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赵洪祝书记,尊敬的巴音朝鲁书记,毛光烈市长,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上午好!
今天,我们在景色宜人并且充满活力的历史文化名城宁波举办第二届开放论坛,探讨国际金融危机的走势和影响,交流应对危机的经验和体会,深入探讨在新形势下进一步扩大开放、化危机为机遇的方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首先,我代表论坛主办方之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向大家表示热烈的欢迎,对本次论坛的举办致以衷心的祝贺!
2008年在美国爆发的次贷危机向全球经济与金融危机的转变速度,及其对国际金融业造成的损失和对全球经济冲击的力度,屡屡超出预期。面对历史上罕见的全球金融经济危机,世界各国经济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我国也难以独善其身。自2007年三季度开始,我国经济运行进入了周期性下降状态,GDP增速回调是正常现象,但出现2008年四季度和今年一季度超过5个百分点的大幅度下滑,远远超出了正常的周期性回调幅度。主要原因是美国金融危机的负面冲击,导致我国出口增速急剧下滑,外向型企业出口减少,经营困难,外需下滑对内需和内向型企业的效益也带来了不利影响。同时,初级产品价格短期内大幅度下跌,造成采掘业和原材料工业利润下降,企业为应对需求收缩采取的“去库存化”措施,也加剧了工业增加值和GDP增速的下滑。党中央、国务院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下,准确把握形势变化,及时调整宏观调控目标,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判断准、决策快、出拳重、措施实、力度大、效果好,为中国经济率先回升创造了良好环境。今年前五个月,我国经济内需增长良好,投资和消费均快速增长,全社会预期明显改善。可以说,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我国经济已率先回暖。
不过,从短期“回暖”向中长期经济增速“回升”,实现向好的发展,仍然存在一些不稳定因素。从外部发展环境看,世界经济衰退的格局尚未改观,外需的提升尚需时日,我国出口形势不容乐观。由于外需收缩规模很大,在结构上与内需存在较大差别,短期内依靠扩大内需,难以全面替代或弥补外需收缩产生的需求缺口,如何稳定外需将是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我国经济面临的突出挑战之一。从内需看,市场主导的企业自主投资尚未完全跟进,城乡居民增收难度较大,消费持续快速增长的根基尚不牢固。因此,在经济出现积极变化的时候,一方面要增强信心,另一方面,要实事求是,密切观察经济运行中的新现象、新情况、新趋势,准确把握经济走势,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确保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我国是一个要素秉赋很不均衡的国家,人口众多,资源短缺,技术相对落后,资源环境瓶颈问题突出,这一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必须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扩大对外开放,与国际社会开展大规模的经济合作与贸易往来,以消除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资源与技术瓶颈,加速经济发展,推动经济结构的升级与发展方式的转变。在过去的30年里,外需对加速我国经济发展与提升国际竞争力,推进技术进步均发挥了重要作用。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并不能成为阻碍我国扩大对外开放的理由。在经济全球化日趋深化的今天,只有充分利用国内和国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才能培育出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企业,才能保证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国企业要积极把握危机中的机遇,通过国际并购、战略合作等多种方式获取资源、技术、品牌和国际营销渠道,为提升我国企业在全球产业分工中的地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我国实施的总额达4万亿元的经济刺激计划,对缓解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增强信心、稳定预期,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年以来,随着各项措施的逐步落实,我国经济已经出现了一些积极变化,形势正在朝好的方向发展。不过,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都有一定的时滞,例如,很多投资项目的落实需要一定的前期工作,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完成前期的可行性评价、规划、设计等很多环节,才能进入建设阶段。项目实施后,对上下游产业形成拉动、并带动民间投资,又需要一定的时间。到目前为止,国家实施的一揽子计划已初显成效,情况比预期的要好。当前要继续认真落实已经出台的各项政策措施,使其充分发挥效应,同时要密切关注并研判经济走势,早作预案。我们要重视下述几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要积极扩大内需,稳定外需。内需与外需是相互促进而不是相互替代的关系。目前,我国政府为应对外需收缩和经济增速下滑采取的刺激政策措施,对稳定内需已开始发挥作用,但基础尚不牢固。由于出口出现了近20%的负增长,出口部门及其上下游关联行业效益下降,企业破产、裁员增加,大量农民工下岗失业,导致就业问题十分突出。今后要坚持积极扩大内需与有效利用外需相结合的目标,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及时充实完善政策措施。一是落实扩大投资计划,积极引导市场自主性投资,放宽民间投资的准入限制;二是将扩大消费与消费结构升级相结合,引导城乡居民加大文化消费、健康消费、“绿色”消费和信息消费等;三是采取多种政策措施,不断增强我国出口竞争力,稳定外需,保出口份额、保出口企业、抓住机遇促进外贸转型升级;四是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实现“保就业、惠民生”的目标。加强农民转移就业的信息服务、培训服务,切实做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
第二,要将短期经济刺激与中长期结构优化升级目标相结合。不仅要避免在短期刺激计划中加剧结构性矛盾,而且要在刺激计划中高度重视对技术创新、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社会保障、民生工程等项目的投入,在应对危机中求得结构性问题的新突破。
第三,要继续推进市场化改革,加大改革的力度,加强体制创新、机制创新。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减少行政性审批,废除不合理的审批事项,尽可能将审批制转变为备案制,积极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实现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那些必须进行审批的领域,要进一步简化审批手续,减少审批环节,缩短审批周期。在放松经济性管制的同时要加强市场监管,维护竞争性领域的市场秩序。
第四,要大力支持服务外包等新兴业态的发展。新兴业态已经成为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的新动力,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要创造宽松的环境,支持服务外包、工业设计、广告、会展、互联网信息服务、研发服务、电子商务、法律服务等新兴业态的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要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完善产业链条的生产性服务业,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
第五,要积极承接国际生产性服务业的产业转移。目前,我国已经发展成为全球制造中心,产业的国际竞争力逐渐提升,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层次也越来越高,生产性服务业成为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重要领域。今后要针对国际生产性服务业的特点,研究制订更具前瞻性和战略性的政策措施,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积极承接国际生产性服务业特别是国际高端生产性服务业的产业转移,吸引服务业跨国公司在我国设立地区总部以及研发、结算、采购、服务中心。要通过服务业管理体制、企业机制、组织形式以及服务品种的创新,促进先进服务技术和标准的引进,带动生产性服务业整体水平的提高。
浙江是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省份,外向度高,民营经济比重超过了70%。在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中,浙江的民营企业是最先感受到强烈冲击波的群体之一。2008年,浙江省及时提出了“标本兼治、保稳促调”的应对危机总体思路,实施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积极应对经济运行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着力保增长、调结构、促和谐。2008年下半年以来,浙江省又出台了多项刺激经济计划,开展了规模空前的救助企业的行动,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可以说,浙江坚决贯彻了国务院的经济刺激计划,走出了一条应对危机和经济转型之路。在浙江省委、省政府坚强有力的领导下,浙江经济必将度过难关,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不管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国将始终不渝地推进对外开放事业,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我们相信,我国经济完全有条件克服当前的困难,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率先回升。
最后,预祝第二届中国开放论坛取得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
本篇新闻热门关键词:就业 中长期 成功 次贷危机 出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