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崔海波
普通农家老屋楼梯下那部分狭长的空间,乡下人管叫楼梯弄,一般被当作储藏室使用。而我爸则对它慧眼相识,特地在那里置了一个书架,放上一桌一凳,权为袖珍书房了。每当农闲时节或者阴雨天,就一个人静静地坐在那里,独自看书写作拉二胡,消费闲暇时光,倒也显得其乐陶陶。
周末省亲,我走进老爸的小书房里“掏老古”,竟然发现了三十多本历书,按年分齐刷刷地叠放着,足有尺把厚。最早的一本是1976年的。老爸有记气象日记的习惯,大凡气温、风力、阴晴雨雪之类,悉数以详,一天不漏。此外,也有用三言两语甚至是短语单词记录一些家事农事以及四亲八眷的红白喜事,非常简明。比如“打灶”、“拉麦秆”、“割稻,12袋”、“小羊生,早产,夜里死”、“**欠我25斤米”等等,虽然是只言片语,但一页页、一年年地翻过去,我却从中读出了一段历史。
我问老爸,在1976年之前有没有这样记录的习惯。他说,有是有,但纯粹是气象消息,所以没有好好保存。1976年以后,家里开始有了点微薄的收入,一笔笔都记在年历里,也时常夹记一些其他琐事,妥善地保存起来,也算是家庭档案了。翻阅后发现,1976年到1982年间,我家的收入来源,除了生产队挣工分之外,主要靠养猪了。无论是小猪买进还是大猪卖出,几斤几两几元几角几分都写得详详细细,一清二楚。比如1977年5月4日:大猪卖掉127斤,0.46元一斤,55.38元,肉票11.5斤,布票2尺,饲料糠50斤,烧酒酒糟折价6元。
我看了很是纳闷,自古做买卖讲究的是规矩:一手交钱,一手交货,钱货两讫,咋换回一大堆乱七八糟的东西?肉票、糠票之类的勉强还可以理解,布票跟养猪有什么搭界?我妈说,当年就是这样,布票好啊,以黑市价卖给那些准备结婚办嫁妆的人,不就变成现钱了?所以,那时候农家都兴养猪,每家每户都有一头以上的家猪。还记得我家的猪舍就建在房子边上,每到夏天,蚊蝇特多。哎,那个时候连肚子也填不饱,谁有闲兴去异想公共卫生!
那年头,房租也算得上是我家一笔小小的收入。祖上留下来的房子比较宽敞,除了自家居住以外,还有一小间可以出租。1980年9月15日的日历记载:今天开始租房给**,房租费2元一月,电灯费2角另外。父亲写日记用词非常简约,但是在这篇日记里,我发现,他写的是“电灯费”而不是“电费”,稍加琢磨,恍然大悟,那时候,家用电器除了电灯没其他的了,2角一月,专款专用。我们家第一件正儿八经的家用电器购置于1982年7月21日:买电扇,85元。
1982年9月13日,我们家乃至村镇发生了一件历史性的大事:社员大会,分地。紧接着的9月18日:小队会,分贝母。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就是从这一天开始的。
从1983年开始,父亲的日记内容一下子丰富起来,大事小情密密麻麻,页眉页脚也都写满了,有的甚至还用其他纸张附上去——
1983年6月11日,记录的是我们家有史以来第一笔上千元的收入:卖贝母631斤,1388元。
1985年7月9日:买电视机,480元。
1986年10月初,我爸第一次把农产品销售到外埠,顺带旅游观光了一番:1日下午动身去宁波,晚上上船,到沈家门,卖芋艿子1000斤,头480斤,7日早上去普陀山,夜回宁波,除去费用,剩100元。
1987年2月28日:县农委鼓励专业户,水泥2吨。
1995年12月7日:去村镇申请办厂。
2003年11月5日-9日:去海南岛旅游。
2004年3月24日:海波买屋,我借支10万。
2006年9月13日:去北京,飞机。故宫,天安门,人民大会堂,颐和园……
2008年1月1日:新厂房落成。
……
有几本历书里还夹带着收据、契约、发票什么的,其中有一张1990年8月31日开具的发票,项目是“90年农业税”,金额57.50元。如今,农业税已经废止,这张发票就很有收藏价值了,说不准再过一百年二百年,它能在拍卖市场里炒出个天价哩。
本篇新闻热门关键词:贝母 50元 5元 6元 出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