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教改,是继医改之后的大动作,举国关注。教育部在纲要里,罗列了从学前到学后(继续教育)所有教育环节的设想,并从体制和机制上进行了具体调整。通篇纲要,透着尊重人,尊重教育规律的理念。振兴教育的恳切,相比医改征求意见稿的社会氛围,人们的期待多于质疑。
教育经费投入要实现GDP4%的占比,这是一个“奋斗”了“很多年”的目标。现在终于要实现了。不知道这是一种被动的实现,还是主动的实现。
我很奇怪政府对教育投入的吝啬。教育,无论是大学教育,还是大学之前的教育,都为地方集中着精英人才、创新力量、发展动力,为什么政府就认识不到这一点,不仅不为学校投入,还要把学校视作挣钱的工具呢?对这个4%的目标,我并没有廉价的激动和高兴,因为如果各级政府认识不到教育和学校的价值,那么4%就没有可持续的动力。
教育产业化,在几年前,民间声讨事实上的教育产业化的时候,教育部就表示没有提过教育产业化。这次教改,强调不会教育产业化。我也旗帜鲜明地反对教育产业化,但反对教育产业化,不代表排斥市场对教育的作用。任何一个国家的教育都由政府的政策决定,但政府在教育中扮演的角色,一是要守住教育公平的底线,二是要提供适合教育发展的条件,其中也包括吸纳市场的力量。
良好的教育,是政府和市场共同作用的结果。比如择校,“以钱择校”总比“以权择校”好些;而“以钱择校”,只要通过税收进行补偿和回报,利用好这样的市场现象,也未必不好。再比如教授治校、学术治校,也不排斥市场,学校治理方式的转变,将吸引着市场力量;社会对大学的捐赠,不可能任由政府和大学随便支配,最终还要靠市场运作,来保证这些捐赠用到合理之处,甚至这些捐赠要以更好的市场方式维持运营。
教育产业化绝对要反对,但不能否认市场对教育的功效。可目前,中国教育的市场力量并没有显现,或者是一种畸形的显现。记得王旭明说,教育部民办教育司只有几个人,与负责公办教育的人财物相比,实在相去甚远。这次教改,如何用好市场这一块儿,仍是一个大课题。
辣评:教改既要尊重人又要尊重市场
稿源: 人民网-江南时报 2010-03-04 15:40:59
这次教改,是继医改之后的大动作,举国关注。教育部在纲要里,罗列了从学前到学后(继续教育)所有教育环节的设想,并从体制和机制上进行了具体调整。通篇纲要,透着尊重人,尊重教育规律的理念。振兴教育的恳切,相比医改征求意见稿的社会氛围,人们的期待多于质疑。
教育经费投入要实现GDP4%的占比,这是一个“奋斗”了“很多年”的目标。现在终于要实现了。不知道这是一种被动的实现,还是主动的实现。
我很奇怪政府对教育投入的吝啬。教育,无论是大学教育,还是大学之前的教育,都为地方集中着精英人才、创新力量、发展动力,为什么政府就认识不到这一点,不仅不为学校投入,还要把学校视作挣钱的工具呢?对这个4%的目标,我并没有廉价的激动和高兴,因为如果各级政府认识不到教育和学校的价值,那么4%就没有可持续的动力。
教育产业化,在几年前,民间声讨事实上的教育产业化的时候,教育部就表示没有提过教育产业化。这次教改,强调不会教育产业化。我也旗帜鲜明地反对教育产业化,但反对教育产业化,不代表排斥市场对教育的作用。任何一个国家的教育都由政府的政策决定,但政府在教育中扮演的角色,一是要守住教育公平的底线,二是要提供适合教育发展的条件,其中也包括吸纳市场的力量。
良好的教育,是政府和市场共同作用的结果。比如择校,“以钱择校”总比“以权择校”好些;而“以钱择校”,只要通过税收进行补偿和回报,利用好这样的市场现象,也未必不好。再比如教授治校、学术治校,也不排斥市场,学校治理方式的转变,将吸引着市场力量;社会对大学的捐赠,不可能任由政府和大学随便支配,最终还要靠市场运作,来保证这些捐赠用到合理之处,甚至这些捐赠要以更好的市场方式维持运营。
教育产业化绝对要反对,但不能否认市场对教育的功效。可目前,中国教育的市场力量并没有显现,或者是一种畸形的显现。记得王旭明说,教育部民办教育司只有几个人,与负责公办教育的人财物相比,实在相去甚远。这次教改,如何用好市场这一块儿,仍是一个大课题。
编辑: 陈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