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首页 | 国内 | 国际 | 社会 | 财经 | 娱乐 | 体育 | 专题 | 宁波新闻 | 宁网播报员 | 第一现场 | 对话
  [加入收藏夹] 新闻热线: 13777110707 QQ报料: 1234567 邮箱 news@cnnb.com.cn
新闻中心专题汇总首页 | 宁波动态 | 国内聚焦 | 国际纵横 | 社会热点 | 文化教育 | 科技财经 | 体坛风云 | 综艺娱乐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专题 > 专题稿件 正文
 
 
关于2009年全市和市级预算执行情况及2010年全市和市级预算草案的报告(摘要)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02月12日 09:58
关注百姓 关爱生活  中国宁波网新闻热线:13777110707  重要报料本网付酬 浙江网通热线支持

  一、关于2009年全市和市级预算执行情况

  2009年全市地方财政收入432.8亿元,完成预算的104.6%,比上年增长(以下简称“增长”)10.9%,加上中央财政收入后全市一般预算收入966.25亿元(含新增成品油消费税97.07亿元),增长19.2%。

  按照现行财政体制计算,全市地方财政收入加上返还性收入、上级补助收入、调入资金、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地方政府债券收入、财政净结余等117.03亿元,2009年全市一般预算可用资金为549.83亿元。2009年全市一般预算支出506.08亿元,完成预算的109.6%,增长15.1%,剔除地方政府债券和成品油价税费改革支出30.21亿元后为475.87亿元,增长8.2%;上解支出和调出资金20.54亿元,结转下年23.21亿元。

  2009年市级地方财政收入和分享收入97.28亿元,完成预算的100.8%,增长6.8%;其中地方财政收入42.33亿元,增长1.8%,加上中央财政收入后市级一般预算收入230.1亿元(含新增成品油消费税79.37亿元)。

  按照现行财政体制计算,市级地方财政收入和分享收入加上返还性收入、下级上解收入、上级补助收入、调入资金、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地方政府债券收入、财政净结余等92.71亿元,2009年市级一般预算可用资金为189.99亿元。2009年市级一般预算支出131.31亿元,完成预算的118.2%,增长25.9%,剔除地方政府债券和成品油价税费改革支出21.33亿元后为109.98亿元,增长5.4%;上解支出、补助下级和调出资金54.09亿元,结转下年4.59亿元。

  一年来,我们在市委的领导和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指导下,按照市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关于财政预算报告决议的要求,积极应对,认真谋划,扎实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各项预算收支任务。

  (一)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推动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紧紧围绕“保增促调”战略,按照“快、重、准、实”的要求,认真贯彻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着力支持扩大投资、拉动消费和稳定出口,推动我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全市落实结构性减税、临时性下浮企业社保费缴纳比例、取消或暂停部分行政事业性收费等政策,共为企业和群众减负约140亿元。积极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将争取到的15亿元地方政府债券用于支持轨道交通一号线、甬台温铁路宁波段等建设;统筹安排中心城区城建、交通专项资金,重点支持绕城高速连接线、“五路四桥”、机场快速干道等工程建设。落实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和汽车、家电“以旧换新”优惠政策,全年销售额达10.6亿元,发放财政补贴资金7359万元,其中家电下乡财政补贴兑付率97%,居全省前列。实施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税费优惠和财政补贴政策,仅契税和个人所得税通过财政补贴就达3.6亿元,惠及9万余户市民。落实小排量汽车车辆购置税税收优惠政策,促进小排量汽车消费大幅增长。在落实出口退税政策的同时,统筹安排外贸发展专项资金3亿元,支持重点商品出口和用于增量奖励;统筹安排出口信保和境外参展补贴资金,支持在国内外重点城市开展“宁波周”活动,鼓励企业开拓国内外市场。落实工业结构调整资金,推进工业创业创新倍增计划,大力支持工业企业转型升级。加强对企业自主创新的政策引导,扶持科技型企业发展,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38家(累计已认定615家)。支持节能减排和环境整治,引导企业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支持发展现代服务业和总部经济,稳步推进企业分离发展服务业。拨付5100万元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和信用担保专项资金,支持金融机构加大中小企业融资力度,鼓励金融机构进行产品创新,努力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在支持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坚持“依法征税、应收尽收、坚决不收过头税、坚决防止和制止越权减免”的组织收入原则,加强税收征管,进一步优化办税服务,简化办税流程,减轻纳税人办税成本,完善非税收入管理体系,加强对基金和政府专项资金的征收管理,较好地完成了预算收入任务。

  (二)着力保障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事业稳步发展

  坚持保增长与保民生相结合,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稳步推进民生十大实事工程,切实加大对民生的保障和支持力度。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支持大中型水利项目、农田水利、水源地保护等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培育特色优势农业产业带和产业区,不断提高现代农业产业化水平。支持推进农村住房制度改革和住房集中改建工作,改善农民生活居住条件。落实援建项目资金7.1亿元,支援四川灾区重建工作。深化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继续实行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两免一补助”政策,支持全市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工资改革。全面启动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提高我市中小学公用经费定额标准。深入推进服务型教育体系建设,支持职教紧缺专业建设,落实家庭经济困难职教学生资助政策。加快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扎实开展“万场电影千场戏进农村”活动。实施“广电低保工程”,免费为2.1万户低保户家庭安装有线电视。安排专项资金支持城区80余所学校室外体育场所免费对公众开放。完善宁波博物馆免费开放补助政策,支持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全面落实促进就业政策,落实就业专项资金5.9亿元,实施大学生就业“四个一千”工程,支持大学生就业创业,积极开发公益性岗位,帮助“零就业家庭”和“4050”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根据中央和省部署,积极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认真研究财政资金投入机制及转移支付办法。继续实施医疗机构使用廉价药物和大型医疗设备检查结果互认的政府补偿机制。支持甲型流感防控和卫生强市创建工作。完善医疗保险制度,启动实施与上海、杭州等地医保异地报销机制。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保险金水平。积极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提高对廉租住房对象的保障力度。深化社会救助体系建设,落实城乡低保和优抚对象等人员补助政策。

  (三)深化各项财税改革,进一步增强体制机制活力

  牢固树立科学理财观念,以信息化建设为支撑,积极稳妥地推进各项财税改革。做好新一轮市对县(市)区财政体制调整准备工作,研究制定了进一步完善市对县(市)区财政体制的方案。稳步推进国库集中支付改革,推动市级341家单位全面实施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和公务卡改革,完成国库集中支付89.8亿元,其中财政直接支付78.7亿元,占国库集中支付的87.6%。认真落实成品油价税费改革,积极向中央和省有关部门争取我市的返还基数。扎实推进政法经费保障体制改革,明确了政法经费保障重点。做好市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编制工作,征收市属国有企业资本收益1.2亿元,专项用于增加宁钢、创意街区等国有企业资本金。强化政府采购规范化管理,扩大政府采购协议(定点)采购范围,全年纳入政府采购的额度达126.2亿元,资金节约率超过12%。完善并推广应用财政管理信息系统预算、集中支付、非税收入、政府采购等模块,加快财政信息化建设步伐。

  (四)加大财政监督力度,切实提高财政管理水平

  加强财政法制宣传工作,建立健全政府财政信息公开制度,强化财政执法监督,推进依法理财工作。加强政府重点投资项目监管,积极推进监督关口前移。开展财政专项资金的清理整合和规范工作,市级共清理整合专项资金结余4.9亿元,提高了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推进“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在组织3137家单位进行自查自纠的基础上,对全市215家单位进行重点检查,共查出“小金库”57个,涉及金额2221万元,“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八项要求,严格控制行政运行成本,大力压缩出国(境)、车辆购置及运行、公务接待、用电用油用水等一般性支出,市级机关以上四项经费比上年压缩约5000万元。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制定市级机关资产配置标准,强化对资产评估机构的执业监管,努力提高国有资产使用效益。

  同时,在预算执行和财政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是:地方财政收入进入平缓增长期,而刚性支出却大幅增长,财政收支矛盾突出;专项资金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统筹和整合使用难度较大;预算约束仍需加强,预算支出执行进度不够均衡。我们将高度重视这些问题,通过进一步深化财税改革、创新工作机制、加强财税管理等措施逐步加以解决。

  二、关于2010年全市和市级预算安排意见

  根据中央、市委对经济工作的总体部署和对2010年经济形势的分析预测,我市2010年财政预算安排的指导思想是: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认真贯彻市委“六大联动、六大提升”战略,积极落实改革突破、创新提升“两个年”活动,围绕“拓市场、调结构、促消费、增优势、惠民生”目标,进一步优化支出结构,更加注重支持结构调整,更加注重保障改善民生,加强财税工作的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从严控制一般性支出,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为保持全市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按照上述指导思想,遵循“积极稳妥、留有余地、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的原则,2010年全市和市级财政收支预算安排编列如下:

  拟安排2010年全市地方财政收入467.5亿元,增长8%,其中:税收收入439.2亿元,增长8.5%;非税收入28.3亿元,增长0.8%。加上中央财政收入后全市一般预算收入1043.5亿元,增长8%。

  按照现行财政体制计算,全市地方财政收入加上预计的返还性收入、上级补助收入、财政净结余等99.69亿元,2010年全市一般预算可用资金为567.19亿元。拟安排2010年全市一般预算支出521.03亿元,上解支出21.16亿元,上级专项补助安排的支出25亿元,支出合计567.19亿元,同比增长6.8%。

  拟安排2010年市级地方财政收入和分享收入105.1亿元,增长8%,其中:税收收入38.87亿元,增长12.6%;非税收入5.38亿元,负增长31.2%;金融营业税等区代收的三税收入23.15亿元,增长10%;市级分享收入37.7亿元,增长11.2%。

  按照现行财政体制计算,市级地方财政收入和分享收入加上预计的返还性收入、下级上解收入、上级补助收入、财政净结余等75.67亿元,2010年市级一般预算可用资金为180.77亿元。拟安排2010年市级一般预算支出116.06亿元,上解支出和补助下级支出39.71亿元,上级专项补助安排的支出25亿元,支出合计180.77亿元,同比增长5.5%。

  按照上述安排,2010年全市和市级财政预算收支平衡。

  三、关于2010年全市财政工作的主要任务

  (一)狠抓增收节支工作,努力确保财政收支平衡

  坚持依法治税,全力以赴抓好组织税收收入工作,为今年我市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协调发展提供有力的财力保障。落实各项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税收政策,正确处理服务经济与依法治税的关系,积极培育地方税源新的增长点,努力实现税收收入持续稳定增长。密切关注经济发展走势,深入研究区域开发、重大项目投资等方面对税收收入的影响,增强组织收入工作的预见性和主动性。深化税收征管改革,健全纳税评估办法,完善税收管理员制度,探索不同行业税收管理方法。健全纳税服务体系,加强税收宣传,积极探索个性化服务,进一步提高纳税人满意度和税法遵从度。强化税收稽查,严厉打击利用假发票等恶意偷税违法活动,营造良好的税收环境。进一步完善社保费征管机制,逐步夯实缴费基数。强化非税收入管理,积极推广应用非税收入收缴管理系统,加强土地出让金、住房资金监管工作。在大力组织收入的同时,要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勤俭办一切事业,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出国(境)经费、车辆购置及运行经费、公务接待费支出等三项经费不得超过2009年压缩后的规模;按规定购置、更新政府公务用车,自主品牌汽车所占比例不低于50%;严格控制党政机关楼堂馆所和信息化建设项目。继续清理整合规范财政专项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二)支持调结构拓市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进一步优化各类财税资源配置,大力支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努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夯实收入稳定增长的基础。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落实结构性减税、出口退税和取消、暂停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等政策,扶持企业发展。支持工业创业创新倍增计划和产业调整振兴计划,新增3000万元支持先进装备制造、工业设计创意等产业,完善技改贴息政策,鼓励实施工业低产田改造,支持绿色能源、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发展,推进工业企业转型升级。加大环境保护支持力度,支持全市重点流域(区域)环境污染综合治理,研究建立排污权交易机制。加大对中小企业的财税扶持力度,落实减半征收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继续安排中小企业贷款奖励专项资金和风险担保资金,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进一步做好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和家电、汽车“以旧换新”工作,着力扩大内需。在保持全市外贸扶持资金总量规模不变的情况下,进一步整合完善支持外贸发展财政政策,支持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和自主品牌产品出口,鼓励企业开拓国内外市场。大力支持发展现代服务业和总部经济,完善培育、发展和引进总部经济的各项财税扶持政策,支持发展大型服务业企业,继续推进企业分离发展服务业。重点支持以第四方物流平台为基础的海港、空港等物流企业的发展,鼓励发展海铁联运,着力打造全国性物流节点城市。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积极争取地方国债专项资金,统筹安排各类资金,着力推进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的会战攻坚,将资金优先用在事关我市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重点项目上,从严控制新开工项目。

  (三)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财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综合运用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财税政策,继续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力度,健全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大力支持发展现代农业,扶持壮大农业龙头企业,支持农业产业化基地建设,加快农业综合开发步伐,推进以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按照中央、省部署,抓好廉价药物制度落实工作,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落实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各级财政补助政策。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支持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推进城乡统筹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全面实施,确保基础养老金和政府补助资金按时足额到位。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认真落实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暂行办法。进一步完善城乡低保制度,适时调整优抚对象等人员抚恤和生活补助标准。继续完善和落实促进就业的财税政策,支持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就业,着力帮助零就业家庭和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扎实推进残疾人共享小康工程。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继续落实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两免一补助”政策,支持完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保障机制。支持中小学校舍建设,改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扩大中职学校免学费政策覆盖面,深化服务型教育体系建设。积极支持文化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继续实施“万场电影千场戏进农村”等重点文化惠民工程,推进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促进城乡公共文化均衡发展。落实调控房地产市场相关财税政策,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支持居民自住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大力推进农村住房制度改革和住房集中改建,改善城乡低收入居民居住条件。优化公共交通资源配置,完善路网功能,支持交警道路信息系统建设,努力缓解出行难问题。

  (四)继续深化财政改革,推进科学化精细化管理

  积极实施好新一轮市对县(市)区财政体制改革方案,进一步完善市与县(市)区的财政分配关系。支持杭州湾新区和卫星城镇建设,制定并落实相关财政管理体制和配套政策。继续深化政法机关经费保障体制改革,保持政法保障经费适度增长。加强乡镇财政开展涉农资金监管工作制度建设和管理指导,强化财政涉农资金监管工作。进一步细化预算编制内容,加强预算资金支付管理,狠抓预算执行进度。深化国库集中支付和公务卡改革,扩大县(市)区国库集中支付改革范围。继续推进政府采购制度改革,完善监管和运行机制。大力推行财政项目支出部门自我评价制度,完善重点项目绩效评价办法,探索建立与部门预算相结合、多渠道应用的评价结果应用机制。支持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继续抓好“小金库”治理工作,研究建立防治“小金库”长效机制。加强财政支出监督,重点加强对政府投资项目的监督检查,强化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督。重视和强化政府性融资平台的监管,进一步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防范财政风险。加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监管工作力度,逐步建立健全资产配置标准体系。不断完善“金财工程”应用模块,进一步提高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

稿源: 宁波日报  编辑: 沈严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在注册后发表评论
输入答案:
[ 我要投搞 | 进入论坛 | 发给好友 | 打印该页 | 后退 | 关闭窗口 ] 
最新专题
聚焦丰田汽车“召回门”
国家能源委员会成立
埃塞俄比亚一架波音737坠落
最短命小学
热点排行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函[2001]82号  国家广电总局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 1104076  浙ICP备05019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