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生活大变样”征文

难忘那段挑水的日子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09年10月21日 15:14

  作者:卢岳云

  老家村后是一条通往曹娥江的清澈见底的大溪,她如同母亲甘甜的乳汁滋养着沿溪而居的人们。

  小时候,农村还没有安装自来水,这大溪就成了我们生活和生产用水的源泉。虽然说,那时村里挖了好几口水井,但由于这井水有点咸,而且用这水泡茶时,你会发现茶杯口总浮着一层“铁锈”。所以,村民们还是喜欢去大溪挑水、洗菜、洗衣等。

  挑水成了每天的“必修课”,水缸、水桶、扁担一个都不能少。挑水可是项重力活,所以这项重任往往有男劳动力来承担。你会发现,一大清早,男人们挑着大水桶急匆匆地往河埠头跑。一来因为这溪水经过一夜的沉淀变得格外清澈干净,二来因为经过一夜休息,男人们挑起水来更加有力气。

  一般地,挑满一缸水需要五六担水,而一担水大约有一百来斤重,可这对男劳动力而言,可谓小菜一碟,因为他们经常挑一百六七十斤甚至两百来斤地谷担。由于挑水时要爬高高的堤埂,故挑满一缸水需要半个小时左右,对于那些住得离大溪远一点的村们而言,所用的时间会更长些。正因为挑水之艰辛,所以,我们时刻牢记“谁知缸中水,滴滴皆辛苦”,不会轻易去浪费水缸里来之不易的水。

  农忙时节,父母亲往往天蒙蒙亮就出门去田里劳作了。所以,此时挑水重任就落在我们姐妹几个头上。我们不是用小水桶挑水,就是用大水桶抬水。从表面看,抬水好像比挑水省力,因为毕竟一桶水由两个人来分担,其实抬水也不轻松,因为两个人抬着满满一桶水上下坡时,这水桶容易在竹杠上“溜冰”。上坡时,前面一人往往用双手抬着竹杠,为的是与后面抬在肩上的人保持相等高度,避免水桶向后滑动。下坡时正好相反。都说“上山容易下山难”,可抬水时上下坡一样困难。有时,上下坡时一不小心摔跤了,连人带桶往下滚,弄得浑身像落汤鸡。但我们从不叫苦连天,因为我们知道这样做可以减轻大人们的劳动负担,真可谓“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啊!

  如今,村里装上了自来水。曾经风光一时的水缸、水桶、扁担早已“下岗”,甚至连尸骨都不知去向了,人们只能在民俗文化村或农家乐园中看到“故人”,并勾起有点辛酸的回忆。曾经每天清晨热闹非凡的河埠头变得“门前冷落鞍马稀”,而这溪水除了灌溉农田,静静地流淌着,伤心地投入曹娥江的怀抱。那段已经成为历史、有点艰辛而难忘的挑(抬)水的日子,是农村发生巨变的最好的见证人。


本篇新闻热门关键词:茶杯 
 
稿源: 中国宁波网   编辑: 赖小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