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消息(楚天都市报)图为:魏咀村水泥预制场吸纳了十来个当地村民
图为:章程村的鸡蛋槽厂,老板、员工均为回乡人员
一方面,沿海用工荒声浪不断高涨;另一方面,我省作为劳务输出大省,每年仍有超过千万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数据的不对称,不能不勾起人们心头的疑问:成千上万的农民工,到底去哪儿了?
3月1日,本报记者兵分三路,深入武汉市三个打工大村——新洲区邾城街章程村、徐古镇克昌湾村和汪集街魏咀村,实地调查当今农民工的就业脉动,追踪他们的足迹,也许能剖开眼下用工荒背后更为真实的成因。今起,本报推出系列报道——《用工荒背后的源头报告——对武汉三个打工大村的实地调查》,敬请关注。
外出打工者越来越少
今年约为前年的一半
3月1日,记者来到有“中华双孢蘑菇之乡”美誉的新洲区徐古镇。冷风小雨中,但见路边耸立着一座座的菇棚,及一幢幢大门紧闭的农舍。走进克昌湾村国昌模板厂,这里却是一片火热景象,机器轰鸣,人声鼎沸。“现在留在家里的,除了老人,就是小孩,村里的劳力,要么来了我厂里,要么去了外地,你要找他们,来这里算是找对了地方。”见到记者,厂长曹振兴说。
克昌湾村紧临麻城,在新洲区相对偏僻,发展较为滞后。闻讯赶来的村委会主任曹金国说,全村1240人,人均耕地只有0.6亩,外出务工,是多年来村民发家致富的“独木桥”。2007年前,外出务工人员持续增加,当年达到顶峰——320人,占全村人口四分之一多。2007年底开始,受金融危机影响,很多人提前返乡,转向就近就业,今年只有180人外出务工,下降人数快接近一半。
邾城街章程村位于新洲区西北部,距离城关约3公里,外出务工人员占总人数比例最高近50%,是远近闻名的“打工村”。村委会主任戴木清介绍,2008年该村总人口2342人,外出务工1035人。2009年外出务工人员下降至945人,预计今年还会少些。
汪集街魏咀村情况也差不多。村党支部书记魏元发介绍,2007年656人外出务工,占全村劳动力的45%。去年出现转折,金融危机侵袭下,长三角、珠三角众多中小企业倒闭、破产,很多村民不得不回流返乡。今年,全村总劳力1482人中,外出务工人员478人,只占35%左右,比前年下降了10个百分点。
新洲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局长吴国桥分析,近两年外出务工和回乡就业的收入差距越来越小,再加上在外打工生活成本较高,回乡能顾家,还能兼顾农活,这是许多村民近两年陆续返乡务工的主要原因。
老子回家包塘养鱼
儿子仍愿留在城里
综合三个“打工村”的情况来看,近3年明显增加的返乡民工,以40岁左右的中年人为主,他们普遍文化水平较低,缺乏竞争力,多从事体力劳动,“上有老,下有小”,家庭负担较重,不愿外出漂泊,渴望稳定。
魏咀村党支部书记魏元发归纳,回流的农民工多是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中年人,以女性居多。从原工作单位看,以在个体私营企业打工和流动性打工返乡者居多。30岁以下的年轻人,绝大多数仍选择外出打工,其中80%以上流向武汉市区——这里生活成本低、熟人多、就业渠道多。
该村53岁的魏跃生早先在家务农,2008年起,他跟随本地建筑队在武汉市区干活,“我这个年龄,在外面打工不大行,种地也赚不了什么钱,只能在家搞搞副业。”魏跃生所说的副业,是农村很常见的挖鱼塘养鱼。
去年5月,魏跃生投入2万多元,在家门口承包了一片12亩的鱼塘,当年就销售3万多元。尝到了甜头,魏跃生本来想把儿子魏新奇拉回来一起创业,但儿子始终没答应。魏新奇今年刚满18岁,去年初开始在青山一家汽车修理厂做油漆工。电话中,魏新奇直言,“我还是喜欢呆在城里面,没想过回农村。”现在每月工资几百元钱,包吃包住,自己节约一点,每月还能存一点钱。他坚信,做两年之后,工资就会上涨,会逐渐在武汉扎下根来。
从克昌湾村的情况看,从技校、职校毕业的新生代农民工,正成为外出务工的主要人群。对他们来说,城市意味着更大的发展空间,呆在本地会被人认为“没有出息”,“讨饭,也要到城里去讨。”
克昌湾村村委会主任曹金国也说,一些技术工种如木工、泥工、油漆工,有一定技术门槛,外地工作机会多,待遇也比本地高,这些人暂时不愿回来。不过,这部分人群也在观望,本地一有好的工作机会,他们也会毅然返乡就业。
返乡者都到哪儿去了?
一个村新增23台机械
农民工回流,流向了哪里?魏元发的回答是,大多数就近就地创业、就业,这一点,从村里新增的大型机器设备数量上就可以看出来。
据介绍,去年初至今,魏咀村新增挖掘机13台、八轮运输车5台、压路机2台、推土机3台、水泥预制场1家。“周边建筑市场非常大,所以挖掘机特别受青睐。买回来一台挖掘机,起码能带动同村两三个人员就业;水泥预制场则能带动10来个人就业。”魏元发说,初步估算,去年全村光新增的回乡创业人员就有六七十人。
当地企业最先感受到农民工回流的变化。克昌湾村国昌模板厂厂长曹振兴说,他2007年来村里投资建厂,先是加工半成品,后来生产成品,用工量也从当初的几十人,增加到目前的近200人。“在家门口打工”很受村民欢迎,近200名工人中,有120人来自本村。其中,约一半为原来的外出务工人员。目前,工厂月平均工资千余元,熟练工人每月可拿到1800-2000元。
42岁的刘莹喜,现在在章程村一家生产鸡蛋托盘的小型工厂打工,每月工资上千元,还可以兼顾家里的农活。前两年,刘莹喜一直在武汉周边地区打零工,月收入千余元。但是,两个孩子读高中以后,她不想因为在外打工而耽误孩子前程。两个孩子每个月开销近千元,光靠刘莹喜在蛋托厂的收入肯定不够维持。所以,她的老公一直在福建打工,月收入3000余元,每个月存下2000多元寄回家里。
不过,只要是出去打工见过世面的村民,返乡后极少回归土地。徐古镇是有名的“蘑菇之乡”,目前,村里四分之一家庭种植蘑菇,但其中极少有返乡农民工的身影。三位村负责人介绍,虽说农村政策越来越好,但除非搞特色种养殖,种田收入仍显微薄,每个月一两千元的打工收入仍然更具吸引力。
全区回乡创业者翻了两番
带动就业人数增长两倍
三个村是新洲区的缩影。新洲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局长吴国桥介绍,新洲区是一个农业大区,也是一个典型的劳务经济大区。总人口98.5万,其中农业人口73.2万,农村劳动力43.7万,由于人均占有耕地面积少,农民收入78%依靠打工。
转折发生在2009年。2008年全区有23.4万人外出务工,225人回乡创业,创业带动就业1125人,平均1个人带动5个人;到了2009年,这三个数字变为21.8万人、858人和3285人,农民工返乡、就近创业就业的趋势十分明显。截至今年2月,新洲区外出务工人数继续下降,为21.3万人。
不过,农民工参加技能培训的热情却在上涨。新洲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的一项调查显示,75%以上的返乡农民工和新生代农民工有参加职业技能或创业培训、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愿望。
2009年,全区有8086人免费参加技能、创业培训,人数比上年翻了一倍,电工焊工、机械制造、建筑等成为最受欢迎的专业。培训合格后可获得职业资格证书,这大大提升了农民工的就业竞争力,该区抽样调查显示,参训后农民工就业率达到90%以上,薪水也有所上涨,且绝大部分在区内就业。采写:记者苏永华彭肇一张颖通讯员胡志祥肖汉文统筹:刘莉(本文来源:荆楚网-楚天都市报 )
处处用工荒,农民工哪儿去了
稿源: 荆楚网-楚天都市报 2010-03-08 15:08:43
荆楚网消息(楚天都市报)图为:魏咀村水泥预制场吸纳了十来个当地村民
图为:章程村的鸡蛋槽厂,老板、员工均为回乡人员
一方面,沿海用工荒声浪不断高涨;另一方面,我省作为劳务输出大省,每年仍有超过千万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数据的不对称,不能不勾起人们心头的疑问:成千上万的农民工,到底去哪儿了?
3月1日,本报记者兵分三路,深入武汉市三个打工大村——新洲区邾城街章程村、徐古镇克昌湾村和汪集街魏咀村,实地调查当今农民工的就业脉动,追踪他们的足迹,也许能剖开眼下用工荒背后更为真实的成因。今起,本报推出系列报道——《用工荒背后的源头报告——对武汉三个打工大村的实地调查》,敬请关注。
外出打工者越来越少
今年约为前年的一半
3月1日,记者来到有“中华双孢蘑菇之乡”美誉的新洲区徐古镇。冷风小雨中,但见路边耸立着一座座的菇棚,及一幢幢大门紧闭的农舍。走进克昌湾村国昌模板厂,这里却是一片火热景象,机器轰鸣,人声鼎沸。“现在留在家里的,除了老人,就是小孩,村里的劳力,要么来了我厂里,要么去了外地,你要找他们,来这里算是找对了地方。”见到记者,厂长曹振兴说。
克昌湾村紧临麻城,在新洲区相对偏僻,发展较为滞后。闻讯赶来的村委会主任曹金国说,全村1240人,人均耕地只有0.6亩,外出务工,是多年来村民发家致富的“独木桥”。2007年前,外出务工人员持续增加,当年达到顶峰——320人,占全村人口四分之一多。2007年底开始,受金融危机影响,很多人提前返乡,转向就近就业,今年只有180人外出务工,下降人数快接近一半。
邾城街章程村位于新洲区西北部,距离城关约3公里,外出务工人员占总人数比例最高近50%,是远近闻名的“打工村”。村委会主任戴木清介绍,2008年该村总人口2342人,外出务工1035人。2009年外出务工人员下降至945人,预计今年还会少些。
汪集街魏咀村情况也差不多。村党支部书记魏元发介绍,2007年656人外出务工,占全村劳动力的45%。去年出现转折,金融危机侵袭下,长三角、珠三角众多中小企业倒闭、破产,很多村民不得不回流返乡。今年,全村总劳力1482人中,外出务工人员478人,只占35%左右,比前年下降了10个百分点。
新洲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局长吴国桥分析,近两年外出务工和回乡就业的收入差距越来越小,再加上在外打工生活成本较高,回乡能顾家,还能兼顾农活,这是许多村民近两年陆续返乡务工的主要原因。
老子回家包塘养鱼
儿子仍愿留在城里
综合三个“打工村”的情况来看,近3年明显增加的返乡民工,以40岁左右的中年人为主,他们普遍文化水平较低,缺乏竞争力,多从事体力劳动,“上有老,下有小”,家庭负担较重,不愿外出漂泊,渴望稳定。
魏咀村党支部书记魏元发归纳,回流的农民工多是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中年人,以女性居多。从原工作单位看,以在个体私营企业打工和流动性打工返乡者居多。30岁以下的年轻人,绝大多数仍选择外出打工,其中80%以上流向武汉市区——这里生活成本低、熟人多、就业渠道多。
该村53岁的魏跃生早先在家务农,2008年起,他跟随本地建筑队在武汉市区干活,“我这个年龄,在外面打工不大行,种地也赚不了什么钱,只能在家搞搞副业。”魏跃生所说的副业,是农村很常见的挖鱼塘养鱼。
去年5月,魏跃生投入2万多元,在家门口承包了一片12亩的鱼塘,当年就销售3万多元。尝到了甜头,魏跃生本来想把儿子魏新奇拉回来一起创业,但儿子始终没答应。魏新奇今年刚满18岁,去年初开始在青山一家汽车修理厂做油漆工。电话中,魏新奇直言,“我还是喜欢呆在城里面,没想过回农村。”现在每月工资几百元钱,包吃包住,自己节约一点,每月还能存一点钱。他坚信,做两年之后,工资就会上涨,会逐渐在武汉扎下根来。
从克昌湾村的情况看,从技校、职校毕业的新生代农民工,正成为外出务工的主要人群。对他们来说,城市意味着更大的发展空间,呆在本地会被人认为“没有出息”,“讨饭,也要到城里去讨。”
克昌湾村村委会主任曹金国也说,一些技术工种如木工、泥工、油漆工,有一定技术门槛,外地工作机会多,待遇也比本地高,这些人暂时不愿回来。不过,这部分人群也在观望,本地一有好的工作机会,他们也会毅然返乡就业。
返乡者都到哪儿去了?
一个村新增23台机械
农民工回流,流向了哪里?魏元发的回答是,大多数就近就地创业、就业,这一点,从村里新增的大型机器设备数量上就可以看出来。
据介绍,去年初至今,魏咀村新增挖掘机13台、八轮运输车5台、压路机2台、推土机3台、水泥预制场1家。“周边建筑市场非常大,所以挖掘机特别受青睐。买回来一台挖掘机,起码能带动同村两三个人员就业;水泥预制场则能带动10来个人就业。”魏元发说,初步估算,去年全村光新增的回乡创业人员就有六七十人。
当地企业最先感受到农民工回流的变化。克昌湾村国昌模板厂厂长曹振兴说,他2007年来村里投资建厂,先是加工半成品,后来生产成品,用工量也从当初的几十人,增加到目前的近200人。“在家门口打工”很受村民欢迎,近200名工人中,有120人来自本村。其中,约一半为原来的外出务工人员。目前,工厂月平均工资千余元,熟练工人每月可拿到1800-2000元。
42岁的刘莹喜,现在在章程村一家生产鸡蛋托盘的小型工厂打工,每月工资上千元,还可以兼顾家里的农活。前两年,刘莹喜一直在武汉周边地区打零工,月收入千余元。但是,两个孩子读高中以后,她不想因为在外打工而耽误孩子前程。两个孩子每个月开销近千元,光靠刘莹喜在蛋托厂的收入肯定不够维持。所以,她的老公一直在福建打工,月收入3000余元,每个月存下2000多元寄回家里。
不过,只要是出去打工见过世面的村民,返乡后极少回归土地。徐古镇是有名的“蘑菇之乡”,目前,村里四分之一家庭种植蘑菇,但其中极少有返乡农民工的身影。三位村负责人介绍,虽说农村政策越来越好,但除非搞特色种养殖,种田收入仍显微薄,每个月一两千元的打工收入仍然更具吸引力。
全区回乡创业者翻了两番
带动就业人数增长两倍
三个村是新洲区的缩影。新洲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局长吴国桥介绍,新洲区是一个农业大区,也是一个典型的劳务经济大区。总人口98.5万,其中农业人口73.2万,农村劳动力43.7万,由于人均占有耕地面积少,农民收入78%依靠打工。
转折发生在2009年。2008年全区有23.4万人外出务工,225人回乡创业,创业带动就业1125人,平均1个人带动5个人;到了2009年,这三个数字变为21.8万人、858人和3285人,农民工返乡、就近创业就业的趋势十分明显。截至今年2月,新洲区外出务工人数继续下降,为21.3万人。
不过,农民工参加技能培训的热情却在上涨。新洲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的一项调查显示,75%以上的返乡农民工和新生代农民工有参加职业技能或创业培训、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愿望。
2009年,全区有8086人免费参加技能、创业培训,人数比上年翻了一倍,电工焊工、机械制造、建筑等成为最受欢迎的专业。培训合格后可获得职业资格证书,这大大提升了农民工的就业竞争力,该区抽样调查显示,参训后农民工就业率达到90%以上,薪水也有所上涨,且绝大部分在区内就业。采写:记者苏永华彭肇一张颖通讯员胡志祥肖汉文统筹:刘莉(本文来源:荆楚网-楚天都市报 )
编辑: 陈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