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陆大明
对于穿着,我一向不是特别讲究。然而,一提起服装,这些年来所发生变化,使我不能不想起当年用黑色全棉布自制的、在当时农村也称得上是“时尚服装”的那件“青年装”,35年前那种刻骨铭心般的记忆再次清晰、全景地浮现在了我的眼前。
那是1974年、“文革”后期,改革开放还没有开始。农村的孩子虽也在读书,但基本上是“从哪里来到哪里去”。那年,初中毕业后,我被镇海中学录取,要是在今天,咱家肯定是最开心不过的,但有件事当时却令母亲怎么也开心不起来。母亲翻遍了家里的所有地方,怎么也找不出一件没有打过布丁、看上去稍微象样点儿的衣服,“没有衣服,让孩子穿什么去上学?”为这事,整整一个多星期,母亲都愁眉不展。
记得当年农村流行着这样一句顺口溜,叫做“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说的是在农村一件衣服要穿上好多年,这也从一侧面反映出当时农村普通人家的物质生活条件。尽管穿着打补丁的衣服在农村也算是件平常事,但在母亲眼里,这次却不同以往,这次孩子可是去县城重点中学读书,那里城里的孩子多,生活条件又好,“无论如何不能让孩子穿着打补丁的衣服显出几分寒酸样!”
眼看去县城读高中的日期一天天的临近,母亲还是拿不出钱来给我买布做衣。看着母亲焦急的样子,外婆默默地走进自己的房里,从床铺底下翻出了已经珍藏多年、裹得严严实实、一直舍不得拿出来的唯一一件宝贝——一块黑色全棉布(正好能制一件上衣)递给母亲:“赶紧拿去给孩子做件新衣服吧。”
事后听我母亲讲起这件事的时候我才知道,原来,这块黑色全棉布还是外婆的弟弟送给外婆80岁的生日礼物,不到万不得已,外婆一直舍不得拿出来做成衣服穿的。这次,我要读高中,在外婆看来也算是件大事了,她才把它拿了出来。
外婆递过来的这块黑色全棉布,对于正愁想不出法子的母亲来说,无异于雪中送炭。“这下好了!明天孩子就要上学去了,今晚得赶紧把它制作出来,也好让他体体面面地去学校!”母亲边想着边往外跑去把裁缝师傅请了过来,给我量过尺寸后,又是裁剪,又是缝制,和母亲一起整整忙了大半夜,大功才算告成。第二天一早,等我醒来,母亲让我赶紧过去试穿。一试,果真合身。“白白的脸蛋、黑黑的衣服,看上去特别精神。”望着我高高兴兴去上学的样子,压在母亲心头的这块石头总算落了地。
在校期间,穿着这件“青年装”的我,在城里同学的眼里算不了什么,但对于同住一个寝室的农村同学来说,也算是够时尚、够张扬的!它带给我的,除了体面,还有青春和自信。
35年时光一晃就过去了。如今,外婆和母亲都已相继去世,这件用外婆送来的黑色全棉布由母亲一针一线亲手缝制的“青年装”,随着岁月的流逝,也早已没了踪影,但它伴随我渡过的这段人生中最重要、最难忘的特殊岁月,令我一生都难以忘怀。尤其是在不愁吃不愁穿的今天,当我再次回想起当年穿着这件“青年装”的情景时,更是别有一番回味在心中。
本篇新闻热门关键词:成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