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事业单位与公务员系统的退休养老金存在的巨大差距。
同是处级干部,在公务员系统退休可拿六七千元,但在企业退休却只有区区一两千元;一位大学教授每月退休金仅仅相当于一位科级公务员……企事业单位与公务员系统的退休养老金存在的巨大差距,令人吃惊。本届两会召开前夕,由人民网发布的两会期间最受网友关注的十大话题中,“养老保险”高居榜首,其中超过八成以上的网友认为退休金“双轨制”不合理。
文/本报特派北京记者徐靖、柳建云、李栋、王飞
名词解释
“退休金双轨制”是计划经济时代向市场经济转型期的特殊产物。所谓“双轨制”是指不同用工性质的人员采取不同的退休养老金制度。具体讲表现为三个不同。一是统筹的办法不一样:企业人员是单位和职工本人按一定标准缴纳,机关事业单位的则由财政统一筹资;二是支付的渠道不一样:企业人员由自筹账户上支付,而机关事业单位则由财政统一支付;三是享受的标准不一样,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金标准远远高于企业退休人员。
政府举措
连涨三年仍未
弥补收入差距
我国的退休职工养老金“双轨制”是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的,公开资料显示,从2000年~2005年间,机关退休金年均增长13.07%,同期企业退休职工的收入年均增长仅有6.92%。
2006年7月1日,公务员开始实行新的工资制度,退休公务员工资也随之得到一定程度的上调。
2007年,为了解决企业退休人员与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退休金差距过大、早期企业退休人员退休金偏低等问题,国家做出了逐步提高企业退休人员退休金标准,从2008年~2010年“连涨三年”的决定。但到目前为止,企业职工与公务员退休金的差距仍然未能得到有效弥补,反而有进一步拉大的差距。
委员热议
财政统筹与企业自筹双管齐下
“企业职工在职和退休以后,收入落差很大,特别跟公务员相比,差距就更大了。”赴京参会的全国政协委员、广东省电力开发公司副总经理孙丹萍表示,她所在的公司,一个相当于处级干部岗位的企业职工,退休后加上公司额外补贴的几百元钱,总共拿到的退休金也只有2000元上下,而有在公务员系统任同一级别职务的亲友,退休后至少也有六七千元。
“像我这样的到了40岁之后,肯定会考虑今后的退休生活。平时工作忙,退休后想出去旅游,但如果退休后你的收入捉襟见肘,那想去旅游简直是不可能的。”孙丹萍表示,希望国家能够建立更加合理的机制,让不同岗位公民之间的退休金差距能够更加平衡一些。
孙丹萍建议,国家可以通过财政倾斜建立一个平衡协调机制,再根据企业的盈利及经营状况适当进行补贴,效益好的企业多出一点,效益差的企业就少出一点,建立一个全社会退休职工养老金的大蓄水池,保证退休职工的福利待遇能够得到有效补充。
张嘉极:
企业职工曾是
“双轨制”受益者
全国政协委员、广州市政府参事室主任张嘉极表示,实际上,在计划经济时代,国有企业职工与公务员退休金并不存在“双轨制”,后来引入了市场机制,企业的工资奖金以及退休金,直接与效益挂钩,自负盈亏,自主经营,奖金上不封顶,而公务员的工资收入则相对固定。改革之初,很多企业风光一时,奖金收入非常高,这也是当时不少公务员流行“下海”的一大原因。
但是后来,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国有企业需要考虑到成本核算,不可能给退休人员无限制增加待遇。另一方面,上世纪90年代末,我国公务员队伍裁减30%,公务员工资收入开始提高,近些年随着经济发展,公务员与企业退休人员的收入差距这才开始显现。
“所以说,‘双轨制’实际上是由不同的体制造成的,企业职工也曾是‘双轨制’的受益者。”张嘉极表示,改革的初衷是好的,效果也不错,但目前确实出现了不平衡的现象。政府需要认真进行调研论证,看究竟这种差距正常不正常,收入悬殊是严重还是一般,然后再去考虑怎么进行平衡,是财政拨款,还是要求企业加大补贴力度,不能够简单化、一刀切。
专家分析
社保制度最初设计有缺陷
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教授褚福灵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务员、企事业职工所谓的退休“双轨制”说法,有基于社保制度最初设计的缺陷,但伴随企业养老金、年金制度的完善也正逐步改善。
褚福灵解释说,公务员从事公共服务走财政拨款符合制度设计,但走市场化的企业,工资标准可以上下浮动,退休金原本也是希望更多发挥市场的作用。
他认为,从现在民众关注的结果来看,主要是退休收入存在过大的差别,不符合社会保障的初衷,需要做进一步调整。
褚福灵告诉记者,造成社保双轨制称谓存在几个重要的原因和出路,一是原有的制度需要不断的完善,特别是需要照顾社会底层的劳动者的利益,并适当提高非公务员的退休待遇;二是采取强有力的手段保障制度执行不打折扣,避免制度设计沦为摆设;三是逐步减少公务员与企事业单位的退休差距,让社保真正发挥象征社会公平的再分配手段。
他表示说,当前之所以存在双轨制的讨论,一方面是因为为数众多的私营部门规避缴纳社保,或按照最低标准缴纳社保费用,比如2000元工资,却按照1000元工资水平缴纳社保,从而造成退休金的收入差距。另一方面,一些企事业单位职工对社保制度缺乏认识也是重要原因。事实上,退休制度设计就对缴纳的度作出规定,工资不低于当地平均工资60%,最高平均工资的300%,但现实的执行过程却发生较大的问题。
网络民意
82%网友认为不合理
在人民网发布的2010年全国两会调查中,共列举了就业问题、民主监督、教育公平等16个话题,截至昨晚9时,“养老保险”以57956票高居榜首,成为两会期间网友最为关注的热点问题。其中,在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各项城镇职工社会保障制度中,42%的网友关注退休后的养老保险,61%的网友认为,企业退休职工的退休金不仅应当上调,更应向公务员看齐。高达82%的网友认为,企事业单位和公务员养老制度实行“双轨制”非常不合理。
“退休、医疗等等方面的双轨制伤透了几千万企业退休人员的心!”网友发帖表示,企业退休职工与公务员一样,有学历、有职称,甚至有职级,为国企贡献了一辈子,为什么退下来只有人家的几分之一的养老金呢?“我们强烈要求取消双轨制,还公正、公平于民。”
有网友认为,按机关和企业之分,在医疗保障、养老保险、工资分配等方面实行的双轨制,将使得企业在职和退休职工与事业单位人员收入差距过大,退休双轨制既不合理,也不公平,企业和公务员退休金差距太大,无形中将造成贫富差别,部分企业的退休职工已到贫困底线。
网友声音
IP:60.175.130.建议建立不分行业、职级按退休工龄计算养老金的制度。比如每年工龄100元,以45年工龄为最高限。国家另外制定对特殊贡献者的补贴政策,在调整养老金时掌握好调低及限高的节奏,既加大对低养老金收入的调节力度,同时防止高养老金收入的过快增长。
IP:60.217.241.工资改革必须有个利益回避制度,绝不允许自己给自己定工资标准、自己给自己加薪。公务员是人民雇用的仆人,工资标准当然由人民制定,也就是由人民的代表机构人民代表大会制定,这样才是合法的。国际惯例是,政府企业各级人员的薪金标准参照公务员工资制定。因为政府企业也是人民的,其各级职员工资也必须得到人民的批准才合法。
养老金差距引政协委员和网友强烈关注
稿源: 大洋网-广州日报 2010-03-02 13:43:59
企事业单位与公务员系统的退休养老金存在的巨大差距。
同是处级干部,在公务员系统退休可拿六七千元,但在企业退休却只有区区一两千元;一位大学教授每月退休金仅仅相当于一位科级公务员……企事业单位与公务员系统的退休养老金存在的巨大差距,令人吃惊。本届两会召开前夕,由人民网发布的两会期间最受网友关注的十大话题中,“养老保险”高居榜首,其中超过八成以上的网友认为退休金“双轨制”不合理。
文/本报特派北京记者徐靖、柳建云、李栋、王飞
名词解释
“退休金双轨制”是计划经济时代向市场经济转型期的特殊产物。所谓“双轨制”是指不同用工性质的人员采取不同的退休养老金制度。具体讲表现为三个不同。一是统筹的办法不一样:企业人员是单位和职工本人按一定标准缴纳,机关事业单位的则由财政统一筹资;二是支付的渠道不一样:企业人员由自筹账户上支付,而机关事业单位则由财政统一支付;三是享受的标准不一样,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金标准远远高于企业退休人员。
政府举措
连涨三年仍未
弥补收入差距
我国的退休职工养老金“双轨制”是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的,公开资料显示,从2000年~2005年间,机关退休金年均增长13.07%,同期企业退休职工的收入年均增长仅有6.92%。
2006年7月1日,公务员开始实行新的工资制度,退休公务员工资也随之得到一定程度的上调。
2007年,为了解决企业退休人员与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退休金差距过大、早期企业退休人员退休金偏低等问题,国家做出了逐步提高企业退休人员退休金标准,从2008年~2010年“连涨三年”的决定。但到目前为止,企业职工与公务员退休金的差距仍然未能得到有效弥补,反而有进一步拉大的差距。
委员热议
财政统筹与企业自筹双管齐下
“企业职工在职和退休以后,收入落差很大,特别跟公务员相比,差距就更大了。”赴京参会的全国政协委员、广东省电力开发公司副总经理孙丹萍表示,她所在的公司,一个相当于处级干部岗位的企业职工,退休后加上公司额外补贴的几百元钱,总共拿到的退休金也只有2000元上下,而有在公务员系统任同一级别职务的亲友,退休后至少也有六七千元。
“像我这样的到了40岁之后,肯定会考虑今后的退休生活。平时工作忙,退休后想出去旅游,但如果退休后你的收入捉襟见肘,那想去旅游简直是不可能的。”孙丹萍表示,希望国家能够建立更加合理的机制,让不同岗位公民之间的退休金差距能够更加平衡一些。
孙丹萍建议,国家可以通过财政倾斜建立一个平衡协调机制,再根据企业的盈利及经营状况适当进行补贴,效益好的企业多出一点,效益差的企业就少出一点,建立一个全社会退休职工养老金的大蓄水池,保证退休职工的福利待遇能够得到有效补充。
张嘉极:
企业职工曾是
“双轨制”受益者
全国政协委员、广州市政府参事室主任张嘉极表示,实际上,在计划经济时代,国有企业职工与公务员退休金并不存在“双轨制”,后来引入了市场机制,企业的工资奖金以及退休金,直接与效益挂钩,自负盈亏,自主经营,奖金上不封顶,而公务员的工资收入则相对固定。改革之初,很多企业风光一时,奖金收入非常高,这也是当时不少公务员流行“下海”的一大原因。
但是后来,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国有企业需要考虑到成本核算,不可能给退休人员无限制增加待遇。另一方面,上世纪90年代末,我国公务员队伍裁减30%,公务员工资收入开始提高,近些年随着经济发展,公务员与企业退休人员的收入差距这才开始显现。
“所以说,‘双轨制’实际上是由不同的体制造成的,企业职工也曾是‘双轨制’的受益者。”张嘉极表示,改革的初衷是好的,效果也不错,但目前确实出现了不平衡的现象。政府需要认真进行调研论证,看究竟这种差距正常不正常,收入悬殊是严重还是一般,然后再去考虑怎么进行平衡,是财政拨款,还是要求企业加大补贴力度,不能够简单化、一刀切。
专家分析
社保制度最初设计有缺陷
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教授褚福灵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务员、企事业职工所谓的退休“双轨制”说法,有基于社保制度最初设计的缺陷,但伴随企业养老金、年金制度的完善也正逐步改善。
褚福灵解释说,公务员从事公共服务走财政拨款符合制度设计,但走市场化的企业,工资标准可以上下浮动,退休金原本也是希望更多发挥市场的作用。
他认为,从现在民众关注的结果来看,主要是退休收入存在过大的差别,不符合社会保障的初衷,需要做进一步调整。
褚福灵告诉记者,造成社保双轨制称谓存在几个重要的原因和出路,一是原有的制度需要不断的完善,特别是需要照顾社会底层的劳动者的利益,并适当提高非公务员的退休待遇;二是采取强有力的手段保障制度执行不打折扣,避免制度设计沦为摆设;三是逐步减少公务员与企事业单位的退休差距,让社保真正发挥象征社会公平的再分配手段。
他表示说,当前之所以存在双轨制的讨论,一方面是因为为数众多的私营部门规避缴纳社保,或按照最低标准缴纳社保费用,比如2000元工资,却按照1000元工资水平缴纳社保,从而造成退休金的收入差距。另一方面,一些企事业单位职工对社保制度缺乏认识也是重要原因。事实上,退休制度设计就对缴纳的度作出规定,工资不低于当地平均工资60%,最高平均工资的300%,但现实的执行过程却发生较大的问题。
网络民意
82%网友认为不合理
在人民网发布的2010年全国两会调查中,共列举了就业问题、民主监督、教育公平等16个话题,截至昨晚9时,“养老保险”以57956票高居榜首,成为两会期间网友最为关注的热点问题。其中,在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各项城镇职工社会保障制度中,42%的网友关注退休后的养老保险,61%的网友认为,企业退休职工的退休金不仅应当上调,更应向公务员看齐。高达82%的网友认为,企事业单位和公务员养老制度实行“双轨制”非常不合理。
“退休、医疗等等方面的双轨制伤透了几千万企业退休人员的心!”网友发帖表示,企业退休职工与公务员一样,有学历、有职称,甚至有职级,为国企贡献了一辈子,为什么退下来只有人家的几分之一的养老金呢?“我们强烈要求取消双轨制,还公正、公平于民。”
有网友认为,按机关和企业之分,在医疗保障、养老保险、工资分配等方面实行的双轨制,将使得企业在职和退休职工与事业单位人员收入差距过大,退休双轨制既不合理,也不公平,企业和公务员退休金差距太大,无形中将造成贫富差别,部分企业的退休职工已到贫困底线。
网友声音
IP:60.175.130.建议建立不分行业、职级按退休工龄计算养老金的制度。比如每年工龄100元,以45年工龄为最高限。国家另外制定对特殊贡献者的补贴政策,在调整养老金时掌握好调低及限高的节奏,既加大对低养老金收入的调节力度,同时防止高养老金收入的过快增长。
IP:60.217.241.工资改革必须有个利益回避制度,绝不允许自己给自己定工资标准、自己给自己加薪。公务员是人民雇用的仆人,工资标准当然由人民制定,也就是由人民的代表机构人民代表大会制定,这样才是合法的。国际惯例是,政府企业各级人员的薪金标准参照公务员工资制定。因为政府企业也是人民的,其各级职员工资也必须得到人民的批准才合法。
编辑: 庄伊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