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大师关心青少年品德教育
机缘巧合,殷昭俐和季羡林、任继愈两位先生都有交往。
2006年,殷昭俐编纂了一套丛书《中华传统美德》,着眼于青少年思想品德教育。当他去301医院向季老汇报时,季老说:中华传统美德是我们做人的基本准则,离开美德半步,轻则误入歧途,重者跌入深渊。季老不仅为丛书题写了书名和题词,还就丛书的整体编纂计划及大致内容提了很多意见。随后殷昭俐又拜望了任继愈先生,任老同样对青少年道德建设非常重视,还专门为书写了序。
殷昭俐说,相比较任老,自己更愿意和季老聊天,“季老说话很随意,在他面前很轻松;而任老容易较真,一不小心就说‘你这个地方不准确’或者‘这个字错了’。任老很严谨,好多人都不敢考他的研究生,怕毕不了业。这种严谨,也正是现在很多人所欠缺的。”
在一次谈话中,季老说,我觉得对青少年起码要说四句话:热爱祖国,孝顺父母,尊敬师长,同伴和睦。
曾乐观表示努力活到108岁
十几年中,殷昭俐和季老成了关系密切的忘年交,经常见面,“最多的时候一天两次,上午去看看需要什么东西,下午再送过去”。
季老去世前两三天,殷昭俐每天都去探望,也汇报新书情况。“当时季老反应有点慢,看上去很憔悴,但思路还清晰。我把新书给季老看,季老说,现在天太热,我看不见,过两天等秋凉的时候你再来读给我听。”他介绍,就在那天,季老还说,“一个没有道德的人对社会无用”,顿了一下,又接着说,“不光无用,反而对社会有害”。老人一生都重视道德,看重道德,让人景仰。
7月10日,就在老人去世前一天,殷昭俐还给季老送去一些书,还有两个水晶镇纸。“这个镇纸是特别为季老定做的,有季老和欧阳中石先生的题词。以前也给季老送过好多个,都被别人拿走了。季老很喜欢这个镇纸,还说有点沉,能不能做得窄一点、薄一点,也节约成本。”
7月11日一早,殷昭俐如约再次来到季老病房,取走前一日老人的一幅题词。“那是7点多,老人还没醒,睡得很香,还轻微有鼾声。我没有打扰老人,悄悄离开了。刚离开一个小时,就接到了护工岳爱英的电话,说老人不行了,正在抢救。我说给我打电话没用,赶紧给季承和北大打电话。”他说,自己赶紧往医院赶,这时候医院有关区域已经戒严,也因此抱憾没见季老最后一面。
殷昭俐说,季老的去世很突然,老人自己肯定也没有想到会这么快,“上次为老人过寿,他还乐观地表示和我们‘相期以茶’,意思是努力活到108岁。没想到这么突然就告别了我们”。他说,季老一直想回聊城老家看看,从1990年以后老人一直没回去过,曾表示过100岁时再回一次聊城,在老家过百岁寿诞。“我给老人拍摄了老屋的照片,还有他父母坟茔的照片,季老看到时,不经意间拿纸巾擦了一下眼睛,老人一直眷恋着家乡,心挂着故土。”(本报记者 李雪萌) 本篇新闻热门关键词:丛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