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范跑跑”曾引起社会关于师德的大争论。资料图片 本报记者张沫摄
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教师无疑是实现《纲要》的人力保障,为此,温家宝总理在出席教改座谈时强调“大力倡导教育家办学。充分发挥教育家的办学才能和特长,让那些有终身办学志向的人不受任何名利干扰诱惑,把自己完全献身于教育事业”。在《纲要》的征求意见稿中,为打造教育家创造了条件,从提高教师待遇、制定教师住房优惠政策等方面,提高教师地位待遇。
>>热点1
倡导教育家办学
■纲要解读
【纲要】“倡导教育家办学。创造有利条件,鼓励教师和校长在实践中大胆探索,创新教育思想、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形成教学特色和办学风格,造就一批教育家。”
【解读】有研究表明,我们国家优秀校长和教育家难以产生,其最大的制度障碍在于学校行政化和校长官僚化,具体表现为,学校的管理结构和政府组织设置越来越对应和雷同;学校的领导由党的领导机关和政府部门直接任命和管辖,并享受相应的行政级别;学校的资源由政府通过计划而非市场配置。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教改规划纲要起草组成员袁振国解释,在纲要中,会为产生教育家创造外部氛围条件。能够使长期从事教育的优秀人员脱颖而出,成为有思想有办学具体做法的教育家,把学校办出特色。其次要给教育家权力和时间,“目前校长三年五年一换,他怎么成为教育家。”校长不应该是公务员管理的模式。
>>热点2
师德作为考核首要内容
【纲要】“教师要关爱学生,严谨笃学,淡泊名利,自尊自律,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考核、聘任(聘用)和评价的首要内容。”
【解读】袁振国介绍,在规划纲要中特别提出要加强师德建设,体现了对师德的重视。将师德作为教师考核、聘任和评价的首要内容目前是指在职称评定、绩效工资等和教师相关的评定中,师德具有一票否定制。但是师德这个定性的概念如何被标准量化,曾经有学校做过研究课题,目前也只是个探索的阶段。
>>热点3
教师工资可高于公务员
【纲要】“依法保证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
【解读】“与其问有多少地方没有达到公务员水平不如问有多少地方达到。”袁振国指出,对于教师工资的要求其实在《教育法》中有规定,但是具体落实的情况很不好,所以去年开始推行绩效工资的改革。
至于高于公务员平均水平甚至逐步提高,他认为是提出了一个期望。
在进行绩效工资改革以前的结构工资拉大了不同学校间教师收入的差距。收入高的学校凝聚着一批高水平的老师,高水平老师就带出一批高水平学生,这样的学校升学率肯定比其他学校高,久而久之更加拉大了学校之间的差距。随着工资结构的改革将带动教师的流动促进教育均衡。
>>热点4
制定教师住房优惠政策
【纲要】“制定教师住房优惠政策。建设农村边远艰苦地区学校教师周转宿舍。”
【解读】年轻教师的住房问题和其他年轻人一样,也有很多困难。“如果不能有个安定的住处,也没有心情和办法好好教学。”袁振国指出,之所以在纲要中写入这一点,并不是指教师与其他民众的收入区别,而是希望住房问题能给教师一定倾斜。目前具体的措施只能由各个地方去探索,比如在廉租房、经济适用房的申请上给予教师一定的优先权。
>>热点5
完善教师退出机制
【纲要】“加强教师管理,完善教师退出机制。制定校长任职资格标准,促进校长专业化,提高校长管理水平。推行校长职级制。”
【解读】教师缺乏退出机制一直是被人诟病的一点。袁振国认为目前教育确实存在教师退出难的问题,因为缺乏法律的依据,如果辞退教师,打起官司来,学校可能立不住脚。他认为完善教师退出机制应该有严格的教师评价标准。目前属于有了教师职业资格就可以一直做教师,今后的方向是走向更加职业化、专业化,资格证书要打破终身制。
目前校长是普通的任命和人事管理办法,这和“教育家办学”的观念是不符的。校长职级制的具体做法目前正在探索中,应该对校长的任职条件进行标准化规范,对其资历、能力等都有具体要求,只有符合其规范的才有资格担任校长。而目前对于校长的要求只是属于原则性规范,不是硬性要求。
■教师反应
提高教师医疗保障
密云县大城子镇中心小学教师许占玲表示,规划纲要中关于提高教师待遇的一些举措“说到了心坎里”,这些政策都很好,体现了政府对教师的关怀,但老师何时能真正享受到还是个问号。
许老师说,经过工资改革,农村地区教师的工资逐年提高,并且每月还能领到市区(县)两级政府给予的津贴,这些措施让扎根农村的教师感到很温暖。但需要关注的是,教师医疗保障解决得不是很到位,教师如果生病住院,可以报销的费用比例也很低。“希望能提高教师医疗报销的比例,切实减轻老师们的负担。”
许老师介绍,对于很多在农村、特别是山区工作的教师来说,他们最大的顾虑就是子女的教育问题,很多老师都是夫妻两人在山区工作,孩子一人在城镇读书,老师们教育好了别人的孩子却没能管好自己的孩子。许老师希望,在对这部分教师的子女教育问题上,政府也能有所关注,解决好老师们的“后顾之忧”。
■教师案例
工资涨了数倍买房还是很困难
大台中心小学的刘淑敏老师是一位从教28年的教师,她所工作的学校在距离门头沟城区40余公里的大山深处,是一所矿区小学。
从教28年来,刘老师的工资涨了无数次,从上世纪70年代,担任农村代课教师的14元到80年代初期的40多元,再到90年代的100余元。进入2000年后,经过几次工资改革,如今刘老师的工资已超过了3000元。“这已经与我们区的公务员工资水平相当,还是挺知足的。”谈到这几年来,政府在提高教师收入上给予的政策支持,刘老师觉得很满意。
虽然工资不低,但在买房问题上,刘老师还是犯了难。2003年,刘老师在门头沟城区买了一套住房,当时门头沟城区的房价还在每平米1000元左右,尽管价格不算很高,17万的房价还是让工薪家庭的刘老师掏光了所有积蓄,还贷了款。6年过去了,如今门头沟城区的房价涨到了1万多,高额的房价让一些年轻教师望而却步。刘老师的女儿也是一名教师,刚参加工作不久的她每月收入2000元左右,以她现在的收入水平,即使是贷款也难以支持每月高额的房贷。
为给女儿买房,刘老师曾咨询过经济适用房和两限房的政策,发现现有的住房优惠政策中都没有将教师这个群体纳入进来,尽管教师也有住房公积金,但每月三四百元的补贴远远不够。“老师辛辛苦苦干三个月,才能买得起一平方米的房子。很多年轻教师因为住房问题耽误了自己的终身大事,政府应该在这方面给老师更多的优惠。”
刘老师说,近几年,政府对农村地区教师在工资、职务职称等方面实行很多倾斜政策,工作和生活条件也在逐步改善。但同时也应该看到,山区教师往城镇“跑”、郊区教师往城区“跑”的情况仍然存在,关键还需要大力提高农村地区教师工作待遇,为教师提供住房优惠,特别是提高农村地区教师的住房生活补贴,让他们感受到职业认同感和社会的尊重,都能安心从教。
教改纲要:教师工资可高于公务员 住房有优惠
稿源: 京华时报 2010-03-04 15:15:02
2008年,“范跑跑”曾引起社会关于师德的大争论。资料图片 本报记者张沫摄
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教师无疑是实现《纲要》的人力保障,为此,温家宝总理在出席教改座谈时强调“大力倡导教育家办学。充分发挥教育家的办学才能和特长,让那些有终身办学志向的人不受任何名利干扰诱惑,把自己完全献身于教育事业”。在《纲要》的征求意见稿中,为打造教育家创造了条件,从提高教师待遇、制定教师住房优惠政策等方面,提高教师地位待遇。
>>热点1
倡导教育家办学
■纲要解读
【纲要】“倡导教育家办学。创造有利条件,鼓励教师和校长在实践中大胆探索,创新教育思想、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形成教学特色和办学风格,造就一批教育家。”
【解读】有研究表明,我们国家优秀校长和教育家难以产生,其最大的制度障碍在于学校行政化和校长官僚化,具体表现为,学校的管理结构和政府组织设置越来越对应和雷同;学校的领导由党的领导机关和政府部门直接任命和管辖,并享受相应的行政级别;学校的资源由政府通过计划而非市场配置。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教改规划纲要起草组成员袁振国解释,在纲要中,会为产生教育家创造外部氛围条件。能够使长期从事教育的优秀人员脱颖而出,成为有思想有办学具体做法的教育家,把学校办出特色。其次要给教育家权力和时间,“目前校长三年五年一换,他怎么成为教育家。”校长不应该是公务员管理的模式。
>>热点2
师德作为考核首要内容
【纲要】“教师要关爱学生,严谨笃学,淡泊名利,自尊自律,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考核、聘任(聘用)和评价的首要内容。”
【解读】袁振国介绍,在规划纲要中特别提出要加强师德建设,体现了对师德的重视。将师德作为教师考核、聘任和评价的首要内容目前是指在职称评定、绩效工资等和教师相关的评定中,师德具有一票否定制。但是师德这个定性的概念如何被标准量化,曾经有学校做过研究课题,目前也只是个探索的阶段。
>>热点3
教师工资可高于公务员
【纲要】“依法保证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
【解读】“与其问有多少地方没有达到公务员水平不如问有多少地方达到。”袁振国指出,对于教师工资的要求其实在《教育法》中有规定,但是具体落实的情况很不好,所以去年开始推行绩效工资的改革。
至于高于公务员平均水平甚至逐步提高,他认为是提出了一个期望。
在进行绩效工资改革以前的结构工资拉大了不同学校间教师收入的差距。收入高的学校凝聚着一批高水平的老师,高水平老师就带出一批高水平学生,这样的学校升学率肯定比其他学校高,久而久之更加拉大了学校之间的差距。随着工资结构的改革将带动教师的流动促进教育均衡。
>>热点4
制定教师住房优惠政策
【纲要】“制定教师住房优惠政策。建设农村边远艰苦地区学校教师周转宿舍。”
【解读】年轻教师的住房问题和其他年轻人一样,也有很多困难。“如果不能有个安定的住处,也没有心情和办法好好教学。”袁振国指出,之所以在纲要中写入这一点,并不是指教师与其他民众的收入区别,而是希望住房问题能给教师一定倾斜。目前具体的措施只能由各个地方去探索,比如在廉租房、经济适用房的申请上给予教师一定的优先权。
>>热点5
完善教师退出机制
【纲要】“加强教师管理,完善教师退出机制。制定校长任职资格标准,促进校长专业化,提高校长管理水平。推行校长职级制。”
【解读】教师缺乏退出机制一直是被人诟病的一点。袁振国认为目前教育确实存在教师退出难的问题,因为缺乏法律的依据,如果辞退教师,打起官司来,学校可能立不住脚。他认为完善教师退出机制应该有严格的教师评价标准。目前属于有了教师职业资格就可以一直做教师,今后的方向是走向更加职业化、专业化,资格证书要打破终身制。
目前校长是普通的任命和人事管理办法,这和“教育家办学”的观念是不符的。校长职级制的具体做法目前正在探索中,应该对校长的任职条件进行标准化规范,对其资历、能力等都有具体要求,只有符合其规范的才有资格担任校长。而目前对于校长的要求只是属于原则性规范,不是硬性要求。
■教师反应
提高教师医疗保障
密云县大城子镇中心小学教师许占玲表示,规划纲要中关于提高教师待遇的一些举措“说到了心坎里”,这些政策都很好,体现了政府对教师的关怀,但老师何时能真正享受到还是个问号。
许老师说,经过工资改革,农村地区教师的工资逐年提高,并且每月还能领到市区(县)两级政府给予的津贴,这些措施让扎根农村的教师感到很温暖。但需要关注的是,教师医疗保障解决得不是很到位,教师如果生病住院,可以报销的费用比例也很低。“希望能提高教师医疗报销的比例,切实减轻老师们的负担。”
许老师介绍,对于很多在农村、特别是山区工作的教师来说,他们最大的顾虑就是子女的教育问题,很多老师都是夫妻两人在山区工作,孩子一人在城镇读书,老师们教育好了别人的孩子却没能管好自己的孩子。许老师希望,在对这部分教师的子女教育问题上,政府也能有所关注,解决好老师们的“后顾之忧”。
■教师案例
工资涨了数倍买房还是很困难
大台中心小学的刘淑敏老师是一位从教28年的教师,她所工作的学校在距离门头沟城区40余公里的大山深处,是一所矿区小学。
从教28年来,刘老师的工资涨了无数次,从上世纪70年代,担任农村代课教师的14元到80年代初期的40多元,再到90年代的100余元。进入2000年后,经过几次工资改革,如今刘老师的工资已超过了3000元。“这已经与我们区的公务员工资水平相当,还是挺知足的。”谈到这几年来,政府在提高教师收入上给予的政策支持,刘老师觉得很满意。
虽然工资不低,但在买房问题上,刘老师还是犯了难。2003年,刘老师在门头沟城区买了一套住房,当时门头沟城区的房价还在每平米1000元左右,尽管价格不算很高,17万的房价还是让工薪家庭的刘老师掏光了所有积蓄,还贷了款。6年过去了,如今门头沟城区的房价涨到了1万多,高额的房价让一些年轻教师望而却步。刘老师的女儿也是一名教师,刚参加工作不久的她每月收入2000元左右,以她现在的收入水平,即使是贷款也难以支持每月高额的房贷。
为给女儿买房,刘老师曾咨询过经济适用房和两限房的政策,发现现有的住房优惠政策中都没有将教师这个群体纳入进来,尽管教师也有住房公积金,但每月三四百元的补贴远远不够。“老师辛辛苦苦干三个月,才能买得起一平方米的房子。很多年轻教师因为住房问题耽误了自己的终身大事,政府应该在这方面给老师更多的优惠。”
刘老师说,近几年,政府对农村地区教师在工资、职务职称等方面实行很多倾斜政策,工作和生活条件也在逐步改善。但同时也应该看到,山区教师往城镇“跑”、郊区教师往城区“跑”的情况仍然存在,关键还需要大力提高农村地区教师工作待遇,为教师提供住房优惠,特别是提高农村地区教师的住房生活补贴,让他们感受到职业认同感和社会的尊重,都能安心从教。
编辑: 陈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