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收藏夹 | 返回宁波网首页 | 博客 | 论坛 | 时尚 | 娱乐 | 影院 | 电视 | 音乐 | 健康 | 汽车 | 旅游
对 话 BO播报 三江时评 网友播报 网上调查 网友贴图 论坛精贴 点击排行 网上电视 外媒看宁波 图 片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专题 > 专题稿件 正文
爆竹声中有人欢喜有人忧
宁波高考期间严查违法燃放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06月04日 14:36
关注百姓 关爱生活  中国宁波网新闻热线:27802780  重要报料本网付酬 浙江网通热线支持

  本报讯 离儿子高考只有几天了,虽然儿子信心很足,但家住云石小区的李先生心情却很忐忑,他生怕那扰人的烟花爆竹声说不定哪天早晨就又在自家小区对门响起来。和云石小区一街之隔的是第一医院的老年病房,每逢有老人去世出殡,马路上就会传来烟花爆竹声。昨天,李先生看到派出所民警在小区旁张贴禁放爆竹宣传画,得知高考期间,警方将严查违法燃放烟花爆竹。

  记者从市公安局治安支队了解到,2004年起我市老三区烟花爆竹由禁放改为限放,这本是一件好事,可有不少市民却将限放视为随意燃放,影响了周边市民的生活。最近,家住环城西路的应女士一直精神疲惫,她说这都是让鞭炮给闹的。从5月1日开始,应女士所住的小区不断有人结婚、乔迁新居,喜庆爆竹一场接着一场。特别是5月28日,小区里鞭炮声不断,夜里鞭炮一响,小区里狗吠声、汽车报警器尖叫声混杂在一起,搞得应女士一晚没睡。物业管理处不断接到业主投诉电话,虽然派了保安去劝阻,但作用不大。

  本报接到了不少有关喜庆鞭炮扰民的投诉电话,在一些小区论坛上,抱怨帖也不少。家住江北大庆路的王先生对记者说,时下“规矩”越来越多,结婚炮仗从早起梳洗、出门迎客、参观新房一直放到送入洞房,难怪小区居民会受不了。

  公司开张、楼盘结顶,也是违法燃放烟花爆竹的重要原因。前两天,记者就亲眼目睹演武街上一家商铺开业,足足放了半小时的烟花爆竹。

  自2004年到现在,警方已对154起违法燃放烟花爆竹案件进行了查处,但违法燃放行为仍屡禁不止。记者调查发现,现有的规定对违法燃放烟花爆竹案件的处罚额定得太低,是其中的一个原因。

  根据《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规定,违法燃放烟花爆竹处100元以上500元以下的罚款。海曙江厦派出所一名民警告诉记者,他曾遇到过这样一件事。当他们接到举报来到一个小区时,一名违法燃放爆竹的市民,一见到他就笑呵呵地递过来5张百元大钞,说:“我知道乱放爆竹最高罚款500元,我已经准备好了,权当买个彩头吧。”说完还向民警塞喜糖,让民警哭笑不得。

  取证难也是违法燃放难禁的一个原因。燃放烟花爆竹一般时间短,警方难以及时赶到现场制止。市公安局治安支队的一名民警说,有一次,他们听到公安局对面的开元大酒店附近有人放鞭炮,可跑出去一看,鞭炮声已停了。民警说,别说燃放的人早已离开,就是还在现场,也常常不肯承认,而群众又不愿意出来作证。此外,民警的查处工作,往往遭遇市民的不理解、不配合,认为是冲了人家的好事。

  高考就要到了,为保证考生有个良好的复习迎考环境,这几天,警方将加大执法力度,对违法燃放烟花爆竹的行为接警必出,一经查获就处罚。警方还印了3万张宣传画,在学校、小区周边张贴。

  市公安局治安支队的蔡浩波大队长介绍,公安部门曾委托市城调队,对老三区和鄞州区的400户家庭进行了专题调查。调查显示,有近半数市民对限放规定存在漠视心态,有近三分之二市民对具体禁放范围和违规后的处罚规定不了解。针对以上情况,蔡大队长说,“限放”规定能否奏效,关键在于市民文明素质和意识的提高,要靠大家自觉。

  海曙区白云街道安丰社区居委会的胡燕儿主任认为,居民在营造喜庆气氛的同时,同样要讲社会公德,兼顾他人的利益。如果发生了不愉快的事,更应当彼此体谅并友好协商。同时,社区干部和物业管理人员也不妨以多种形式引导居民不要违法燃放。(记者 戴伟龙)


本篇新闻热门关键词:报警器 鞭炮 
稿源: 宁波晚报  编辑: 庄伊岚
相关报道
[ [发表评论] | 我要投搞 | 进入论坛 | 发给好友 | 打印该页 | 后退 | 关闭窗口 ] 
专题 分类
宁 波 热 点 国 内 聚 焦
国 际 纵 横 年 度 专 题
社 会 热 点 文 化 教 育
综 艺 娱 乐 体 育 天 地
实 用 宝 典 科 技 财 经
最新 专题
法航空客失踪
湖南株洲高架桥坍塌
2009快乐女声
公安局政委女儿冒名顶替读大学
地震一周年纪念
进入更多专题
联系方式
新闻热线
0574-27802780 87685148
热线传真
0574-27802780
投稿邮箱
edit@cnnb.com.cn
报料邮箱
news@cnnb.com.cn
联系地址
宁波灵桥路768号中国宁波网
邮政编码 315040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函[2001]82号  国家广电总局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 1104076  浙ICP备05019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