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汶川4月25日电(记者武少民)冷雨敲打着夜色中的汶川,大街小巷都沉浸在静谧的黑暗里。 已是夜里10时许。独自一人踩着雨声,行在汶川街头。路上几乎看不到行人,肃穆的空气中,依旧弥漫着悲伤。路边的房子上,一道道裂痕触目惊心。 “危房”、“危险”等字样,醒目地写在墙上,楼梯一片漆黑,楼上也没有光。这一切都在提醒人们,那场让无数同胞罹难的地震,就发生在昨天。 除了路灯,几乎看不到灯火。也许,那些还居住在这里的人,已经沉入了梦乡。当地一位副县长告诉我,以前汶川城里有3万人,如今只有1万左右。很多人,包括阿坝师专的师生,震后选择了迁往他乡。既然房子不能住了,在哪里不可以重新开始? 行到岷江岸边。湍急的江水,在林立的乱石之中,掀起阴郁的浊浪。哗哗的水声,看不到尽头的汪洋,令人不免慨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晨光把我从梦中唤醒。打开窗,赫然看到一排排白色的墓碑,在后面的山腰上层层叠叠。是岁月流逝,让一代代人走进死寂,还是地震中又添了新坟?半晌,我的目光不能从墓碑上移开。 “我们经历过世界末日了,还有什么好怕的。”“当时,天哗啦一声就全黑了,伸手不见五指”……当我走进板房建成的汶川人民医院时,医生和护士们七嘴八舌。地震之后,一位产妇临盆,由于所有电路中断,人们打开车灯照明,用油布围成病房,手术进行得很顺利。一声清脆的啼哭,让阴沉的天色稍显晴明。 一位当地领导告诉记者,“目前灾区重建还缺资金,这次地震给汶川造成的损失达300亿之多,已经到位或即将到位的资金有100多亿,还有近200亿的缺口。”他希望,在汶川地震一周年之际,各界将目光聚焦汶川时,能继续主持、帮助汶川重建。 阿坝师专旧址上,占地2000平米的人民医院大楼即将收尾。“5月12日之前,一定会封顶,工程绝对保证质量。”来自广东的监理人员说,香港红十字会也派了高级工程师,前来协助质量审查。钢筋强度、水泥型号,等等,他们随时抽样检测,目前没有发现任何问题。 “这么多人无私捐赠,全世界都在关注灾区重建,哪一个敢偷工减料?”一位正在铺设钢筋的工人说。的确,灾区重建的不只是能抗强震的楼房,还有人们对救灾资金使用乃至社会道德提升的信心。所有的人有希望,汶川能交给世界一份满意的答卷。 午后的汶川,阳光和煦,浮尘蔽日。“以前,这些山都绿油油的。地震之后,山体滑坡严重,绿色看不见了,到处是灰色的碎石、尘土。”一位50多岁的居民告诉记者,一到下午就飞沙走石,他们每天都是一身尘土。 靠近县城中心,有一家新华书店。“地震后,就没有再进过新书。来看书的人很少,经常一天也卖不出一本书。”年轻的售货员对书店前景担忧,也为将来感到忐忑不安。 那一刻,我明白,灾区的人们担心的不是现在,而是能不能看到一个光明的未来。 本篇新闻热门关键词:车灯 车灯 |