘关系的病人,她还是第一次遇上。
■“我心里放不下的,还是小徐洁。”
手术后,林萍和徐洁分别从监护病房转到无菌病房,成了邻床。一天,由于刀口疼,徐洁不肯吃饭。这时,林萍身上还插着好几根管子,每次从床上坐起来,刀口痛得她满头大汗。林萍想到,徐洁小小年纪,也在忍受着巨大的痛苦。于是,她硬撑着坐起来,一边讲故事,一边哄徐洁吃饭:“我们身体里呀,好人和坏人正在打仗,我们好好吃饭,好人就会胜利;不然,坏人就胜利了。”林萍讲故事,徐洁总是乖乖地听着。
为了鼓励小徐洁坚强起来,林萍还给她讲董存瑞、黄继光、欧阳海、邱少云。小徐洁听说邱少云叔叔在烈火烧遍全身也一动不动时,脸上露出了坚毅的表情。
林萍回家后,常对家人念叨:“我心里放不下的,还是小徐洁。”林萍出院到镇海中医院休养,隔一天要给上海打个电话,了解徐洁身体恢复情况。听说徐洁伤口感染,持续高烧,林萍的心又揪起来了,直到听说烧退了,所有指标全部正常,才放下心来。
5月11日,太平洋寿险宁波分公司员工为林萍募捐了9万多元钱。林萍听说后,就开始盘算这笔钱的用途:一部分给徐洁,用于后续治疗,一部分捐给慈善事业。为了使林萍在身体恢复阶段资金有保障,公司无奈之下只得先暂时保管着这笔钱,等林萍需要用钱时,再一笔一笔地给她。
对一个毫无血缘关系的孩子,林萍甘愿付出自己的器官;对帮助她、关心她的人,林萍则心怀感激。
在上海住院期间,为了能让林萍和徐洁吃得营养可口,徐家在上海的表舅婆每天为她们送菜送饭。看着表舅婆风雨无阻来回奔波,林萍心中十分过意不去。她嘱咐丈夫来上海时,带点咸蟹、鳗鲞等上海人也爱吃的宁波特产送给她。
5月19日,林萍要回宁波了。头天晚上,林萍和丈夫在医院不远的烤鸭店,请徐洁表舅婆一家人吃饭。尽管林萍身体还有种种不适,但她还是弓着腰、戴着口罩参加了,为的是感谢他们在住院期间对自己的照顾。与表舅婆分别时,两个年龄不同却有着同样爱心的女人,紧紧地拥抱着,感激的热泪浸湿了双方的肩头。
术后不久,当虚弱的林萍看到支公司总经理和同事们出现在自己的病床前时,她像个做错了事的孩子那样,反复说:“洪总,对不起,我给公司添麻烦了。今年我的任务可能完不成,要拖公司的后腿了。”
“我只是做了一件该做的事情,却得到这么多人的关心,这种心情……实在不知道说什么好……”5月20日下午,当镇海区领导代表市委书记看望林萍时,她哽咽了。
在镇海中医院的病床上,林萍分别给客户和关心自己的市民写了感谢信。她在写给市民的信中说:“我真诚地感谢所有关心我的人,所有的感动不能用语言来表达,只希望以后有机会能为大家服务,同时衷心祝愿关心我的人事事如意,一生平安!”
6月4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林萍坦言:这段时间,我经历了很多。原来是想默默做这一切的,现在惊动了这么多人。我做的事情很小,却得到社会这么多的关注……对社会,对大家,我有太多的感谢。我付出的是小爱,却收获了大爱,这一切更让我觉得我的选择是对的。
■“别人的事比自己的事还上心”
林萍的事迹传开后,她的朋友和同事不免要回忆往事,虽想不起她做过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又觉得她这次的选择既是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在徐洁一家人心里,林萍是“救命菩萨”。而在团桥村的乡亲们眼中,林萍是个纯粹的热心人。
4年前,村民王夏珍做了胆结石摘除手术。出院时,医生嘱咐她适当锻炼。于是,王夏珍找到林萍,让她出个主意。两人一商量,决定组建一个健身舞蹈队,场地就选在林萍家斜对面的空地上。跳舞要音响,林萍从家里搬来了,有了音响,没有电源,又是林萍买来电线,从家里把电线接出去,终于让音乐响了起来。“那段时间,也不知道用了她家多少电,可她从来就没有提起过!”舞蹈队另一个队员陈惠娟说。
提起林萍,安徽人刘杰说:“她总是别人的事比自己的事还上心。”
2005年,刘杰一家4口从安徽老家来镇海打工,住在林萍家隔壁。这些年来,两个孩子穿的衣服,大部分是林萍送的。林萍家有什么好吃的,常常有孩子的一份。逢年过节,林萍也总惦记着他们,今年春节还给他们送来了炒货大礼包。
公司的很多同事都管林萍叫“林萍阿姆”(编者注:阿姆,宁波方言,意为妈妈)。这不仅因为她工作业绩出色,更是因为她对别人的“闲事”特别上心。一次,林萍从网上看到一则消息,奉化有一个叫婷婷的小女孩得了白血病,家里没钱治病。林萍看到消息后总想为孩子做点什么。于是,她和同事在单位举行了一场小型募捐仪式,为小婷婷筹得善款7000多元。
公司员工乔杰是河北人,今年春节没回老家。腊月二十八那天,林萍有事打电话找乔杰。当听说他还在办公室时,林萍只说了一句“小乔,辛苦了”,就挂断了电话。让乔杰没想到的是,半个小时后,林萍却出现在办公室门口,乐呵呵地对正在愣神的乔杰说:“走,上我家吃饭去。”数九寒天,听到这番暖心的话,堂堂七尺男儿不禁潸然泪下。
在丈夫眼里,妻子是个不折不扣的热心肠。在他的朋友圈里,林萍口碑极好,因此他常常感到面子十足。丈夫早年的一个朋友一时失足,吸上了毒。他从戒毒所出来后,想换一个环境,丈夫就把他接到家里。这一住,便是4个多月。朋友毒瘾发作时,常把林萍家的床单撕破,碗碟打碎。林萍不仅没有一句埋怨、责怪的话,还为他精心安排饭菜,经常陪他聊天、谈心,在精神上鼓励他戒除毒瘾。
在婆婆眼中,儿媳妇就是个好人。林萍家所在的团桥村外来人口多,外来务工人员的孩子经常在林萍家附近玩耍,有时难免惹点小麻烦。“我责备他们几句,林萍听到后总是劝说,孩子一样可爱,他们更需要爱护。”“有一天,我对媳妇说,你的衣服怎么又穿在别人身上了,这么漂亮的衣服我也可以穿啊。林萍没吱声。晚上她微笑着给了我一双崭新的皮鞋。”事后婆婆才知道,这是她花了400多元钱新买的。
在父母眼中,长女就是家中的顶梁柱。林萍妈妈说,家里经济条件不好,林萍的两个弟弟没有固定工作,30多岁才成家,婚事都是林萍一手操办的。家里用的彩电、家具都是林萍孝敬父母的。这个家全靠林萍撑着。
一个人的精力和时间是有限的,向别人付出得多,必然就会亏欠自己,亏欠身边的亲人。在接受采访时,林萍一直微笑着。而当记者问到她女儿时,林萍突然泪流满面,哽咽着说:“我亏欠最多的,是我的女儿。”
女儿王林从小在外婆家长大,直到7岁上学,才回到父母身边。因为工作忙,林萍从没像其他父母那样接送王林上学、放学,即使是刮风下雨,王林也是独自来往。
其实,王林一点没有记恨妈妈。听说母亲要去捐肝,王林是家中最急的一个。但是,当妈妈真的做了捐肝手术之后,王林又是最牵挂的。5月10日是母亲节,她在学校给妈妈打来了一个深情的电话:“妈妈,你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吗?母亲节。祝你节日快乐!”听到女儿电话里的这一声问候,林萍哭了。她相信女儿一定会理解她的举动。
林萍的爱心挽救了一个年幼的生命,更感动了整个城市。这些天,市民纷纷通过各种途径,向林萍和她的家人送上最诚挚的祝福,献出最宝贵的爱心。
一首爱的赞歌还在延续……
编辑: 庄伊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