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介绍】在“莫拉克”台风来临之前,市城管局和各级城区防汛机构全面开展防御台风工作,密切关注台汛动向,及时对施工工地、截污闸门、排水泵站等城区防汛防台重要环节、设施进行督察,对存在问题一一督促落实整改。此外,由于老小区改造的逐步推进,我市城区汛期隐患逐步减少。 【现场见闻】虽然是月季社区的老住户,可每逢台风天,张先生还是对小区门前的兴宁路心有余悸。“每到下雨天,不少车主就遭路上的坑洞‘暗算’,汽车经过一些积水严重的地方会溅起一米多高的水花。”张先生告诉记者,不过,经过这次“莫拉克”台风的检验,兴宁路的行车安全让他放心多了。 张先生说的兴宁路是指桑田路至福明路之间的一段。近年来,由于车流量增长过快,路面上出现很多坑洞,每到下雨天,局部地段积水严重,小修小补根本不见效。 “针对一般养护解决不了问题的主要路段,我们逐年进行重点改造。”市政管理处道路管理所副所长张甬介绍,今年,市政部门对兴宁路、海晏路、环城北路、江南公路等部分路段进行重点改造,加固路基,加厚路面沥青层,更换破损、下沉的平石、侧石等。 老小区是每年台风季节城区防汛的重点区域。近年来,随着我市老小区改造的推进,城区汛期隐患逐步减少。 荷花一村9幢是划船社区地势最低的地方,一楼比小区路面低了60多厘米。陈宴姚大妈是荷花一村9幢最早的住户,在这里住了25年。“前年下大雨的时候,积水齐腰深,人都走不进。”以前受灾的情景,陈大妈历历在目。“这次台风来袭,虽然排水口还有积水,不过人进出完全没问题。” “由于老小区住宅门洞低,改造时地面不能抬太高,我们只能在排水系统方面多加完善。”江东区城管局市政处处长杨德荣说,2007年,我市斥资2000多万元,对划船小区进行背街小巷和低洼积水地改造,使40多幢住宅楼的居民受益。 高塘二村是上世纪80年代初建成的小区,原本配备的是灯泡裸露在外的简易灯。“台风一来,路灯跟着落叶一起往下掉。”小区的老住户章大伯回忆。 “2004年6月,城管部门斥资3万多元,将小区的简易灯全部改成全封闭的路灯,大大提高了路灯的抗风、抗水能力。”市照明管理所海曙分所所长朱国民说,“在这次‘莫拉克’侵袭期间,我们没有接到一起关于照明设施损毁的反映。” 【部门声音】市城管局市政管理处设施管理科科长唐春燕:近年来,我市防汛防台工作得到了各级政府部门的重视,各部门密切配合、加强协作,针对薄弱环节,加强督查,一级抓一级,扎实稳妥地做好防御工作,尽我们所能把台风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然而,城区部分路段市政设施因建设不配套、规划不协调、建筑工地超标排放、生活垃圾乱倾倒等原因,直接影响到城市的排水、防汛能力,部分区域在汛期还存在内涝积水现象。希望广大市民加强责任意识,共同营造优美的生活环境。 本篇新闻热门关键词:泵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