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靠增加钱无法恢复公立医院的公益性。”“没有600万医护人员中绝大多数的满意,就没有13亿人民对医疗卫生的满意。”……昨天,全国政协委员、卫生部副部长黄洁夫在小组讨论时表示,目前热议的公立医院试点改革,是要对30年来公立医院形成的“趋利”体制进行彻底改变的大手术。
他透露,公立医院将取消行政级别,实行全员聘用制。
■关于医院公益性
单靠投钱不能恢复公益性
“医疗改革的实质是公立医院的改革,无论公共卫生、基本药物制度、医疗保障以及医疗服务都是围绕公立医院展开的。”黄洁夫说,目前公立医院试点改革中存在一个误区,就是强调卫生经济学、强调加大对公立医院的财政补贴,但是单靠增加钱无法恢复公立医院的公益性。
“我也做过医生、当过院长,改革开放之初医院情况是病房条件差、病床少、医护人员少,当时社会上说有‘两把刀’最热,一个是杀猪的屠刀,一把是医生的手术刀。”黄洁夫说,为了改变卫生资源不足和群众医疗需求的矛盾,当时政府提出了医院承包经营、药品加成、融资创收的政策。
“经过三十年的发展,现在公立医院的运营管理、医生的绩效考核、医院的发展方向,都已经从过去以病人为中心转到以效益为中心。”黄洁夫说,没有钱医院就存活不了,发不了工资、奖金少,人才就流失,缺少学科带头人,医院就没有竞争力。
“因此,现在单靠增加钱无法恢复公立医院的公益性。”黄洁夫说,现在公立医院试点改革,就是要对公立医院进行大手术,对近30年来公立医院形成的“趋利”体制进行彻底改变。
改革需兼顾600万医护人员
如何实现公立医院公益性的回归呢?黄洁夫认为,必须调动全国600万医护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型。
“我举个例子,我做医生的时候,医院里面有一两块钱的感冒处方,给病人的输液药品也是医院自己生产的,很便宜,现在几百块钱的透析血液那时候只要20块钱。医生看到病人只一个想法,希望病人尽快好。”
黄洁夫说,现在不一样了,医生面对病人,除了看病,还要考虑经济问题,如果开便宜药,医院要亏本,科室的效益要落后,自己的奖金也落空。
“药价降了那么多次,为什么老百姓还觉得贵,除了药厂停止生产、改名字换包装外,医生的态度也是重要原因。”黄洁夫表示,公立医院的改革必须要让广大医护人员满意,没有600万医护人员绝大多数的满意,就没有13亿人民对医疗卫生的满意。
黄洁夫表示,公立医院改革对医护人员来说是一个发展的机遇,“通过改革将医生以前的‘趋利’成分去掉,让医生事业的崇高重新回归,此外,还要让医生的收入感到满意,愿意让儿孙去考医院,这样的医改才是成功的医改。”黄洁夫说。
公益性不是提供免费医疗
对公立医院的“公益性”问题,黄洁夫给予解释:“对于普通患者来说,公益性不是你去公立医院就会免费医疗,我国到2050年也不可能全面免费医疗。”
黄洁夫解释,我国去年医疗卫生总体费用16000多亿,人均医疗卫生费用1200元,而如果免费提供医护、体检、核磁共振,释放全部医疗需求,远远不止16000亿能够解决。美国的人均医疗卫生费用为7000美金,英国4500美金,如果我们搞免费医疗,经济上根本不可能承受。
黄洁夫说,除了经济原因外,我国没有家庭医生、社区就诊率低以及医疗资源不均衡等原因都决定了我国不可能免费医疗。“我们只能保障贫穷、弱势的群众看得上病,看得好病,有收入的人要为自己的健康和医疗卫生付出一部分钱,先富裕起来的人多出一些钱来享受高端的保健服务。”
■关于药事费
药事费被外界误读
黄洁夫解释说,目前社会上之所以对公立医院改革方案中的“药事费”颇多议论,是因为药事费定义不清,存在被误读。
“药事费是药剂科的问题,跟医院的药品加成没有任何关系。”黄洁夫介绍,“公立医院改革要剥离药品加成,取消以药养医,但医药分离需要一个过程。不是简单的经济问题,还牵扯到医院的管理、文化、效益等深层次问题。”
黄洁夫说,医院都有药房,有药剂师,他们都是医院的职工,都是事业单位的编制,享受着事业单位的工资待遇、职称晋升,如果将药房从医院剥离,这些人怎么办?职称、待遇、子女上学、住房、退休怎么办?
“此外,药剂科不单是卖药的,还有很多药事管理具有大量的技术要求,比如我们做肝脏移植中有个免疫药,药剂师必须要随时查看血液中的浓度,要根据血液浓度调配药品。”黄洁夫说,医药分开不是说医生在治病的过程中进行医药分开。
“药事费不是在开药中间增加钱,取代药品加成的弥补。”黄洁夫形象地说,药品加成驱使医生去开价格高的药,医疗费用提高后,医生的收入可能会减少,但老百姓会得到实惠,过去是花了很多钱,结果得到了很多没用的东西,现在是你花了钱,但是可以得到应有的东西,这是医药分开的初衷。
卫生部副部长:公立医院将实行全员聘用
稿源: 京华时报 2010-03-07 09:37:22
“单靠增加钱无法恢复公立医院的公益性。”“没有600万医护人员中绝大多数的满意,就没有13亿人民对医疗卫生的满意。”……昨天,全国政协委员、卫生部副部长黄洁夫在小组讨论时表示,目前热议的公立医院试点改革,是要对30年来公立医院形成的“趋利”体制进行彻底改变的大手术。
他透露,公立医院将取消行政级别,实行全员聘用制。
■关于医院公益性
单靠投钱不能恢复公益性
“医疗改革的实质是公立医院的改革,无论公共卫生、基本药物制度、医疗保障以及医疗服务都是围绕公立医院展开的。”黄洁夫说,目前公立医院试点改革中存在一个误区,就是强调卫生经济学、强调加大对公立医院的财政补贴,但是单靠增加钱无法恢复公立医院的公益性。
“我也做过医生、当过院长,改革开放之初医院情况是病房条件差、病床少、医护人员少,当时社会上说有‘两把刀’最热,一个是杀猪的屠刀,一把是医生的手术刀。”黄洁夫说,为了改变卫生资源不足和群众医疗需求的矛盾,当时政府提出了医院承包经营、药品加成、融资创收的政策。
“经过三十年的发展,现在公立医院的运营管理、医生的绩效考核、医院的发展方向,都已经从过去以病人为中心转到以效益为中心。”黄洁夫说,没有钱医院就存活不了,发不了工资、奖金少,人才就流失,缺少学科带头人,医院就没有竞争力。
“因此,现在单靠增加钱无法恢复公立医院的公益性。”黄洁夫说,现在公立医院试点改革,就是要对公立医院进行大手术,对近30年来公立医院形成的“趋利”体制进行彻底改变。
改革需兼顾600万医护人员
如何实现公立医院公益性的回归呢?黄洁夫认为,必须调动全国600万医护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型。
“我举个例子,我做医生的时候,医院里面有一两块钱的感冒处方,给病人的输液药品也是医院自己生产的,很便宜,现在几百块钱的透析血液那时候只要20块钱。医生看到病人只一个想法,希望病人尽快好。”
黄洁夫说,现在不一样了,医生面对病人,除了看病,还要考虑经济问题,如果开便宜药,医院要亏本,科室的效益要落后,自己的奖金也落空。
“药价降了那么多次,为什么老百姓还觉得贵,除了药厂停止生产、改名字换包装外,医生的态度也是重要原因。”黄洁夫表示,公立医院的改革必须要让广大医护人员满意,没有600万医护人员绝大多数的满意,就没有13亿人民对医疗卫生的满意。
黄洁夫表示,公立医院改革对医护人员来说是一个发展的机遇,“通过改革将医生以前的‘趋利’成分去掉,让医生事业的崇高重新回归,此外,还要让医生的收入感到满意,愿意让儿孙去考医院,这样的医改才是成功的医改。”黄洁夫说。
公益性不是提供免费医疗
对公立医院的“公益性”问题,黄洁夫给予解释:“对于普通患者来说,公益性不是你去公立医院就会免费医疗,我国到2050年也不可能全面免费医疗。”
黄洁夫解释,我国去年医疗卫生总体费用16000多亿,人均医疗卫生费用1200元,而如果免费提供医护、体检、核磁共振,释放全部医疗需求,远远不止16000亿能够解决。美国的人均医疗卫生费用为7000美金,英国4500美金,如果我们搞免费医疗,经济上根本不可能承受。
黄洁夫说,除了经济原因外,我国没有家庭医生、社区就诊率低以及医疗资源不均衡等原因都决定了我国不可能免费医疗。“我们只能保障贫穷、弱势的群众看得上病,看得好病,有收入的人要为自己的健康和医疗卫生付出一部分钱,先富裕起来的人多出一些钱来享受高端的保健服务。”
■关于药事费
药事费被外界误读
黄洁夫解释说,目前社会上之所以对公立医院改革方案中的“药事费”颇多议论,是因为药事费定义不清,存在被误读。
“药事费是药剂科的问题,跟医院的药品加成没有任何关系。”黄洁夫介绍,“公立医院改革要剥离药品加成,取消以药养医,但医药分离需要一个过程。不是简单的经济问题,还牵扯到医院的管理、文化、效益等深层次问题。”
黄洁夫说,医院都有药房,有药剂师,他们都是医院的职工,都是事业单位的编制,享受着事业单位的工资待遇、职称晋升,如果将药房从医院剥离,这些人怎么办?职称、待遇、子女上学、住房、退休怎么办?
“此外,药剂科不单是卖药的,还有很多药事管理具有大量的技术要求,比如我们做肝脏移植中有个免疫药,药剂师必须要随时查看血液中的浓度,要根据血液浓度调配药品。”黄洁夫说,医药分开不是说医生在治病的过程中进行医药分开。
“药事费不是在开药中间增加钱,取代药品加成的弥补。”黄洁夫形象地说,药品加成驱使医生去开价格高的药,医疗费用提高后,医生的收入可能会减少,但老百姓会得到实惠,过去是花了很多钱,结果得到了很多没用的东西,现在是你花了钱,但是可以得到应有的东西,这是医药分开的初衷。
编辑: 陈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